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184章 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死法啊

第184章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死法啊!!(第1/2页)

要说治国理财,他老朱不一定行得顶尖。

可要论勾心斗角、察人观心,他可从来不怵!

朱重八别的不多,就是疑心重、胆子大!

“标儿,你说——这朱厚照,为何要给自己封个威武大将军的名号?”

老朱精准地抓住了关键。

朱标沉吟不语,陷入思索。

“若真是为了御驾亲征,其实没必要自封将军头衔。”

“可若是为了直接统兵,那就另当别论了。”

朱标当太子多年,自然不是白混的。

朱厚照给自己封个威武大将军,要么就是单纯爱玩,想过一把当将军的瘾;

要么——就是另有深意。

朱标并不觉得是前者。

原因很简单——

朱厚照这些看似荒唐的举动,其实是有脉络可循的。

他先是罢免了父皇留下的顾命大臣,又开始重用宦官。

而重用宦官的目的,正是为了牵制百官!

单看他用刘瑾的方式,就绝不是单纯的依赖。

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能占尽便宜,这说明他的军事直觉相当出色。

这样的人,哪怕玩心重,也绝不是庸碌之辈!

朱标更倾向于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自己办事——

皇帝、将军都由他一肩挑,自己给自己下旨,岂不是快多了?

“咱记得天幕上说过,朱祁钰和于谦改革兵制,建立了统一的指挥体系。”

老朱表面粗豪,心思却极细。

他想起天幕里提到的往事——

于谦任兵部尚书后,统一了军权。

如果此后统兵权全落入内阁和文臣手里,那么朱厚照这些“荒唐”动作,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他是想绕开内阁和文臣,把兵权重新抓到自己手里!

难不成……这个后代的所谓胡闹,其实是为了重夺军权?!

老朱的眼神骤然一冷。

自从废掉丞相之位,他就能感受到文官之间的抱团与暗箱操作。

这些人欺上瞒下,层层护短。

老朱才不惯着,顺手就杀,换一拨人便是。

更何况,他有底气。

应天有直隶十二卫,包括锦衣卫在内,其余十一卫都是五千人的精锐,直属皇帝而不归兵部。

京中还有十万京卫,内外呼应,足以压制一切。

丞相?国公?侯爷?

该杀就杀!!

后来永乐又添十卫,宣德再增四卫,共成二十六卫。

可土木堡之变后,除了锦衣卫,剩下的尽数归兵部统筹,武将的人事权也被挪到兵部。

老朱虽没亲历,但凭天幕透露的信息,就能想象当时的局面——

兵部势大,文臣制武,将军被架空,就连皇帝都受掣肘!

想到这儿,老朱越发觉得不对劲。

“咱这个子孙,上马能杀敌,活蹦乱跳的,三十多岁就因为落水吓着而亡?”

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死法!

会不会……这里头也有文臣集团的影子?!

老朱心头杀机暗涌。

这一联想,甚至让他怀疑起土木堡之变的蹊跷。

土木堡在什么地方?

长城之内,宣府以南,几乎就在居庸关脚下。

竟能让皇帝被困、被俘?这简直荒唐!

永乐时期!

朱棣也陷入沉思。

能坐上龙椅的人,从来没有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4章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死法啊!!(第2/2页)

朱厚照这些在外人眼里匪夷所思的事,若换成帝王的视角,反倒显得合情合理。

每个皇帝都有自己信任的班底。

很显然,朱厚照并不信任父皇朱佑樘的旧臣。

所以才会用宦官制衡臣子,这在帝王权术中并不稀奇。

“这小子自封威武大将军?”朱棣挑了挑眉。

金豆子和狂妄居士在一旁笑道:

“这脾气和爹一样,爱打仗。”

“而且他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赢了,比朱祁镇强!”

金豆子没想太多,朱棣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

这小子确实像自己,除了脑子不够用。

他抬眼望向天幕,脑中迅速推演——

“二十六卫在土木堡损失殆尽,精兵尽入兵部……

所以他这是要重夺兵权?”

“宁王造反?

藩王也敢作乱?”

朱棣出身藩王,自然最清楚这套把戏。

所以他当皇帝后,也布下了重重防范。

眼下朱厚照战功正盛,宁王竟敢在此时叛乱,这分明是找死!

……

大秦!

扶苏看着天幕,不由哑然:“父皇,这大明皇帝多半荒唐。

前有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如今又有这位顽主皇帝。”

“宁王叛乱都被平了,他却要再来一次,这不是胡闹么?”

始皇淡淡瞥他一眼:“帝王之事,岂是表面那么简单。”

“或许他确实顽劣,但也未必没有深意。”

历史上顽劣的君王并不少见,就像秦武王,爱玩举鼎,结果活活举死。

可朱厚照的举动,看似不务正业,细看却有迹可循。

至少在始皇的眼里,这些所谓的荒唐之举,很有可能是暗中整肃朝纲的手段啊!

汉武帝倒是觉得,这朱厚照比朱祁镇要强上几分。

起码打仗能赢,这一点就甩朱祁镇几条街。

“世人不可只凭表面评判,一个人行事看似荒唐,未必真是荒唐之辈。”

“当然,朕也不是要你去学他那种顽劣作风。”

“只是为帝之人,行事要比臣下多思几步,才能不被蒙蔽。”

刘彻语气平缓,却带着几分意味地看向身旁的刘据。

刘据点头应道:“这朱厚照虽有几分轻狂,但似乎……并非昏庸之主。”

汉武帝并未直接回应。

毕竟天幕所示,不过是朱厚照生平的一角。

单凭这点信息,还不足以断定全貌。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打仗没输过,这就比朱祁镇强。

只是——朱厚照正值壮年,又是亲征沙场的马上皇帝,怎么会落水受惊而亡?

这让刘彻心头微微一动。

难道是有人暗中加害?

可一旦查出,胆敢对皇帝下手的人,岂不是满门抄斩?

这也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汉武帝的手指轻轻敲着龙椅,缓声道:

“太子,你可曾注意,大明皇帝的寿数,似乎都不长?”

他语气淡淡,却带着几分冷意。

除去开国之主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其余帝王几乎寿命短暂得惊人——

朱高炽只做了非常短的十个月的天子;朱瞻基正值壮年,十一年便去世;朱祁镇虽两度登基,却未及四十;

朱祁钰更是不到三十便殒命;再往后的明宪宗、明孝宗也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