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九月十八,天氣晴好。
河山鎮下屬各村子,農家人都是笑意連連,帶好工具,全家出動,朝著金色滾滾,成片的,綿延不絕的水稻田走去,開始最另農家人高興的秋收時節。
塗塗和牛牛九月十五就放假了,放假半個月,等十月初一正式回私塾上課。
這幾天青香齋更是熱鬧忙碌了一番。
鎮上的人,田地大多是佃給別人種的,來青香齋的客人一如既往的不曾減少,還有增加。
因為秋收,家裡總要吃些好的,很多人家都是這時候能見點葷腥,之前余青梅一家也是這樣的。
青香齋的名聲在外,吃食好吃,好多農家人選擇來青香齋買面筋、面瓤、涼皮、肉松、米糕的,回家自己做,給家裡人嘗鮮,包飯團、炒米糕、拌涼皮,配碗濃濃的大骨湯,味道不比肥肉差。
條件好些的,還是會買肥肉,然後順帶著來青香齋買些吃食回去自己做。
所以青香齋因著秋收著實又忙碌了一番。
余福滿、王玉、余虎虎三人都請假回去幫著秋收了,就余老頭一家子在店鋪忙碌,一下子少了兩個主勞動力,大夥兒忙壞了。
好在劉花和余萍的胎已經坐穩了,能幫著乾多些活兒;塗塗和牛牛也放假回來,倆人雖年幼,但乾活也利落,還會識字算數,點單、收錢都是好手。
劉花和余萍懷孕滿三個月的時候,余大偉特地去豆腐攤子跟劉成和劉石氏報了喜訊。
劉成和劉石氏都很高興,笑得合不攏嘴的。
自家女兒嫁入余家也有七個年頭了,就生了一胎,好在肚子爭氣,一胎就兒女雙全了。
但對於多子多福的農家而言,還是少了,自家女兒肚子爭氣,在夫家的地位才會越加穩妥,更何況現在余家開的青香齋,生意別提多好了,這家裡條件好了,就更希望孩子多一些。
“親家肯定高興極了。”劉石氏笑哈哈的說道。
余大偉憨笑點頭,“是啊,二弟妹跟花兒一起懷上了,爹娘可高興了。”
劉石氏聞言愣了一下,然後雙手一拍直呼真巧,又是一番恭賀。
後面一天,劉石氏親自拎了一對母雞上門,對著余何氏各番恭賀,說這對老母雞給劉花和余萍補身子,說笑一番後才回了攤子。
余青梅感慨了一番,劉石氏這次倒是做得和人心意啊。
劉花面上也有光,不說老母雞多貴重,送了一對,還把余萍順帶捎上了,自己心裡也高興,比較當初可是吃了余萍娘家送來的酸梅,當時余萍娘家也是給了兩人份了。
這事劉花還沒來得及跟娘家人說,自家娘雖然有些心眼兒,但在給自己準備給婆家的禮時從來都是很拿得出手的。
劉石氏被劉成一番教育,外加豆腐攤子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對於豆漿豆花的事倒是也沒那麽計較了。
九月十八這天,余偉坐著喬府的馬車到河山鎮了,到青香齋的時候正好余老頭一家子在店鋪裡用午飯。
見到余偉,大夥兒都是一臉驚喜。
“偉(弟、哥、叔)。”對於余偉的到來,余老頭一行人都喜色連連。
“偉,回來啦,哈哈,秋假能休息多久啊。”余何氏笑呵呵起身拿過余偉手裡的行李問道。
“十月初一那天出發回縣學。”余偉笑著說道。
“誒呀,好好,能在家呆近半個月呢。”余何氏很高興。
“還沒吃飯吧,快,坐下,娘給你拿碗筷去,我們也才剛吃。”余何氏快步回去在余偉屋裡放下行李,然後去廚房拿了碗筷,還拌了一大份涼皮出來。
想著余偉可能秋收會回來,余何氏從十五開始每天都要留一份涼皮,如果余偉回來可以給他吃,沒回來就自家吃,今兒一早留的總算是派上用場了。
余偉見自家娘端著一大盆白面皮條子出來,有些驚訝,“這是?涼粉……”
但看樣子跟涼粉又有些差別,臨川縣吃過的涼粉比較厚,還有碗裡棕褐色的像絲瓜瓤的又是什麽。
“這是涼皮,青梅在縣城吃了涼粉,回家試著做了這個出來。”余何氏放下盆子說道,“嘗嘗。”
余偉接過余何氏遞來的筷子,夾了一筷子進嘴巴,酸鹹香,味道很清爽可口,跟縣城的涼粉不太一樣,“涼粉比這厚,比這寬,還軟,沒什麽嚼勁,這個涼皮更好吃。”
余偉緊接著又是幾大筷子,欲罷不能,直呼好吃。
“多吃些,多吃些……”余何氏笑著說道。
“這個是啥?”余偉夾起面瓤問道。
“青梅取名叫面瓤,跟絲瓜瓤有些像,這個是跟涼皮一起做出來的,還有這個面筋也是,做一次涼皮能出三樣吃食,真是不錯。”余何氏解釋道。
余偉豎起大拇指誇讚余青梅。
“哥,淑敏姐姐可喜歡這個涼皮了,剛開始賣那會兒可是天天來我們青香齋呢。”余青梅笑著說道,“想來前幾天下雨所以沒來,哥去清平私塾看老師的時候可以給淑敏姐姐帶些去。 ”
余偉聞言眼睛一亮,然後打量余青梅,妹難道是看出什麽來,不對,妹六歲大的娃懂啥,余偉想想覺得自己有些好笑。
“好,到時去啟文私塾的時候,給楊老師也帶些去。”余偉說道。
余何氏讚同點頭。
“爹娘,明兒下午我先去清平私塾看老師,後日下午回上余村,看嬤嬤和楊老師。”余偉說道。
余老頭和余何氏都點頭讚同。
店鋪少了虎虎和余福滿,這幾天著實多了些活。余偉下午去看,早上在店鋪幫忙,能幫著做不少活。
吃好飯,劉花、余萍起身收拾。
余偉這才看到,兩位嫂子的肚子都微微隆起,這是……
“我要多侄子、侄女了,這是……”余偉笑呵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