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89霍光废君

秦汉传奇 89霍光废君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昌邑王刘贺做了皇帝,可他却没有一点做皇帝的样子。他不仅不同霍光和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反而将昌邑的那些打鼓的、斗狗的、耍把戏的人员都弄到皇宫里来,叫他们陪着自己玩儿,并随意给他们赏钱。居丧期间,宫里不允许吃肉,他却偷偷地派人到宫外去买鸡、猪,然后宰了大吃大喝。他闲着没事儿,就跑到汉昭帝的后宫去奸污宫女。

刘贺梦见在皇宫西门的台阶东侧,有一大堆绿头苍蝇的粪便,约有五六石之多,上面盖着大片的屋瓦。刘贺向龚遂询问,龚遂说:“陛下身侧的奸佞之人很多,就像您在梦中见到的苍蝇粪便一样。希望陛下将昌邑旧人中的奸佞之徒全部逐出朝廷。我龚遂以身作则,第一个走。”刘贺不加理会,根本听不进龚遂的话。

汉书记载:刘贺受玺以来27天内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这个数字确实惊人!试问一个孩子能有多荒唐,有没有故意夸大之嫌?要知道汉代有严厉的规定,皇帝是不准干预《起居注》记载的。但霍光不是皇帝,作为政治高手,他是不是干预了记载皇帝起居的官员呢?

事实上这是霍光等大臣的托词。真实的原因恐怕是刘贺即位之后,急于提拔自己从昌邑带来的僚属,想用这些旧臣来亲政。这点就得罪了大将军霍光,霍光能够把持朝政那是辛苦经营而来,刘贺怎么可能会那么容易拿走呢,于是双方就产生了冲突。可论权谋手段,刘贺岂是霍光的对手。霍光悄悄地叫人把他的心腹大司农田延年找来,并将他延入密室,屏退从人问以方法。

田延年道:“将军为国柱石,既知此人不可为君,何不奏闻太后,另选贤人立之。”霍光道:“吾意也是如此,但以臣废君,不知古代曾有此事否?”延年道:“昔日伊尹为商朝宰相,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皆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也是汉之伊尹也。”

原来霍光未曾读书,不知伊尹之事,所以史官说其不学无术。如今既闻田延年之言,便引入为给事中。一面又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秘密计议此事,除他三人之外别人一无所知,刘贺更是终日昏昏毫无知觉。

时当六月,正是大热时候,偏偏连日阴沉不雨。一日刘贺正要出游,光禄大夫夏侯胜进谏道:“上天久阴不雨,臣下必有异谋,陛下将欲何往呢?”刘贺闻言大怒,斥为妖言惑众,立命左右将胜缚住发交有司究办。有司转告霍光,霍光暗思夏侯胜语似有因,于是提胜到来亲加研讯,夏侯胜从容答道:“《洪范传》有言,人君无道上天降罚。皇极不守现象常阴,白昼常阴,下人且谋代上位。臣不便明言,但云臣下有谋。”霍光闻言大惊,也不由刘贺主意,即将夏侯胜释放复任原官。

霍光想废立之事不宜再延。便一面与张安世着手预备,一面遣田延年密报丞相杨敞。杨敞本霍光故吏,霍光料他必然同意。因为他现为丞相,位居百僚之首,所以预先告明,免得会议之时惊慌失措。田延年奉命到杨敞家中备细说知。杨敞一听吓得汗流满背,不知如何答话。田延年起身出外更衣,杨敞独自坐在室中,杨敞之妻为司马迁女,这时急从东厢趋出对杨敞说道:“大将军已有成议,特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若不亟允,祸在目前了!”杨敞迟疑未决,可巧田延年更衣归座,杨敞妻不及回避,索性坦然相见,与田延年当面认定,愿奉大将军教令。田延年还报霍光,霍光又念起苏武现在免官家居,遂邀其共同谋议,一则自己可以取信于国人,二则苏武也可以借此恢复官位。

霍光不动声色,暗中布置十余日,诸事都已完备。于是遍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等齐集未央宫会议。

百官闻命陆续到来,其中只有少数预谋之人知道此会非同小可,心中各自担惊。此外大都不知所议何事。不消片刻众人到齐,大众眼光注定霍光一人。只听霍光说道:“昌邑王昏庸无道,恐怕要危害社稷,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呢?”群臣见霍光不称刘贺为皇帝而称昌邑王,一个个都吓得说不出话来。田延年看这情行不由站起身来,手按剑柄说道:“先帝把天下托付给大将军,是因为大将军忠厚贤明,能够安定刘家的天下。今天大将军作出的决定,容不得半点迟疑,谁要是不响应,我马上砍了他的脑袋!”霍光道:“所有责任由我来负。”群臣听了都趴在地上磕头说:“我们一定遵从大将军的命令!”于是霍光让尚书令把事先写好的奏章拿出来,请大臣们在上面一一签名。

此奏章乃霍光预先作就,群臣署名已毕,又随同霍光前往长乐宫入见皇太后,备述昌邑王**情形,说他不可以嗣大位,请太后下诏废之,太后准奏。霍光即请太后备齐车驾前往未央宫,预备升坐承明殿宣诏,又请太后下诏,遍饬各禁门守卫之人勿使昌邑群臣擅入。

恰值刘贺入朝太后初回。守门宦者早已奉到太后诏书,望见刘贺入内便一拥上前将门闭上,不让昌邑群臣入内。此时刘贺如在梦中,外间举动丝毫不知。见众人无故关门闭户,觉得诧异便问何为?霍光在旁跪下答道:“皇太后有诏,不许昌邑群臣入内。”刘贺道:“既是皇太后有诏,不妨从容办理,何至如此惊人?”言罢入内。

早有车骑将军张安世带领羽林骑兵,将昌邑群臣悉数拿下,共得二百余人,连龚遂、王吉等一并在内,送交廷尉究治。一面报知霍光,霍光传入昭帝旧日侍臣,命其守卫刘贺。并嘱道:“汝等须留心守卫,万一羞愤自尽,使我负杀主之名,何以对天下。”诸人领命入内。刘贺见左右近侍皆新来之人,又听说昌邑群臣被缚,但不知自己当废,便问道:“我旧日从官因何得罪,大将军竟将他们悉数囚系?”左右答道:“不知。”

少顷使者持节到来,说是皇太后有诏来召。刘贺对使者说道:“我有何罪?太后却来召我?”使者也答不知。刘贺没法,只得乘车随同使者前往。

当日上官太后披着珍珠缀成的短袄,穿着盛装坐在未央宫承明殿武帐之中。侍御数百人排列两旁,手中皆持兵器。不久使者领了刘贺到来,太后命刘贺俯伏殿前听诏,旁有尚书令手持群臣奏章高声读道:

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等,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等认为高皇帝因为创建汉朝基业,所以称汉太祖,孝文皇帝因为仁慈节俭被称为太宗,如今昌邑王行为放纵不合法度。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高庙受命,不可以承天序,奉宗庙,子万姓,应当废黜。臣等昧死以闻。

尚书令读罢奏章,皇太后宣诏曰:“可。”刘贺听说自己被废惊倒在地。霍光便令刘贺起拜受诏。刘贺急道:“古语有言,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霍光不待说完便接口道:“皇太后有诏废王,怎得尚称天子?”于是上前抓住他的手,解下他身上的玺印绶带,捧上交给太后,扶着昌邑王下了宫殿,走出金马门,群臣跟着送行。昌邑王向西面拜道:“我愚昧不明事理,不堪担当汉朝的重任。”起身坐上皇帝侍从的车辆。霍光把昌邑王送到昌邑邸后,告罪说道:“大王自绝于天下,臣下也没有办法。臣下宁可对不起大王,也不能对不起国家。从今天起,臣下就不能再服侍大王了,请大王多多保重!”说罢伤心涕泣而去。

刘贺既废朝中无主,霍光便请上官太后暂住未央宫临朝听政,又移夏侯胜为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请他教授太后书经。其实太后年纪尚小,不知处断政务,又是霍光外孙女,也不敢自出主意。凡事皆由霍光拟定办法后奏闻太后,太后无不照准。

霍光见废立之事虽已成功,尚有刘贺与昌邑群臣须分别处置。遂请太后下诏群臣会议办法,群臣上奏说:“古代被罢黜放逐之人都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不使他干扰国家政令,我们请求把昌邑王迁到汉中房陵县。”

房陵县被称为“帝王流放之都”,战国七雄中的赵王、唐中宗、周恭帝等人都在这里住过很多年,吕不韦、嫪毐的门客、北宋赵廷美等人也被发落到这里。若是刘贺被扔到此处,倒也符合身份。

霍光没有对刘贺这么狠,他让刘贺回到了故土昌邑,还把从前昌邑王的财物都还给他,又赐给他两千户汤沐邑,他的四个姐妹也各自得到一千户的汤沐邑。这些赠送的东西可以维持住刘贺基本的体面。

作为被废的皇帝朝廷自然要有所惩处,刘贺之前是昌邑王,现在改为山阳郡,昌邑国除。

昌邑群臣被拿下狱,经廷尉逐人提出审讯,录取供词复奏。霍光命将二百余人一律处斩,昌邑相安乐也在其内,此时追悔不及,惟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屡次进谏得免死刑,髡为城旦。

到了行刑之日,原昌邑二百余人均被绑赴市曹斩首。赴死途中,又人高呼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句话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们曾经计划除掉霍光,但进度缓慢,最后被后者捷足先登反杀了。

由此可以推断,霍光罢黜刘贺的原因绝不是几件不合礼仪的荒唐事,而是昌邑旧部想扳倒自己。于是霍光先下手为强,他早已将宫廷事务抓在手里,禁卫军的兵权也换到了自己的亲信张安世手上,宫廷事务则由田延年掌控,所以这位老兄敢在朝堂上拿着宝剑威胁人。而完成最后一击的皇太后,她是霍光的外孙女。

刘贺被废后说过一段话:“我本人愚笨,当不了皇帝。“这个意思是说,有霍光在,我当皇帝太难了。

从这些可以看出,霍光是个小心谨慎,手段高明的政治人物。由他主导废立皇帝的事,事后的官方档案记载里肯定不会出现丝毫不利于自己的记录。

至于昌邑群臣所坐罪名,不过是不能辅导,陷王于恶,依律原不至死,况二百余人中大多是马卒厨夫官奴等人,更不能责以大义,而霍光不问轻重一体骈诛,是不是有些过分呢。

后人有诗叹道:

国家为重嗣君轻,

主昧何妨作变更;

只是从官屠戮尽,

滥刑毕竟太无情。

霍光虽然带领大汉朝走进了“汉宣之治”,但是他也有奸诈的一面:把持朝政、危害朝臣、废立皇帝。虽然功不可没,但狡诈之心也昭然于天下。

9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