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求生在末日之下 > 第十六章:军区的消息

求生在末日之下 第十六章:军区的消息

簡繁轉換
作者:她与疾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3 16:06:50 来源:源1

第十六章:军区的消息(第1/2页)

暴雨过后的清晨,基地里还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我蹲在医疗区走廊的墙角,跟着张岚学习处理黑红色的丧尸血渍——她特意找了块沾过尸液的废布当教具,白大褂袖口卷到肘部,露出手腕上浅浅的疤痕,那是昨天给伤员缝合时不小心被针头划的。“你看,这种血渍里有病毒蛋白,用1:20的小苏打水浸三分钟再擦,才能彻底去干净。”她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手指捏着抹布的力度均匀,连布角的褶皱都捋得平整,“要是擦不净,蹭到老人孩子的衣服上,麻烦就大了。”

正说着,走廊尽头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是武警哨兵小陈,他扶着墙慢慢走过来,脸色比昨天苍白了不少,胳膊上的纱布已经渗出血迹,黑红色的印子比昨天扩大了一圈。“张医生,我胳膊有点发麻,还发热……”他声音发虚,抬手时手腕都在抖。张岚立刻拉他坐下,拆开纱布——原本浅浅的划伤已经发黑,边缘的皮肤肿起,还在往外渗着淡褐色的脓水。

“是病毒感染。”张岚的脸色沉下来,从急救箱里拿出两支头孢曲松钠,“被丧尸指甲划伤,消毒只能杀死表面病毒,深层的根本清不掉。这抗生素只能延缓变异速度,撑一天是一天,咱们现在还没找到根治的办法。”她动作飞快地给小陈注射,语气里带着无力,“等会儿我跟刘伟说,你先去隔离病房观察,别跟其他人接触。”

医疗区是由原工厂行政楼改装的,一楼大厅改成了接诊区,几张从职工休息室搬来的沙发拼成候诊区,茶几上摆着张岚手写的《就诊须知》,最新添了一行字:“被丧尸体液接触者,无论伤口大小,立即隔离注射抗生素”。我跟着她往三楼走时,发现楼梯扶手都缠了防滑胶带,每个转角的墙上都贴着荧光标识——这些都是她趁着暴雨夜没休息,带着两个护士一点点弄的,就怕有人受伤后没力气扶着走。

九点整,物资区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这个由机械加工车间改装的空间,还保留着当年的金属货架,上面按“食品”“药品”“工具”分类码着物资,每箱上面都贴着李涛手写的标签,连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田志明坐在主位,手里攥着份刚打印出来的加密通讯稿,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刚收到潍坊市人民政府的最新消息,陆军第八十集团军驻潍部队,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潍州劲旅’,已经在309国道昌乐段设立了临时补给点。”

他把一张手绘地图铺在桌上,指尖沿着国道线划了道弧线:“昌乐预备役基地在坊子西北三十公里,80集团军的机械化步兵二营,用五辆轮式装甲车开道,配合推土车清理了309国道从坊子区界到昌乐基地的三公里路障。昨天下午五点,他们还派了侦察连的无人机,给咱们传了份坊子区丧尸分布图——东向工业园那片,是重灾区,光登记在案的丧尸就超过两万只,这也是为啥咱们总在东边发现丧尸。”

“不止这些。”刘伟突然开口,他原本靠在墙边,手里摩挲着个旧军牌,听到“80集团军”时才直起身,“我之前在武警潍坊支队服役时,跟80集团军的侦察连联训过,他们的无人机侦察频次是每两小时一次,覆盖半径十公里。刚才赵凯说东向有异常,说不定就是他们的无人机先发现的。”

这话让满屋子的人都顿了顿。我之前只知道刘伟是武警出身,却没听过他的具体经历。他似乎察觉到大家的目光,又补充了句,语气比平时软了点:“武警潍坊支队直属大队,以前负责潍河大桥的安保和重点企业的反恐演练,这基地所在的工厂,我们当年还来搞过两次应急疏散演习。”他指了指窗外物资区的大门,“那扇铁门的加固方案,还是我照着支队的防爆标准改的,能扛住三吨的冲击力,就是防丧尸冲撞的。”

王猛一听这话,立刻拍了下桌子:“俺就说刘队你懂这个!上次咱们加固南门铁丝网,你说要留15厘米的间距,说防丧尸钻也防无关人员爬,原来是有讲究的!”他说着就站起来,非要拉着刘伟去看刚改装的钢叉——那钢叉的尖部被磨得发亮,还焊了倒刺,“俺试了,能扎进丧尸的头骨,就是拔出来的时候会带黑血,黏糊糊的,洗都洗不掉。”那股子爽朗劲儿,让刚才略显严肃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散会后,我跟着刘伟去北门岗哨熟悉情况。接班的哨兵老郑正拿着小陈的《岗哨日志》翻,眉头皱得很紧:“这小子昨天还说没事,怎么就感染了……”他放下日志,从单兵包里掏出个金属探测仪,对着钢叉扫了扫,“之前有个战友被丧尸抓伤,也是先发热发麻,最后……”他没往下说,只是把探测仪调到最高灵敏度,“咱们得更小心,这玩意儿的病毒,比子弹还狠。”

中午的时候,我跟着李涛去住宅区分发物资。这三栋由工厂宿舍楼改装的住宅区,每栋都有六层,每层住八户,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李涛胳膊上的新纱布还没干,却依旧背着个装满药品的背包,手里攥着份《住户需求清单》。“3栋201的老张有高血压,每天得吃降压药,我给他带了一周的量;5栋402有个孕妇,上周说腿抽筋,我找了瓶钙片,还有叶酸也得补上。”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念叨,走到每家门口,都先轻轻敲门,等里面应了才进去,生怕惊扰到休息的老人。

住宅区的走廊里,贴着李涛熬夜画的消防疏散图,每个转角都放着灭火器,甚至连楼梯台阶上都贴了防滑条。“之前暴雨的时候,有个老太太差点在楼梯上滑倒,我就赶紧让人把所有台阶都处理了。”他指着墙上的疏散图,“每个住户的门牌号旁边,都标了紧急联系人,万一出事,能最快找到人。对了,隔离病房那边缺消毒水,等会儿咱们去物资区领两桶送过去。”

下午两点,轮到我去东向的侦察哨所实习。这个哨所设在基地东向一公里外的一个废弃信号塔上,是赵凯带着两个武警搭的,里面装着从军区遗留物资里找到的光纤监测设备。赵凯戴着副细框眼镜,手指在设备面板上飞快地操作着:“这是80集团军淘汰下来的红外热成像仪,虽然是老款,但能穿透五百米的雾障,探测距离能到十公里。”他指着屏幕上的绿色波纹,“正常情况下,基线波动应该在0.1到0.2之间,超过0.3就说明有异常目标靠近。”

我刚记完参数,设备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蜂鸣声,屏幕上原本平稳的绿色波纹瞬间乱了,密密麻麻的红点从东北方向涌了过来,像一片翻涌的红色潮水,连热成像仪都快跟不上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好!东向五公里,发现大股丧尸!”赵凯的声音一下子变了调,他赶紧切换到高清模式,手指都在发抖,“最少五千只!你看,前面那几只跑得特别快的,尖嘴都快戳到地面了——就是之前咱们遇到的尖嘴丧尸!还有不少普通丧尸,胳膊都烂得只剩骨头,却还能抓着东西往前爬!”

我盯着屏幕上那些红点,黑红色的热成像轨迹在屏幕上拖出长长的印子,有的轨迹还在断断续续——那是丧尸的肢体掉了,却还在往前挪。我赶紧拿出笔记本记录:“时间14:03,东向五公里,丧尸约5000只,分三批次,前进速度约1.2米/秒,含尖嘴变异个体12只,部分丧尸肢体残缺仍具行动力。”赵凯则立刻拿起对讲机,声音急促却不慌乱:“指挥部!指挥部!东向哨所发现大股丧尸,数量约五千只,正向基地方向移动,请求支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六章:军区的消息(第2/2页)

没过两分钟,对讲机里就传来了刘伟的声音,依旧沉稳:“赵凯,持续监测丧尸群移动速度和路线,标记变异个体位置;王猛,带工程机械班去物资区,把那两台闲置的机械臂改成路障,用混凝土块封堵东向的临时通道,再撒上汽油;张岚,医疗区准备四间隔离病房,多备头孢和破伤风抗毒素,让护士带着急救包去防线待命,遇到被划伤的,立刻现场注射抗生素;‘我’,你留在哨所协助赵凯,每五分钟报一次丧尸群位置,重点盯着尖嘴丧尸的动向!”

我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听着对讲机里的调度声。赵凯突然指着屏幕说:“你看,309国道方向有蓝色信号!是80集团军的标识!他们的无人机应该也发现这股丧尸了,正在调整航线,好像要给咱们传更详细的分布图!”果然,没过一会儿,设备就接收到了一份加密文件,打开后是张清晰的丧尸群分布图,上面还标注着“建议防御点”——正是基地东向的那片农田,那里有之前开垦时挖的两米宽排水沟,正好能用来阻挡丧尸。

“刘伟,80集团军传来消息,说他们的侦察连已经从昌乐基地出发,沿309国道往咱们这边赶,大概两小时能到,还带了三辆轮式装甲车和*****!”田志明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一丝兴奋,“他们还说,之前清理309国道时,在坊子区界附近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加油站,里面有不少汽油,让咱们要是需要,可以派人去取。”

刘伟立刻回复:“告诉他们,我们会在东向农田设置第一道防线,用排水沟和机械臂路障阻挡丧尸,等他们的支援到了,再一起清理;另外,派两个武警去加油站取汽油,注意安全,带够弹药和抗生素,万一被划伤,能及时处理。”

下午四点,丧尸群已经靠近到三公里外,哨所里都能隐约听到它们的嘶吼声——不是普通的“嗬嗬”声,而是夹杂着骨头摩擦的“咯吱”声,听得人头皮发麻。对讲机里传来王猛的吼声:“刘队!丧尸快到排水沟了!前面那几只尖嘴的,正用喙啄土呢,想从沟底爬过来!”

我赶紧看向屏幕,只见十二只尖嘴丧尸正围着排水沟打转,它们佝偻着身子,黑毛上沾着黑红色的泥,尖喙一下下啄在沟壁上,每一下都能啄下一块土,很快就挖出了一个个小坑。“尖嘴丧尸在挖沟壁!距离防线还有八百米!”我对着对讲机大喊,手心全是汗。

“让工程机械班启动机械臂!把混凝土块往沟里推!”刘伟的声音依旧沉稳,“老郑,你带两个哨兵,用钢叉守着沟边,看到有丧尸爬上来,就往下戳!”

没过多久,对讲机里就传来金属碰撞的巨响——是机械臂在推混凝土块,还有钢叉戳中丧尸的“噗嗤”声,夹杂着王猛的喊叫声:“俺戳中一只!这玩意儿的皮真硬,钢叉都快弯了!黑血溅了俺一身,黏糊糊的,擦都擦不掉!”

张岚的声音突然过来,带着急:“防线这边有个青壮年被丧尸指甲划伤了!伤口已经发黑,我正在给他注射头孢,得赶紧送隔离病房!”

我心里一紧,赵凯也停下了操作,盯着屏幕上还在涌来的丧尸群:“还有一千只没到防线,80集团军的支援还有多久?”

“快了!还有十分钟!”田志明的声音带着喘,“我已经能看到装甲车的影子了!”

傍晚六点,80集团军的轮式装甲车终于出现在309国道上,车顶的重机枪“哒哒哒”响起来,子弹穿过空气的声音格外刺耳。*****喷出的橘红色火舌瞬间裹住一群丧尸,黑红色的尸液被烧得“滋滋”响,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焦臭味。“冲啊!”80集团军的士兵跳下车,手里拿着加装了刺刀的步枪,对着丧尸群冲过去,刺刀捅进丧尸身体的瞬间,黑红色的血喷溅出来,溅在他们的防化服上。

王猛兴奋地在对讲机里喊:“来了!支援来了!俺们能赢了!”他说着就举起钢叉,朝着一只刚爬过排水沟的尖嘴丧尸冲过去,钢叉狠狠扎进它的颈部——那里是之前发现的弱点,黑红色的血顺着钢叉流下来,那只丧尸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

我跟着赵凯从哨所下来,远远就看到刘伟站在北门的高台上,手里拿着望远镜,目光坚定地望着东向。他突然对着对讲机喊:“集中火力打尖嘴丧尸!普通丧尸交给装甲车!注意别被黑血溅到!”

夜色渐渐降临,基地的探照灯亮了起来,照得东向的农田一片通明。我跟着张岚在临时医疗点待命,刚处理完一个被黑血溅到手臂的士兵,又有人被抬了过来——是个80集团军的战士,他的防化服被尖嘴丧尸啄破了,胳膊上有个两厘米深的伤口,黑红色的血正往外渗。“快!给他注射头孢!”张岚一边拆急救包一边说,“这伤口太深,抗生素最多能撑三天,要是三天内找不到抗体,就……”

战士咬着牙,没说话,只是紧紧攥着手里的步枪。我看着他胳膊上的伤口,突然明白张岚之前说的“病毒比子弹还狠”是什么意思——子弹能致命,可病毒能一点点吞噬人的意识,让人生不如死。

凌晨时分,战斗终于结束了。五千只丧尸被清理干净,东向的农田里到处都是黑红色的尸液和烧焦的尸骸,空气里弥漫着焦臭味和消毒水味。田志明拿着刚收到的通讯稿,兴奋地说:“潍坊市人民政府又传来消息,80集团军已经开始在昌乐预备役基地建设临时安全区,等这边稳定了,咱们可以分批转移过去!他们还说,正在研究尖嘴丧尸的样本,说不定能找到抑制病毒的新办法!”

张岚却没那么乐观,她手里拿着份感染人员名单:“今天一共收治了七个被划伤的,都注射了抗生素,但最多只能撑三天。咱们得尽快转移到昌乐基地,说不定那里有更好的医疗设备。”

刘伟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今天表现不错,数据记录得很详细,还帮张岚处理了伤员。以后跟着他们多学,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在末日里,懂医疗比会开枪更重要。”他的语气依旧沉稳,却带着一丝担忧,“小陈的情况不太好,刚才张岚说,他已经开始出现意识模糊了,抗生素的效果在减弱。”

我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基地——南北大门的哨兵还在坚守岗位,医疗区的灯还亮着,张岚正在给感染人员换药;物资区的人在清点弹药,李涛在给装甲车加汽油;80集团军的士兵在清理防线,偶尔传来几声咳嗽。虽然战斗赢了,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只要病毒还在,只要还没找到抗体,危机就永远不会消失。

我抬头看向东方,天已经蒙蒙亮了。或许转移到昌乐基地后,我们能找到新的希望,或许80集团军能研究出抑制病毒的办法。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这片206亩的家园,照顾好身边的人,等着真正的曙光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