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220章 主子为社稷呕心沥血,累得骨瘦

第220章主子为社稷呕心沥血,累得骨瘦如柴啊——!(第1/2页)

康熙的神色依旧未见放松。

大清毕竟是外族入主中原,难道会因此遭后世之人嫌弃不成?

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未必。

若论政绩,我大清也不逊色于前朝啊!

后人总不能因此就苛责我大清吧?!

“也不知后世会如何评价朕。”

“朕平定三藩、击败噶尔丹!”

“此等功绩,丝毫不逊那些被称作千古一帝的前人!”

想到这些赫赫战功,康熙心头渐渐安稳。

他自觉在位多年,从未沉迷声色,也未荒唐误国,后世之人不至于妄加讥讽。

而他所开创的一切,终归是后人无法抹杀的。

……

雍正时期!

雍正刚夹了一筷子菜放到李卫碗里,抬头看见天幕,忍不住轻叹。

他摘下眼镜,缓缓说道:“也不知后人对朕,会作何评说。”

见主子神色忧郁,李卫立刻劝道:“后世百姓必然记得主子的功劳,赞美都来不及呢。”

“您看看大明那些皇帝,一个比一个荒唐!”

“主子为社稷呕心沥血,累得骨瘦如柴,若后世人还不懂得感恩,那可真是无情无义了。”

李卫一番话,让雍正眉头舒展几分。

仔细想来,他登基至今,勤勉治国,事事亲力亲为,从未有一日松懈。

这样的帝王,总该得到一个正面的称号吧?

……

乾隆时期!

乾隆正与群臣在园中游玩,忽然天幕视频浮现。

群臣纷纷跪拜,称这是因圣德昭昭,才会显现奇景。

乾隆笑着接受了这些溢美之词,随即抬眼望向天幕,与他们一同观看。

直到看到大明诸帝的外号,他才合上折扇,轻笑道:

“朕倒也生出几分好奇。”

“不知后人会给朕起什么外号?”

“竟能编出什么大汉棋圣、高粱河车神之类的名头,听来倒也滑稽。”

乾隆一生可谓顺遂非常。

尚在皇子时,便被册封为“宝亲王”。

彼时雍正为避免再现康熙晚年夺嫡混乱,改立秘密建储之制,使皇位传承更为制度化。

只是说穿了,这制度多少显得多余。

别说是明眼人,怕是稍微聪明点的,都能猜到那“正大光明”匾后写的是谁的名字。

尤其乾隆早早获封宝亲王,雍正几乎已把答案昭示天下。

乾隆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被幸运眷顾的一位帝王。

乾隆的父皇只当了十四年皇帝,龙椅便传到了他手中。

那一年,乾隆年仅二十四岁。

没有兄弟间的明争暗斗。

没有后宫与外戚干政的烦忧。

没有权臣把持朝纲。

既无大规模的内乱,也无致命的外敌威胁。

雍正留给他的,是一个富庶鼎盛的大清!

国内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

国外虽偶有风波,却也谈不上真正的生死危机。

最重要的是——乾隆命长!

他足足活了八十九岁!

二十四岁即位,在位整整六十年;

退位之后,还继续训政三年。

也就是说——

乾隆实际掌控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载。

乾隆皇帝是中原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寿数最长的帝王。

这一生,他几乎未遇过什么真正的阻碍。

若是让乾隆穿越到未来翻开一本爽文小说,大概会看得兴致索然——

“这算哪门子爽啊?哪有朕的人生顺遂?”

然而,他的这种顺遂,却让那些皇子们苦不堪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0章主子为社稷呕心沥血,累得骨瘦如柴啊——!(第2/2页)

他一共育有十九个儿子,结果被他活生生熬死了十七个!

难怪嘉庆在乾隆驾崩后的第二日,急急忙忙给他上了“高宗”的庙号。

这滋味,恐怕只有做儿子的才懂得其中艰辛!

【清太祖:努尔哈赤】

【外号:清炮宗、野猪皮】

天幕之上,第一位被点名的清朝皇帝,正是太祖努尔哈赤。

【野猪皮——】

在满语中,“努尔哈赤”意为如野猪般勇敢强壮,原本是对孩童的赞美。

【清炮宗——】

因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击败,身中明军炮伤,不久后去世,因此得此外号。

实际上,努尔哈赤在世时,大清尚未真正立国。

真正的开国者,是他的第八子皇太极。

努尔哈赤去世十年之后,皇太极才建立大清,并追尊父亲庙号。

“野猪皮”在满语中并无贬义,然而换成汉语,却难免带上几分讥笑的味道。

此时的大清皇帝们,还没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的问题。

……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刘彻静静坐着,脸色微沉。

名字里带“猪”怎么了?!

那可是父母寄托的良好愿望!

……

康熙时期!

“野猪皮?”

康熙听罢哈哈大笑:“后世人倒是真跟猪过不去。”

“当年汉武帝刘彻,不也被称过野猪么?”

在他看来,努尔哈赤这个名字在满语中本就如此,并不是什么侮辱。

倒是那个“清炮宗”的外号,让康熙心中有些不悦。

不论如何,努尔哈赤毕竟是大清的奠基之主!

后人这样称呼,未免太过无礼了!

……

雍正时期!

雍正心境与康熙几乎一致。

“野猪皮”这个称呼还能接受,毕竟确有其意。

可“清炮宗”,就显得刻薄过头了。

“这些后世之人,嘴巴也太毒辣!”

“难道他们那个时代,连对祖宗的尊敬都不要了?”

雍正冷声怒斥。

李卫连忙劝慰:“主子莫要生气。”

“何必同后世那些不懂规矩的人计较?”

“前头几位皇帝,不也有比这更离谱的外号嘛?”

雍正沉默良久,始终没有开口。

他心中不免泛起波澜,忍不住想到自己——

后世之人,又会给他安上怎样的外号?

【清太宗:皇太极】

【外号:清绿宗】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外号:清秃宗】

【缘由:因潜心修佛,剃发为僧,最终遁入空门。】

紧接着,努尔哈赤之后的两位皇帝,也接连被天幕点名。

首先是清太宗皇太极——

真正意义上奠定大清基业的开创者。

然而世人却更熟知他与多尔衮之间那段不光彩的纠葛,甚至因此衍生出了另一个“皇帝”的外号。

——“清舔宗:多尔衮。”

只因多尔衮并非正统皇帝,天幕上并未将其列入。

随后,顺治帝福临因一心皈依佛法,剃发削发,被人戏称为“光头皇帝”。

两个皇帝接连被如此盘点,康熙、雍正、乾隆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这都是什么外号?!

后世之人竟敢如此嘲讽大清?

而其余观看天幕的帝王们,却忍不住轻笑出声。

毕竟,他们早已认定,大清本就是外族政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