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47章 无声豆腐(6k二合一)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47章 无声豆腐(6k二合一)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8 来源:源1

“存款2158.82元,购房款进度21%!”

周砚把今天的钱点完装回箱子,然后在账本上把账目记下。

这个星期营业稳中带涨,涨幅大头是飞燕酒楼的卤肉订单,还有一部分来自非纺织厂工人用户的小幅增加。

没错,纺织厂工人的用餐频率开始趋于稳定,而随着口碑的扩散,来自苏稽镇府工作人员、老师这类相对高收入人群,用餐人数有所提升。

这是很容易区分的,工作日的纺织厂工人穿统一的靛蓝色工装,没穿工装的,也能从衣着打扮推断出大概职业。

这年代的衣服款式太少了,哪一个职业工作日大概穿什么衣服都是类似的,真不能怪周砚刻板印象。

黄琛这周来了两回,一回待客,一回是早上自己来吃面。

周卫国来吃过两回面。

一位副镇长,一位武装部部长,给周砚这饭店在小镇公职人员中提升了一些知名度。

口碑这种东西,就是一点点慢慢做起来的。

周砚拿出信纸,略一思索,便握着钢笔在纸上刷刷写了起来。

邱绮与汪遇的这段经历,让他颇为触动,写起来文思如泉涌,洋洋洒洒四页纸。

墨水晾干,扫了一眼,便直接装进信封,熟络的写上地址和名字。

写完有种心情舒畅的感觉,原来和别人分享美好的事情,也是会感到快乐的。

从柜子里取出一块木板,周砚写上卤牛肉——1.4元一份·(四两)。

多的不说,明天先卤十五斤卤牛肉。

周砚已经和他大伯、二伯、三伯预约了牛腱子。

一块钱一斤的牛腱子,一斤能出六两左右的卤牛肉,卖三块五一斤,综合缩水率和边角料损耗等问题,毛利能到五成左右。

三块五一斤的卤牛肉,周砚还是颇有信心的。

其中有五斤是给黄鹤准备的,没提前跟他说,但周砚不信他会不要。

躺回到床上,周砚调出面板扫了一眼:

【玩家:周砚】

【职业:厨师】

【财富值:3162.36】

【职业技能】:

刀工(高级):5600/100000

火候(中级):8488/10000

调味(中级):8688/10000

口才(高级):88999/10000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任务:

【支线任务:师父的执念!未完成】

【支线任务:赵淑兰的烦恼!未完成】

刀工、火候、调味稳定提升中。

刀工没什么好说的,现阶段的刀工水平足以应对他这个饭店所需的任何菜品。

火候和调味大幅度提升,正朝着高级迈进。

他这些天做了一些试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做系统只给菜谱的菜品,调味、火候的涨幅相对较小。

而他自己尝试烹饪的菜品,比如红烧鱼、面鱼这类菜,以及他师父教授的油渣炒莲白,火候、调味水平的提升就会比较显著。

周砚推断,这可能和他的主观能动性有一定关联。

系统给的经验会一次性提升刀工、调味、火候,但已经达成完美级别的菜品,多次烹饪带来的经验提升自然就不会高。

相反,一道他之前只是吃过、看过别人烹饪的菜品,那就需要更为谨慎地控制火候,以及调料的搭配、用量,这是尝试和学习的过程。

“有点意思啊,倒是可以在工作餐中进行更多菜品的尝试和练习,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周砚若有所思,倒是有了一些新想法。

在实践中进步。

经营饭店,其实菜品并非越多越好。

菜品之间的适配度,利润率,以及是否能上的了台面,会不会导致后厨错乱,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甚至于,如果系统给出的菜谱与当前菜单不适配。

哪怕这道菜再完美,周砚也不一定会将其上菜单。

相反,如果他自己能琢磨出一些适配率较高,或者跟着师傅学会一些不错的新菜,能够丰富菜单的同时,提升营业额。

能够达到【相当不错】的评价,就可以考虑上菜单。

比如,油渣炒莲白。

两个未完成任务中,他师父已经好几天没来上大师课了,回头见了他,还是得好好敦促一下。

肖磊同志,懈怠了啊!

至于赵淑兰的烦恼,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黄莺要想减重六十斤,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过每天骑行七八十公里,让她和黄兵的气色都变好了许多。

成功从一个虚弱的胖子,变成了一个活力满满的胖子。

这运动量,其实周砚都是佩服的。

对于日均消费六块六的尊贵VIP,他又能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呢。

关灯,闭眼,秒睡。

……

“咔嚓!”

“咔嚓…”

川美宿舍。

朱玉玉和邓虹一左一右站在夏瑶身后,一手拿着米花糖,一手拿着花生糖,嚼的那叫一个酥脆。

“这花生糖好好吃,虽然比米花糖要硬点,但嚼起来好香!”朱玉玉说道。

“我还是更喜欢米花糖一点,有股淡淡的香油味,和其他地方的相比,还挺特别的。”邓虹跟着道。

两人说着话,眼睛都往夏瑶手里拿着的画瞧着。

画上是一个厨房,大大的灶台前站着一个穿着厨师服的男人,手里拿着锅铲,是一个背影。

本该黑色调为主的厨房,颜色却用的颇为鲜艳多变,彩色的调味罐、鲜红的辣椒、泛着红光的灶膛……

夏瑶看着画,嘴角挂着笑意。

“这是周砚妹妹画的周砚吗?颜色用的好有感觉啊。”邓虹赞叹道。

“是啊,好大胆的撞色,但又有种莫名的和谐,对于色彩挺有天赋的。”朱玉玉也是往前凑了凑,点头道。

“构图也挺有意思的,三岁孩子看到的视角和我们是不同的,画功未经雕琢,全是灵性。”夏瑶笑着把画拿高了几分,让两人都能看清,带着几分感慨道:“是天真浪漫的颜色啊。”

“是不是周砚让他妹给他画的?”邓虹笑吟吟道。

朱玉玉跟着笑:“我觉得有可能哦,厨房工作照,哈哈哈……”

“不是,他说是沫沫自己画的。”夏瑶笑着道:“她可是超黏她哥哥的。”

“我怎么觉得多少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朱玉玉同志,吃人嘴短,咱们应该力挺周砚同志才对!我相信他。”

“说得对!俺也一样!”

夏瑶白了两人一眼,没好气道:“行了,你们赶紧刷牙去,大半夜吃米花糖,小心蛀牙!”

“好好好,不打扰你给周砚回信,记得替我们谢谢他投喂的零食。”两人嬉笑着离去。

夏瑶笑着摇了摇头,这次沫沫的画是画在画纸上的,周砚确实是一个好哥哥。

拿出画册,把画夹了进去,上边压了两本厚厚的教材,把它压平整来。

从信封里取出周砚写的信又看了一遍,脸上始终带着笑意。

“对了瑶瑶,下个月的生产实习,你报名了吗?我和玉玉准备去山城印刷厂,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呗,咱们说不定还能住一个宿舍呢。”邓虹抱着搪瓷盆回来,看着夏瑶问道。

朱玉玉把毛巾挂在门后的绳子上,也开口道:“对啊,跟咱们专业也对口,我听说报名的人可多了,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呢。”

夏瑶看着两人道:“这次公布的实习单位还挺多的,也不是非选印刷厂不可,印刷厂本身不负责广告设计和图书策划,在整个链条的下游。

相反,我觉得那些想要做品牌和打广告的酒厂、机械厂,生产实习中可能会有更多上手实践的机会,我还在考虑选哪一家。”

两人闻言面露思索之色:“好像有点道理啊……”

……

天刚蒙蒙亮,小周同志就带着老周同志去买菜了。

肉价果然降了!

肉票取消,各肉摊的肉价降幅喜人,基本都降了一半。

周砚他们出来的够早,可路上已经碰到好几个买了肉回家的路人。

平日一大早去供销社排队都买不到的精五花,今天拿着一样的钱去刀儿匠的肉摊就买到了。

这对消费者来说,可是究极大利好啊!

路过肉摊,更是围满了买肉的客人,这个要猪脚杆,那个要五花肉,刀儿匠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卖了十几年猪肉,第一回感觉卖肉那么简单。

“这回卖肉是真能挣到钱了,本来只能卖半匹猪肉的,今天少说也能卖一匹出去。”老周同志有些感慨道,“刀儿匠也算是翻身做主人了。”

“牛肉价格降一半,今天估计也要卖爆。”周砚也是笑着道,“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供销社的肉只是难排,不是买不到。现在在刀儿匠这里可以选到更安逸的肉,短期冲动消费会增加销量,但一般家庭每个月买肉是固定支出,用了就没了。”

老周同志若有所思的点头,想了想又道:“但刀儿匠的生意肯定还是比以前要好做些,能从供销社那里抢到客人了。”

“有道理。”周砚表示认可。

从周村买了牛肉,又去桥头章老三和徐老二那把猪肉拿了。

“老汉,你看着车子,我去买两把小青菜。”周砚把车撑起,和老周同志打了声招呼,往石板桥头那一排卖菜的小贩走去。

面里放的小青菜每天都要买新鲜的,莲花白也得补两个,还要再买点新鲜的蒜苗用来炒回锅肉。

食材采购就是这样一件琐碎且麻烦的事情,如今好在有老周同志帮忙搭把手,不然他还得跑两趟,更费时间。

菜贩其实都是苏稽镇的农民,一早去把挂着露珠的菜从地里摘回来,背着背篼到镇上来卖,换了钱,再去供销社买点生活用品。

以蔬菜目前低廉的价格,也就只能挣点幸苦费。

不过随着包产到户的政策推行,农民的日子比以前还是好过了许多,嘉州水资源充沛,种地相对还是要容易许多的。

周砚不急不缓的往前走,目光扫过一个个摊位。

【一堆满是虫眼的无公害白菜】

【一颗还不够成熟的莲花白】

【一堆优质的小青菜】

一行行鉴定结果从周砚眼底飘过,周砚停下脚步,弯腰捡了两把用稻草捆好的小青菜,一把能有一斤多,只需一毛钱。

继续往前。

【一堆歪瓜裂枣的白萝卜】

【一块完美的豆腐】

周砚脚步一顿,看向了角落里缩着的一张折叠小桌子,上边摆着两方豆腐。

【一块完美的豆腐】

【一块不错的豆腐】

外观看起来并无明显区别的两块豆腐,鉴定结果却截然不同。

完美和不错之间,可是差着【相当不错】【极其不错】两个级别呢。

周砚看了眼摊子的主人,小桌子后边坐着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看着很瘦,身上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靛蓝色中山装,洗的发白,裤子上有好几个补丁,脚上穿的还是一双草鞋,露在外边的脚拇指冻得发红。

少年刚好抬头,和周砚对上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脑袋。

周砚忍不住摇头,这可不是做生意的料,看到男人都会害羞,要是看到少妇,那不得把脑袋埋裤裆里。

他往前张望了几眼,果然还有三家豆腐摊,顺着往前走去。

【一块不错的豆腐】

【一块相当不错的豆腐】

【一块不错的豆腐】

周砚提着两个莲花白又转了回来,在少年的豆腐摊前停下了脚步。

豆腐不稀奇,四川人爱吃豆腐,也擅长做豆腐。

所以,卖豆腐的人也不少。

但一份被鉴定为【完美的豆腐】,周砚高低得尝尝到底怎么一回事。

别家最好的评价也就【相当不错】。

完美,多稀奇的词条啊。

别人的摊子恨不得摆到路中间去,他这豆腐摊比别人往里缩了半米,刚好把路给让了出来。

这少年倒是守规矩,可守了规矩,又太过羞涩,两方白花花的豆腐,还是完完整整的摆在小桌子上,竟是一块都没卖出去。

“豆腐好多钱一斤?”周砚开口问道。

少年抬头看着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嗯?”周砚皱眉。

“他是个哑巴,又是个聋子,听不见,讲不来。”隔壁卖菜的嬢嬢看着少年叹了口气。

原来是个聋哑人,周砚愣了一下,看着桌子后边清秀的少年,心里顿时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少年却抬头冲着他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伸出两个手指。

即便如此,也要对生活比个耶吗?周砚为他乐观积极的精神所感动。

“他的意思是说,豆腐卖两毛钱一斤。”卖菜嬢嬢给他翻译,带着几分怜悯道:“价格一样,不过他家的豆腐比别家要细嫩点。吃了不会说话的亏,来了三回,三回一半都卖不完。”

周砚抿嘴,脚拇指尴尬的在地上抠出了三室一厅。

“这块,一斤。”周砚指着前边这块豆腐,伸出了一根手指。

完美的豆腐,高低得尝尝是啥味道。

少年拿起豆腐刀,轻轻滑了两刀,一块方方正正的豆腐便切了下来,拿油纸一包,外边再绑一根稻草,拿小秤勾起来称了一下,秤杆扬的高高的。

技术还得练,这少说也多了一两。

少年把豆腐递给周砚,还是比了两个手指。

周砚想了想,又指着后边那块豆腐伸出了一根手指:“这块,也要一斤。”

少年愣了愣,摇头,指着前边这块豆腐,脸上露出了几分着急的表情,修长的手指翻舞,像是手语。

可惜周砚看不懂,对牛弹琴。

“就要这块。”周砚态度坚决。

很显然,这少年知道哪块豆腐更好,并且希望他买走更好的这一块。

但周砚要的就是一块好,一块没那么好。

不然,怎么尝的出完美的豆腐到底完美在哪里。

做实验还得要对照组呢。

周砚气场更强,少年虽不解,但还是从第二方豆腐上给周砚切了一块。

这一回,秤杆扬的更高了。

确实还得练,这一块少说也多了二两。

周砚接过豆腐,摸了五毛钱递过去,提着豆腐转身就走。

少年拿着钱愣了一下,起身准备追。

“他心地好,给你你就收到。”卖菜嬢嬢拉着他说道。

少年攥着钱,却是摇了摇头。

周砚走回到自行车前,先把素菜放进车篮子,然后把两块豆腐小心放在素菜上边。

“中午吃豆腐?”老周同志有些意外。

“对,这豆腐好得很。”周砚笑着点头,手扶着车把,心头还是觉得不太得劲。

“老汉,你再等我十分钟。”周砚说了一声,又掉头往回走去。

少年眼前一黯,下意识抬头,看到是周砚,脸上露出了笑容,立马举起一毛钱递向他。

“我不是来要这一毛钱的,我来教你怎么把豆腐卖出去。”周砚笑着摆手,从衣服兜里抽出那只派克钢笔,又从少年用来包豆腐的牛皮纸中抽出一张。

他在背面刷刷写下四个字:无声豆腐。

描边,加粗。

以及大大的:两毛一斤!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备注:我是个聋哑人,我听不见你的声音,但我能懂您的笑容。

周砚把写好的广告纸摆在了豆腐旁。

少年看着纸上的字愣愣出神,再抬头看周砚,眼里俨然已有泪光在闪烁。

很显然,他认得字。

那就简单多了。

周砚从口袋掏出账本,摊开新的一页刷刷写了一行字给他看:豆腐不是这么卖的,我来教你。

少年抬头看着他,点了点头。

周砚收起账本,第一步就是把少年的小桌子挪到了和隔壁两边卖菜的齐平,然后往摊摊前一站,中气十足地喊道:“买豆腐——买豆腐——两毛钱一斤,白豆腐不包浆,菜刀一打两眼光,豆腐好,豆腐香,美女吃了变西施,帅哥吃了不垮丝……”

他人高马大,穿着一身白色厨师服,往这一站本就显眼,声音又洪亮,立马引来了不少目光,还有人围过来的。

“姐姐,买点嘛,你看着和豆腐好的很,切口平整,一看就多细嫩。”

“嬢嬢你放心,这豆腐煎来吃,炖来吃,还是拿来做麻婆豆腐味道都好得很。”

“我不收钱,我也是买豆腐的,这弟娃耳朵听不见,嘴巴又不会说,两方豆腐一块都卖不出去,好造孽嘛,我不帮他吆喝两声,怕是一天都卖不完。”

周砚换上笑脸,东拉西扯,两方豆腐一会就卖了大半。

他嘴甜是一回事,客人看到小桌上的纸后,再看看清秀拘谨的少年,两毛钱顺手就掏了。

反正本来就要买豆腐,哪家买不是买。

人一围上来,便一个接一个。

周砚看着划豆腐、称豆腐,收钱找零忙团团转的少年,笑着转身离开。

他能做什么?

不过就是帮他写张招牌,吆喝两声而已。

希望吃了他豆腐的客人,回去之后会觉得满意,下回再来照顾他的生意。

【完美的豆腐】不应该被声音所埋没,这是他对食物的态度。

“去整啥子了?”周淼看着笑着走来的周砚问道。

“帮一个小孩卖了点豆腐。”周砚笑着跨上车,往前蹬去:“走嘛,今天回去有点晚了,要抓紧时间。”

“卖豆腐?”周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蹬着自行车跟上。

回到饭店,周砚把两块豆腐拿出来,拿了两块土碗装着。

对比着看,差距依旧不明显,闻着都有股淡淡的豆香。

豆腐放到一旁柜子上,周砚开始炒浇头和臊子。

今天黄兵和黄莺兄妹依然来的早。

两人点了面,黄兵注意到墙上增加的一块牌子,惊声道:“卤牛肉?!砚哥,你把卤牛肉做出来了?”

“对,今天正式上了。”周砚笑着点头,“你回去跟你老汉说一声,问他今天要不要,我给他留了五斤。”

“要得。”黄兵点头,他老汉儿千叮万嘱,让他一定要盯紧了周砚啥时候上卤牛肉,然后第一时间上报。

上个星期卤猪头肉上菜单之后,有不少飞燕酒楼的老主顾来吃饭,特意点了卤肉。

问起最多的,还是卤牛肉。

他老汉只能以暂未上线搪塞,其实心里比谁都着急。

早上面卖完,赵嬢嬢忙着煮跷脚牛肉高汤,周砚则是开始做卤肉。

猪蹄、牛肉、猪头肉、猪耳朵……按先后顺序下锅,小火慢卤。

灶里的火刚歇。

门外已经响起了摩托车声。

“周老板!周老板!我来了!”

黄鹤匆匆走进门来,神情中带着几分激动。

……

晚点还会有一更~~

求下个月的保底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