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33章 砚哥,你可真是个人才! 64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33章 砚哥,你可真是个人才! 64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7 来源:源1

第133章砚哥,你可真是个人才!(6.4k二合一)

今天黄家兄妹来的比昨天还晚了一些,工厂工人都上班了,他们才到饭店门口。

周砚正坐在门口磕着瓜子给老周同志指导调漂技巧,就看到黄兵和黄莺把车停下,戴着痛苦面具龇牙咧嘴的下车来。

他笑着站起身来,看着一瘸一拐的两人道:“怎么回事啊?”

“路上摔了吗?”赵铁英也是一脸关切的问道。

黄莺苦着一张脸,有些委屈道:“嬢嬢,没摔,就是昨天来回骑了三趟,早上起来腿太疼了……”

“又酸又涨的,感觉不是我的腿了。”黄兵的笑容中也透着几分苦涩。

他们俩今天早上六点半就出发了,结果早上一骑车,那酸爽简直要命,昨天四十分钟能到的路程,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周老板,还有面吗?”黄莺期待中又带着几分忐忑的看着周砚问道。

“不会卖完了吧?”黄兵也有点担心,昨晚见识过周砚这饭店的生意有多火爆,支撑着他们骑车的动力就是来吃一碗好吃的面条。

“放心,知道你们要来,给你们一人留了一碗。”周砚笑着说道,“今天吃什么?”

“我今天要尝尝红烧排骨面。”黄兵道。

“我要吃双椒碎花牛肉拌面!”黄莺毫不犹豫道,她昨天看黄兵吃可馋疯了。

“好,进来坐吧。”周砚应了一声,转身往厨房走去。

吃过面,兄妹俩出门。

“走呗,回家。”黄兵跨上自行车,表情略显痛苦道。

“你回吧,我要去找外婆玩,吃了晚饭再回家。”黄莺有些得意地笑道:“反正我的零花钱已经到手,但你不行哦,你得回去骑摩托来拿卤肉。”

“你……你要不回去,我的零花钱不就泡汤了?!”黄兵有点懵。

黄莺笑着说道:“笨蛋,你现在是重要工具人,负责来拿卤肉,这是在帮酒楼干活,你拿的那叫工钱,不叫零花钱,老妈还会主动给你的摩托车加满油。

老妈要是问起我来,你就说我今天腿疼,实在回不去了,等明天腿好了再骑三趟,昨天的猪蹄可是我给她买的,她会原谅我的。”

“行。”黄兵点头,别说是黄莺了,他腿也疼的不想动,“那你中午还来吃饭不?”

“当然来啊!十一点半,咱们在这准时碰头,我把外婆一起带来,让她尝尝跷脚牛肉。”黄莺应道。

“要得。”黄兵点头,骑上车走了。

黄莺也是皱着眉,咬着牙爬上了车,晃晃悠悠的往纺织厂家属院的方向骑去。

“这兄妹俩,关系还挺不错的。”赵铁英笑着道。

“是不错吧……”周砚笑了笑,难评。

十点左右,周砚把浸泡充分的卤肉逐一从卤锅中捞出,逐一摆在大簸箕上,色泽红亮的卤肉,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周砚拼了两个猪头出来,选的都是品相最好的肉,装在垫着纱布的竹篮子里边。

两个猪头,也就是十斤肉,份量其实不错。

“呜——”

摩托车的声音从门口响起。

“来了?”周砚探头看了一眼,门口停着一辆绿色的嘉陵70,来人正是黄兵。

摩托车的后座上已经连夜加装了两个边框,还都是铁皮盒子,扎实又带点神秘感,构造和周砚的二八大杠挂两背篼差不多。

嘉陵70的坐垫是一体式的,这俩铁皮盒子固定上去还是花了些心思,一看就不太好拆卸。

这样一来,后座的乘坐体验大幅下降。

帅气骚包的新摩托车,也是彻底沦为送货车了。

黄兵把车停下,进门来的表情已经没了那日开着新摩托的得意和潇洒,多了几分尴尬。

1984年,没有人能同时拥有嘉陵70和自卑。

除非他后座挂俩铁盒子。

“黄少,送外卖呢?”周砚忍不住嘴贱。

“啊?”黄兵愣了一下,没听懂。

“没啥,车改的挺好的,挺实用。”周砚笑道。

“我老汉找人给我改的,丑爆了!”黄兵连连摇头,又道:“还好可以拆卸,除了麻烦点,不然这样骑出门,妞都不好意思带。”

“这不挺好,一边坐一个,还能带俩。”周砚笑呵呵。

“砚哥,你也是个人才啊。”黄兵瞠目结舌,进了店,小声问道:“货备好了吗?”

“卖个卤肉,不要搞得像是卖什么特殊交易一样。”周砚有些无语。

黄兵挠头:“我老汉说的,交易要小心,不要被人看到,免得被有心人找麻烦。”

“那他就不应该弄辆嘉陵70给你来拿货,装上这俩货柜,想让人不注意都难。”周砚笑道。

“对哦……”黄兵愣住,刚刚一路过来,回头率简直爆表了,狗见了都要回头看两眼。

外边那排摊贩,更是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瞧着。

这样搞,很难不让人发现啊。

“那咋办?”黄兵有点头疼了。

周砚琢磨了一下道:“下回来,把摩托车在你舅家楼下找个偏僻点的地方停着,给你的自行车跟我这个一样装俩背篼,也别穿皮衣、皮裤、皮鞋了,弄身素净低调点的衣服,把卤肉装回去再换车,这样就不容易被注意到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黄兵眼睛一亮,他刚刚已经在考虑换自行车送了,不过这样一来,他一天得来回跑四趟,累死个人。

按周砚的方法,能顺道出来骑一趟摩托,油门一轰,二十分钟就能把卤肉送回酒楼。

“砚哥,还得是你啊!脑子转得快。”黄兵由衷道。

周砚笑着把一个圆形的竹篮子递上:“来,这是今天的卤肉,卤猪头肉八斤,卤猪耳朵和卤猪拱嘴各一斤二两,共计二十一块七角六分,给二十一块七角就可以了。”

竹篮子上盖着白色纱布,既能防尘,又能遮挡视线。

“好。”黄兵伸手接过,看都没看一眼,直接掏了两张大团结和两块钱一并递给了周砚。

周砚给他找了三毛钱,还手写了一张收据,把重量和价钱一并写上。

黄兵瞅了一眼,道:“要不你多写两块?”

“那你老汉回去一复称,我成啥了?”周砚给了他一个白眼。

“我开个玩笑的。”黄兵哈哈笑道,把收据收好,提着篮子出门,小心装进铁盒子,拧着油门走了。

周砚看着那刻意压慢的车速,笑着点点头,黄少看着还是有点谱的。

黄兵一路小心翼翼的回了飞燕酒楼,把车停在后门,左右瞧了瞧,确认没人,这才打开箱子,提着卤肉快步进门。

“老汉儿!”一进后厨,他就开始喊人。

后厨,李老三正在跟几个厨师和墩子谈话,纷纷回头看向了他。

“李叔,你们忙,不用管我。”黄兵笑着摆摆手,瞧见黄鹤在店堂里坐着,快步走了出去。

“拿回来了?”黄鹤听到动静已经起身过来。

“对。”黄兵点头,凑近了才小声道:“两个猪头,十斤四两,二十一块七,有收据。”

黄鹤不动声色的点头,低声道:“收据你先收着,别在店里拿出来,以后肉拿了直接提到厨房放着,就说老宅拿过来的,别往店堂外边拿。”

“要得。”黄兵点头。

“跟我来。”黄鹤往后厨走去。

黄兵提着肉快步跟上。

“老板。”李老三看到黄鹤,打了个招呼。

黄鹤看着他道:“李师傅,今天我准备上几道卤菜,要跟你先确定一下份量和摆盘。”

“卤菜?”李老三有些意外,往黄鹤身后看了眼,除了黄兵并无他人:“老板请的凉菜师傅来了?”

黄鹤笑着道:“没有请师傅,我把家里祖传的卤肉配方试出来了,味道比那些凉菜师傅做的都要巴适的多,以后我们飞燕酒楼的百年老卤,就要慢慢恢复了。”

“老板自己卤的?”李老三意外之余,表情略带古怪。

他在飞燕酒楼干了十多年了,黄鹤几斤几两他可太清楚了,他哪会卤肉啊。

飞燕酒楼百年老卤的传闻,他来了之后也听闻过。

但从未见过,也从未品尝过。

以前酒楼归公家,老板藏着秘方倒也情有可原。

可前两年酒楼归还黄家,老顾客隔三岔五问卤肉,也不见老板上卤菜啊。

这不前段时间还在到处打听凉菜师傅,他还给介绍了个蓉城那边的师弟呢,据说都谈到工资那一步了。

怎么突然就自己把百年老卤捣鼓出来了?

不过老板的面子要给足,也不敢瞎问。

“我哪有这个功夫去卤肉,是我堂哥把手艺传承下来了,如今可算是出师了,老黄家家传的手艺,可不是外边那些卤肉能比的。”黄鹤笑容中透着几分得意,招了招手:“黄兵,把肉拿过来,给各位师傅瞧瞧,再讨论讨论这肉要怎么切,怎么摆。”

黄兵上前,把竹篮放在台面上,揭开上边盖着的纱布,露出了篮子里堆叠而起卤猪头肉和卤猪耳朵,红亮的颜色,泛着诱人的油光。

李老三和众厨师纷纷围了过来,皆是眼睛一亮。

“这卤肉的颜色好漂亮!红亮红亮的,糖色才正宗哦!”

“卤香也很诱人,香料调和的很好,不是那种冲鼻的味道。”

“不愧是老板家里百年传承的手艺,确实看着就不一样。”

众厨师纷纷赞美道,不忘给黄鹤拍两个彩虹屁。

“硬是不一般,这卖相,太漂亮了。”李老三同样惊叹,他卤菜手艺不得行,但见过世面,晓得好与撇。

黄鹤和黄兵爷俩抬起下巴,嘴角微微上扬,表情一模一样。

那股得意劲,好像这卤肉真是他们做的一般。

黄鹤笑着说道:“来,李师傅,我们先来定切法,以及分量。”

“要得。”李老三点头,立马有徒弟搬来他的专用砧板和菜刀,他洗了手,擦干之后,从篮子里拿起一块卤猪头肉。

这卤猪头肉拿在手里就晓得火候很对,软而不烂,一抖颤颤巍巍,但又有韧劲在里头。

吃猪头肉不能太耙软,没得嚼头的东西是不适合拿来下酒的。

“卤猪头肉要切五公分宽,一钱厚,一份的份量大约是四两,拿这个盘子装应该刚好合适。”黄鹤挑了一个白色瓷盘,放在砧板旁。

“要得。”

李老三答应了一声,手中菜刀刷刷落下,一片片铜钱厚的卤猪头肉便顺着落下,用刀铲起往盘子里顺着摆一圈往中间堆砌,红亮的卤猪头肉浸透了卤汁,色泽如琥珀般,堆叠起来相当漂亮。

“好!就按这个标准来!”黄鹤满意极了,拍手道。

李老三不愧是一级大厨,这刀工和摆盘都是相当有水平,说什么他一下子就能理解到位,并且超额完成。

黄鹤接着道:“卤猪耳朵按三两一份算,差不多就是一只耳朵一盘,要切的薄,能透光的那种,而且要切的匀净,保证口感的一致性。”

李老三闻言先切了两刀,拈起两片厚度有点差异的耳片道:“哪一个更符合标准?”

“我看……”黄鹤左看右看,索性把两片耳片都吃了,点头道:“稍微厚一点那个,够薄能透光,但也有点嚼头,不然进了嘴巴都感觉不到,那就差点意思。”

李老三点头,刷刷就是一顿切,一只猪耳朵被切成了均匀的薄片,抓散了往白色瓷盘一装,红亮的色泽立马被凸显出来了,看起来相当不错。

很快,猪拱嘴也切片装了盘。

三盘卤肉往台面上一摆,看着确实有档次。

“这卤肉的颜色太漂亮了,卤的火候控的好,卤水浸透进肉里面,把颜色染成了琥珀色,是比外头卖的那些卤猪头好太多了。”李老三赞叹道。

这倒不是拍老板马屁,只有对上等卤肉的赞赏。

肉的品质如何,切的时候他心里就有数了。

一锅卤的肉,但火候把控的极好,卤猪耳朵保证了脆爽的口感,而不是和猪头肉那般软糯。

“李师傅刀工好,摆盘也是一绝。”黄鹤同样连连点头,相当满意。

李老三闻言笑了笑,老板的话还是中听。

这要是另外请了个厨师,他肯定不会那么尽心尽力的帮着切和摆盘,还要防一手被偷家。

但既然是老板自家卤的,那就没得说了,适当展现刀工,有利于巩固在老板心中的地位,以及将来涨工资。

黄鹤冲着一旁一个矮胖青年说道:“孙洲,你刀工好,切卤肉的活就交给你,以后就按李师傅这个标准来切和摆盘,不能有差错哈。”

“老板,我这刀工跟李师比还是有差距的,我切是没问题,但你要让李师多多指点我才行哦。”孙洲点头道。

“李师傅,你说呢?”黄鹤笑问道。

李老三听了孙洲的话很是受用,笑着点头道:“要得,我肯定不得藏私嘛。”

黄鹤让黄兵拿了一桶筷子过来,招呼众人道:“来嘛,大家都尝尝看,今天要是有老客户来,我就准备开始推了,看看这样的卤肉定价好多合适。”

试菜环节,可是大家最喜闻热见的。

李老三先动筷,夹了一块卤猪耳朵到嘴里,嚼到软骨咔嚓脆响在口中回荡,耳片薄软,口感绝佳,卤香越嚼越发浓郁,咽下后唇齿留香。

妙啊!

有这样一盘卤猪耳朵,酒不得多喝两杯?

接着他又尝了一块卤猪头肉,铜钱厚的猪头肉,口感比起猪耳朵更厚重,咬起来口感是软糯的,半肥瘦,卤香浸透,一口下去,还有些许卤汁在口腔里爆开的感觉,满口荤香。

香!太香了!

这一口,还真是美到他心尖上了。

卤猪拱嘴也不错,但他更偏爱猪耳朵和猪头肉。

李老三多吃了一块卤猪头肉,放下筷子道:“老板,这卤肉太好了!这锅卤水应该养了很多年吧?味道简直绝了!这一份卤猪头肉,我觉得定价两块没问题,这份卤猪耳朵还能再加五毛。”

一开始的质疑已经全消,嘉州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卤肉了。

就是独一档的味道。

卖相也好,往盘子里一摆,端上桌去,值得起这个价。

“确实好吃!太香了,绝对下酒!”

“这卤猪头肉真香啊,肥而不腻,一口下去了,满嘴荤香,两块我也觉得没问题!”

“两块有点贵吧?外边一斤猪头肉才卖两块五呢,我觉得卖一块六左右可能点的客人会多一些,和咱们餐厅的菜单价格也比较匹配。”

“我觉得张师说的有道理,一块六的猪头肉,两块的猪耳朵和猪拱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飞燕酒楼的后厨,终究是黄鹤在做主,所以大家也敢说一些和李老三不一样的想法。

这卤肉好,倒是众厨师的共识。

好在是老板自家做的,不至于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和工作。

“好好好,我都记下了,一会我和淑兰商量一下,再把价格确定下来。”黄鹤认真听着,连连点头,又指着那三盘卤肉道:“大家喜欢,分了吃嘛,不过篮子里这些就要留给客人了哈。”

“要得!”众人笑着应道。

黄鹤和黄兵对了一下眼神,走出了后厨。

赵淑兰刚从楼上下来,闻声往厨房方向看来。

黄鹤快步过来,招呼黄兵一起进了一旁的雅间,把门关上。

“卤肉拿来了?”赵淑兰问道。

“拿了,还让李老三把切的标准和摆盘都定好了,我让大家尝了,都说好。”黄鹤脸上难掩兴奋之色:“连厨师吃了都赞不绝口,咱们推出这卤肉,客人肯定很满意!”

赵淑兰闻言也笑了,她对这卤肉同样信心满满,开口道:“价格怎么定?”

黄鹤把众人的建议说了一遍。

赵淑兰拿出纸笔算了一会,说道:“我觉得卤猪头肉1.6元,卤猪耳朵卖1.8元一份,这样单份的价格看起来没有那么突兀的高。

卖堂食为主,如果客人要外带,就还是按份来算,不称斤卖。这样毛利能有五成以上。”

黄鹤闻言琢磨了一会,点头道:“要得,就按你说得来。”

“这个价拿,还能翻倍挣啊?”黄兵在旁听得有些诧异。

“开酒楼毛利不过半,半个月就要关门。”赵淑兰白了他一眼,开口道:“你晓得我们有好多员工?各种餐具、厨具、桌椅板凳一个月的损耗好多不?还有打点关系,维系客户……”

黄兵听得昏昏欲睡,等赵淑兰说完了,一脸期待的开口道:“那我想去摆摊卖卤肉,你们觉得可以不?”

黄鹤看了一眼,嫌弃道:“你那刀工,还是别糟蹋好东西了,你能把耳片切的跟砧板一样厚,简直是暴殄天物。”

黄兵瞪眼:“老汉!你说的比黄莺还过分!”

“说明我们父女心连心。”黄鹤笑道。

“烦!我去找孙洲练刀工!我就不信了,我还切不好一个猪脑壳!”黄兵气冲冲走了。

黄鹤和赵淑兰对了一下眼神,都有点意外。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家伙竟然还会主动要去练刀工?”黄鹤疑惑。

“他会想自己去卖卤肉挣钱,这才更奇怪。”赵淑兰笑着道:“转性了?莫非是看到周砚跟他一样年纪,已经自己挣钱自己花,被刺激到了?”

“教会的麻雀唱不圆,按倒的鸡婆不下蛋!我们喊他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成过,不晓得他这会是不是真下了决心哦。”黄鹤摸着下巴,脸上也有几分期待之色。

……

中午营业结束,周砚车篮子放了一包卤肉和一本书,慢悠悠的往图书馆去。

图书馆门口,汪大爷靠在躺椅上,闭着眼睛,轻轻摇晃着。

一旁收录机里传来评书声:“单雄信猛拍他肩头:“某出三百两!再赠兄台貂裘御寒!”围观者哗然中,秦琼抬眼望向这萍水相逢的豪杰,风雪模糊了视线,只觉怀中金锏隐隐发烫……”

周砚把车停下。

“《围城》看完了?”汪大爷眼睛都没睁开,便知道是周砚来了。

“对,看完了,今天来找您借新书。”周砚听着一旁收录机里的声音,笑着到:“放的是《隋唐演义》?”

“对,讲的挺有趣味,听着不费眼。”汪大爷坐起身来,瞧着周砚笑道:“你倒也见识广博,听几句就知道是哪本了。”

“猜的。”周砚笑道,《隋唐演义》的评书他没听过几集,但《隋唐英雄传》他从小爱看啊。

“给您带了点卤肉配酒。”周砚把油纸包装着的卤肉递上。

“你这卤肉味道确实不错,上回那包我配着喝了四两酒,平时只能喝二两。”汪大爷伸手接过,笑着问道:“多少钱?我得给你算钱了。”

“大师,你给我挑两本书就行,要什么钱呢,知识无价。”周砚笑着摆手,把车篮里哪本《围城》拿在手里,又补充道:“我老汉想看《水浒传》,让我给他带。”

汪大爷闻言笑了笑,略一思索道:“《水浒传》在进门第二个书柜第三排靠右边第五本,你这次可以看第五个书柜,第二排,最后那本。一个年轻作家写的,我觉得你们年轻人值得看一看。”

“要得。”周砚拿着书进门,先把《围城》放回原位,又去把《水浒传》找到,按着大爷给的指引,找到了第二排最后那本书。

淡蓝色占据八成的封面上,只有简单的一朵小花和五个字:

《人生》——路遥著。

小小的一本书。

周砚拿着两本书出来,放到车篮子里。

汪大爷已经把油纸袋打开,手边多了一杯酒,看着周砚笑问道:“卤牛肉学会没有?张记的卤味里面,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卤牛肉。”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