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三十九回
手指轻轻揪下顶上嫩梢,卿云先闻了闻那马苋,便是一股野草的味道,还有些酸酸的。
“你的长得比我好呢。”
长龄也正收菜,回眸对卿云道。
卿云不冷不热道:“怎么,我便不能有什么胜过你吗?”
长龄笑了笑,“其实你胜过我的地方何止千百呢?”
卿云不理他,将那株采下的马苋扔进背上的竹篓里。
两人采了半个时辰,各自收了一竹篓的菜,坐在山泉边歇息。
“这些也不知够不够还我们赊的那些饭食。”
长龄手捡了背篓里的马苋,“这能入药,应该还值些钱吧?”
卿云冷冷道:“谁知道呢,还不是那些大和尚们说了算。”
长龄道:“这里的僧人待我们不错的。”
卿云瞥向长龄,忽而一笑,柔声道:“都是你的好太子吩咐他们的,是不是?”
长龄面上神情僵住,卿云不屑地冷笑了一声。
长龄默然转了手里那株小小的马苋,轻声道:“太子殿下确实待我不薄。”
卿云哼了一声,“总算这回没把我也算进去了。”
长龄看向卿云,还是道:“待你更是厚爱。”
卿云眼立即瞪了过去。
“换了旁人,这回定是死罪了。”长龄柔声道。
卿云本已强逼自己不去想此事,长龄偏要再提,他便道:“我又没对他下毒,何来的死罪?不过想杀你们罢了,几个太监的命,你当真以为很值钱吗?”
长龄道:“你设计杀我们倒是其次,你意图陷害淑妃,挑起太子齐王之争,这便是死罪。”
卿云不服,“那淑妃让王满春来杀我,她不也该是死罪?!”
长龄无奈地深深看了卿云一眼,“你果然记恨淑妃。”
“怎么?不能吗?”卿云冷道,“只许她杀我,不许我恨她?”
长龄垂下脸,望着潺潺的泉水,他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卿云,他是永平元年入的宫,新皇登基,将前朝内宦几乎杀了个干净,能活下来的全是身家清白干净,在宫里头没犯过一点错的,他受了那些老人的调教,早已将一些东西刻在了骨子里。
那些老人们告诉他,在宫里头生存,只一个字便是最要紧,只要把住了这个字,就能逢凶化吉,平安度日了。
那个字,便是个“忠”字。
“忠”于谁?自然是忠于主子。可是宫里头有许多主子,该忠于哪一个主子?不,宫里头只有一个主子。
当卿云以为长龄被他驳倒又无话可说时,长龄缓声道:“你恨淑妃,便想借皇上的手去害她,”泉水叮咚,声音悦耳,他低低道:“卿云,你这是犯了宫里最大的忌讳,你当真以为能瞒得过皇上?”
“太子殿下为何那么快地将你我赶出东宫?他便是知道再慢一步,兴许你我就真的活不成了。”
山间寂静无
天气又渐渐热了起来,那僧人又给了他们些种子。
卿云问可还有别的挣钱法子,“我们会打络子,也都会写字。”
僧人道:“会写字?那倒可以抄些经,换些衣物用品,至于络子,寺里不需要。”
“寺里不需要,外头总有要的吧?都是宫里的花样,师父,不如这般,劳烦您替我们从外头买些棉线、麻线回来,我们编好了络子,您再受累替我们把那络子卖出去,到时扣了线钱,剩下的咱们照样一半供奉到寺里,如何?”
僧人思虑片刻后便同意了。
两人交了马苋,取了饭食,又领了经书和笔墨纸砚,那僧人不放心,当场叫两人写了字来看,见两人都字迹端正,便放下了心。
“房中少烛火,无论抄经还是打络子,需得白天来做,”长龄道,“不若咱们还是如从前一般,轮流上山,留在山下的那人便抄经打络子,如何?”
卿云点了点头,与长龄一番深谈之后,他心思平静了许多,罢了,栽得不冤。
如今既被逐出了宫,也留了条命,谁知日后没有机会翻身呢?
便是在这寺里一辈子,咒也能咒得李照淑妃他们早死。
马苋能一直生到夏日,翌日,长龄便上山开辟了新田播种,下山前想再抓条鱼给卿云补补身子,可惜天上忽然打起了雷,便只能急匆匆地赶下山,快到时,远远地却见一灰衣身影背着背篓正向他这儿走过来,背篓里竖着两把伞,伞柄还压了卿云一头,长龄定住脚步,很快,卿云便也瞧见他了。
两厢立定,隔了不远,卿云抬着一张白生生的脸,一双明眸清凌凌地又默默回转了过去。
长龄急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追了上去,他也不敢说话,跟着卿云走了两步,才轻声道:“原本想抓条鱼回来的,可惜打雷了。”
卿云目不斜视,“山上还有猴呢,怎么不给我抓只猴回来?”
长龄道:“抓猴?抓猴回来做什么?”
卿云轻轻地瞥他一眼,“做什么?做熟了吃啊。”
看着长龄陡然瞪大的眼睛,卿云嘴角轻扯了扯,“快走,这回淋湿得病,可没得药吃。”
正说着天上一道闪电劈过,轰隆雷声紧随而至,“哗啦啦”暴雨瞬时落下,长龄一惊,连忙抬手用袖子罩住卿云的头,“快跑!”
寮房就在眼前,两人在春雨中闷头狂跑,跑入屋内时累得喘了许久。
卿云拿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和雨水,方卸下背篓,不由忍不住笑了,“跑什么跑,这不是有伞吗?”
长龄也笑了,一面擦脸一面道:“一时忘了。”
“这回若病,死也与我无干系了。”卿云低头小声嘟囔道。
长龄道:“你说什么?”
卿云抬眼横了他一眼,“我说,我不想吃鱼!”
长龄思索片刻,“那等咱们换了钱,再让那些僧人给我们买些好吃的来。”
“你说得真有趣,他们难道还会给你买肉不成?这里是寺庙
”
“总会有法子的。”
“……”
几日后,卿云与长龄晨起去取饭食,领到的除了素日里那些斋饭外,竟还有些素点心,这可是两人入寺庙几个月以来从未见过的。
“今儿是什么日子?”卿云道,“这……可要怎么算?该怎么折?”
“这个啊,”分饭的僧人看了一眼道,“这个不用折,这是皇上为贺太子冠礼,特意恩赏全寺上下的。”
长龄方才已隐约猜着了,故而不问,他余光瞥向卿云,只见卿云面上神色淡淡,瞧不出什么喜怒来。
“多谢,”长龄忙道,“殿下冠礼,我与卿云遥贺。”
僧人双手合十向他们微弯了弯腰。
长龄扯了下卿云的衣袖,卿云却是纹丝不动。
“卿云。”
长龄死死地拉着卿云的袖子,他已和卿云说过了,这里是皇家寺庙,纵使他们被放逐此地,也不能言行散漫,万一传入宫中,那可当真是性命不保了……
卿云看着那僧人,面上陡然露出个甜笑来。
“我与长龄好歹也是东宫的人,既是太子冠礼,这恩惠我们理当多受些吧?”
卿云娇笑道:“太子宽仁,平素在东宫总是对奴才们多加赏赐,纵使咱们是罪奴,想必太子也不会小气的。”
二人最后一人多拿了一份素点心。
回去的路上,长龄目光复杂地不断看向卿云。
卿云一面走,一面捻起一个绿豆糕放入口中。
“倒还真是宫里的手艺。”
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还有股独特的淡淡薄荷香气。
“卿云……”长龄缓缓道,“你不恨太子了?”
“我恨他做什么,恨他是能换钱还是换粮?恨他,他也是东宫太子,行个冠礼惊动天下,你呢,你行过冠礼吗?”卿云转脸看向长龄。
长龄默默不言,他一个太监,怎么可能行冠礼?
卿云收回视线,“我当你有多忠心,心里到底也还是不平。”
长龄道:“我没有。”
“你一向对你的出身讳莫如深,我从前猜测你兴许本是侍卫伴读之流,可瞧你的字也不像。”
长龄笑了笑,“我哪有那个福分呢。”
“我家中曾也算是不错,只不过也只是大氏族下头的小支罢了,原算不得什么,否则……”长龄低头苦笑了一下,“……也不会送我到宫里了。”
卿云道:“你比我强些,我连自己本姓什么,家在哪都不知道。”
长龄听罢,眼中不由流露出心疼之意。
“不过,即便你比我出身好些也无用,如今也还是同我一般境地,”卿云对他的眼神视而不见,“可见出身高低也决定不了什么。”
长龄笑了笑,“你说得对。”
卿云三下五除二吃完了那些点心,嘴里总算尝到了久违的甜味,肚子也饱了,他摸了摸肚子,道:“要是他日日都行冠礼便好了。”
长龄扑哧一笑。
卿云目光悠远地望着快到的寮房,心说倘若李照忽然重病或者暴毙,不知是否也有今日这般好事?那可真算得上是双喜临门了。
“你笑什么?”长龄见他笑得甜美,不由问道。
卿云道:“没什么,替太子加冠高兴呢。”
第40章·第四十回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