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195章 更蹊跷的是,父子二人竟出自同

第195章更蹊跷的是,父子二人竟出自同一名主治太医之手?(第1/2页)

嘉靖时期!

朱厚熜望着天幕,心绪翻涌。

天幕将他一生的劫难全都展露出来,可细节却未尽其真。

很多内情,外人根本不知!

自他年仅十五岁进京之日起,他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便已经拉开序幕。

那个年纪的他无所畏惧,自信满满:自己是大明天子,何惧群臣?

但随着岁月推移,他才明白,这些文臣的胆子,远比他想象的更大、更狠。

他的恩师兼谋臣袁宗皋,因力主“大礼议”而为他奠定根基,是他最信任的心腹。嘉靖提拔他为礼部尚书,本是寄予厚望。

然而仅仅四个月,袁宗皋便横死于疾——这其中的蹊跷,他心知肚明。

张璁、桂萼因站在自己一边,差点被杨慎那伙人当街活活打死。

斗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

虽说自己赢下了大礼议,可从未真正摆脱掣肘。

登基十余年,他迟迟无子。

直到邵元节为他调理,以道法助生,才勉强得子。

但哀冲太子仅存活两月,便夭折。

若当年自己真死于火灾,那结局与正德一样,绝嗣而亡,天下又将重回文官之手!

好在危急之际,有他最信赖的陆炳拼死相救,从火场中将他背出。

那时的大臣们,却只是袖手旁观,冷眼旁观他命悬一线。

后来宫中又有人图谋行刺。

放火不成,他们便另辟蹊径。

按理说,下毒是他们惯用手法。

可嘉靖精通医理,常以丹药自诊自治,御医的方子他了如指掌。

加之他还特意从民间提拔医者,使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于是便有了那场骇人听闻的“壬寅宫变”。

当时他几近假死,脖颈被勒得发青。宫女们以为他断了气,急忙去禀告方皇后。

可在嘉靖看来,那并不是报信,而是邀功!

方皇后赶来后,在他昏迷假死的间隙,便将他最宠爱的妃子处死,十余名宫女也未审便斩。

——这分明是杀人灭口!

当时,太医院的御医们全都畏缩不前,不敢施救。

唯有许绅挺身而出,下猛药让他吐血数升,方才救回一命。

此人是嘉靖亲手提拔的,忠心耿耿,才会在关键时刻出手。

可讽刺的是,没多久许绅便在家中暴毙,理由竟是“惊吓过度”。

世上有这种荒唐事?救皇帝都能救回的人,会被吓死?

治死过两个皇帝的刘文泰怎么没被吓死?

嘉靖心知肚明——

许绅的死,是文官与后宫合谋的结果。

这场宫变之后,他搬去西苑修道,不再留恋后宫。

若那天刺杀成功,史书只会写他“暴毙”,或许还会冠以“误服丹药”的荒谬理由!

五年后,他终于展开复仇。

那场吞噬方皇后的大火,正是他亲手点燃。

既然有人以火害他,他便以火还击。

他眼睁睁看着皇后葬身火海,不许任何人施救。

尔后,他又对太医院进行清洗,大批太医革职,有的处斩,有的流放。

甚至因一名嫔妃小产,他怒而削尽太医院官员,株连至六部九卿,首犯斩首,值守者绞杀,其余贬徙。

他以方皇后的命和首辅夏言的头颅,换来一段短暂的安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5章更蹊跷的是,父子二人竟出自同一名主治太医之手?(第2/2页)

自从嘉靖迁入西苑,又处决了首辅夏言之后,反倒安静了许多。

他将大权交给严嵩,在群臣眼里显得愈发神秘,好似真个隐居西苑,一心沉迷于求仙问道。

但他并非完全不理政事。

朝堂大小事务,他依旧了然于胸。

嘉靖自身没什么问题,倒是子嗣接连出状况。

最初他迟迟没有后代,便请来道士调理,这才逐渐有了子嗣。

二十六岁,他才迎来第一个儿子。

然而第一个孩子不足两月便夭折。

道士陶仲文对他说了句“二龙不相见”。

这话听上去意味深长。

其实嘉靖并非与皇子毫无交集,节庆时仍会照面,有事也能召见。

就如裕王,也时常见到嘉靖,却活得好端端的。

可若真将裕王留在身边亲自教养,反倒必有不测。

嘉靖一生共有八个儿子,这数量不算少。

可古代孩童的存活率本就堪忧,约莫只有一半能长大成人。

而嘉靖的皇子更是离奇,八个里竟只剩下裕王一人,余者皆夭折。

这让人不敢不多虑。

要知道,大明皇帝暴毙的事例并不少。

太医院里更是水深莫测。

被“治死”的帝王,可不止一两个。

宪宗因腹疾服药数日便崩逝,太医声称是误用药材。

孝宗因小小感冒,服药后数日亦亡,记载中明明白白写着“用药不当”。

更蹊跷的是,父子二人竟出自同一名主治太医之手。

此人正是屠龙老手——刘文泰。

宪宗、孝宗相继被其药死,却依旧安然善终。

哪怕证据确凿,皇帝也奈何不了他。

孝宗时不过降了刘文泰一级,孝宗崩后,武宗确认父亲被害,群臣苦苦求情,最后也只是将刘流放。

可没过多久,武宗落水,照样死在太医手里。

“红绳案”时,嘉靖几乎被宫女勒死,脸色青紫,气息将绝。

群臣与太医皆以为大限已至,早早准备后事,连讽刺嘉靖的段子都传开了——什么“暴君遭宫女反杀”,简直现成的笑柄。

偏偏嘉靖没死。

许太医孤注一掷,用猛药硬生生把他救了回来。

自此,许太医从一介普通医官,扶摇直上,短短数年便位至太医院首,甚至带工部尚书衔。

这是嘉靖的心腹嫡系。

然而壬寅宫变后,许太医却离奇暴毙——据说是“吓死”的。

这就显得极不合理。

刘文泰连杀两帝还能寿终正寝,许绅反倒因救活皇帝吓死?

因此,嘉靖干脆痛下狠手,整顿太医院,几乎将其连根拔起。

他还处死皇后,斩首首辅。

要知道,在大明历史上被砍头的首辅不过两位:一是崇祯朝,另一便是嘉靖朝。

说回子嗣。

长子出世不久,陶仲文便提醒“二龙不相见”,嘉靖并未在意。

及至第二子降生,嘉靖将其留在宫中,亲手抚养,三岁立为太子,十三岁出阁读书。

可离宫仅一天,太子竟骤然因“过度劳累”暴病而亡,年仅十三。

在宫里十余年无恙,偏偏出阁首日即亡,未免过于诡异。

更令人不安的是,临终之际,朱载壑竟面北而拜,说了句:“儿去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