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南洋机仆 > 第三十三章 世界是个骗局

南洋机仆 第三十三章 世界是个骗局

簡繁轉換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2 16:41:26 来源:源1

第三十三章世界是个骗局(第1/2页)

今天是周六,闻慧仍然在七点准时起床。

梳洗后,她打开房门,来到走廊上。

新加坡六七成的人口,都住在建屋发展局规划、统筹的组屋里。政府长久以来坚持的这项政策,令无数收入普通甚至微薄的公民,能在这个世界闻名的高消费国家,获得居住空间的尊严感。

也有许多老一代的原住民,在发家致富后,依然留在组屋里,因为舍不得熟悉的邻里关系和社区的亲密感。

闻慧也喜欢组屋,即使她完全能租得起乌节路或者东海岸的新公寓。

在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混住的组屋社区,她才有迅速融入的感觉。

此刻,闻慧站在组屋的公共走廊上,眺望不远处的武吉知马山,bukittimah。

山林正笼罩在朝阳的光辉里,蓊郁的绿色,与片片金光融合,仿佛印象派油画。

五六年前,闻慧刚从中国搬到新加坡时,问赫拉:“新加坡怎么到处都能看到一个词:Bukit?”

“那是马来语‘山’的意思。”

“我喜欢它的发音,像菩提,但又透着干脆。对了赫拉,那天我听到你和邻居说马来文,你在大马也住过?”

“我大学时最好的朋友,是马来人。”

“哦?那下次叫上她一起吃饭?”

“嗯,下次吧。”

邻居母子的拌嘴,打断了闻慧的回忆。

那是一对华人母子,儿子事业有成、年薪可观,劝母亲住去自己在花拉路买的大平层。

母亲却不松口:“不去!不就是屋顶高几十公分、楼下多个游泳池、进出多个安哥问你半天么?其他的,和组屋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啦,妈妈,那里是全屋智能。你一进门,想做什么事,说话就行,智能系统自动给你做好。”

母亲撇嘴嗤笑:“就是你们说的ai?那不是好像见了鬼一样?再说了,那些事,为什么要机器做?我还没有到窗帘都拉不动的时候。”

“妈妈,这里有老鼠。”

“现在没有了,我这位芳邻,养了两只猫。”

母亲笑眯眯地看向闻慧,点头致意。

老太太年轻时是圣公会中学的华文老师,用词带着几分古韵,对喜欢组屋生活的闻慧更是客气。

闻慧也报以友善的微笑,但觉得旁观别人家庭内部矛盾,实在尴尬,赶紧下楼去吃早饭。

食阁的大屏幕里,在播放早新闻。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结束,美国已建成或取得建设许可的大型数据中心,达到了一万五千座。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至2025年,美国的大型数据中心从300座,增加到1300座,增长率为300%。而从2025年至2035年,这一增长已超过惊人的10倍。目前,全美数据中心的年耗电量为40太瓦时,约等于4至500万个美国普通家庭的年耗电量。而全美目前的家庭总数约为1.3亿。也就是说,仅美国一国,如果任人工智能继续迅猛发展、却不寻求新的能源供给方式,那么,单单为了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的数据中心,就将在未来的二十至三年内,用光全美所有家庭的电能。”

“当地时间昨日中午十二点,来自国际职业导演与演员联盟的百余成员,聚集在意大利威尼斯,抗议今年的电影节将评审团特别奖,颁给影片《未来已来》。这部影片从故事创意、剧本大纲,到镜头与人物、后期剪辑等,主要由中文剧本生成系统‘世说新语’,以及中文音视频一体化模型‘蒸汽机’完成。本台记者连线上海国际电影节相关人士后得知,目前上海国际电影节拒绝任何采用此类手法与流程制作的音视频作品参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三章世界是个骗局(第2/2页)

“现在播报城中突发新闻。昨日夜间十一点左右,圣淘沙升涛湾发生一起毒蛇伤人致死事件。死者为一位中国籍女性商人,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中。新加坡卫生部提醒本国居民及来新的旅游者,尽量避免夜间进入林地。”

闻慧突然放下手里的椰咖三明治。

电视画面中出现的那条路,她已经很熟悉。

就是经过希氏庄园的路。

只不过,被警戒带拦起来的那片小树林边,入镜的别墅外观,乃典型的殖民地黑白屋风格,看起来应该是希氏庄园隔壁的豪宅。

闻慧刚想联系赫拉,手机却先响了,显示的是一个印度名字:穆克什。

正是前几天与闻慧一同接受希之杰面试的科技公司负责人。

“嗨,穆克什,早上好!”闻慧语气轻快地打招呼。

手机里传来的却是个年轻女孩的声音:“请问是闻小姐吗?”

“是我。”

“我是穆克什的妹妹,我叫玛德薇。我哥哥他,昨天清晨,去世了。”

“什么?!”闻慧吃惊地提高了音量,引得周围的食客纷纷侧目。

电话里的女声略显颤抖:“我们也很吃惊,悲痛。闻小姐,我看了哥哥的whatsapp,得知你与他一起参加投资人面试。这几天,他与你诉说落选的苦闷,你一直在鼓励与安慰他。但他还是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我父母与我,很感谢你。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否与你保持联系?”

闻慧努力让自己口吻平静下来:“当然可以玛德薇,唔,我来自中国,不太清楚印度的习俗,是否有告别仪式?”

“有的,我们可能选择在庙里有一个纪念仪式,届时能请你来参加吗?闻小姐,你和我哥哥相识那么短的时间,却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天给他最多安慰的人……啊对不起,你一定很忙,我不该再耽误你的时间了。”

女孩礼貌地结束了谈话。

听得出,她与她的兄长一样,有着骨子里的良好教养,即使在绝望或者悲伤的时刻,仍不会忘记顾及别人的感受。

闻慧放下手机,愣愣地看着咕咕鸟飞到桌上,啄食自己盘里的面包。

她忽然想起什么,打开逝者的Facebook。

果然,有一封遗书。

年轻的人工智能天才,明确地写出自己选择结束生命的原因。

他以为,至少有一半的资本大佬,会像他们对公众、尤其是对年轻人发表演讲时说的那样,热忱地期待ai技术能在医药方案、康复助残等领域发挥巨大的潜能,所以会投资进行这方面研发的ai科技企业。

但现实的残酷,只证明了他的天真——每个面试他的投资人,都对他用AI技术研发新药或帮助残障不感兴趣,不给投资的同时,还趾高气昂地让他去做大模型、代理人智能体,或者做各种在享乐层面取悦客户的AGI。

智隐基金的否决,成了压垮穆克什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不再对人类的AI时代有理想主义的追求,准确地说,他不再对人类世界,有继续拥抱的意愿。

这封辞世宣言下的留言,已经超过五千。

大部分人并不关心帖主是不是真的死了,而只热衷于表示鄙夷,鄙夷一个在人工智能时代还那么傻里傻气的工程师。

闻慧关掉了页面。

她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手机又响起来,这次是赫拉。

“小慧,我们今天见面,樟宜机场4号航站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