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124章:学术界的震动与“不可能的材料

第124章:学术界的震动与“不可能的材料(第1/2页)

凌晨零点。

《国家材料科学》的官方服务器,准时向全球注册用户推送了最新一期的电子版期刊。

就在推送完成的下一秒,一股无法用任何数据模型预测的恐怖流量,从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如约而至。

数以万计的IP地址,代表着这个星球上最顶尖的材料学实验室、大学院系与高新科技企业,在同一瞬间发起了访问请求。

服务器的防火墙甚至没能发出一声像样的警报,就被这股洪流瞬间冲垮。

过载。

宕机。

瘫痪。

全球材料科学界的网络中枢,在短短三秒内,变成了一块冰冷的电子墓碑。

技术人员的电话被打爆,紧急扩容的指令被声嘶力竭地吼出。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并非技术故障,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全球性的学术朝圣。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篇仅仅凭借一张分子结构图和一段摘要,就已经搅动了世界风云的论文。

来自龙河大学。

【“龙鳞”:一种基于仿生学原理的超高强度碳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当半个小时后,经过数次紧急扩容的服务器终于恢复了基本访问功能时,无数早已等得心焦火燎的专家、教授和研究员,终于下载到了那份让他们魂牵梦绕的PDF文件。

点击,打开。

当那严谨而清晰的排版,呈现在无数块高清屏幕上的那一刻。

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紧接着,一场远比服务器崩溃更加剧烈的思想爆炸,在整个学术界,被彻底引爆了。

震撼。

这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

如果说之前那张分子结构图,是一道划破夜空的惊雷,那么这篇完整的论文,就是一颗直接在他们脑海中引爆的核弹。

论文的每一个字,都透露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谨。

从仿生学模型的建立,到力学层面的计算推导;从原子级别的合成路径规划,到宏观材料的制备流程。

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坚不可摧。

它就像一位冷酷的数学家,用最纯粹的理性和逻辑,构建出了一座宏伟的科学宫殿。而宫殿的王座之上,端坐着的,是一个名为【“龙鳞”】的幽灵。

一个强度超越人类已知所有合金,密度却比工程塑料还要轻的物质幽灵。

它微笑着,公然向整个现代材料科学的理论大厦,发起了最优雅,也最致命的挑战。

燕京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办公室。

空气沉重得能拧出水来,连中央空调送出的冷风似乎都凝滞在了半空。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静静地显示着论文的最后一页,那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参考文献和致谢。

办公室里,汇聚了整个华夏材料科学领域的最高权威。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名字都足以让任何一本专业期刊的编辑奉若神明。

然而此刻,这些站在学术金字塔顶端的泰斗们,已经对着这篇论文,沉默了整整一个小时。

没有人喝水。

没有人交谈。

甚至没有人挪动一下身体。

只有投影仪风扇单调的嗡鸣声,和一声声压抑不住的、粗重的呼吸。

最终,这死寂被打破了。

白发苍苍的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华夏材料学会的现任理事长,用手撑着红木会议桌的边缘,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仿佛正扛着一座无形的大山。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老人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干涩得如同被撒哈拉的狂风吹过。

“从理论上……”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着足以表达自己内心惊涛骇浪的词汇。

“我,找不到任何破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4章:学术界的震动与“不可能的材料(第2/2页)

这句话很轻,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找到了破绽,事情反而简单。他们可以轻易地指出谬误,维护现有理论的尊严。

可现在,他们找不到。

这才是最可怕的。

“但是……”

院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与抗拒。

“这不科学!”

这五个字,与其说是一个结论,不如说是一声悲鸣。

是浸淫物理与化学规则一辈子,将现有理论奉为圭臬的顶级学者,在自己的信仰大厦即将崩塌前,发出的本能呐喊。

这个结论,瞬间点燃了压抑已久的氛围。

“没错!这绝对不符合最基本的化学键能理论!”

“它的强度和密度比,已经完全超出了共价键材料的理论上限!这是对物理法则的公然违背!”

“除非……除非他们的数据是假的。”一个年轻些的教授,用极低的声音说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到,却不敢轻易说出口的词。

造假。

这个词,让整个办公室的温度,骤然又降了几度。

院长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他扫视全场,看到了每个人眼中相同的挣扎与决绝。

他知道,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这不仅仅是为了一所大学的声誉,更是为了维护整个华夏,乃至世界学术圈的秩序与尊严。

很快,以这位院长为首,一批国内最顶尖的权威专家,迅速草拟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公开信。

他们以华夏材料学会部分理事的名义,将其联合发表在了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论坛。

信中,他们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手腕。

通篇没有直接否定“龙鳞”材料的存在,更没有使用“造假”这样会引发法律纠纷的词汇。

他们站在了科学的制高点上。

他们旁征博引,从最基础的物理学公理,到最前沿的化学理论,用无可辩驳的逻辑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论证。

其核心论点只有一个:一种“强度超越合金,重量轻于塑料”的材料,在现有的、经过百年验证的物理学框架之下,是不可能以稳定形态存在的。

这是一种体面的,却又无比尖锐的否定。

而在公开信的结尾,他们终于亮出了真正的杀招。

他们暗示,龙河大学为了追求轰动性的学术成果,极有可能在最关键的、无法被外界复现的原始实验数据上,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学术美化”。

这是一个业内人全都心知肚明的黑话。

它的意思,就是造假。

最后,他们发出了最致命一击——强烈要求龙河大学,向国际材料科学联合会,提交并公布其所有未经处理的、最原始的实验数据、光谱图、以及设备日志,以供全球同行进行公开、透明的交叉验证。

这封公开信,如同一枚投入舆论核反应堆的引信。

瞬间,将这场本就沸沸扬扬的学术争论,彻底推向了无法挽回的爆裂**。

刚刚因为论文的发表,而对龙河大学产生了一丝敬畏的网络舆论,瞬间倒戈。

权威的力量,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看!连燕京大学的院长,材料学会的理事长都发话了!说这玩意儿根本不科学!”

“我就说嘛!吹得天花乱坠,原来是P图P数据!真是学术界的耻辱!”

“学术美化?说得真好听,不就是造假吗?要求公布原始数据,这下看他们怎么收场!”

“坐等龙河大学身败名裂!这次要是拿不出原始数据,就等着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吧!”

冰冷的质疑。

刻薄的嘲讽。

铺天盖地的谩骂。

如同一场黑色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那座在群山之中,始终保持着沉默的大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