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25章 朕为始皇嬴政,后之君王可识此语

第25章朕为始皇嬴政,后之君王可识此语?(第1/2页)

大秦。

始皇帝注视着天幕上突兀浮现的小篆字,眉头微扬,露出些许好奇之色。

此时扶苏已经站在他身边。

“父皇,看样子是可以在天幕上书写留言?”

扶苏轻声猜测。

始皇微微点头。

“此天幕既能出现在我大秦,定然也可出现在诸多历史时期。”

“兴许后人也正透过这天幕,观察着我等。”

说罢,他便伸指隔空写下几字。

【朕为始皇嬴政,后之君王可识此语?】

若不是碍于古文字表达繁琐。

要是用现代白话,可能几个字就能说清楚了。

其他时期的帝王此刻也正看着天幕,眼神中透出跃跃欲试的兴奋。

……

不多时。

天幕上浮现一行字体:

【朕为始皇嬴政,后之君王可识此语?】

虽然最初的书写是小篆形式。

但天幕早已自动将其转译成各历史位面的通用文字。

因此跨时代的沟通问题,轻而易举就被解决了。

没过多久,天幕之上陆续浮现出回应。

【竟是始皇陛下?】

【吾为大汉刘彻,特来致意!】

【始皇在上,世民行礼,未曾想今朝竟能与秦皇、汉武同屏对话。】

【这天幕果然奇妙,标儿,看咱们说一句,它就显现出来,太神了!】

【父皇莫要调笑,那条好像是秦皇的留言……大明朱元璋携子朱标,参见始皇。】

【爹!你怎么不吱声啊!爹!】

【………】

一行行色彩各异的弹幕缓缓在天穹中飘荡。

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位君王。

太子皇子则采用相同色系,只是透明度略淡。

至于臣子们嘛……他们还没有资格发送弹幕。

比如嬴政的弹幕为金色,汉武帝的则为赤红。

说实话,嬴政确实足够排面。

他率先开腔,其余帝王纷纷响应。

尽管大秦短命。

可嬴政毕竟统一六国,开创一统之制,其功业无可质疑,足以令后世皇帝敬畏不已。

若无始皇,也就无后继之皇朝。

在众多帝王之中,只有朱棣一人冷汗直冒。

“爹,你说话呀爹!”

朱高煦一脸急切地催促道。

朱棣冷冷地瞪了自家儿子一眼。

你以为我是不想说?

我是怕啊!

因为他已经瞥见屏幕上自己爹朱元璋,还有他那英年早逝的大哥朱标的发言。

朱棣心里对朱元璋是彻底的敬畏,而对朱标更是出自骨子里的尊重。

要是他也冒个头发个弹幕……

难保不会被父兄连环追问,到时候真相暴露,脸往哪搁?

虽然现在两位亲人都早已作古。

可朱棣心中仍然发虚!

更别提他这条路,走得可不是正统之路。

要是被朱元璋得知他篡位之举,非得掀了他祖坟不可!

始皇看着漫天弹幕滚动而过。

发现后世君王都十分礼貌,心中也不禁感到些许骄傲。

大秦虽短命又如何?

朕嬴政的伟绩,后人依旧敬仰!

他动了动指尖,继续在空中书写留言。

这个全新的互动方式,让他愈发觉得趣味盎然。

同时嬴政也很想与这些后来的君主们进行一番探讨。

他不禁好奇,千秋之后,九州山河究竟会演变成何等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章朕为始皇嬴政,后之君王可识此语?(第2/2页)

秦王:

【着实怪异,竟有神迹让帝王得以跨越岁月交汇!】

转眼之间,便纷纷有了回应!

汉武刘彻:

【确实如斯,实属奇妙,我汉室高祖平定大秦,树立新基,然他却无缘见此奇观!】

【大秦仅传两世便亡,朕欲知我汉传承几何?】

【后之君王可为我解惑否?】

始皇帝望着字影,神色冷淡。

方才他对这位武帝还有些赞赏。

怎知这人出口便言秦亡二世。

朕心中不喜,倒想看看,你汉朝能延续几代!

很快,李世民作出回应。

李世民:

【汉家江山四百零七年,帝王共二十九人。】

汉朝分为两段,西汉与东汉更替。

他未在语中细述,只言时间大略。

朱元璋:

【唐氏亦近三百载,辉煌不减于汉。】

【中有贞观清明、永徽朗政、武后主政、开元繁盛……实属难得之治。】

老朱顺势替李世民概述了唐朝盛衰。

紧接着,他也提出了疑问。

朱元璋:

【未知可有继我之后的君王在此?明室传承几代?】

话音方落,皆沉默无声。

目锐如刀的李世民率先发问:

【那位玄影字体的帝王,怎不回言?】

天幕之外。

那玄色弹幕所属的朱棣,满头冷汗涔涔而下。

李世民逐渐看出了弹幕颜色之间的奥秘。

每一种颜色,似乎正代表着一位历史帝王。

无论是始皇、还是汉武,都已在天幕上留下言语。

唯独那道玄色弹幕背后的帝王,仅说了一句,便再无回声。

朱棣满头大汗,实在不知如何作答。

哪怕相隔一道天幕,那位老朱的威势依旧让他心惊胆战。

朱高炽、金豆子和狂妄居士站在他身边,同样一句话也不敢出口。

三人也都望见了那一行弹幕。

也终于明白了自家老爹为何沉默不语。

别说是朱棣本人了,就连他们这些后辈,在面对那位祖宗时,也只觉如临深渊!

好在现场无人追问朱棣,这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

始皇、汉武和李世民互通言语,已然探明彼此朝代延续的年数。

唯有朱元璋不清楚明朝究竟存续多少年,心中略感失落。

汉武帝对大汉四百载江山颇感欣慰。

毕竟世上没有永恒的王朝!

相比之下,大汉的国祚已远胜秦与唐,这已足可告慰祖宗!

始皇发言:

【倘若武帝在储君之事上更为周全,大汉未必止步四百年。】

他还记得刘彻方才口口声声“暴秦二世而亡”那一番言辞。

刘彻面色一沉,立刻反驳:

【汉承秦祚,天命所归,岂能违之?纵使扶苏继位,也未必能改大势。】

始皇见状,怒从心起,胸口剧烈起伏。

他振袖而起,冷冷开口:

“扶苏,朕今日便册你为太子,参预朝政!”

“大秦断不能重蹈旧辙,二世即亡!”

扶苏闻言,心中振奋,拱手应道:

“臣谨遵父皇圣命,必倾全力辅佐治理社稷。”

听他如此答复,始皇心头略感宽慰,既然预知将来,自然不能重蹈覆辙。

我大秦此世,定要逆天改命,不会再有二世而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