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25韩信背楚归汉

秦汉传奇 25韩信背楚归汉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韩信自见张良后,此心倦倦不能忘,先将家僮打发回淮阴去,是夜到都尉陈平家拜访。韩信知道陈平有意降汉,因而以言挑之曰:“霸王迁都,汉王决出汉中,咸阳非国家所有也。”陈平曰:“霸王近日杀义帝,迁彭城,烹韩生,自以为是,决不足以久安。汉王长者,他日终成大事。贤公在此碌碌,不若背而去之,得以展大才也。”韩信曰:“我亦有此心久矣,恐沿路关津难过。”陈平曰:“此亦不难,我衙门有印信文书,与贤公一纸随身,所过关口径自长行,只说入汉中探听消息。”信拜谢曰:“若得此文书,诚千金之赐也:他日若得寸进,决不敢忘盛德。”陈平曰:“贤公保重。我不久也欲投汉,仍望贤公提拔。”韩信得了批文拜辞陈平,预备行李拴束停当,分付门吏道:“我出城访友明日归来,汝可用心看守。”匹马径出咸阳。行至安平关口,把关军士拦住问道:“将军往何处去?”韩信随将批文与众人验看,且到关上见守关总管,各施礼毕,总管问韩信:“足下何处去?”韩信曰:“霸王差往三秦,会同整饬兵马关防汉兵,着星夜传报。”即辞众人出关,策马西行不题。

却说把门二吏等了两日,不见韩信回来,急忙报知亚父说:“韩信一月前与人相会,说了一夜话,那人就在韩信家宿歇,其后将家僮行李打发回籍,今假说访友次日就回,不意前后过了四日不见归来,想是逃走不敢不报。”范增听了这话便跌脚道:“此人我终日悬念在心,前曾叮嘱项王说:若用此人,须当重用;若不用此人,须当除之,不意今日走了,他肯定是投汉中去,我心上又生一大病矣!若不追来,我晓夜不得安然。”于是入内奏知霸王:霸王怒道:“胯夫安敢背我归汉!”增曰:“韩信极有见识,臣屡次举荐,陛下只是不用,今被他走了,决归汉中,他日为陛下一大患也!”霸王曰:“彼无文凭,关上必然拦阻,如何得脱?”急差钟离昧:“领二百轻骑与我捉来,碎尸万段以警其众!”钟离昧依命追赶,来到安平关,责怪关上官兵道:“如何轻放韩信过去,有失关防?”把关总管道:“韩信有随身印信批文,说是有约会三秦紧急公事,某等安敢阻挡?今已过关三日矣!将入汉境,明公恐不能追及,不若飞报三秦遣兵追赶,况栈道烧绝决难经过,庶可赶上。”钟离昧即作飞檄传报三秦,着兵追赶。钟离昧回咸阳,将前事奏知霸王。霸王曰:“即使逃去,料韩信胯夫成何大事?不足挂念!”于是传令文武大小官员,随车驾赴彭城建都,却留吕臣、机公守咸阳。

且说韩信离安平关,一路直抵散关,照前验批过关,来到三岔路口,自思此处正是紧要去处,将张良地图取出,观看入汉中去路。看毕方欲策马,只见东方一骑马飞奔前来,手执大牌分付路口兵:“尔等如遇匹马过来,当追看批文中姓名,如不是韩信,方许放过去。”众军士便道:“方才过去一人匹马独行,不曾追问来历,何不赶上问他一声?”那执牌军官急忙赶上韩信问道:“将军姓甚名谁?有何公干?”韩信曰:“我姓李,前往汉中探亲。”那人问:“有批文否?”信曰:“有批文在此。”那人务要取看,韩信取公文打开,正欲递与观看,却于背上拔剑将其人杀死。那关中五人向韩信奔来,韩信匹马近前,举剑将五个军士尽行杀死,策马急向西行。

韩信杀了报事官并军士五人,寻思:“倘地方知道杀死官军,决然跟从此路而来,被他捉往,却不误了大事?”急转过山口,从僻小夹路向西南而行。两边都是山,中间止有一小路,又涧水潺潺波流有声,断岸千尺十分险峻,韩信到此不得驰骤,只得勒着马一步步缓行,又不知何处往陈仓渡口?正在犹豫,只见山坡边转过一个樵夫来,韩信便道:“樵夫,那条路往陈仓去?”那樵夫放下柴担,用手指着那山路道:“此去绕过山岗就是小松林;过了这林子下边便是乱石滩,过一石桥却是峨嵋岭,上了岭,甚难走,须下马牵着,行过此,方是太白岭,岭下有人家,吃了饭过孤云山、雨脚山,渡了黑水,过了寒溪,便是南郑。将军不可夜行,恐有大虫。”樵夫说了山径,韩信将地图一对,分毫不差,拜谢樵夫策马而行。樵夫便挑柴担下山。韩信暗思:”楚兵知我杀军士,决从这条路赶来,倘遇樵夫说与他这条小路,我肯定被他捉住。不若杀了樵夫,若军马只从栈路上赶,决不知有此路也。”韩信勒回马来叫住樵夫。樵夫只道再问路径,回头正待相问,被韩信揪住头发一剑杀了,拖到山凹之下用土埋了。韩信乃下马纳头拜道:“非韩信绝情,实出不得已也!他日得地之时再来与君厚葬,以报其德。”随即洒泪上马西行。

韩信杀了樵夫,径过山岗,出了小松林,渡乱石滩,一日下了太白岭来,近山有个酒馆,下马入到酒馆来,方饮数杯,不觉想起樵夫来:“我因恐楚兵追及,不得已而杀之,非薄情也。”遂作歌一首,借笔砚在白壁粉墙上题歌曰:

迷黯竟何往?无由问乡识。

忽见采樵人,问君将安适?

勒马立山前,乃云西川国。

樵人指要路,按图无差忒,

追兵恐忽至,斩汝绝踪迹,

无罪遭霜锋,我心为君恻。

韩信题歌毕。只见后边走出一位壮士,看着韩信道:“你背楚归汉杀了樵夫,却来我家题诗,我若拿住你,却待重赏。”韩信起身道:“壮士你既居汉土,为汉中百姓,为何却说这话?”那壮士大笑,拜伏在地道:“我祖父乃周臣,姓辛名雷,世居扶风,传至父辛金,因始皇残暴,遂移家于太白岭,以卖酒为生。某名辛奇,不事家产,专好采猎,娴熟武艺,一向未遇明主,遂栖迹于此。昨夜梦飞虎自东北高山而来,卧在草蓬之上,醒来知道今日必有贵客经过,因此不曾出外采猎,等了半日,却见贤公策马下山光临草店,我在壁里窥见,知公为非常人也,因出拜见。适来言语冒渎,望乞恕罪。”韩信扶起后便问辛奇道:“据你一表堂堂素怀忠烈,今汉王宽仁大度,招纳天下豪杰,何不倾心投之,以图封侯建节,不失家谱也?”辛奇曰:“某怀此心久矣,待公投见汉王,决然贵显,那时统兵破楚,可暗从此地而来,路僻且近,使三秦不知汉兵从何而下也。”韩信大喜,握辛奇手曰:“此言不可轻泄于人,待我伐楚之时,子可随我建功不可失也。”辛奇遂留韩信在家住宿。当日母妻俱出草堂拜见。韩信见辛奇如此忠诚,亦将自己心事一一告知,遂与之结拜为兄弟。

次日韩信拜辞便要起身,辛奇曰:“前边是孤三、雨脚山,路径甚险,极有大虫,恐尊兄孤身难行,小弟预备器械,送尊兄过了寒溪便是南郑地方,小弟才好回来。”韩信拜谢:”不劳远送。”辛奇再三不肯,遂吩咐母妻看守店房,自己收拾行李,拿了一条长枪,带了弓箭腰刀,随同韩信直望孤云而来。一路与韩信说些兵法,一二日来到寒溪,远远的望见南郑,辛奇用手指道:“尊兄可从此处往南郑去,不远矣。”韩信曰:”贤弟回家,早晚打听我出汉中,可急来相见。”辛奇曰:“小弟到家专望麾盖,如有消息星夜前来迎接。”韩信不忍分手,各各洒泪相别,辛奇仍回太白岭去,韩信便望南郑来。

韩信策马进入南郑,风俗自是不同:老者安闲,少者负劳,行人让畔,道不拾遗,家家快乐,处处笙歌,田野开辟,桑麻盛茂,韩信甚喜。寻个店房歇下,将行李收拾停当,分付店家仔细看守。那店家道:“官人放心!我这店中不比别处,若路上失了物件,亦无人敢拾,况店中行李岂有差失?”

韩信出得店来,徐步看那汉中:南有剑门之险,东有栈道之阻,前控六路,后据大江,为荆襄之襟喉,实秦陇之要害。韩信来到衙门前,有匾云:“招贤馆”,两边具有榜文,上写若干事宜,晓谕军民人等知悉:

一件熟晓兵法,深知韬略,可为元戎;二件骁勇过人,斩将搴旗,可为先锋:三件武艺出众,才堪驱使,可为散骑。。。。。。

韩信看罢榜文,便问居民:“掌管招贤者何人?”居民曰:”招贤者乃滕公夏侯婴也。汉王封其人为汝阴侯,为人好贤下士,不拘小节。”韩信大喜,遂写了籍贯姓名来见滕公。滕公看韩信一表非俗,暗思:“此人亦曾闻其名,原是楚臣,如何不辞千里而来,必有缘故。”便问道:“贤士从何而来?亦曾出仕否?”韩信曰:“某楚臣也,项王不能用,于是弃暗投明,从咸阳而来。”滕公曰:“栈道烧绝,山路甚险,贤士如何便得到此?”信曰:“志图报效,不惜路远,攀藤附葛,缘山而来,所期有在,遂忘劳苦。”滕公曰:“壮哉志也!贤士曾看榜文,果通何科?愿求一言,以观其蕴。”信曰“各科皆通,但此外一科未曾开出。”滕公曰:“哪一科未曾开出?”韩信曰:“一件才兼文武,学贯天人,出将入相,坐镇中原。莫安华夏,百战百胜,取天下犹如反掌,堪为破楚元帅,所以说此内少一科也。”滕公听罢大惊,纳头便拜曰:“素闻贤士之名,未曾识面,今幸千里而来,非独一人之幸,实天下社稷之幸也。愿闻良策毋吝珠玉。”韩信曰:“若汉王用我,统倾国之师,倡有名之举,东向伐楚,先取三秦,次收六国,使项王去其羽翼,范增困手束策,不数月收复咸阳,易如反掌耳!但恐明公不能举,汉王不能用也。”滕公曰:“贤士口出大言恐无实学!项王三年之间纵横天下,贤士却说胜他易如反掌,不也失于夸张么?”韩信曰:“不然!某冒险而来,跋涉千里倘无实见,徒费口舌以大言而欺人,是狂妄而取咎也!由汉人观之,以项王为不可敌;在某观之,如婴孩之不若也,何言武勇之贯于古今乎?”滕公大喜曰:“我明日早朝奏知汉王,决重用贤士。”韩信曰:“明公未可奏知汉王,乞引见萧相国,二公会约,相同共力推荐,庶汉王知重韩信,得以大用也。”滕公曰:“贤士所见甚明,今晚就与相国会约,请贤士相见,料相国必不敢轻也。”韩信便辞滕公回店不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