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131章:军方的甜蜜烦恼与全新的挑战

第131章:军方的甜蜜烦恼与全新的挑战(第1/2页)

国防部,最高机密等级,先进材料实验室。

刺目的白光灯下,空气中弥漫着臭氧与金属冷却剂混合的独特气味。

那块巴掌大小的【“烛龙”超级玻璃】样品,静静地悬浮在磁场约束的测试台上。它的表面完美无瑕,通透得仿佛不存在,却又折射着一种深邃的、仿佛蕴含着整个宇宙星空的微光。

周围,是共和国最顶尖的一批国防科学家。他们身上的白色研究服一尘不染,但每个人的眼底,都倒映着那块玻璃,眼神中混杂着狂热与敬畏。

测试已经进入尾声。

“超高压冲击测试,完成。样品结构无任何变化。”

“极限温差循环测试,完成。从绝对零度到三千摄氏度,样品性能数据无任何衰减。”

“高能粒子束轰击,完成。未检测到任何层面的结构损伤。”

数据流在主控光幕上疯狂刷新,每一条结论都像一记重锤,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心脏。他们穷尽了人类现有科技能模拟出的一切极端环境,结果只有一个——无效。

这块玻璃,坚固得不讲道理。

它完美得宛如神迹。

巨大的惊喜浪潮退去后,一个更加棘手、甚至有些荒谬的现实,浮现在所有人面前。

国防部先进材料加工中心。

这里的气氛与隔壁实验室的狂热截然不同,沉重,压抑。

中心主任周振学,两鬓已经斑白,此刻他死死盯着面前的测试报告,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全是挫败。报告上,“无法切割”、“无法打磨”、“无法塑形”的字样,触目惊心。

“主任,第十七次尝试,失败了。”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声音干涩地汇报,他的额头上全是汗珠。

在他们面前的加工台上,一台价值上亿的超高能激光切割机刚刚停止了咆哮。它的功率已经超载了百分之三十,理论上足以瞬间汽化任何已知合金。

然而,激光束的焦点处,那块同样的“烛龙”玻璃样品,连一丝热量聚集的红点都没有出现。

它的表面,依旧光滑如初,连一个原子都没有被撼动。

旁边的另一台设备上,镶嵌着工业级金刚石的超高速磨头,在接触玻璃样品的瞬间,磨头本身崩解成了粉末。

周振学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他摘下眼镜,用力地揉着眉心。

“神之材料……”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哭笑不得的意味,“我们得到了一种神明才能使用的东西,可我们……是凡人。”

这句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他们拥有了世界上最坚固的盾,却发现自己连给这面盾牌安上握把的能力都没有。

无法加工,就意味着无法量产。

无法塑形,就意味着它永远变不成战斗机的座舱盖,变不成士兵的头盔面罩,变不成潜艇的观察窗。

它就只是一个躺在实验室里,供人惊叹的“概念艺术品”。

一个对国防实力没有任何实际提升的屠龙之术。

这个结论,比测试失败本身更让人难以接受。

“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周振学猛地站起身,声音斩钉截铁,“连接最高指挥部,我们需要援助。立刻,马上!”

……

一小时后,一份加密等级为“最高绝密”的联合技术攻关请求,跨越物理距离,直接送达了那所创造奇迹的大学。

校长办公室。

何宇看着终端屏幕上跳出的红色认证请求,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轻响。

他没有丝毫意外。

当那份“烛龙”的合成数据被他“推导”出来时,他就清晰地预见到了这一天。

材料的创生,与材料的毁灭,本就是一体两面的宇宙法则。能创造出它,自然也知道如何“解构”它。

这本就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通讯接通,军方代表严肃而又急切的面孔出现在全息投影中,他用最精炼的语言,陈述了那个“甜蜜的烦-恼”。

何宇平静地听完,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我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1章:军方的甜蜜烦恼与全新的挑战(第2/2页)

他只回答了这四个字,便切断了通讯。

随后,他按下了另一个内部通讯按钮。

“通知陆建华院士,方振国教授,以及材料学、高能物理学所有核心成员,十分钟后,到一号会议室开会。”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十分钟后。

一号战略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座无虚席。头发花白的陆建华院士正与身边的方振国教授低声交谈着什么,而更外围的,是那些年轻的博士生、硕士生,他们是这个庞大科研体系中最新鲜、最敏锐的神经末梢。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空气中那股不同寻常的肃穆气息。

何宇准时步入。

他没有半句寒暄。

“各位。”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何宇抬手在空中一挥,那份来自军方的联合技术攻关请求,瞬间被投影在会议室中央巨大的全息屏幕上。

猩红色的“最高绝密”印章,烙印在文件顶端。

一行行冰冷的文字,清晰地陈列着军方遇到的困境。

“……动用7N级超纯单晶金刚石刀具,切割无效,刀具损毁。”

“……采用超临界流体喷射,冲击无效。”

“……尝试等离子弧蚀刻,样品表面无任何反应。”

一连串的失败记录,看得在场的许多年轻学生倒吸一口凉气。这些技术,很多都是他们只在最前沿的论文上才见过的名词,代表着人类工业加工能力的极限。

然而,这些极限,在“烛龙”面前,脆弱得如同孩童的玩具。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全息屏幕,缓缓地、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何宇身上。

他们创造了它。

现在,他们要亲手驯服它。

何宇的表情依旧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们的‘烛龙’,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加工难题。”

他用“小小”这个词,让现场凝重的气氛悄然一变。

那不是轻视,而是一种源于绝对掌控力的自信。

“国家战略有迫切需求。”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在每个人的耳膜上震动。

“所以,我决定……”

他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再次扫过每一个人。

“将攻克‘烛龙’玻璃的量产加工技术,确定为当前学校的首要科研任务!”

话音落下。

预想中的震惊或者畏难情绪,并未出现。

短暂的寂静之后,台下师生们的眼中,非但没有任何退缩,反而迸发出一种更加炽热、更加明亮的光芒。

那是一种被点燃的火焰。

对一名顶尖的科学家而言,还有什么比一个“不可能”的难题更具吸引力?

对一名心怀家国的学者而言,还有什么比来自国家最高层面的战略需求,更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太……太好了!”方振国教授猛地一拍大腿,他性格急躁,此刻激动得脸都有些涨红,“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东西没那么简单!常规方法要是能行,那还叫什么‘烛龙’!”

陆建华院士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没有说话,但微微前倾的身体,和那紧紧盯着技术参数的专注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不再仅仅是一项科研任务。

这是来自共和国最高武装力量的求援。

这是一种认可。

更是一种荣耀!

他们,这所大学,这群师生,再一次被国家推到了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节点上。

何宇看着台下那一张张被激情点亮的脸庞,心中了然。

他要的,就是这股气。

一股敢于向任何不可能发起挑战的冲天豪气。

“具体的加工原理,我已经有初步构想。”何宇的声音再次响起,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理论,变成工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