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64金屋藏娇

秦汉传奇 64金屋藏娇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光阴迅速,转眼已是景帝四年夏四月,景帝才下诏立皇子刘荣为皇太子。刘彻为胶东王。太子刘荣乃栗姬所生,胶东王为王夫人所出,皆系景帝庶子。栗太子既立,栗姬越加得势,遂暗中设法想将薄皇后捽去,好使自己正位中宫。原来景帝对于皇后薄氏毫无恩爱,不过迫于祖母薄太后之命,立之为后,薄皇后既无子嗣,又为景帝所不喜,只看太皇太后薄氏面上权立为后。本来是个宫中傀儡有名无实,一经栗姬从旁倾轧,怎保得住中宫位置?果然到了景帝六年,被栗姬运动成熟,下了一道诏旨,平白地将薄后废去。栗姬满心欢喜,总道是李代桃僵,唾手告成,就是六宫粉黛也以为景帝废后,无非是为了栗姬起见。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栗姬始终不得为后,连太子刘荣都被黜为藩王。

原来景帝胞姐长公主刘嫖,嫁与堂邑侯陈竿为妻,生有一女,小字阿娇。公主欲将女儿配与太子刘荣为妃,遂托人示意其母栗姬,却被王夫人得知此事。王夫人生性智巧善知人意,见栗姬宠幸稍衰,便设计欲夺栗姬之宠,使其子胶东王刘彻得为太子。听说长公主之女欲与太子刘荣结婚,不觉暗自吃惊。心想长公主本是太后爱女,又与主上十分亲密,使此番婚事得成,栗姬得长公主助力,自然占了上风。王夫人沉思良久,忽然想得一策,遂遣人对栗姬说道:“长公主以前曾引进许多美人,并蒙主上宠爱,可见长公主在主上面前极有势力,你何不暗地与长公主交结,让她向主上进言,让你依旧得宠专房,岂不是好?”栗姬妒心最重,见景帝后宫添了许多新宠,对自己恩爱渐不如前,心中不免怨恨。又听说一班人都由长公主引进,遂迁怒长公主身上,怪她多事。如今王夫人用反言激她,要她去奉承长公主,栗姬听了更加恼怒,自然不肯依从。正好此时长公主遣人前来说亲,栗姬余怒未息,竟中了王夫人之计,立刻报以冷嘲热讽,对这个大姑子嗤之以鼻:怎么,如今知道要来奉承我了么,哼哼,真是风水轮流转,可你也不想想,我儿子日后是要当皇帝的。你把那么多美女介绍给皇上,我儿子日后也是佳丽无数,就凭你女儿那个模样,想当皇后门儿都没有!

在刘嫖看来,以自己长公主的身份,这桩门当户对的亲事肯定能成。谁知栗姬想也不想就拒绝了,长公主刘嫖恼羞成怒,心里暗骂道:“我女儿欲为皇后,原来不稀罕你的儿子,你如此不识抬举,想是无福消受我女。主上儿子甚多,我不妨另选一人为婿,设计夺了储位,管教你儿子坐不稳东宫,叫你试试我的利害”。长公主主意既定,从此便与栗姬有隙,王夫人却趁机来与长公主要好,不消几时,竟买得长公主欢心,二人十分亲热。

说起王夫人本槐里人,母臧儿,乃故燕王臧荼孙女,嫁与王仲为妻,生下一子两女,儿子名叫王信,长女名叫妹儿,即王夫人,次女名息。后来王仲身死,臧儿挟了儿女再嫁长陵田氏,又生二子。王夫人年已长成,嫁与金王孙为妻。

金王孙的名字里虽然有“王孙”二字,但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因此王娡在嫁人后像母亲一样过着普通的日子,不久为丈夫诞下一女金俗。不过臧儿和王娡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主,母女二人做梦都想着飞黄腾达。

臧儿一日回母家,适值相士姚翁到来,臧儿知其善能看相,所言多验,因请其遍相家人。姚翁一见王夫人叹道:“此乃天下贵人,当生天子。”臧儿心想我女嫁与金王孙,一个平民如何能生天子,如今只有赶紧离婚送入宫中,趁着青春美貌,不怕不得宠爱。主意既定,遂与王夫人商议,王夫人也就应允,向金氏要求离婚。金王孙大怒不允。

王娡和母亲的性格如出一辙,听说母亲有办法让自己飞上枝头变凤凰,立即抛夫弃女,跟着臧儿来到长安参加采选。

王娡颇有几分姿色,所以成功晋级,成了太子东宫的宫女。与其他未经人事的少女不同,王娡经验丰富,对男女情爱了若指掌。太子壮年好色,两人情意缠绵卿卿我我,一朵残花居然压倒香国,不到一年便已怀胎,可惜是弄瓦之喜未及弄璋。但宫中已呼她为王美人,或王夫人。这王夫人忆及同胞,便向太子推荐其妹。太子自然是多多益善,就派东宫侍监再向臧儿家续聘次女。臧儿求之不得,又把次女打扮得漂漂亮亮齐齐整整,跟着宫监出门上车。

好容易驰入东宫,王夫人早已待着,叮嘱数语便引见太子。太子见她体态轻盈,与姐姐不相上下,自然称心合意,当夜开筵与饮,姊妹花左右侍宴,约莫饮了十余觥,酒酣兴至情不自持,王美人知情识趣当即辞去。神女初会高唐,襄王合登巫峡,说也奇怪,一宿便得孕麟儿。

十月满足产了一男,取名为越,就是将来的广川王。王息后来又一连为刘启生了三个儿子。除长男刘越外,还有刘寄刘乘刘舜三人,后皆封王。也许是生育过度,王息在生下第四个儿子后便去世了。

王夫人也随时进御接连怀孕,又一连生下二女,到了景帝即位这一年,景帝梦见一个赤彘从天空降下,云雾迷离,直入崇芳阁中,及梦醒后,起游崇芳阁,还觉得赤云环绕仿佛龙形,当下召术士姚翁入问,姚翁说此兆吉祥,阁内必生奇男,当为汉家盛主。景帝大喜,过了数日,景帝又梦见神女捧日授与王美人,王美人吞入口中。景帝醒后即将此梦告知王美人。王美人也说自己梦日入怀,正与景帝梦兆相符。景帝料为贵兆,便使王美人移居崇芳阁,改阁名为绮兰殿,凭着那龙马精神,与王美人谐欢竟夕,果然应了瑞征。等到七夕佳期,天上牛女相会,人间麟趾呈祥,王美人得生一子。景帝又梦见高祖对他说道:“王美人生子可名为彘。”不过取名刘彘终究不雅,又改名刘彻。刘彻出生以后王美人就不再怀孕。

刘彻自小聪明多智,与宫人及诸兄弟游戏,能揣测各人之意,因此无论大小都能得其欢心,当着尊长面前也应对恭敬俨如成人。年方三岁时景帝抱于膝上问道:“儿乐为天子否?”刘彻对道:“由天不由儿。”景帝不觉愕然,至四岁时封刘彻为胶东王。

长公主既与王夫人交好,又见胶东王姿禀不凡,便欲将女许之。自向王夫人商议,王夫人满口应允。长公主又与景帝言及,景帝因胶东王年幼,没有应允,长公主只得暂缓。过了一时,长公主带同女儿入宫来到王夫人处,见了胶东王,即将他抱在膝上抚弄,戏问道:“儿愿娶妇否。”因指左右宫女逐一问他,是否中意。胶东王都说不要,长公主乃指其女问道:“阿娇好否?”胶东王虽小,却甚作怪,一见问到阿娇,便含笑答道:“甚好,我要是能娶阿娇做媳妇,就一定给她盖一座金屋子住。”长公主听完开心极了,王美人也喜笑颜开。长公主遂将刘彻抱定趋见景帝,笑述彻言。景帝当面问刘彻,刘彻自认不讳。景帝想他小小年纪独喜阿娇,当是前生注定姻缘,不若就此允许,成就儿女终身大事,于是认定婚约,各无异言。长公主与王美人彼此做了亲家母,情好尤深,

及薄后被废,景帝方欲立栗姬为后,急得长公主连忙进谗,诬称栗姬崇信邪术,诅咒妃嫱,每与诸夫人相会,往往唾及背后。量窄如此,恐一旦为后,又要看见人彘的惨祸了!景帝听及人彘二字,未免动心,遂踱至栗姬宫内用言探试道:“吾百岁之后,诸姬所生之子,汝当善为待遇。”栗姬正在怨恨诸人得宠,听了此言心中愈怒,不肯答应,又在背后暗骂景帝为老狗,却被景帝听得,由此记恨在心,尚未发作。长公主又向景帝夸说胶东王如何好处。景帝自己也觉得此子可爱,又记起历来梦兆,心想此子将来定非凡品,但因太子刘荣并无过失,一时未便废立。

王夫人知得景帝心事,却又想出一计,暗地使人催促大臣请立栗姬为皇后。景帝认为栗姬在背后捣鬼,暗中向他逼宫,于是一怒之下,当场杀掉了那个提出请求的大臣,取消了栗姬儿子刘荣的太子地位,改立刘彻为太子,刘荣则被封为临江王。

旁有丞相周亚夫,太子太傅窦婴,见栗太子无故被废,极言谏阻。景帝不听,窦婴负气告病辞职,到蓝田山下隐居去了。亚夫也因此事触忤景帝,渐被疏远,不如从前那种亲厚。粟姬闻其子被废,心中愈加愤恨,景帝此后又绝迹不到她的宫中。栗姬不得见景帝一面,深宫寂寂,长夜漫漫,叫她如何不愤,如何不病。栗姬自知恩爱已绝无可挽回,不久忧郁而死。王夫人与长公主心中暗喜,从此胶东王刘彻安稳做了太子。

这下王娡母凭子贵,她的家人也跟着鸡犬升天。做梦都想飞黄腾达的臧儿被封为平原君,王娡死去的父亲也被追谥为共侯。

按理说王娡与武则天、慈禧很像,从刘彻上位后王娡与窦太后进行的政治斗争便可见一斑。不过刘彻不是那种受人摆布的傀儡皇帝,王娡也没有机会“垂帘听政”,再加上王娡生刘彻时已三十多岁,母子之间的年龄差很大,所以王娡也没能熬到汉武帝驾崩那天。

汉唐思想观念开放,所以时人接受了王娡的重婚行为,也让王娡有机会成了皇后。换做其他朝代,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史料记载,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是汉文帝唯二的女儿。对于绛邑公主,史料对其出生的记载不详。她的生母到底是谁,我们无从得知。而她名义上的嫡母,则是孝文窦皇后。

而对于馆陶公主刘嫖,大家则要熟悉得多。她的母亲,是汉文帝唯一的皇后孝文窦皇后。馆陶公主出生时,汉文帝刘恒还是代王。在登基后,汉文帝之母薄太后建议立窦氏为皇后。随后,刘嫖被正式册立为长公主。

馆陶公主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人物,离不开自己的这位母亲。汉文帝为代王时,曾有一位吕王后并育有四子。不过这五人皆先后去世。之后窦氏获得刘恒宠爱,刘嫖也随之出生。爱屋及乌,汉文帝对刘嫖的喜爱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而自己有可爱又受宠的亲生女儿,窦皇后又何必去操心绛邑公主呢?

对于馆陶公主而言,获得汉文帝的喜爱还仅仅是个开始。这位有皇帝爱有母后疼的公主,还和自己的弟弟、即后来继位的汉景帝刘启关系十分亲密。因而到了汉景帝时期,在母亲和弟弟的纵容下,馆陶公主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馆陶公主作为将汉武帝送上皇位的大功臣、皇后陈阿娇的母亲、汉武帝的亲姑姑,汉武帝对她也退让三分。

馆陶公主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她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尽管身份尊贵,生活富足,她还是苦心经营,在朝堂中拉拢了不少大臣。这些支持者不仅帮她在皇帝面前说好话,还给她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不用担心被弹劾,馆陶公主自然能将自己获得的恩宠肆无忌惮地展示出来。因而我们看到的馆陶公主,就是一副恃宠而骄的张扬模样。

和馆陶公主相比,绛邑公主简直就是个没人疼爱的小可怜了。她作为馆陶公主的异母妹妹,没能获得窦皇后的接纳,自然也就难分走汉文帝对女儿的爱了。感情这种事,先得者总比后来者占些优势。

后来绛邑公主被汉文帝出于政治目的下嫁给周勃之子、绛侯周胜之,离开了都城。不浓不淡的亲情加上更远的距离,让绛邑公主在夫家有难时都难帮忙向自己的父亲求情。

虽然都是公主,但馆陶公主的出身要比绛邑公主好得多。父母、亲弟弟、侄子轮番偏心的馆陶公主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而爹不疼娘不爱的绛邑公主,也就成了远方地里的小白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