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给肉串翻面儿,然而这个串它串得不太牢靠,因为切得太厚,隐隐有下坠的风险。还是张瑜澄弄了个平底锅来撑着,不确认烤没烤熟的一律上锅做成铁板烧……
当夜,大家闹到快晚上10点才收拾东西回房休息。
崔璘还在写节目组要求的游学笔记。
别人雨露均沾,争取每人夸一句,但凡有问题都只提自己的问题,主打一个“吾日三省吾身”。他倒好,爱也好、恨也好,全部都冲着李庭舟一个人去。
写就算了,还不给李庭舟看。
李庭舟也不是特别特别的想看,他哼哼唧唧地道:“无所谓,我迟早在正片或花絮里看到~”说完,戴上耳机,加入心折群语音热聊。
“明天回来,对,给大家都带了小礼物。”
崔璘顿时没了定力,竖起耳朵专心听。
他不止要听,还让把PD赶出去。
顺便让人把房间的镜头都切了关了,他要说悄悄话。
导演亲自来打商量:“其他三间房这个时候也都在聊天拍素材,你们不能例外啊!”
该说不说,崔璘和蒙**处的画面总是分外有看头。
导演说什么也不会同意切断镜头信号。
崔璘撇嘴,看向李庭舟,后者好像又接入了一个跨时区会议,大概在和别人聊细节,这会儿已经切换了英语,语速很快,夹杂大量专业词汇和俚语。
他没再强行要求,而是回到台灯下继续写笔记。
【To庭舟:
当着我的面和别人说我听不懂的事】
看了几秒,崔璘又把这一行字划掉,划得黑黢黢。
划掉还不算完,他又对着台灯旁的机位低声威胁:“你敢把这段留着试试?”
机位微微扭转角度,对准后面的李庭舟。
崔璘又伸手掰回来:“拍他做什么,你听得懂么你。”
*
回到J市时,J市也变成了火炉模样。
乔乔和小小乔不在外面野了,每天就往一楼休息室一趟。
李庭舟分完带给大家的礼物,顾不上休息,先开会沟通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进度。饶是Eldan和舒词也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一个两个的,都劝他去休息。
“你要不先回家睡一觉呢?”
“不,我录节目其实很轻松,真的不累。”
从头到尾几乎都是些不用动脑子的拍摄工作,就算有益智游戏,节目组也不会太为难嘉宾。如果不是天气太热、太阳太晒,这甚至是非常有意思的公费旅游!
当晚,Eldan住在李庭舟家里,两人边吃边聊。
乐子听得差不多了,李福顺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拍这种综艺的确是太轻松了,一边玩一边逛,加起来一个多月的拍摄周期,就轻而易举地把片酬赚了。”
李庭舟点头:“钱来得太快,我真是……”
得多写几首歌才能安心。
Eldan闷声发笑:“这段时间你和他相处得怎么样?”
他是谁?他当然是崔璘了。
李庭舟干嚼了一片青柠檬,闭上眼睛缓了几秒,直到酸味消失舌尖感受到回甘,才开口道:“还可以吧。”
“还可以是个什么程度?做了吗?”
问得太直白,李庭舟差点呛到:“哪有那么快?”
他瞪了Eldan一眼,解释道:“我说,你的感情追求就和你的歌词一样,过于直白了吧。谈恋爱如果就是为了做,那和野兽有什么区别?别搞得那么粗俗……”
Eldan耸肩:“OK,意思就是还没有。”
他并不意外李庭舟和崔璘的进度,毕竟你不能要求一个谈了三任女友的男人甫一和同性|交往,就毫无负担地脱掉衣服坦诚相见,甚至负距离接触。W?a?n?g?阯?f?a?B?u?页????????????n??????????5?﹒???o??
“崔璘比我想象之中更能忍耐。”
听到这句话,李庭舟也在心里自问:能忍耐吗?
他们不是没有擦|枪|走|火的时候,甚至还不少。
每每到了这种关键时刻,崔璘反而会主动克制自己,炽热的目光里往往会掺杂一丝并不难发现的担忧。当时的李庭舟其实没太在意,经由Eldan一提,他后知后觉,那可能是崔璘在担心自己接受不了。
“……好吧。”
Eldan坏笑:“真让你养上大型犬了!”
李庭舟强行结束话题,收拾完桌面,带上Eldan一起强行整理他这段时间的零碎产出。
说是零碎,其实也初见雏形。
Eldan听完但笑不语,按照老规矩分了类型,才装模作样地问:“这个调子好,给我的感觉像是冰淇淋快要融手里了,赶紧大吃几口。”
所以很甜,冰冰凉,同时还很爽。
“你预备给谁?”
李庭舟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提起另一件事:“先放着吧,回头再调整调整送去好景常在出个小样来。等我回来,就差不多该准备司源出道的事了。不急着要反响,打舞台基础要紧,我不在的时候,你和吉尔哥先教着。”
司源不可能当一个来歌就唱的录音室歌手。
他既然选择了心折,哪怕写命题作文,也要学会自己创作,这是他必然要走的路。
戴吉尔的产出有限,但基础扎实、风格稳定,适合启蒙;而李福顺有着更丰富的专业储备,对市场流行走向的敏锐度拉满,在编曲方面的业务能力不亚于李庭舟。说实在的,能蹭到他俩的私教,比花几十万报大师课要划得来多了。
Eldan点头:“这我知道,司源还算有天赋吧。”
“另一件事情,璐思姐从S市出差回来之后,有跟我聊过在厂牌底下再成立一家子公司,专门用来放类似之前柏聆那样的’培训生‘。”
柏聆的事情在暑期有了后续。
在刘璐思的干预商谈下,她和父母达成了阶段性和解:学业要继续,保底要顺利毕业,其他的全凭她自己分配时间和精力。
于是,苏惟根据内娱特色,建议心折厂牌另起一个部门专门管理这类“苗子”:他们不一定要签长约,但要有明确时限内的归属,等到时机成熟,可以选择留在心折厂牌出道,或是流向别的公司/方向,只要结清这期间的培训费用。
这种结构类似练习生+青训的集合体。
刘璐思觉得可行。
她看得出柏聆的渴望,也明白李庭舟的顾虑。
那么折中一下,这个制度的确有推行的可行性。
Eldan当然是跟李庭舟保持统一战线:“你想怎么办,我都支持。舒词他们怎么说?如果真的多出这么个部门,谁来负责?”
于是问题又绕回来了:心折人手不足。
司源的团队配置尚且还有空缺,时不时要往心折这里借人借力,如果这个时候把新部门的建立正式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