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求生在末日之下 > 第2章 没胃口的餐与止不住的群消息

求生在末日之下 第2章 没胃口的餐与止不住的群消息

簡繁轉換
作者:她与疾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3 16:06:50 来源:源1

第2章没胃口的餐与止不住的群消息(第1/2页)

刷抖音的时候,无意间刷到市医院停尸间伤人的新闻,没想到这事儿居然火了,直接冲上热搜第一,霸占了热榜。点开那条点赞最多的视频,翻评论区全是网友在那调侃——有人说“不会真要出丧尸了吧?我先收拾行李准备溜了”,下面有人接“要是丧尸来了,先把我老板脑子啃了!天天画饼,我忍他快一年了”,还有人吐槽:“把我领导也送进去!他总跟我说‘强者要适应环境’,让他去适应适应丧尸!”

外卖等了快四十分钟还没到,我没急着打电话催。以前我也送过外卖,知道午高峰有多难:路上人多车堵,天又热得要命,小哥抱着餐盒跑一路,汗都能湿透衣服,稍微慢一点还可能被差评。这天气送餐本来就辛苦,多等会儿也应该的。

我还在往下翻评论区,一条十几万赞的评论突然卡住了我的手指——楼主没开玩笑,字里行间透着慌:“我刚才打市医院急诊科电话,想问问我妈的复查结果,接电话的护士声音都在抖,只说‘现在别来医院,也别多问,赶紧回家锁门’。我追问到底怎么了,她匆匆补了句‘和停尸间那事一样的人,已经送过来好几个了’,然后就挂了电话!”

下面的评论瞬间没了之前的调侃,全是“真的假的?我刚还想点医院附近的外卖”“你再试试打别的科室电话?”,连开玩笑的人都没了声。我这才猛地想起,我的外卖已经超时快一个小时了——之前还想着午高峰忙,没好意思催,现在再把新闻和超时的外卖连到一块儿,后脊梁突然冒起一阵凉气。

“老天爷,得先给家里打个电话。”我手忙脚乱找出通讯录,拨通了农村老家的号码。电话响了两声就通了,我爸的声音传过来,带着点沙哑:“儿子,咋这会儿打电话?在潍坊上班顺不顺利?是不是缺钱了?我这就给你微信转点?”

我攥着手机,心里又暖又慌,连忙说:“不是不是,我挺好的,钱够花。爸,你们看新闻没?就是潍坊市某人民医院停尸间那个新闻……”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传来我妈凑过来的声音,应该是把耳朵贴到了听筒上:“啥新闻?我跟你爸早上就喂喂鸡、摘点豆角,没看手机啊。是医院出啥事了?你没啥事吧?”

我赶紧放软语气,怕他们瞎琢磨:“我没事,就是新闻说医院里有人伤人,具体啥情况也没说清。我就是想提醒你们,最近别去镇上的大医院了,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先去村口李大夫那儿看看就行。还有,别随便跟不认识的人搭话,晚上早点关门。”

我爸“哦”了一声,又追问:“是不是很严重啊?你在潍坊离得近,可得当心点。不行就先回老家躲躲?家里菜窖里还囤着去年的土豆,米面也够吃。”

我鼻子有点酸,连忙摆手(虽然知道他看不见):“不用不用,我这儿没事,就是新闻看得我有点不放心你们。你们别瞎跑就行,要是看到村里有人说啥奇怪的事,也别凑过去看热闹。”

我妈又接过话:“知道了知道了,你自己在外面才要当心。吃饭了没?别总点外卖,那玩意儿不卫生,自己煮点面条也行啊。”

我应付着“吃了吃了,正等外卖呢”,又跟他们唠了两句村里的事,确认他们没往坏处想,才挂了电话。放下手机,盯着外卖软件上“配送中”的字样,刚才压下去的慌劲又上来了——超时快一个小时,地图上小哥的位置卡在离我家三条街的地方,一动不动。

我盯着外卖软件上“已超时58分钟”的红色提示,手指在“催单”按钮上悬了半天,还是没点——毕竟自己送过半年外卖,知道这俩字背后是多大的压力。但肚子实在饿,还是拨了电话过去。

响了三声才通,那头没等我开口,先传来一阵急促的电动车刹车声,混着远处隐约的警笛声,小哥的声音带着喘,还裹着热气:“你好,美团外卖!哥,是不是你的餐?实在对不住,我刚在医院路口被拦了!”

“拦了?怎么回事?我这单都超时快一小时了。”我坐直身子,刚才评论区的慌劲又冒了上来。

“不是我磨蹭啊哥!”小哥的声音更急,还能听到他跟人交涉的零碎话,“医院门口全是警察,还有穿防护服的人,拉着蓝色警戒线,说是‘临时管控’,不让电动车靠近!我刚才去取餐的那家店,就在医院斜对面,老板说从早上开始,救护车就没断过,刚才还看见有人被抬出来,裹得严严实实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那我的餐呢?还能送吗?”

“能送能送!”小哥连忙说,“平台刚发了紧急通知,医院周边三百米内不让送,让我们把单转到路口那个公交站临时取餐点,但你家离得远,不在管控区,我绕了条小路,现在刚过警戒线这边。就是手里压了六七个单,全是这附近的,刚才一个个跟顾客解释,有的顾客还不理解,说我故意拖单……”

他说着叹了口气,背景音里又响起电动车启动的嗡鸣:“哥你再等等,顶多十五分钟到你小区门口,到了我给你打电话。实在不好意思,今天这情况太邪门了,我送了三年外卖,头回见医院封门封这么严……”

挂了电话,我盯着外卖软件上跳动的“配送中”,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手机。医院封门、防护服、临时管控……这些词以前只在疫情新闻里听过,现在突然跟自己的外卖、跟那条“伤人新闻”缠在一起,后脊梁一下就凉了。窗外的蝉鸣好像突然哑了,连楼下平时吵吵嚷嚷的广场舞音乐,都没了声儿。

我在屋里听着时钟滴答响,刚把空调温度调低两度,就听见手机震了——是外卖小哥的消息,说“已到6楼,马上敲门”。

脚步声从电梯口传来,不算重,但在安静的楼道里听得很清楚,接着是轻轻的“笃笃笃”三声。开门时,先看见个穿黄色美团工作服的小伙子,二十岁左右的样子,个子不算高,肩膀被汗水浸得发深,额前的碎发黏在脑门上,鼻尖上还挂着颗汗珠。他手里拎着餐袋,另一只手攥着个皱巴巴的口罩,鼻梁处的铁丝都歪了。他先往后退了半步,双手把餐袋递过来——餐袋外面套了两层透明塑料袋,袋口还打了个结,他手上的一次性手套皱巴巴的,指缝里还沾着点电梯按键的消毒水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章没胃口的餐与止不住的群消息(第2/2页)

“不好意思哥,让你等这么久。”他声音有点哑,说话时特意侧过脸,没对着我呼气,“这餐我刚才又检查了一遍,没洒,就是可能有点凉了,实在抱歉。”

我接过餐袋,顺口问了句:“医院那边现在还严吗?刚才电话里你说被拦了。”

他抬手抹了把汗,声音压得更低了些,眼睛还往小区外的方向瞟了瞟:“比刚才还严!我从医院斜对面的餐馆取完餐,走小巷绕过来的时候,看见警车停了一溜,还有那种印着‘应急’的白色面包车,门开着,能看着里面铺着蓝色的布。有穿白大褂的人搬箱子,箱子是密封的,得两个人抬,旁边还有穿黑衣服的人站着,不让路人靠近拍照。”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刚才在5楼送单时,有个大姐跟我说,她妹妹在医院检验科上班,早上七点多去接班,刚到门诊楼门口就被拦了,保安说‘内部临时管控,非值班人员一律不准进’。她妹妹打电话问科室主任,主任就含糊说‘别多问,回家等通知’,现在微信都不回了。”

我心里一沉,刚想再问“那救护车多不多”,他突然掏出手机扫了眼,屏幕亮起来,弹出两条“订单即将超时”的提醒。他猛地攥紧手机,指节都有点发白,抱歉地朝我摆手:“哥我真得走了!这俩单再晚送,今天的罚款都够我半天工钱了。对了,你要是家里没囤货,赶紧下楼买点矿泉水和泡面,刚才送前面小区时,超市老板说今天囤货的人特别多,泡面都快卖空了——咱们小区电梯里也贴了通知,你等会儿可以看看,说尽量少出门。”

说完他转身往电梯口走,脚步比刚才急了些,按电梯时还不忘用手里的消毒湿巾擦了擦按钮。我站在门口没关上门,听见电梯“叮”的一声打开,他进去前还回头朝我喊了句“哥记得洗手!”,电梯门才缓缓合上。

我捏着没拆封的餐袋坐在沙发上,胃里发堵,连指尖都有点发僵——原本盼着赶紧吃完补觉,现在困意全被心里的慌劲冲没了。点开微信时,物业群的消息提示还在不停跳,红点点了半屏,点进去才发现,平时满是“求拼菜”“修水管”的群,这会儿早炸开了锅,消息刷得根本跟不上。

最先看到的是3号楼张阿姨发的语音,带着喘,像是刚跑回家:“哎哟喂!我刚才去小区门口超市买酱油,听见老板跟人打电话,说医院那边封得严实,连后门都拦上了!还有个穿警服的小伙子去买水,说‘里面在处理情况,让居民少往那边凑’,你们说这到底咋回事啊?”下面立马有人跟评,是5楼的上班族小李,发了段文字:“我同事刚才从医院附近写字楼出来,说看见救护车来来回回拉了七八趟,有次车门没关严,他瞥见里面的人裹着厚布,看着不像普通病人……”

没等我往下划,又弹出一条新消息,是住在1楼的王大爷,平时最爱拍小区里的花花草草,这次却发了张模糊的照片——能看清是小区对面的路口,有两个穿防护服的人站在那儿,旁边停着辆印着“疾控”的车,配文:“刚在阳台拍的,这俩人站半天了,路过的电动车都要拦下来问两句,我家小孙子还问我‘爷爷,他们是不是在抓坏人呀’……”

紧接着,群里有人发了段聊天记录截图,是她跟在医院药房上班的表妹的对话:“表妹说早上八点到医院,刚换好工作服就被护士长叫去开会,说‘暂时停诊,所有非急救病人都让转院’,她问为啥,护士长只说‘别问,听安排’,现在她还在科室待着,不让随便走。”这条消息下面,瞬间涌上来几十条回复:“我的天!停诊了?那我妈明天的复查咋办啊?”“不是吧,我昨天还在那拿了药,没听说有问题啊!”“你们别瞎猜了,会不会是普通防疫啊?”

正看着,物业的李经理终于冒头,发了段还算冷静的文字:“各位业主好,刚接到社区通知,近期医院周边实施临时管控,具体原因还没明确通知。请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别往医院方向去;如果需要采购,建议一次多买些,避免频繁出门。有最新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在群里说,大家别传未经证实的消息,也别慌。”

可这条安抚消息没压下群里的慌劲,反而有人接着问:“李经理,那超市里的泡面都被抢光了,是不是后面会断货啊?”“刚才我去买消毒水,药店说卖完了,物业能帮忙联系进货不?”还有人发了个哭脸表情:“我家孩子还在幼儿园,要不要提前接回来啊?万一……”

我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手机——群里的人跟我一样,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从“封门”“救护车”“抢货”这些词里,都透着股说不出的紧张。有人慌着问后续,有人急着说自己的事,还有人在互相安慰“别慌,应该没事”,可字里行间的不安,谁都藏不住。

正划着,突然看到同单元6楼的邻居发了条消息:“刚听见电梯里有人说,咱们小区有户人家,亲戚在医院当护士,刚才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囤水和吃的,说‘后面可能不太方便出门’……”我心里“咯噔”一下,抬头看了眼茶几上的餐袋,又转头望向阳台——外面的天好像比刚才暗了点,楼下原本热闹的儿童游乐区,这会儿空无一人,只有风吹得滑梯上的塑料棚“哗啦”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