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 第55章 紧急电话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第55章 紧急电话

簡繁轉換
作者:西门要吹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6 15:58:13 来源:源1

李老办公室。

「小杨你来了,坐吧。」

李老揉了揉发胀的眉心,有些疲惫地说道:「未来工程上面是批准了,但要受二炮丶科学院丶工业部丶计委丶革会联合领导。

他们各部门会派人来任你的副手,负责协调各方关系。

至于你,依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杨学斌点了点头:「好。」

李老有些意外,微微笑道:「你的反应有些出乎我的预料,看来你确实成长了。」

杨学斌笑了笑道:「只要上面能批准,且决定权在我手中,多些人配合,或许工作起来会更加轻松些,毕竟这次与以前都不相同。」

未来工程涉及面太广,时间更有可能长达十年。

如果没有人协助,他肯定忙不过来。

李老点了点头说道:「你能这麽想最好了,我也希望你能够明白,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科研者了,同时也是个领导,而且还是科学界的高级领导,更需要懂得统筹全局,下放权利,不要事事都要自己去做,那样你会累死的。」

杨学斌点头。

他当然也明白,不能事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

但之前也是实在没办法,无论是计算机领域,还是光伏丶合成淀粉等,国内都缺乏相关人才,他不得不劳心劳力。

但未来工程中,无论是材料丶工具机,还是通讯方面,东大其实都拥有很不错的底子,技术积累并不薄弱,人才也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需要给出技术路线,统筹全局即可。

等各种新材料源源不断地涌现,高精度的数控工具机也完成了产业化生产,那接下来就能推广到整个工业体系,帮助工业体系升级了。

实际上,东大科研人员并不缺创意,只是受限于材料科学和工具机的加工能力,很多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机器都只能躺在技术室里。

杨学斌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完成材料科学丶高精度数控工具机的研究,然后再用六年的时间,完成工业体系的升级。

………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造难度,不仅仅是对材料和仪器设备的考验,本身更是个浩大的工程,它需要在地下百米深处建造长达四十公里的环形隧道。

如此浩大的工程,杨学斌计划调用一万工程兵,争取在四年内完工。

因为四年的时间,材料丶高精度数控工具机丶4G技术也应该差不多搞定了,接下来就能定制各种相关的材料和仪器设备,完成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造了。

至于选址,就在离三大工业区不远的良湘镇。

随着选址确定,在拿到杨学斌给的施工图纸后,一万工程兵和各种工程设备纷纷进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

与此同时,杨学斌也建立了三大实验室,分别是材料实验室丶数控工具机实验室,以及通讯实验室,不过它们都存在于网上。

利用便捷的网际网路网络,杨学斌将全国各地的材料丶工具机丶通讯三大领域的研究所和工厂全部拉进来建了个大群,将相关的技术资料发给了他们。

他要做的,就是督促进度,以及在他们遇到瓶颈的时候进行指点。

但饶是如此,他也免不了全国各地的跑。

………

在杨学斌的统筹和指点下,东大数十万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各种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比如说金属材料,从采矿丶冶炼到深加工,都是全面的突破。

以首钢为例。

在进行技术升级前,年钢铁产量大约是120万吨左右。

但经过技术改造,产量直接飙升到了1000万吨,而且还能生产各种特种钢,能够满足航天等尖端领域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杨学斌还开创了石墨烯丶碳纳米管丶陶瓷基复合材料丶纳米材料丶高温超导材料等等。

新材料的出现,意味着各种新技术的突破。

高精度数控工具机方面,杨学斌更是亲自带队,想将五轴加工中心搞出来。

如果能够搞定,东大的工业水平将实现跨越式的进步。

……

时间飞逝,转眼就是两年。

七六年冬天,杨学斌和叶文洁的女儿出生了,取名杨冬。

杨冬的出生让杨学斌首次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归属感,而不仅仅只是一次科幻之旅,他在工作上也爆发出了更高的热情。

虽然此杨冬非原着中的彼杨冬,但杨学斌还是会下意识地代入,为了自己的女儿,他必须更加努力工作,改变她自杀的命运。

…………

1977年5月,4G技术完成。

于是上面决定成立电信部,专门负责4G基站的建立,以及4G通讯技术的运营,同时智慧型手机产业链也进入研发阶段。

想要制造智慧型手机,需要全新的产业链,不过相应的技术储备都有。

估计只需一年多的时间,智慧型手机就能够面世。

1977年11月,晶片制程达到10纳米,同时极紫外线光刻机EUV被制造出来,将全世界的晶片技术彻底甩在了身后。

要知道目前老美,主流还是步进重复投影光刻机。

1978年4月,对撞机隧道工程完工。

1978年7月,杨学斌终于带队搞出了五轴加工中心,精度达到了8微米。

相比于现实世界1微米左右的精度,他这个五轴加工中心当然是差了很多,但却足以将国外的五轴加工中心精度甩出几条街。

至此,他计划中的材料丶高精度数控工具机丶4G技术都获得了完满成功,同时工业体系的升级也早在去年就开始了,接下来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随着三大项目完成,大型对撞机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以东大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是能够建造出来的,特别是高温超导的出现。

高温超导的高温,并非我们理解的高温,而是相当于绝对零度而言。

早在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等人就发现,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水银会呈现超导状态。

超导意味着电力传输没有损耗,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但超低温,限制了超导体的运用。

于是科学家们便致力于发明高温超导,也就是零下几十上某度的样子,可以降低实现超导的难度,甚至是常温超导。

给粒子加速,就需要用到超导体。

五轴加工中心的完成,让杨学斌振奋不已,这意味着他将东大的加工能力提升到了与老美相提并论的地步。

他刚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李老,就接到李老的电话,喊他立刻前往二炮开会,并且明确要求他将叶文洁也带上。

杨学斌一震,瞬间就想到了是什麽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