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重生从1993开始 > 第564章 独苗

重生从1993开始 第564章 独苗

簡繁轉換
作者:月阳之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7 21:56:00 来源:源1

第564章独苗

听到东芯汉西晶片厂项目,只愿意给它们分12.5%的股权,华登这边是颇有些不满的。

但这次,戴利却没有开口反驳,最主要还是刚才李东陵那番话,这座晶片厂,可不是东芯求着他们来投资,而是给华登一个投资的机会,这其中可是天差地别!

如果是求着华登投资,那东芯就得把控股权让给华登,让华登来当这个大股东。

但现在,是东芯汉西晶片厂,给华登一个进入国内晶片厂的机会,让华登跟着赚钱可以,但铁定不会把控股权让给对方,要不然怎麽说,站着把钱给挣了!

陈历武也有些沉默,但他也知道,这座晶片厂,必须要有一个一言九鼎的大股东才行,不然这麽多国内丶海外的股东,还不知道扯皮成什麽样,恐怕精力都耗在内斗上了。

就像前世的中芯国际,那真是一路内斗出来的,这也是前期,不少人不看好它的原因,派系内斗实在是太厉害了。

前期是创始人管理团队,跟海外投资人,因为话语权,是斗的鸡犬宁,最后外资看到风头不对,中芯国际赔的太厉害了,甩摊子不玩跑路了,才让内斗停了下来。

然后又是以国企丶市府为代表的投资人为主的内陆派,想要让中芯国际扶持本土半导体零部件产业链。

而从阿美利加丶宝岛丶新加坡等地来的投资人丶技术人员形成的派系,则想要玩国际化,也就是不想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而是想给海外代工,利润怎麽高怎麽来。

国际派这边,什麽技术不技术的,根本不在乎,他们要的是回报,是中芯国际的股价涨起来,然后他们才能套现,其它的根本不在乎。

两边因为路线跟观念不同,照样厮杀的昏天暗地,把管理层都熬走了一批又一批。

东芯汉西晶片厂这边,有一个绝对大股东在,就内斗不起来,大不了关键时刻,一票否决罢了!

陈历武踌躇了一下,拿不到控股权,对于华登也好,还有他想要拉下水的高盛来说,都不算什麽好消息,意味着,它们无法约束东芯这边。

海外投资公司来到内陆,以往那都是来当大爷的,只要投资了一个项目,那就是大金主,可以对项目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如果不能拿捏投资的项目,那它们这个大金主,岂不是当的太憋屈了?

可这次,在李东陵面前,以往那一套不管用了,因为李东陵压根不鸟他们那套所谓的规矩,在东陵高科的地盘上,就得按东陵高科的规矩来!

「李总,无规律不成方圆,我希望,东芯这边,也能给华登跟其它投资方一些保证!」陈历武向着李东陵说道。

拿不到控股权,陈历武也不可能,真就什麽手段也不做,那他恐怕也没法,向华登股东那边交代。

陈历武是华登创始人不假,但说到底,他也是高级打工仔,帮那种投钱给华登的人,打理投进来的钱,然后给股东回报。

总不可能说,不明不白,就把投资人上亿美元,给打了水漂,那就算他江湖辈分再高,恐怕也平息不了华登股东的怒火,以后在投资行业日子也没法混了。

「请说!」

吴新屹向着李东陵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向着陈历武说道。

「华登希望,东芯汉西晶片厂,能够跟华登签署一份对赌协议,四年内,这座晶片厂必须投产,八年内实现盈利!

如果东芯无法做到,需要退还华登的投资!」

陈历武的条件,算不上苛刻,如果三四年时间,晶片厂都还没建成投产的话,那多半恐怕是烂尾了,投进去的钱,都打了水漂了。

像前世中芯国际建晶片厂,不到两年就建成投产了,但那是中芯的创始人,带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而且各方支持,国内晶片行业多年发展,也已经有一定基础了。

但东芯不同,现在没那麽多人才,而且建厂,也得自己摸索,肯定得耗费时间。

但再耗费时间,三年也该建好了,四年时间投产,再花四年逐渐盈利,如果八年了还赔本,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半导体周期过去了,也就是半导体行业最赚钱的时候,都赚不到的话,那以后也别想赚了。

安心关门大吉吧,或者把管理层从上到下全都清洗一遍才有用……

如果八年后,达不到陈历武的条件,那汉西晶片厂母公司东芯半导体,就要替它,偿还华登的投资。

李东陵沉吟了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向着陈历武伸出手,「东芯可以签下这份对赌协议,希望合作愉快!」

陈历武也开口道,「我会尽快跟高盛等投资方达成协议,不论高盛那边,是否会加入投资团,华登都会投资这个项目!」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于陈历武的话,李东陵不怀疑,前世陈历武在国内投资了一大批的晶片项目,这其中,华登肯定是奔着赚钱去的。但也不可否认,陈历武也确实看好国内晶片行业,不然也不会在晶片行业最低谷的时候,接二连三投资国内晶片这种高风险丶高技术丶高投入,但回报周期却漫长的项目。

……

「我省第一座现代化晶圆厂,今日正式投建,东芯汉西晶片厂总经理吴新屹宣称,整体项目将在三年内完工。

东芯汉西晶片厂,未来将有一系列配套产业链落户汉西,未来东芯半导体产业链,将成为我省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国内媒体,尤其是汉西本地媒体,对于东芯,可是使劲吹,电视上放着东芯汉西晶片厂破土开工时的画面。

李东陵丶吴新屹丶林泍坚丶武耀国丶陈历武,还有代表高盛而来的张艾伦,一个出生在阿美利加的二代华裔,几人一起拿着铁锹铲了几把土,宣告晶片厂成立了。

从规格上就能看的出来,晶片厂开工当天,汉西省府一众领导,基本上都全程陪同,当天省府一笔三千万元的补贴,就到帐了东芯银行帐户上,可见汉西对于这个项目有多看重了。

但港城凤凰电视台等媒体,包括新加坡丶日苯等媒体,对于这座晶片厂的建立,并不是那麽乐观。

「由大陆东芯半导体,联合多个投资财团,共同投资四亿两千万美元建立的8英寸晶圆厂项目,今日正式开工!

这是大陆目前晶片行业迄今为止,投资最大丶技术最先进的晶片项目,也是内陆第一条8英寸晶圆厂生产线!

目前全球晶片行业,正在进入8英寸晶圆厂时代,已经建成或者在建的8英寸晶圆厂生产线,未来几年内,将达到70条,汉西这座8英寸晶圆厂,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另外未来订单来源也存疑!

欧洲德国慕尼黑大学半导体教授预测,未来8英寸以下晶圆厂都将被淘汰,十年之内,8英寸各类晶片生产线将达到199条以上,月晶片产能可能达到560万片以上。」

这是凤凰电视台的报导,不管是贬是捧,从报导中,也能看出国内半导体行业,现在有多羸弱,从这些新闻报导,就看得出来,放在国内算是顶先进的项目,在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般。

东芯费了这麽大劲搞出来的8英寸晶圆厂,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了几十条产线,英特尔丶英飞凌丶西门子丶IBM等,实际上已经开始,试探性的研发12英寸的晶圆厂了。

但不管海外如何,在国内晶片行业,当看到东芯来真的,真砸了四亿多美元,开始搞晶圆厂的时候,对于整个国内晶片行业,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

「东芯真的自己建晶片厂了,还是八英寸的?」

首钢NEC内一众高管,看到电视上的新闻时,也都是震惊不已,总经理孟宗玮,看到媒体报导出来的新闻,久久不语,最后长叹一声。

「东芯如果建自己的晶片厂了,那以后给我们的订单,是不是就要少了?」有首钢NEC高管,不禁担忧的问了出来,厂子挣得少了,他们的奖励丶分红也就少了,能不担心吗?

「噗嗤!」

一声嗤笑声传出,是首钢NEC市场部的主管,「去年,东芯那边,几次三番,要求我们给东芯订单,提高产能的时候,你们可都不在乎,要优先给日苯NEC那边代工,你不给人家代工,人家还不能自己干?」

听到这有针对性的话,首钢NEC内部,跟日苯NEC那边走的很近,算是日苯NEC在首钢代表的方原路忍不住了,「NEC是我们第二大股东,我们技术升级也要靠NEC,得罪了NEC,耽误了首钢NEC8英寸产线技术升级,你担的起责任吗?」

听到这顶高帽子压下来,首钢NEC几名高管,明显是敢怒不敢言,首钢NEC虽然是跟NEC合作,可一直被压制,明明首钢才是大股东,但眼看都要成为日苯NEC的代工厂了,完全被对方压制,连给谁生产都得听对方的。

现在NEC又拿技术升级,对首钢NEC相威胁,NEC想要以投资,跟帮首钢NEC升级产级,换取首钢NEC的控股权。

整个首钢NEC,现在已经完全被日苯NEC绑架,技术丶订单丶主要技术工程师,都是对方的,恐怕最后也不得不答应对方的条件。

孟宗玮最后看了一眼电视上的新闻,然后一言不发的离去,当年首钢跟NEC合作建厂时,也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就像今天的东芯半导体所做的一切。

但现在,首钢NEC更像是被日苯NEC绑架了一般,而东芯半导体,却已经能够自主设计丶自主研发晶片,现在又要开始自主生产晶片,东芯半导体乾的,全是首钢NEC当年想干的事啊!

现在,已经是物是人非,首钢NEC将来会如何,孟宗玮也不知道,但他是真的有些羡慕东芯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