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谋定天下,从每日情报开始 > 第184章 镇南军离开镇南关(二合一)

谋定天下,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184章 镇南军离开镇南关(二合一)

簡繁轉換
作者:敛锷韬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7 21:54:2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武帝亲自跑一趟魔地,其目的便是逼迫魔教不敢入侵大楚,使得镇南军可以暂时离开镇南关,与镇北军会军于十万大山,准备迎接十日之后的屠妖大战。

阵圣的计谋虽妙,但是只能使用一次。

因此,势弱的人族必须抓住此次机会,以最小的代价,把逃出封印的妖族尽数斩杀。

待妖族全族彻底破封而出之时,大妖的数量能少一些,给人间增添多一些的胜算。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打败妖仙才是渡过此劫的关键,但老家伙们依旧认为,此举很重要,至少能带给天下人更多的希望。

“这些年,辛苦你了。”

武帝感慨地说道。

“微臣算不上多辛苦,要论这点,老余才是苦主啊……”

镇南王与镇北王年少时都曾跟着武帝打天下,两人的情谊深厚,不过自从他被封为镇南王镇守南关,余向前被封为镇北王镇守北境,两人就没再见过面。

听到镇南王的话,武帝默然片刻,怅然说道:

“是本皇之过,不懂教导后代,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镇南王忍不住开口问道:

“陛下当年为何要突然退于幕后?”

四十年前,镇南王收到武帝的密信后,随后武帝驾崩下葬的消息便传遍天下。

若不是武帝信中告知他,这只是假死罢了,并叮嘱他莫要多管,安心守住镇南关即可,镇南王怕是早就离开镇南关,北上京城,探寻真相。

武帝缓缓地解释道:

“本皇欲要迈入地仙境,卸去皇位、假死下葬,这是代价。你也知道,若无一位地仙坐镇,这大楚江山未必能安稳下来。”

武帝假死闭关,突破地仙,各超一流势力皆了然于心。

尽管他们都未曾有过操控大楚朝廷的想法,但武帝不愿大楚处于这种弱势地位。

若是江湖势力凌驾于皇权之上,那大楚只会如蛮国一般,处处受掣肘。

镇南王点点头,紧接着恭贺道:

“说起来,微臣还未恭贺陛下登临地仙,迈入合道……”

武帝摆摆手,笑了笑说道:

“你也快破境了,没准去一趟十万大山,你便能迈出最后半步。”

“借陛下吉言,唉,”镇南王猝然想起余向前,叹息道,“老余可惜了,想当年他的修行速度比微臣快多了,如今却因根基受损,此生无望登临地仙……”

武帝望向南方,目光深邃,说道:

“本皇不相信这天底下总会有一件灵药或者仙品丹药能疗愈他的根基,人间若没有,那本皇便到寻遍十万大山,若十万大山内找不到,本皇便到天上去寻!”

武帝的语气极为坚定,极具信服力,使镇南王不禁有些动容与追忆。

当年,他与余向前便是因武帝这气吞山河的气概与唯我独尊的自信,才义无反顾跟着他起义,扫荡天下诸侯,推翻夏朝的腐朽统治,并将魔教赶回魔地,把蛮国大军打得落荒而逃。

“待微臣到十万大山,便派人帮老余找寻灵丹妙药。”

镇南王从回忆中回过神来,说道。

武帝微微点头,说道:

“麻烦了。”

“陛下这样说,令微臣有些惶恐啊。”

镇南王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武帝见状,不由笑骂道:

“跟本皇还装拘谨?若本皇没记错,当年最跳脱的就是你。”

“不过本皇倒是没想到,以你的性子,竟能在这里呆上这么多年,不曾离开过……”

“陛下的话,自然要听的。”

镇南王笑着回道。

……

半个时辰后,镇南城的百姓都听到镇南关方向传来一道豪迈的声音:

“弟兄们,南下,斩妖!”

“是!”

震耳欲聋的喊声响彻云霄,令镇南城的百姓为之一震。

镇南军要离开镇南关?!

就在他们疑惑震惊之时,城里传来声声叫唤:

“快来看啊,镇南王王府张贴告示了!”

闻言,无数人涌向告示处。

不消片刻,告示前便围得水泄不通。

来迟的人实在挤不进去,便喊道:

“谁能说说告示到底写了什么?”

有一挤进的江湖汉子高声说道:

“告示说,十万大山中将有万千妖族出世,镇南王将带领镇南军前往十万大山,斩尽大妖!王爷也保证说这段时间内,镇南关将不会遭到魔教的侵扰。”

听闻他的话,许多人皆是一惊,议论纷纷:

“十万大山有妖?”

“听王爷这么说,似乎妖族的数量极多,镇南军都全军出动了……”

“不知道妖族是否如传说那般可怕……”

“妖没什么可怕的,前段时间京城不是有一头九尾妖狐,听闻是绝世妖仙,最后也不是被武帝陛下斩杀了。”

“我记起来了,听说四先生还是布局之人呢。”

“……”

蓦然,一位老人感慨万分地说道:

“旧皇驾崩,新皇登基,叛军动乱,万妖出世,天下大乱啊!”

众人听到他的自语,不由地心生疑惑。

旧皇驾崩的消息刚刚传到此处,但京城与镇南城距离甚远,楚焕清登基,叛军兵临京城的消息并未传到这里,因此镇南城的百姓对于老人所说的话不免疑惑万分。

老人温和地笑了笑,说道:

“消息传得慢了些,不过再过一日,你们便知道老朽说的无误。”

说完,他便转身缓缓离开,留下将信将疑的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开口说道:

“你们觉得他说的是不是假话?”

“看他那信誓旦旦的样子,好像……不似说谎……”

“那假如他没有说谎,那么……这天下好像真的乱了……”

一位江湖客喃喃道。

“这该如何是好,太平日子难道要结束了吗?”

一些人面露慌乱地说道。

“慌甚么,无论是叛军,还是妖族,杀了便是!”

一位垂暮的老者却豪气地说道,他手臂上大大小小的伤痕,昭示着他年少曾征战于沙场之中。

听到老者的话,不少人眼神坚定几分,但更多人脸上的慌乱依旧未减。

老者觉察到这个情况,不由暗暗叹息。

……

负手站在镇南关之上的武帝,遥望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蓦然,他好似感知到有人来了,便转身望去。

瞧见来人,他无奈地说道: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来人正是方才出现在镇南城讲出叛军动乱之事的老人。

他慢慢地踏空而上,来到镇南关上,说道:

“晃荡晃荡着,不知不觉便来到这里了。”

“你跑到城里,将叛军的消息告诉他们作甚?”

武帝常常摸不清他的想法,在武帝看来,纯粹是睡饱了撑的。

没错,这位老人正是活了万年的一梦道人。

“他们迟早要知道的,早一点晚一点,都是一样的,”一梦道人悠悠地说道,“老朽想看看,当安定生活一辈子的人族,突然得知这天下已经乱作一团时,会有怎样的表现……”

听闻一梦道人的话,武帝便明白他心中所想。

武帝说道:

“在人间行走这几日,你感觉如何?”

一梦道人思索良久,才回答道:

“老朽认为,妖族之间的恶是光明正大的,而人族的恶,则是藏着掖着的,虽然加了一层布,但终究差不多。”

武帝听后,并未反驳,反而点点头,说道:

“你说的没错,无论是人还是妖,都会滋生恶,可为何,人族的恶要藏着掖着呢?”

一梦道人闻言,不由怔住,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个问题,他还未想过。

武帝接着说道:

“那是因为,如果作恶之人不将恶行藏起来,将会有无数的人口诛笔伐,甚至替天行道,铲除此毒瘤。人族的恶确实挺多,但人间的善,亦不少。”

听闻武帝这个解释,一梦道人不禁陷入沉思。

“你说的有道理,老朽确实没有想到这一层,眼界狭隘了……”

一梦道人说道。

尽管一梦道人感知惊人,又活了万年,可武帝知道,其实他这么多年来都是十分迷茫。

以半人半妖的身份活在世上,一梦道人未曾寻到过归属。

无根浮萍之人眼中,看到的多是世间的恶,并非善。

“老朽再到北边去看看,听闻再往上便是水乡江南,风景甚好,老朽倒想见见这江南是否如人间的诗词所颂一般。”

一梦道人缓缓离开,逐渐消失在武帝视线之中。

武帝收回视线,低语道:

“本皇打下来的天下,自然是极好的。”

一阵风吹来,将这声低语卷走,消失在远方。

……

京城。

城门外。

叛军皆面露惊恐地看着眼前散发着慑人戾气的李青云,不由地后退半步。

此时的李青云境界早已跌落,真气已近枯竭,可他依旧手持诛仙剑,如一尊浴血的杀神,立于城门之前,挡下了叛军一**的攻势。

在他的脚下,叛军的尸首早已堆积如山,流淌的血水,已然将方圆数丈的地面染成暗红色。

在其身后的青云楼执事,望着前方的那道背影,心中尽是敬意。

李青云无视身体各处传来的虚弱感与酸痛感,眼神凶狠地盯着不敢向前的叛军,冷冷地说道:

“还有送死的吗?尽管来!”

一声冷喝,令本就心生畏惧的叛军更是胆寒。

眼看迟迟攻不下京城,而天色渐晚,与兵部尚书斗得难解难分的宁景烁无奈,只好下令暂时撤军,于十里外休整。

就在守城的众人松了一口气之时,宁景烁陡然转身,身影在空中闪烁,以极快的速度向李青云袭来。

“四先生!”

兵部尚书刚刚落下的心不由地提了起来,惊呼道。

李青云此刻早已力竭,面对宁景烁的突袭,他眼里划过一丝疯狂之色。

千钧一发之际,弓熙华的身影陡然出现在李青云身前,险而又险地挡下宁景烁的偷袭。

由于失去弓熙华的主导,守城阵法也随之消散。

宁景烁见事不可为,当即逃走。

弓熙华欲追,却被李青云制止了:

“穷寇莫追,扶一下我,实在是没力气了。”

李青云虚脱地说道。

闻言,弓熙华连忙扶住李青云,搀着他走回京城内。

李青云取下龙首面具,不少百姓见到他的脸,认出了他的身份。

“是四先生!”

“四先生他仅凭一把剑,便将城门守住,这……太不可思议了!”

“不愧是潜龙会双首甲,我就说陈先生的眼光不会有错。”

百姓们望向李青云的目光皆是敬重。

当他们得知京城外有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心慌不已。

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李青云竟然一人一剑,固守城门,以一人之力,挡住数十万叛军的攻势。

不过,夏沁雪乃是前朝公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京城,引起无数人的谈论。

陈立安虽不曾当过大楚的国师,但大楚的百姓大多都将他看作国师。

而今日,他们却发现心目中的国师,竟然收了一个前朝公主为徒,这令他们难以接受。

若非城外还有叛军压城,或许不少人都要跳出来指责陈立安的不是。

另一边,叛军。

宁景烁面沉如水,冷冷地盯着数位通玄境修士,沉声质问道:

“他不过一人,却能挡住你们这么久,我要你们有何用!”

被训斥的数人皆低着头,不知如何狡辩。

宁景烁见他们皆不开口,当即大怒地喝道:

“都哑了?舌头不要,我帮你们割了!”

听闻他的话,其中一位通玄境修士硬着头皮开口说道:

“那个人不知使用了什么术法,竟然能短暂提升至逍遥境下品,还手持神兵,我等实在别无办法,只能尝试耗尽他的真气,可没想到,他能撑这么久……”

“那又如何,”宁景烁冷声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若非你们不敢出手,他怎么可能撑得了这么久?”

闻言,方才开口说话的人又低下头,冷汗直下。

宁景烁的话,他们无力反驳。

确实,使用青云令的李青云很强,但如果他们配合叛军,一同冲上去,仅凭他一个人,定然挡不住。

可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让叛军的普通士兵当炮灰,而自己却躲在后面,唯恐被李青云的剑气所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