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两宋英雄传 > 第十七回 战水寨二将协力 归梁山罡煞同心

两宋英雄传 第十七回 战水寨二将协力 归梁山罡煞同心

簡繁轉換
作者:萧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8 16:07:23 来源:源1

第十七回战水寨二将协力归梁山罡煞同心(第1/2页)

《蝶恋花·春思》

翠幕低垂莺语巧,柳絮飞时,满院东风老。十二阑干闲倚绕,罗衣不耐清晓峭。

云外长安何处眺?芳草连天,遮断归时道。杜宇声中春事了,梨花落尽江南杳。

诗曰:

危栏独倚暮云平,万壑松涛带雪声。

星斗乍垂孤雁影,关山遥隔故人情。

诗成沧海舟难系,酒醒天涯月自明。

欲问归期何处是?西风卷叶满空城。

上回说到,周循晨率官军与殷浩统梁山军大战一场,虞扬成扶创归阵,站在塔楼,挥动令旗,殷浩亦挥动帅旗,官军与梁山军冲杀一阵,双方各折些人马,各自退回营中,双方战况如下,先看梁山军这边,虽擒了小温侯吕扬方,本寨不仅伤了白张飞王综,罗刹神陈梓轩被捉,再看官军这边,小温侯吕扬方被捉,监兵神君虞扬成受伤,可谓之两败俱伤。正是:猛将遭擒锐气挫,雄师受创战心寒。

且说梁山寨中,众头领得胜归来。早有哨探小喽啰缚了扬方推入营帐前。云策见状,喝退左右亲随,急步下阶,亲手解了绑缚,扶起扬方道:“贤弟,当今天子昏聩,奸佞盈朝,忠良尽遭荼毒。俺梁山替天行道,聚义四方豪杰。贤弟这般好武艺,何不随俺共聚大义,他日青史留名,强似屈身事贼!”原来这吕扬方非凡俗之辈,正是上应天罡星数,合当聚义梁山。被云策一番言语点破胸中块垒,登时豁然开朗,纳头便拜道:“哥哥不弃,扬方愿执鞭坠镫,同聚大义!”当日山寨里便添一员虎将,正是:罡星下界逢**,虎将归心聚义来。

殷浩听罢,锁眉长叹道:“虽得扬方兄弟入伙,却折了梓轩贤弟,被官兵擒去,怎不教人懊恼!”只见顾范捻须劝道:“哥哥且休烦恼。俺那三弟虞逸暘虽读兵书战策,叵耐官军新败,连日驱驰,人马困乏,今夜必无防备。小弟不才,有一计在此:可分拨两路兵马,俺同文铭、天豪二位兄弟,去冲他前寨,虚张声势;再叫智俊、景耀几位好汉,引一支人马暗袭后营,焚烧粮草。一则乱他军心,二则乘势救回梓轩兄弟,两全其美。”众头领闻之,齐声叫妙。当夜依计调拨,悄然而行。正是:妙计安排惊鬼神,双拳打出虎狼军。

且说周循晨收兵回营,便将擒得的陈梓轩打入囚车,发往后寨监守。查点军马,折损一千有余,循晨心中郁郁,只得排下筵席,与诸将压惊。酒至数巡,肴过几味,虞逸暘掷下杯盏,叹道:“可叹文侯贤弟陷在贼手,存亡未保,教人如何不忧!”徐京劝道:“虞将军休要焦躁,俺们这里也拿着他一个兄弟,那伙草寇怎敢轻易加害文侯将军。”周循晨沉吟道:“今日阵上,已见这梁山贼寇非比寻常,端的有些手段。众将务要谨慎,不可怠慢!”众将听了,俱各点头称是。

且说虞逸暘见杨温、徐京二人各自回帐,自家却独立帐中,双眉紧锁,若有所思。周循晨正待解甲,见状问道:“三弟如何不去安歇,莫非有甚心事?”虞逸暘拱手道:“哥哥明鉴。小弟思忖,我军远从江州而来,未得休整,今日又折一阵,人困马乏,守备必然松懈。那梁山人马最惯偷营劫寨,倘今夜不加提防,必中奸计!”周循晨听罢,豁然警醒,击案道:“亏得贤弟此言,不然几误大事!”周循晨当即唤亲兵火速传召杨温、徐京回帐议事。少顷,二将披衣疾至。周循晨将虞逸暘所虑之事细说一遍,杨温听罢点头道:“虞兄所见极是!梁山那伙强人最是惯于夤夜厮杀,劫营放火,不可不防。”徐京亦接口道:“既恁地,须及早调度,安排人马提备。”

是夜星月交辉,约摸二更时分,忽听得连珠炮响,喊杀之声震天动地。只见顾范则头戴镔铁盔,身披连环甲,坐下追风没尾驹,抡动九环大刀,如猛虎下山般直撞入敌军阵来。那边周循晨早有提备,挺起日月乾坤刀,拍马来迎。两员虎将刀来刀往,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左营里黄文铭提戟跃马,正撞着虞逸暘。两个更不打话,枪矛并举,搅作一团。右营中张天豪挥舞破天长矛,早与杨温战在一处。但见两军混战,兵对兵,将对将,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染荒原。正是:喊声震动山川裂,杀气弥漫斗牛寒。

且说周循晨与顾范则两马相交,刀光霍霍,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败。循晨忽卖个破绽,掣刀回马,低声道:“贤弟岂不知三弟深通韬略?早料定尔等今夜必来劫营,如何偏来送死!”范则闻言大笑:“兄长休慌,少时便见分晓!”言未绝,忽见一匹快马飞驰而至,马上探子滚鞍下拜:“禀都统制,大事不好!贼人趁前营混战,暗遣精骑袭了后寨,劫去陈梓轩。徐将军虽死战保住粮草,已被烧却大半!”循晨听罢,惊得汗流浃背,方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急拔马头时,范则早引一彪军马拦住去路。幸得副将率铁骑死战冲突,方杀开一条血路。及至奔回后营,但见火光冲天,殷浩早救得陈梓轩,鸣金收兵去了。正是:妙算枉费连环策,猛将空挥日月刀。

且说周循晨收兵回营,连夜升帐,聚齐众将。各将官参见已毕,循晨按剑长叹道:“自与梁山草寇交锋以来,屡折人马,已丧千余军马。今日又遭贼人诡计,劫去陈梓轩,烧毁粮草大半。俺今进退无路,似此如之奈何?”帐下众将面面相觑,皆默然无语。

帐下杨温沉吟良久,出列道:“末将观梁山贼寇,全仗八百里水泊天险。若能先破其水寨,旱寨、头关自然瓦解。”徐京拍案叫道:“此计大妙!”虞逸暘忽道:“既如此,末将在岳州有三个水军兄弟,皆是浪里白条般的好汉。若得他三人相助,何愁水寨不破?”循晨忙问端的。话说扬成所说的三位水军,究竟是何人?却是岳州的三位水军都统制。

一人姓袁名舒昊,表字飞虎,籍贯洛阳人氏,此人乃岳州水军指挥使,善使一对日月剑,平日里擅长训练水军,将自家水军训练成精锐,又因平日里严厉训军,又在当地颇有名望,皆受平民百姓爱戴,人皆唤他为海阎王。

有诗赞舒昊曰:

面如白皙眼俊晶,身长七尺受民爱。

训练水军颇有名,舒昊大名扬水军。

又有小诗赞曰:

舒昊好男儿,海阎王美誉。

剑影波涛间,麾下水师威。

训练有素众,将士齐心力,

飞虎临水面,尽显英雄姿。

另外他有两位结义兄弟,一人姓丁名为子通,祖贯青州人氏,驾船杀敌皆是把好手,平日善使一条长杆刀,水性极好,犹如水中蛟龙一般灵活自如,人皆唤他为水无常。

有诗赞丁子通道:

腾云驾雾分水流,宛如一条潜江龙。

又如水中无常王,子通名声排次之。

又有小诗赞曰:

青州丁家郎,通字冠其旁。

驾舟如踏浪,水上功夫强。

长杆刀在手,斩敌如切菜。

蛟龙入深渊,自由自在翔。

另一人姓倪双名海涛,籍贯保定府人氏,亦是水性精熟之辈,技艺巧熟,可谓水中豪杰,曾驾船与自家心腹袭击敌贼,力战二十余人,还奋勇斩了十余人,尚且还得胜回寨,人皆唤他为潜伏鲸。

有诗称赞海涛曰:

乘风破浪入江去,铁船破敌浪海涛。

不下当年小七勇,海涛威名排前列。

又有小诗赞曰:

海涛掀狂澜,水路显神威。

潜鲸荡敌舰,倪家勇可追。

铁骨担风雨,银枪闯江海,

海涛名字响,传颂至永远。

且说袁舒昊接了虞逸暘书信,当即会齐丁子通、倪海涛二人。三人看罢书信,丁子通拍案道:“梁山草寇猖獗,正该我等建功!”倪海涛亦道:“兄长既有召唤,岂敢怠慢。”当下三人写了回书,辞别家小。袁舒昊将水军事务暂交副将孙平明掌管,点齐五千精锐水军,战船百余艘。临行时,岳州知府亲至码头相送,嘱咐道:“三位将军此去,务要剿灭梁山,为朝廷除害。”三人拜别,扬帆起程。

行至第三日,遥见周循晨大营。早有哨马飞报,循晨即率虞逸暘、杨温、徐京出营相迎。但见:袁舒昊身披鱼鳞甲,腰悬日月剑;丁子通头戴镔铁盔,手持点钢枪;倪海涛身着水靠,背负雁翎刀。五千水军列阵,端的是旌旗蔽日,刀枪如林。虞逸暘抢步上前,执手笑道:“三位贤弟远来辛苦!为兄已备下水酒,且先痛饮三杯,再议破敌之策不迟。”袁舒昊朗声道:“剿匪事大,酒宴事小。不如先看水寨形势,再作计较。”

且说周循晨定下计策,众将分头行事。袁舒昊领着丁子通、倪海涛、杨温、徐京并五千精锐水军,战船齐发,直逼梁山水寨。那水寨守将郑浩博正与向震、赵晟、花蛟、阮良商议防御之策,忽闻探马来报:“官军水师浩浩荡荡杀来,战船遮天蔽日,恐有数千之众!”浩博听罢,拍案而起,怒道:“官军欺人太甚!既敢犯我水寨,定叫他有来无回!”赵晟、向震等纷纷拱手道:“愿听哥哥调遣!”浩博略一沉吟,道:“敌军势大,单凭我等恐难抵挡。阮良贤侄速回大寨,请哥哥再拨几员水军头领助战!”阮良领命,驾快船如飞而去。

且说殷浩正欲率军迎战周循晨,忽见阮良飞马来报,言官军大举进犯水寨。殷浩闻言大惊,急聚众将商议。花凤梧进言道:“哥哥乃三军主帅,岂可轻动?不若遣几员水军头领增援,料郑浩博等兄弟定能取胜。”殷浩略一思忖,点头道:“贤妹所言极是。”遂令阮良、顾怡筠、谢熙涵三将,率三千水军精锐,乘快船驰援水寨。临行前殷浩叮嘱道:“三位贤弟贤妹务必小心,若事不可为,速退保二关,不可恋战。”三人领命而去。此时袁舒昊率官军水师已逼近梁山水域。忽见梁山水寨中转出六条战船。

见到为首的战船只有五百名水军,身上皆穿皮戎甲,手上皆用把缪叶小刀,只见船上有员统帅,面如白皙,身长七尺三四身材,手舞一对虎头鞭,年纪约莫有才二十七,这条战船有杆锦绣旗帜,旗号上写着:梁山水军头领水狂魔郑浩博。

只见他左旁又闪出一条战船,亦有五百名水军,各用自家军械,只见船头站立一人,此人长相宛如一条恶龙,身长七尺以上身材,手中紧握青铜双戈,临危不乱,旗号上书着:梁山水军头领搅破龙赵晟。又见他右侧紧跟一条战船,五百名水军簇拥着一将,五百名水军各拿杆鱼叉,只见那将缓缓起身,手中拿着一把诛龙戏水剑,那将正是水军头领常水妖向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七回战水寨二将协力归梁山罡煞同心(第2/2页)

但见身后紧跟三只战船,一条船上亦有五百名水军,背上各把细木弓,腰悬一壶赤铜箭,而中间为首那将,面俊唇白,手拿一对双龙刺,背上一把宝雕弓,腰悬一壶狼牙箭,正是水军头领河魔君花蛟。

另一条战船,有五百名女兵,分两队,第一队分两百五十名女兵,居左厮杀,手上各拿雌雌刀,第二队亦分两百五十名女兵,手上各提梨花枪,居右厮杀,而中间正坐着两员女将,为首的女子,长得清丽雅思,柳腰细臂,则另一名女子,生得面若桃花,细腰粉臂,一个乃谋士载顾范则之妹筱孝烈顾怡筠,一个是小辽王谢云策之妹筱金花谢熙涵。

最后一条战船,有五百名士兵,分四排,第一排为五十人,各拿长刀,第二排为一百五十人,各拿长矛,第三排亦为一百五十人,各拿钺斧,第四排亦有一百五十人,各簇拥着一员白袍少年,背上一把宝雕弓,腰悬一壶龙泉箭,约莫有十七八岁,拿把长刀,正是当年好汉阮小二之子小太岁阮良。

袁舒昊看罢,不由感慨道:“不想梁山水军竟如此整齐!”舒昊又对浩博道:“吾看几位水军兄弟,亦是响当当的汉子,何不归顺吾等!”杨温挥枪便道:“贼寇啸聚山林,祸害百姓,还快速速受死!亦休费吾等口舌之利!”向震看不惯杨温作风,放下诛龙戏水剑,拿出一副软藤弓,抽出一枝箭,觑定杨温面门,只听飕的一声,杨温急忙躲闪,那枝箭往杨温耳根擦过,杨温吃痛,鲜血直流,方才用手纸擦拭,郑浩博等梁山水军一齐大笑,杨温觉得自家受到耻辱,不由大怒,抽枪便上,郑浩博寻着袁舒昊厮杀,向震舞剑挡着丁子通,花蛟手提双龙刺正逢倪海涛,而顾怡筠、谢熙涵二人挡住杨温、徐京去路。

且说郑浩博与袁舒昊在水面上厮杀,端的似龙争虎斗。浩博手中双鞭舞动,恰如蛟龙出海;舒昊掌上双剑翻飞,真个似银蛇吐信。二人在浪涛中翻腾,激起千层雪浪。战至三十余合,舒昊见难以取胜,忽地弃了双剑,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竟从背后将浩博拦腰抱住。好个郑浩博,虽被扑入水中,却临危不乱。但见他双腿一蹬,直取舒昊下三路。舒昊急闪时,浩博早反手扣住他腰胯,运起全身神力,将这七尺大汉“嗖”地抛出水外。只听“砰”的一声响,舒昊重重摔在官军战船甲板之上,还未及爬起,早被梁山水军一拥而上,麻绳铁索捆了个结结实实。正是:浪里白条逢敌手,水中好汉遇强人。

浩博跃上船来,气喘如牛道:“这厮端的了得!若非俺使出压箱底的本事,险些着了他道儿!”说罢瘫坐船头,但见浑身水淋淋似落汤鸡,双膀酸麻麻如灌铅汞。额上汗珠混着江水往下淌,胸前起伏犹如浪打沙滩。那对熟铜鞭早已不知去向,只剩腰间束带松垮垮地挂着。众水军见他这般模样,忙取来干衣披上,又递过一葫芦烧酒。浩博接过,“咕咚咚”连灌三大口,方才缓过气来。

有诗为证:

浑身水珠犹未干,双臂酸麻力已殚。

虽擒敌将非易事,方显梁山好汉难。

却说杨温、徐京两人对顾怡雯、谢熙涵,杨温笑道:“这梁山如此无用,竟派两个女娃娃来战吾等!”顾谢二女齐道:“汝二人岂闻听说过木兰代父从军,桂英挂帅西征乎?”两人会神一眼,杨温虚幌一棒,徐京忙刺一枪,谢顾二女躲闪,二女正回过神来,见杨温、徐京二人遁水逃走,不由笑道:“不想官军亦有败军之将!”原来杨温、徐京二人见扬方被捉,就畏惧梁山,后见舒昊被擒拿,早对倪海涛与丁子通失去信心,趁个机会逃走。

且说丁子通、倪海涛正与花蛟、向震厮杀,忽见杨温、徐京二人竟不顾主将,自顾自跳水逃命。丁子通气得三尸神暴跳,破口骂道:“好个没廉耻的节度使!朝廷养汝等何用!”话音未落,向震抓住破绽,青锋剑“唰”地削中海涛手腕,钢刀当啷坠水。那边花蛟双龙刺如毒蛇吐信,直取丁子通左腿。只听“噗嗤”一声,丁子通痛呼落水。梁山水军一拥而上,将二将捆缚结实。

赵晟立在船头,高声喝道:“尔等主将俱已被擒,还不速降!“官军水兵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倒归顺。浩博此时方缓过气来,吩咐道:“赵家兄弟,速将这三人押往头关,交殷浩哥哥发落。“赵晟领命而去,让军士将袁舒昊、倪海涛、丁子通押解前往头关。

且说周循晨、虞逸晹引着万余人马,浩浩荡荡杀奔梁山头关。到得关前,却见关门紧闭,吊桥高拽,城堞上旌旗招展,刀枪密布。虞逸晹性如烈火,当即挺枪跃马,直至护城河边,厉声喝道:“呔!梁山草寇,平日自称替天行道,怎的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若真有肝胆,便出关与爷爷大战三百回合!”关上王综听得叫骂,怒火中烧,掣出丈八蛇矛便要下关。忽闻身后鸾铃响动,一骑白马如飞而至,马上将官朗声道:“贤弟且住,待为兄前去会他!”众人定睛看时,但见:头戴一顶亮银狮子盔,身披一副柴桑素罗袍,坐下照夜玉狮子马,手中挺一杆烂银点钢枪。不是别人,正是梁山泊上有名的银枪将郁澜涛。。真个是:马上将军如雪练,枪尖寒芒似星飞。

亦有诗赞澜涛曰:

头戴星冠重甲披,相貌堂堂双眼俊。

玉树临风雄枪王,银枪白马罡煞中。

身经百战未尝败,天莽星君郁澜涛。

有诗为证: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枪出寒星落,声名动四溟

两阵对圆处,但见郁澜涛挺一杆烂银枪,舞动时寒光烁烁,似万点梨花乱坠;枪锋到处,飕飕冷气侵人,恰如玉蟒翻鳞,银蛇吐信。那虞逸晹亦抖擞神威,掌中湛卢枪劈刺如风,锋芒起处,飒飒霜锋逼胆,真个是乌龙摆尾,黑煞临凡。二将鞍上交锋,枪来枪去,好似瑞雪飘空;马荡征尘,奔腾蹴踏,直搅得昏惨惨征云蔽日,昏邓邓杀气遮天。

虞逸晹早年曾听顾范则言道:“我那师兄郁澜涛,枪法已臻化境,小弟万不能及。”今日交手,果觉处处受制。斗到二十合上,逸晹大喝一声,使出个“毒蛇穿心”的招数,湛卢枪带风,直搠心窝。好个郁澜涛!不慌不忙横转枪杆,使个“玉带围腰”的解数,轻轻化去。就势枪锋一转,寒光迸现,反用枪纂倒挑面门,这一招“回马望月”使得鬼神莫测,惊得逸晹浑身冷汗。只听得“铛”的一声响,双枪相击。逸晹但觉双臂酸麻,虎口迸裂,几乎握不住枪杆。那匹照夜玉狮子蓦地人立而起,前蹄乱踏,惊得呼雷豹倒蹿数步。

周循晨见势头不好,急纵马抢出阵来,舞动双刀,直取郁澜涛。早被梁山阵中跃出一员少年将军截住厮杀。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撒银盔,身披川蜀百花袍,外罩天王锁子甲;腰系狮蛮宝带,足蹬鹰嘴战靴。手中挺一条灭天吞虎枪,寒光凛凛,胯下骑千里碧璁兽,嘶吼咆哮。正是梁山泊上人称小辽王的谢云策。云策大笑道:“前番景耀贤弟回山,盛夸你这双刀本事了得。今日正要领教!”说罢挺枪便刺。循晨更不答话,双刀并举,急架相迎。两马相交,刀枪并举,但见:枪花点点,恰似瑞雪纷飞;刀影重重,犹如秋霜漫卷。这一个要显梁山手段,那一个欲展平生武艺。两下里斗作一团,战到二十五**,不分胜败。

这边澜涛与逸晹两马相交,两枪并举。但见那枝百鸟朝凤枪,神出鬼没,寒星点点;逸晹虽披重铠,苦战三十余合,气力渐衰。旧伤发作,骨软筋麻,枪法散乱,招架多时。澜涛大喝一声,似半空起个霹雳,长枪如毒龙出洞,直取下三路。逸晹措手不及,早被刺中大腿,倒撞下马。澜涛就势揪住勒甲绦,掷于地上。众军发声喊,一拥而上,捆缚回营。正是:猛虎难敌地头蛇,强龙终压坐山雕。

循晨正与云策鏖战,忽见逸晹被擒,心头火起,急待拔马去救。怎奈云策那杆灭天吞虎枪使得风雨不透,如银蟒缠身,哪里脱得开去?二骑马盘盘旋旋,枪来刀往,又斗二十余合。正酣战间,猛听得头关上一声霹雳也似大喝:“汝等水军头领袁舒昊,已被俺梁山擒获!兀那厮们,还不早降!”循晨猛吃一惊,急抬头时,但见赵晟、花蛟两个好汉,押着袁舒昊并若干水军头目,自关顶推将下来。这一分神,早被云策觑得亲切,喝声:“着!”枪杆横扫,正打在循晨背心。循晨“啊呀”一声,口吐鲜血,翻筋斗跌下马来。梁山军汉发一声喊,一拥而上,就地里捆缚得结结实实。余众见主将遭擒,哪个敢再战?纷纷弃甲抛戈,拜伏于地。有诗为证:双刀难敌吞虎枪,水军尽入梁山手。

战事已毕,殷浩并众头领得胜回山。澜涛押着逸晹,云策押着循晨,皆缚至聚义厅前。范则急趋下阶,亲解其缚,纳头便拜道:“昨日俱是俺这兄弟鲁莽,误犯了二位豪杰。万望恕罪则个!”循晨仰面长叹曰:“天意如此,夫复何言?愿随鞭镫。”逸晹本有归顺之心,便高声应道:“小弟愿执辔相从,共图大义!”范则大喜,抚掌笑道:“妙哉!妙哉!真乃天赐之缘也!”遂令设宴庆贺,不在话下。

那边赵晟早命喽啰押上袁舒昊、倪海涛、丁子通三人。殷浩亲自向前,一一解了绑缚,执手笑道:“天罡地煞,原系一会。三位好汉若不弃鄙贱,可同聚大义,替天行道。”三人见主将已降,又感梁山义气深重,齐声应道:“愿效犬马之劳!”殷浩大喜,便教取酒相待。正说话间,忽听得山下马蹄声响,三骑飞奔而至。视之,乃是赵烬明、刘仝超、宋晨豪三人。原来陆丹婷早差他们接了袁舒昊等家小,安然上山。众头领相见,俱各欢喜。正是:罡星聚义来山寨,豪杰同心赴忠堂。

这一下,有分教:巾帼怒发冲冠起,脂粉队里显英豪。双刀劈破莱州府,匹马踏翻水泊涛。自从这场大战之后,梁山寨声势浩大,众头领更加勤奋操练军马,准备迎战官兵。却不知在这之事,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岂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