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82贰师将军

秦汉传奇 82贰师将军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汉武帝自幼喜欢音乐与歌舞,当时李氏的兄长李延年犯了宫刑在宫中养狗,因为擅长歌舞而备受汉武帝赏识。在一次宴会之上,李延年陪着汉武帝跳舞,随口吟唱了一首迷倒万人的歌曲: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武帝平日看过的妇女不下千万,寻常粉黛都视同粪土,便纵有几分颜色,也因日常见惯看不上眼。此时卫后年老,王夫人早死,心中也想访求绝色佳人,无奈并未遇见。今闻延年歌词触动心事,不禁叹息说道:“世间岂有此种佳人?”平阳公主知得延年歌中有意,遂趁势说道:“延年有妹色艺双绝,不敢自荐,故借歌词见意。”武帝听了心中高兴,立命召之入宫。少顷延年引妹入见。武帝详细观看,只见她体态轻盈貌若天仙,肌肤洁白如玉,端的是天生尤物与众不同。汉武帝使之歌舞,也甚精工,当下同入阳台畅施雨露,仗着几番化育种下胚胎,十月满足生男刘髆,后来封为昌邑王。武帝自得李夫人,甚遂心愿。一班宫人见李夫人常侍武帝,无不艳羡嫉妒。李延年被施以宫刑入宫为奴,不但不记恨皇帝,还想方设法将如花似玉的妹妹奉上,实在让人唏嘘。

一日武帝到李夫人宫中,偶觉头痒,向李夫人取玉簪搔头。此事传到后宫,人人想学李夫人得宠,搔头皆用玉簪,一时玉价加倍。

谁知彩云易散,好月难圆,李夫人入宫仅有数年,也与王夫人相同:子尚冲龄母已病危。武帝遍召名医诊治无效,渐渐的容销骨瘦,将致不起。汉武帝一向把李夫人当做心头肉,看着夫人被病痛折磨,心里非常难受,经常跑去探望她,可是李夫人却每次都找理由推脱。眼看着自己的女人就要消逝,皇帝再也不顾众人推脱,直接闯进了李夫人的房里。尽管如此,李夫人依然没有让皇帝见到她的面容,而是用被子紧紧地捂住自己,一个劲地让皇帝宽待自己的家人。李夫人越是不让皇帝看到自己的真容,皇帝就更想看到她。为了引诱她和自己相见,汉武帝不惜用她家人的前途来诱惑她,可惜她依旧不为所动。皇帝动了火气,直接甩手而去。皇帝离开以后,一直陪同在夫人身边的姐姐问她为何不见皇帝?她淡定地回答姐姐说,自己是依靠美色才让皇帝宠爱的,如今容颜憔悴,皇帝看到后只会厌恶,只有让他觉得遗憾才会关照家人。

李夫人没过多少日子就去世了,汉武帝伤心欲绝,亲自督饬画工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里,旦夕徘徊瞻顾,低徊嗟叹;对昌邑王更是钟爱有加。

方士李少翁知道汉武帝日夜思恋李夫人,便说他能把夫人请回来与皇上相会。汉武帝十分高兴,便让李少翁入宫施行法术,

李少翁要了李夫人生前的衣服,准备净室,中间挂着薄纱幕,幕里点着蜡烛,果然通过灯光的照映,李夫人的影子投在薄纱幕上,只见她侧着身子慢慢地走过来,一下子就在纱幕上消失了。汉武帝看到李夫人的影子,更加相思悲感起来,还写了一首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李少翁因为在纱幕上再现李夫人的形象,被汉武帝封为文成将军。

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武帝思恋李夫人,一日梦见李夫人冉冉至前,手携一物赠与武帝,口中说道:“此乃蘅芜之香。”武帝接过,正欲开言动问,忽然惊醒,回忆梦境,历历如在目前。又闻得一股香气芬芳扑鼻。记起李夫人梦中所赠之香,到处摸索,却并不见。但只是枕席衣襟沾染香气,经月不歇,因此改卧室为遗芳梦室。

武帝自得梦后怀思转切,又想到李夫人病中嘱托之言,遂拜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夫人还有个弟弟名叫李广利,可是按照汉朝的祖制,无功不封侯,武帝欲使他立功以便封赏,恰好这时候来了机会。

原来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与西域的往来。当时西域有数十小国,受匈奴的奴役,不堪其苦。张骞通西域后,他们才知道东方有一个汉帝国,不仅疆土广大,国家强盛,而且有高度的文化,十分富裕,便纷纷到汉朝来朝拜,进贡方物,推尊汉朝,自愿依附,以摆脱匈奴的役使。汉武帝也有意向他们展示国威,对来朝拜的使者隆重接待,酒池肉林,筵宴丰盛,还赏赐许多金银绸缎,并让他们参观各个仓库的丰富的积蓄,长安街市的繁华,观看精彩的角抵百戏。使者们都为大汉国力的强大,财富之丰裕,文化之异彩而惊骇奇异,感叹叫绝。由此来朝的国家更多,使者往来,不绝于道。

其中有个大宛国,有人口三十万,军队六万,自认为距离大汉帝国很远,中间又隔着一个广大的沙漠,其间草木不生,河流绝少,渺无人烟,行旅尚且困难,大军更无法通过,所以独不派使者朝汉。而出使大宛的使者却又回来报告说:“大宛有好马,大宛王毋寡把它们藏在贰师城,不肯献给汉使。”再圣明的帝王都有声色犬马之好,周穆王有八骏,唐太宗有六骏。汉武帝也最喜欢马。于是铸金为马,并加千金,使壮士车令等齐往大宛,愿易贰师城宝马。

车令等奉命到了大宛,传达武帝之言,宛王与其大臣会议此事。原来大宛与汉交通有年,多有中国之物,见了金马并不稀罕,于是彼此议道:“汉离我国甚远,中经盐水,若绕道北行,则有匈奴为寇;南行又乏水草,且无人居,往往绝食。汉使每来一行数百人,常因饥饿死者过半,大兵岂能到此?况贰师马乃我国宝马,不可轻易与人。”遂辞绝使者。使者见事不成空自往来,不由大怒。当着宛国大臣的面将金马椎成碎屑,携之而去。大宛国觉得汉使砸烂金马是对大宛的侮辱,于是就让东边的郁成王半路拦截汉使,并且抢了汉使的财物杀害了汉使。有几个从人幸得脱逃,回国报知武帝。武帝大怒,便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教他往贰师城取马。

李广利率领将士出玉门,经盐泽,沿途统是沙碛,共长一千三百里,草木不生,水又咸苦不可饮。且四望漫漫,并无一定道路,汉兵忍不住饥渴,往往倒毙,及抵郁成,李广利点检人马只余数千,且都疲乏饥饿面无人色。郁成王闻信闭城拒守。李广利挥兵攻城,城中出兵迎击。汉兵虽拚死力斗,究竟食少势孤不能取胜,又折伤了一半人马。

李广利乘夜悄悄退去,又经过许多跋涉方到敦煌。往来行了二年,生还之人不过十之一二。李广利使人上书武帝,备言路远乏食,兵士不苦战斗但苦饥饿,现在人少不足破宛,请暂罢兵,俟添发军队再行前往。

武帝征宛满拟指日成功,谁知李广利反请罢休,不由动起怒来,于是遣使遮住玉门关,传谕李广利如有一人敢入此关,立即斩首!

李广利奉到此谕,没奈何留驻敦煌静待后命。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起改变李广利家族势力的大事情,当时李广利的兄弟李季“奸”乱后宫,被汉武帝下令族灭。李广利因为正在攻打大宛未归,没有受到李季牵连。

汉武帝决计向宛添兵,大赦罪犯,尽发各地恶少年悉数当兵,佐以沿边马队,共得骑卒六万,步卒七万,备足饷械,接济贰师将军。又发天下七科谪戍使他运粮。并派出都尉两员,一号执马,一号驱马,待攻破大宛便好牵马归来。李广利既得大兵当然再往,经过郁成城时本拟一击泄恨,但恐宛人日久备厚,不如直攻宛都,乃绕出郁成进薄宛都贵山城。

宛人不知掘井,城中并无井水,皆由城外作沟引取流水入城。李广利既到城下,便将水源决向它流。城中绝了水源,人心已觉惊惶。汉兵又围攻四十余日,竟将外城攻破,并擒得宛国勇将煎靡。

宛人失去外城,越觉焦急,于是诸贵官相与私谋道:“汉朝之所以来攻打大宛,是因为我们的国王毋寡隐藏了好马而杀害了汉朝使者。如果杀掉国王毋寡并拿出好马,汉军之围当可解脱;万一汉将不从,我等再背城一战,死亦未迟。”大众都赞成,于是攻杀宛王毋寡,枭取首级使人持至汉营,面见李广利道:“宛人未敢轻汉,咎在宛王一人,今已奉献王首,请将军勿再攻城。宛人当尽出良马任令择取,且愿供给军粮。如将军不肯允许,宛人将尽杀良马与决死战!”李广利立聚诸将议道:“听说宛城中新获汉人,已知穿井之法,城中不患无水,且蓄积粮食甚多。我兵此来已取得毋寡首级,不如趁此讲和。”诸将都说可以,李广利遂许宛人约和。宛人尽将良马献出,并送来许多食物。汉兵择取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之马三千余匹,又立昧察为宛王,然后退师。

郁成王却是倔强,非但不肯服汉,反截杀汉校尉王申生。李广利便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引兵攻入城中。郁成王乘乱逃出奔投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便将郁成王斩首持报李广利。上官桀随后追及大军一同回国。

李广利人品极差,私吞士兵粮饷,动辄对下属棍棒伺候,很多人不是豪迈地战死,而是凄惨地饿死、冤死。及入玉门关,部众不满二万人,马不过千余匹。

不过李广利因是李夫人弟弟,汉武帝封他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上官桀等均有封赏,汉武帝对此说了句著名的话:“犯汉者,虽远必诛!”西域各国从此规规矩矩,再也不敢摸老虎屁股。

武帝因宛马雄壮,比乌孙马为良,乃改称乌孙马为西极马,独名宛马为天马。

宛马与它马不同之处在于汗血。汗血者,汗从前博小孔中流出如血。此种马能日行千里,为世所贵,后来便称之为汗血宝马。

总计李广利出征大宛,先后劳兵十余万,历时四年,结果只得了数十匹良马。后人有诗叹道:

十万兵残天马来,

玉门关外贰师回;

冤魂载道愁云结,

天子禽荒剧可哀。

9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