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41章 代号:绮遇 6k二合一求月票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41章 代号:绮遇 6k二合一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7 来源:源1

周砚缓缓睁开眼睛,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

双目无神,两眼空空的躺了好一会,眼球才跟着转动起来。

他感觉好像看了一场很长很长的电影,旁观了老太太最艰苦的十余年人生,也见证了那些年那些人,为保卫家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

后劲太足,缓了一会,周砚才从床上爬起来,晃了晃有些昏沉的脑袋,拉开床头灯,拿起床头的手表看了一眼。

八点半。

他躺下准备睡觉的时候是八点左右。

退出记忆之后,他应该躺了有二三十分钟。

所以,进入记忆,大概率外界时间没有流逝。

或者跟读取菜谱一样,只有两三分钟的凝滞时间。

挺好的,这样不用担心进入记忆被卡住几个小时毫无知觉。

从床边的柜子上拿过本子,拧开派克钢笔,周砚在纸上刷刷写下几个名字,再拉了几条线,把人物关系标注上。

当年风度翩翩的段兴邦已经去世,邱绮守着邱家老宅而非婚后与段兴邦一起度过更多时光的段家老宅,说明她的心结并非来自寿终正寝的段兴邦,更有可能是曾经有过婚约,却因为战争最终错过的汪遇。

汪遇拉出一条线,周砚在后边写上汪然,顿了顿,又标注了一个‘?’。

建国之后,汪遇被押回了嘉州,接受审判。

他曾担任国党高官,长期活跃于港澳粤沿海区域,应该是最容易离开的那一批人。

周砚在张淑芬的记忆中看到了周毅为他整理的小部分材料,汪遇在1941年加入共·党,成为卧底,主要负责通过国·党渠道为我党运输急需的药物。

可惜接头人和上线皆已牺牲,自证困难重重,周毅休假三个月,几乎一直在为此事奔波,托了许多关系,终于找到了一些眉目。

资料上交之后,张淑芬因为没有渠道,并未跟进,后续也无人通知她,所以汪遇的结局如何,有待查证。

现在要查这个事情,应该不难,周砚可以求小叔去调资料,只要不涉密,肯定能查到结果。

周砚既期待汪大爷就是汪遇,又不希望他是。

因为汪遇实在太苦了。

“国难当前,山河破碎,何以家为?我当以身许国,救国为先!”

他的话依稀还在耳边回响,振聋发聩!

他这一生,无愧于国家,却误了自己一辈子。

周砚看着纸上的名字,一张张鲜活的脸浮现在眼前,许久才把笔记本合上。

或许在他们自己的记忆中,许多事情都已经变得模糊。

他何其有幸,还能通过张淑芬的记忆碎片,看到他们年轻时的模样。

“赞美老太太!”周砚笑着自语道。

关系已经厘清,明天先去找汪大爷,验证一下他的猜想。

然后再去一趟嘉州邱家,接触邱绮,看如何才能通过他掌握的这些信息为她解开心结。

卤牛肉!

周砚打开面板,看向了那金光闪闪的【卤牛肉】菜谱。

这可是他的敲门砖。

卤牛肉这道菜,对于邱绮来说应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周砚躺回床上,点开菜谱。

略微失神,知识随即进入脑海。

周砚本身对于卤牛肉已经掌握到【不错】境。

所以卤牛肉的高阶经验包很快便吸收完毕,随即回过神来。

【卤牛肉(高级):99999/100000】

面板之中,卤牛肉的等级信息随即更新。

他扫了一眼其他各项数据。

火候、调味、刀工都有显著提升!

果然每天高强度的做菜,还是非常涨熟练度和水平的。

不错!

把这件事了结之后,就可以上线卤牛肉了!

拉过被子,周砚倒头就睡。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周师傅和老周师傅便骑着车出门买菜去了。

“我听说票证要取消了,以后摆摊卖的肉价和供销社的就要一个价了,猪肉、牛肉、羊肉都按这个政策来,嘉州那边这两天已经开始试点推行。”路上,周淼和周砚说道。

周砚闻言眼睛一亮:“真的?嘉州要是开始了,苏稽肯定马上也会跟上,不然这差价,跑一趟嘉州也是划算的!”

这对于他们这些个体户来说可是好消息,特别是他这饭店,每天用肉量已经超过一百斤。

价格一旦放开,肉的成本能降一半左右。

如果菜品的价格不变,那纯肉菜的毛利能从50%直接提升到70%以上。

当然,有些菜品的价格也可以适量降低,或者增加份量,来提升性价比,吸引更多的客人。

比如红烧排骨,现在的价格是一块六一份,用半斤排骨,成本就占到了一块一,毛利才五毛钱,卖的还行,经常有一份、两份剩的,盈利能力不是很强。

排骨价格如果从一块八一斤降到九毛钱一斤,那食材成本直接能降到六毛五,毛利近一块钱。

哪怕营业额不变,那饭店的净利润也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我听杀牛的同行和刀儿匠说,蓉城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了,应该不得假,就这两天的事。”周淼笑着点头,“放开了好啊,之前大家都是拿着票去供销社买肉,嫌我们卖的贵,稍不注意卖不完就要亏本。要是价格放开,就供销社那些鼻孔朝天的营业员,哪里卖的过我们。”

“说得对,这就是市场经济。”周砚笑着点头。

“那饭店的菜价要调整不?”

“不调。”周砚非常果决,摇头道:“如今客人们已经认可了我们的价格,而且就算下调一两毛钱,也很难靠价格让更多没有在外吃饭的客人进店消费。

经济在发展,下调的肉价我预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慢慢涨回去。

菜价往下调容易,但成本上涨后要想再涨回去,很有可能会招致客人的反感,从而流失更多的客人。”

周淼若有所思的点头,觉得周砚这话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经济确实在快速发展,这两年尤为明显。

万元户以前谁敢想?

可这一两年在报纸上已经常能看到关于万元户的报道。

果然,肉价相关消息最灵通的,绝对是卖肉的。

今天周砚去买牛肉和卖猪肉的时候,杀牛匠和刀儿匠们都提到了这件事,对此看法和老周同志是一致的,都认为这对于他们这些个体户是利好。

“怎么买了三斤牛腱子?是准备做卤牛肉吗?”回去路上,周淼问道。

周砚笑着道:“对,我想先练练,本来觉得卤牛肉定价太贵,很难卖出去,但如果牛肉价格能降下来,那我定价也可以降一些,多一道卤牛肉,也能增加一些营业额。”

“挺好,当初你奶奶的卤牛肉,可是让苏稽大户们念念不忘。”周淼点头,脸上露出了几分怀念之色。

“我知道,您还跟着大伯他们给他们上门送肉嘛。”

“嗯?你怎么晓得?”周淼有些意外的看着他。

“额……奶奶教我卤肉的时候提起过,她说那时候她在桥头摆摊,就让你们一家一户去送肉,给她省了不少功夫。”周砚笑着回道。

周淼点头:“对头,不过那都是解放前的事情了,我也才五六岁,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后来大户们都往南方逃去,牛不让杀了,就只卖猪头肉,生意也没得那么好做了。”

“放心,往以后走,生意只会越来越好做,我们父子联手,做大做强!”周砚信心满满道。

周淼闻言也笑了:“要得!”

黄家兄妹今天也是一早就来了。

高强度骑行训练了四天,两人体型上变化还不太明显,但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善。

黄兵黑眼圈淡了许多,苍白虚弱的脸上有了一些血色,眼里也有了一些神采,看着比第一回见舒服不少。

黄莺把头发扎成了高马尾,圆脸红扑扑的,但气息平稳,看起来颇有活力,和刚开始那两天生无可恋的模样完全不同了。

“砚哥!”

“周老板。”

两人进门,先跟周砚打了声招呼,又和赵嬢嬢打招呼。

七点到店,店里才坐了三四个客人,周砚闲得很,站在门口跟赵嬢嬢摆龙门阵。

“你们倒是来的越来越早了。”周砚看着两人笑道。

“其实出门时间是差不多的,都是六点二十左右出门,不过我们俩现在骑的越来越快了,半个多小时就能到。”黄莺笑着应道,看着已经给她们端水来的赵嬢嬢,快步两步上前接过海碗,甜甜谢道:“谢谢赵嬢嬢!”

“谢谢嬢嬢。”黄兵也跟着说道,接过温水先小小喝了两口,看着周砚道:“我要一个大份的碎花拌面。”

“我要中份的碎花拌面,加一份红烧排骨,加辣。”黄莺说道。

“要得。”周砚应了一声,往厨房走去。

加浇头是前两天新推出的吃法,一份三毛钱,算是给有钱任性的客人量身定制的。

毕竟很多客人吃不下两份面,但又喜欢吃更丰富的浇头,比如黄莺。

她这两天点的都是加料版,要么拌面加红烧排骨,要么加牛肉烧笋干。

“你们两个天天骑三个来回,看起来精气神好多了,硬是要得。”赵铁英看着俩人,颇为感慨道。

“赵嬢嬢,你都不晓得我现在天天晚上睡得好香哦,洗了澡往床上一躺,立马就睡戳了。”黄莺笑着道:“以前晚上喜欢看电视,看到半夜饿了就去煮面条、拿巧克力吃,早上睡到中午才起床。”

“太好了,乖乖,你也是有毅力的人,有这种干劲,做啥事都能成。”赵铁英夸赞道。

“嘿嘿。”黄莺笑容中透着几分被夸夸的小得意。

黄兵瞅了她一眼,微微昂起下巴道:“我每天比她多跑一趟,现在每天还要在后厨练三个小时刀工呢,晚上也是倒头就睡,都好几天没去喝酒了。”

“嗯,那你也很不错撒,学点手艺在身上是对的。”赵嬢嬢笑着道。

“等我把刀工学好了,我就去摆摊买卤肉。”黄兵咧嘴笑,眼里满是憧憬之色。

黄莺看了眼他贴满止血贴的手,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早上忙完,周砚把牛腱子先卤上。

两口大铝锅,现在每天轮流上阵,只有坝坝宴卤肉需求暴增的时候,才会同时启用两口锅。

飞燕酒楼的卤肉订货量已经从十斤增长到了二十斤,涨幅喜人,确实是有底蕴的。

中午忙完,周砚拿了一块牛腱子,上称一称,八两,逆着牛肉的肌理切开,一片片铜钱厚的卤牛肉顺着落在砧板上。

截面太漂亮了,牛腱子自带的筋膜犹如半透明的琥珀般延展开来,卤汁浸透牛肉,红亮色色泽看着颇为诱人。

【一份完美的卤牛肉】

系统给出鉴定结果。

牛肉切完,周砚拈了一片边角料喂到嘴里。

瘦肉软而不柴,筋膜软糯入味,肉里吸满了老卤汁,嚼起来带着细密的韧性,香味在咀嚼间缓缓绽放。

真不错!

“咕噜~”周沫沫在旁边眼巴巴看好一会了,咽口水的声音超大声,“锅锅,卤牛肉好不好吃呀?”

“你尝尝不就知道了。”周砚从旁边拿了个碟子,拿了三两装在盘子里,“端出去跟妈、老汉儿他们一起吃。”

“嗯嗯!”周沫沫双手接过盘子,小心翼翼地往外走。

周砚抽了一张牛皮纸,把剩下的半斤卤牛肉装起,又把看完的《人生》拿上,推着自行车出门去。

周砚骑车到石板桥头忍不住刹了一脚,树下没了张记卤味的摊摊,张淑芬记忆中那棵手腕粗的黄葛树,如今已经亭亭如盖,成了镇上居民纳凉的好地方,长石条上坐着两个老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打了一瓶好酒,周砚蹬上自行车往图书馆去。

图书馆门口,汪大爷靠在竹制躺椅上,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本书,看得正入迷。

周砚把车停下,大爷抬头看着他,笑道:“看完了?”

“嗯,看完了,感触良多,人这一生可真不容易。”周砚笑着应道,从车篮里把那包卤牛肉和那瓶酒拿了出来,笑着放在一旁的小桌上:“今天新卤的牛肉,还给你打了一瓶好酒,尝尝?”

汪大爷听完坐不住了,把手里的书放下,直起身来拆开了油纸包,看着那一片片花纹漂亮的卤牛肉,眼睛一亮,抬头看着周砚:“不错啊!看着就对味!”

周砚把酒给他开了,笑道:“喝点?”

“那必须啊。”汪大爷起身进去,拿了两个杯子出来,“你也来点?”

“我不行,我一杯倒,晚上谁给客人炒菜啊。”周砚笑着摇头,接过杯子先给汪大爷满上一杯,然后提着暖壶给自己倒了杯热水。

汪大爷给他搬了张板凳过来,自己拿了双筷子坐下,夹起一片卤牛肉,手微微颤抖。

周砚坐下,目光落在了他的右颈处,那里有数道陈年伤疤,一颗黑痣格外醒目显眼,握着杯子的手也跟着颤了一下。

是他!

没错了!

汪大爷的脸和记忆中那张意气风发,俊朗神气的脸渐渐重合。

周砚似乎又看到了那个一手提着鸟笼,一手拿着青花瓷盆的青年,他的笑容肆意而张扬。

汪遇,汪然。

原来是改名了。

是为了和过去做切割吗?

周砚此刻的内心有些激荡,既为找到汪遇而兴奋,也为汪大爷过往的遭遇感到同情。

汪大爷此刻内心应该也是混乱的,夹着一片卤牛肉迟迟没有吃,眼神有些飘忽,不知在想什么。

周砚没有开口,静静看着他。

他的中山装扣到了最高那一颗,但脖子上依旧能看到许多陈年旧伤,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但不像年轻时候那般用那么多发胶了。

过了好一会,他把牛肉喂到了嘴里,慢慢嚼着嚼着,咽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长舒一口气。

“就是这个味道,没想到,四十多年后还能吃到这一口卤牛肉。”汪大爷笑着说道,眼眶里泛着微光。

“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我就怕拿捏不住这个味道。”周砚笑着端起杯子,“来,我敬您一个。”

汪大爷跟他碰了一下杯,又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笑着道:“酒也好,打这么好的酒给我喝,浪费了。”

“给不懂酒的人喝那叫浪费,给大师喝,那叫恰如其分。”周砚笑着道:“来,再尝尝这牛肉,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改进的。”

汪大爷拿起筷子又吃了一块卤牛肉,喝了一口酒,笑着道:“已经是极好的,我可提不出半点意见来。”

周砚给他把酒满上,笑眯眯道:“您年轻的时候常来我奶奶摊位上买卤牛肉?”

一杯白酒入肚,又吃着心心念念多年的卤牛肉,或是睹物思情,汪大爷的话匣子渐渐打开了,“你奶奶做的卤牛肉味道好啊,那时候苏稽镇上的大户,哪家不喜欢吃她做的卤牛肉?我们家每天都要喊人来买……”

周砚是个合格的倾听者,总能在恰当时候把酒满上,然后抛出下个引导问题,或是给出积极的回应。

汪大爷讲了他年轻时候在苏稽的一些回忆,讲了他跟着川军出川,直奔上海,打的第一场仗就是沪松战役。

“太惨烈了!人死成堆堆,我们川军的武器太落后了,三四个人共用一把枪,子弹也不足,小鬼子枪法好啊,训练有素,我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汪大爷说着有些哽咽,顿了顿,“后来有颗手榴弹在我身边爆开,我就失去了知觉。

我以为我死了,结果醒来在战地医院里,后来又被转移到了后方养伤养了大半年,因为闲着没事,给教会医院的洋人医生打下手,想学了一些英语,也认识了不少药品。

养好了伤,因为医院里一起养伤的一个**将领的推荐,被调往香江负责向外国购买前线急需的药品。1940年有次出门,阴差阳错救了个人,结果是共党。

一个多月接触下来,我被他们的信念和理念折服,自己去找了马克思写的书来看,由此也开始为游击队提供一些药品,成了一名共党的卧底。”

“那么厉害!”周砚惊叹,又带着几分好奇道:“大师,你当卧底,那代号是啥子呢?”

“代号……”汪大爷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神看向远方,沉默了一会,吐出了两个字:“绮遇”。

“绮遇?”周砚鼻子一酸。

1940年,邱绮与段兴邦的婚礼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

可他还是用了他们的名字,组成了自己的代号。

何其浪漫!

汪大爷摸了摸鼻子,笑了笑道:“我觉得这像是一场奇遇,所以就取了这个代号。”

你看,男人说假话的时候,就会有下意识的小动作。

“后来也没啥好说的了,刘将军那句: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我们川军做到了。”汪大爷笑着道:“你看我们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大家安居乐业,再也没有人能欺负到我们的头上来。”

“对。”周砚点头,给他把酒满上。

一句没啥好说的,把自己做的贡献和受的委屈一笔带过。

汪大爷是懂春秋手法的。

他想听的,他是一句不说。

那可不行,卤牛肉吃了,酒也喝了,肯定得挖点他想听的。

比如他为何要改名?

他终生未娶心里是否还惦记着邱绮?

昨天帮段语嫣结账,是不是因为认出她是邱绮的孙女了?

周砚笑着道:“我奶奶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叫汪遇的年轻人,喜欢来她这里买卤牛肉,每个星期都要来买一趟,亲自送到嘉州城去给一个姑娘。这年轻人,大师认识吗?”

汪大爷握着酒杯的手一僵,抬头看着周砚,目光微闪。

周砚笑容纯粹,不带一丝恶意和杂质,“我奶奶说,我爷爷就是跟他一起出川打鬼子的,在上海打仗的时候,还背着他从尸山血海里逃了出来,就是后来分散了,直到建国才又见到一面。

我爷爷跟我奶奶说汪遇是好人,是卧底,还帮他收集材料,后来他被征召去朝鲜,资料还是我奶奶递交的,也不晓得汪遇后来怎么样了,我奶奶还一直记挂着。”

汪大爷把手里的酒杯轻轻放下,看着周砚轻叹了一口气:“我就是汪遇。”

求月票!晚上还会有一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