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11章 客人不来,那就去找客人! 第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11章 客人不来,那就去找客人! 第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7 来源:源1

“这卤猪蹄也太好吃了吧!周砚做的啊?他怎么这么会啊!”孟安荷手里抓着一只啃了大半的卤猪蹄,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惊叹。

林景行和林秉文兄弟俩各抓着半只猪蹄,啃得满嘴满脸油光光,跟着点头:

“好吃!”

“太香了!”

今天晚饭,林志强带回了两只卤猪蹄,可让孟安荷和两个孩子太惊喜了。

“周砚昨天刚推出的,看他妹坐在门口吃的好香,知道你爱吃,昨天就找他定了两个。”林志强笑着说道,他不喜欢吃猪蹄,就是专门给老婆孩子买的。

“周沫沫的哥哥好厉害啊!”林秉文抬起头来,看着林景行一脸认真道:“哥,你真不去当厨师吗?咱们家能不能天天吃上卤猪蹄,就靠你了啊!”

“我才不去,我以后要当科学家!”林景行白了他一眼,“你那么爱吃,还是你去当厨师吧,这样以后每顿都能吃上卤猪蹄。”

“真的啊?”林秉文愣住,眼里亮起了光。

“好好念书,想东想西,我捶你哦!”孟安荷伸出拳头,在他眼前晃了晃。

“哦……”林秉文缩了缩脖子。

“夏瑶那丫头肯定也爱吃,她最喜欢吃红烧排骨和卤猪蹄了。”孟安荷笑了笑,“还好他们离得远,要不然天天吃,胃肯定先被拿捏了。”

……

“收入501.2元,利润262.6元!不错啊,成功突破五百!”

周砚合上账本,喜笑颜开。

随着老周同志的加入,卤肉和凉菜营业额屡破新高,今日更是成功突破150元,已经成为饭店营业额增长的一极。

这两天卤菜和凉拌鸡的口碑快速发酵,所以增长迅速。

不过周砚并没有过度乐观,这样的非正常增长随时可能见顶,然后开始快速回落。

两块五一斤的猪头肉,即便只买三两,也得七毛五分,没有人会每天回购。

如果觉得好吃,一周回购一次,应该属于合理的范畴。

比如蒜苗回锅肉,在上周出现销量快速增长后,这两天已经开始回落,周砚已经减少了二刀肉的备菜量,避免出现食材浪费的情况。

当然,这也和菜单上新有一定关系,客人会尝试新菜,也对一些菜品产生冲击。

开饭店,食材采购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动态的情况,他这个老板,厨师、采购、财务一手抓,每天睡觉前的盘点和预测就非常重要。

今天的猪头肉还剩了六两左右,让赵红带回去给大爷他们下酒。

明天猪头的数量减少一个。

火爆猪肝反馈不错,晚上不少客人想点没点到,明天多拿六斤,增加十份供应量。

背靠纺织厂,这应该是他现在能够做到的营业额上限,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现在非纺织厂工人的客人,开始渐渐有所增加。

比如早上吃面,零星能看到几个没穿工厂制服的,应该是镇上学校的老师和公务员。

中午要少一些,晚上会有三五结伴来聚餐的,对比上个星期明显增加,也能贡献几十块钱的营业额。

这是好事,说明周二娃饭店正在苏稽范围内破圈中。

可整个苏稽最有消费能力的,就是纺织厂的工人。

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得考虑苏稽范围之外的高净值客户了。

比如,嘉州!

镇上的小饭店,在这个交通不够便捷,靠双腿和自行车通行的年代,基本没有可能性。

除了少数的老饕,再好吃的美食,也会被路途阻隔。

客人不来,那他可以把菜送去啊。

当年他奶奶在苏稽卖卤肉,同时供应嘉州好几家饭店的卤肉,这事他现在还惦记着呢。

就是不知道当年那些饭店,是否扛过了动荡年代,新的掌门人,还愿不愿意来苏稽拿卤肉。

给饭店供应,那就是大客户,一次拿十几二十斤,只需要卤,还不用切。

哪怕价格低一点,这钱挣着也舒服啊。

挣钱嘛,周砚可太有积极性了。

明天找泥瓦匠砌墙刮大白,一笔大支出。

后边还打算再添置一些家具,比如给赵嬢嬢弄个衣柜,好让她把衣服挂起来,免得拿出来穿全是褶皱。

天气渐冷,老周同志和周沫沫的冬衣全军覆没,得给他们安排上。

晚上有点无聊,要是能弄台电视,哪怕是只是看看新闻联播,也会热闹些。

住在小镇上,接收信息的渠道太少了。

还是应该看看新闻联播,睁眼看世界。

上辈子只顾着挣钱,没拍摄任务的时候一天三顿猪脚饭,卡里躺着的一百万死了都没花上。

这一世一边挣钱一边和家人一起花,感觉挣的每一分钱都是有意义的,收获感满满。

把钱点好放进钱箱子,挂上一个小锁,周砚跑到厨房把菜刀都翻了出来,拿出一块磨刀石开始磨了起来。

沙!沙!沙沙!

周砚弓着背,握着菜刀,刀刃在磨刀石上有规律的来回磨着,肉眼可见地变得锋利,在灯光下泛着红光。

他跟着师父学过磨刀,但因为手艺太差,他师父从来不让他碰他的刀。

但今天他握着刀,站在磨刀石前的时候,竟是有种人刀合一的感觉。

每一次摩擦,他都能把握最佳的角度和力道,并且对刀的状态有着非常敏锐的感知。

三分钟后,他把手里的切片刀拿起。

【一把锋利无比的切片刀】

系统竟也给出了一个评价。

周砚:?

这技能还能联动啊?

挺好,以后要是不想做菜了,就挑着磨刀石走街串巷给人磨菜刀。

磨刀吧,还挺解压的。

周砚拿起第二把刀,又刷刷磨了起来。

小周同志有四把刀,切片刀、斩骨刀、剔骨刀、又一把切片刀。

另一把切片刀原本是闲置的,现在老周同志拿着切卤肉。

老周同志不让他碰宰牛刀,切片刀他可管不了,一起给磨了。

磨好的菜刀全部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纱布抹干插入刀架。

看着那铮亮的刀刃,周砚心满意足的躺回去睡觉了。

财富商城的小妙招不白学啊!

确实管用。

……

天刚蒙蒙亮,小周师傅和老周师傅便出门买菜了。

赵嬢嬢把周沫沫装背篼里,也跟着出了门。

“妈,碗我们顺路带回来就是,你还带着沫沫出门一趟做什么。”周砚看着坐在他爸后座上的赵嬢嬢,不解道。

“你懂锤子,那一套碗你奶奶宝贝的很,你要放背篼里颠坏了,就等着挨收拾吧。”赵嬢嬢笑道,“我跟着去,一会抱怀里揣回去,用完了第一时间给她送回去。”

“要得。”周砚点头,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周砚去买牛肉,周淼带着赵铁英去借盘子,等他买完肉出来,他们也回来了。

赵铁英的怀里多了个蓝布包裹,小心翼翼抱着,瞧见周砚笑着道:“借到了,你奶奶说了,要是缺了个口,就跪祠堂去。”

“那你可小心抱好。”周砚闻言都紧张了几分,这话足以看出老太太的重视。

把牛肉装到老周同志的车上,周砚不敢让他跟着乱晃,让他们先回饭店。

等他买完菜回到饭店,中间的桌上已经摆了一个青色花纹的海碗。

周沫沫趴在桌边瞧着,眼里闪着光,听到动静回头看向周砚,伸出圆乎乎的小手指着桌上的碗奶声奶气道:“锅锅,看,漂酿的碗碗!”

周砚把二八大杠停好,也凑到桌边瞧着。

这海碗确实漂亮,胎质细腻,白釉温润,青花发色淡雅,花卉纹路也是舒展大气。

周砚不懂瓷器和古董,但一眼就看得出来这绝对是好东西!

逢年过节都没瞧见过这套碗上桌,说明这是老太太珍藏的宝贝,所以才保存的如此完好。

周砚伸手想要拿起来瞧瞧。

“锅锅!别动!”周沫沫一脸紧张的喊道,往厨房方向看了一眼,小声道:“妈妈说了,敢动就打板板!”

“小娃娃不要动,大人可以动一下。”周砚拿起瞧了一眼碗底,‘大清雍正年制’六个大字颇为醒目。

再传两代,估计价格不菲,周砚决定把碗送回去的时候得提醒老太太收好,别被人拿搪瓷盆给换走。

这年代假古董还没那么泛滥,商周的东西不常见,上周的也很罕见。

把碗小心包好,放到柜子上层,餐具的问题解决了,等着何志远他们上门来拍照就行。

每天上午是最为忙碌的,炒面臊子、浇头,拉面、煮面,煮跷脚牛肉高汤,还得卤肉,安排的满满当当。

早上营业结束后,泥瓦匠张师傅就带着徒弟拉了砖头、水泥、河沙过来,趁着早上营业的空隙,喊了两个小工,先把砖头搬到二楼。

水泥河沙在靠近河边的坝坝上拌,让小工挑上楼去。

“张师,今天早上就开工?”周砚给张师和他徒弟递了根烟,昨天他还说要等下午才有空。

“你这里急着要住,肯定先安排你这边撒。”张师笑着道:“今天帮你把墙砌好,再把二楼的其他墙面用石灰抹一道,最近天气干燥,通风两天就能干。”

“要得!”周砚点头,他当然是希望越早越好,不然总在一楼睡觉也不是个事。

“你卤肉开始卖了?”张师看了眼墙上的菜单问道。

“对,卖了有三天了。”周砚点头。

“晚上我买三两猪头肉回去,让我老汉尝看正不正宗。”张师笑着说道,带着徒弟上楼干活去了。

楼上装修忙忙碌碌。

十点左右,何志远带着小李,背着相机来了。

摆卤肉的小方桌已经搬到门口,桌上正中摆着那只洗好的大瓷碗。

“这青花瓷碗真漂亮!”何志远看着那瓷碗眼睛一亮:“拿来拍跷脚牛肉可太合适了!”

周砚换了老周同志的新厨师服,笑着出门来:“何主编,那咱们现在就开拍?”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