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二十七章:航天大佬的邀约!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第二十七章:航天大佬的邀约!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海底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3 16:08:47 来源:源1

第二十七章:航天大佬的邀约!(第1/2页)

何宇的直播间里,在线人数的数字已经凝固成了一个恐怖的基数——三百三十二万,并且依旧在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升。

无人机的高清镜头下,整个“希望之谷”化作了一座巨大的钢铁森林。

数十台塔吊如臂膀般挥舞,上千名工人如同精密的蚁群,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钢筋的骨架正在被血肉般的混凝土填充,一座未来大学的雏形,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这幅由几大“国家队”联手缔造的基建画卷,本身就具备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工业美学。

直播间的弹幕,早已被海量的惊叹所淹没。

【“每天来看一遍工地,感觉我捐的那一百块钱都变得滚烫了!”】

【“这才是华夏速度!太燃了!我宣布,龙海大学施工队,就是我的电子榨菜!”】

【“看着这片山谷一天天变样,比我自己搞事业还有成就感,这是怎么回事?”】

何宇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热烈评论,嘴角噙着一抹淡然的微笑,正准备切换无人机视角,为观众展示生态穹顶的最新进展。

就在这时。

一道璀璨的金色横幅,毫无征兆地撕裂了屏幕上方的画面。那金色的光芒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官方威严,瞬间压制了所有的弹幕。

一行加粗、烫金的宋体大字,清晰地呈现在了近千万观众的眼前。

【“华夏航天总局”官方账号申请与您进行视频连线……】

一瞬间的死寂。

仿佛有人按下了暂停键,那片刻前还汹涌如潮的弹幕,出现了零点一秒的诡异停滞。

紧接着,是火山喷发般的彻底引爆!

【“卧槽?!!!!!”】

【“我眼花了?我出现幻觉了?航天总局?!那个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航天总局?”】

【“疯了!这个世界彻底疯了!校长到底是什么神仙?前脚刚送走环保总工和新能源院士,后脚连国家航天战略部门都亲自找上门了?!”】

【“这牌面已经不是大不大的问题了,这是直接捅破天花板了啊!我感觉我正在见证历史!”】

直播间的人气在这一刻,以一种违背数据学常理的陡峭曲线,疯狂飙升。九百万……一千万……服务器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尖锐警报。

在千万道目光的聚焦下,何宇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那张年轻而平静的面孔,与直播间里山呼海啸般的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只是伸出手指,在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着金光的“同意”选项上,轻轻一点。

没有半分迟疑。

下一秒,直播画面被一分为二。

左边是何宇,背景是宏伟的希望之谷工地。

右边的连麦窗口里,出现了一张全华夏人民都印在脑海里的面孔。

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布满了智慧的褶皱,眼神却锐利得仿佛能穿透屏幕,洞悉一切。

正是常年出现在国家最高新闻栏目里,被誉为“国士无双”的航天领域泰斗级科学家——孙建国院士。

孙院士的出现,本身就是一枚定海神针。

他没有客套,没有寒暄,甚至连一个场面上的微笑都没有。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星辰大海的老人,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

他的目光直视着何宇,开口的瞬间,身后便自动浮现出一块巨大的虚拟光幕,上面瀑布般流淌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复杂的结构模型。

“何校长,你好。”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常年发号施令的穿透力。

“我在最新一期的《华夏科学》上,拜读了你署名的那篇关于‘地外生存基地可持续生态循环系统’的论文,深受启发。”

孙建国院士伸手指了指身后的虚拟屏幕。

“论文中提到的‘闭环大气再生’技术,通过等离子体催化和固态氧电解耦合,真的能将氧气转化闭环率稳定在98.7%这个理论极限值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航天大佬的邀约!(第2/2页)

他的问题精准而致命,直击技术核心。

“还有,你提出的‘多源智能电网’概念,在月表昼夜温差超过三百摄氏度的极端低温环境下,它的同位素温差电池与薄膜太阳能阵列之间的能源调度算法,如何保证其稳定性与冗余度?”

一场完全不对等的对话。

一边,是国家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国宝级的战略科学家。

另一边,是一个尚未建成的大学的年轻校长。

这场高层次、高规格、甚至可以说涉及到国家顶级机密的学术探讨,就在这样一个公共的直播间里,当着数千万茫然又震撼的观众的面,悍然展开。

所有人都为何宇捏了一把汗。

然而,何宇的反应,却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非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像是棋逢对手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欣赏。

“孙院士,您问的这两个问题,都切中了关键。”

他对答如流,声音清晰而稳定。

“98.7%的转化率,并非理论极限,而是工程学上的最优解。关键在于催化剂涂层的晶格结构,传统方案无法解决高能粒子轰击下的衰变问题。我的方案里,引入了一种自修复的非晶态金属玻璃涂层,这部分细节,因为保密原则,并未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详述。”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第二个问题。

“至于月表电网的稳定性,您提到的调度算法只是第一层保险。真正的核心,是我在论文中一笔带过的‘量子纠错冗余’。它并非传统的备份系统,而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的实时纠错机制,可以在任何一个节点失效的瞬间,由其他节点在零延迟下完成算力与能源的接管。”

何宇不仅完美解答了孙建国院士的所有疑问,甚至更进一步,点出了好几个连孙建国团队都正在攻关,却尚未找到突破口的技术瓶颈,并随口给出了匪夷所思的优化方案。

直播间里的千万观众,此刻已经集体失语。

他们听不懂。

一个字都听不懂。

但他们能清晰地看到,连麦窗口里,那位一向以严肃沉稳著称的国宝级院士,脸上的表情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从最初的审视,到惊讶,再到难以置信的震撼,最后,化为了一股无法掩饰的狂喜与激动。

他看着何宇的眼神,不再是前辈对后辈的考量,而是一种发现稀世珍宝的炽热。

连线即将结束。

孙建国院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挺直了腰杆。

他的脸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欣赏与郑重。

他当着千万观众的面,向何宇,向龙海大学,发出了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郑重邀请:

“何校长,我现在,正式代表华夏航天总局,向龙海大学发出邀请!”

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了整个网络。

“我们诚挚地邀请龙海大学,成为我国下一代‘载人月球基地生命维持系统’项目的核心技术合作伙伴!”

“我个人,也万分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前往龙海大学,与你,与钱立群院士,与李卫民院长,共同探讨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星辰大海!”

此言一出,如同一颗核弹在全网的舆论场中轰然引爆!

龙海大学。

这所甚至连一栋教学楼都尚未完工的大学。

在这一刻,它的名字,与“载人月球基地”、“国家航天战略”这些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词汇,被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其地位,被这一份来自最高科学殿堂的邀约,无限拔高。

直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