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66章 真香啊!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66章 真香啊!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8 来源:源1

“硬是松软可口,蛋香十足,咸淡适宜,好吃!”赵嬢嬢一口气吃了半个鸡蛋饼,连连点头称赞,还忍不住自我反思了一下:“相比之下,我做的简直不配叫鸡蛋饼。”

老周同志也吃了半个饼,斟酌着道:“周砚做的这个鸡蛋饼是香,但我觉得你的做的也是不相上下,实际上,我还更喜欢吃厚一点的呢,更有韧性。”

“你就张起嘴巴乱说话吧。”赵嬢嬢白了他一眼,嘴角却是忍不住上扬,拿筷子把他碗里的另一个饼给夹了起来,“反正你不喜欢吃,我和幺女一人半个。”

“要得。”老周同志咧嘴笑。

“妈妈,我也爱你!”周沫沫看着盘子里突然天降半个饼,眼睛亮了起来。

周砚笑了,几个素饼就能吃的那么开心,他们这家人可太容易满足了。

他前世不怎么会做饭,但煎鸡蛋饼的手艺还不错,算是为数不多拿得出手的。

当然,主要是配方简单,做法也简单,多练几回就熟练掌握。

冰箱里只要有鸡蛋和面粉,顺手就能给自己摊一张味道不错的鸡蛋饼。

顺手把锅给涮了,周砚擦着手从厨房出来,打开车篮子里的布包,从包里拿出了那本杂志。

“这么晚还去图书馆借书了?”老周同志正准备收碗,随口问道。

“不是借的,是何主编送的,今天他来采访我们师叔祖,刚好碰上了。”周砚笑着说道,“我们家的跷脚牛肉上新一期的杂志封面了,还有两页专访。”

“真的!”赵嬢嬢眼睛亮起,一下站了起来。

“太好了!”老周同志也不收碗了,两眼放光的看着周砚手里的杂志。

只有周沫沫道心稳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吃鸡蛋饼。

“瞧,这就是那天拍的照片。”周砚把杂志放在桌上。

“哎呀!拍的这么乖,这么清楚啊!你奶奶的碗没白借。”赵嬢嬢惊叹道,手在衣服上蹭了又蹭,才小心翼翼的伸手把杂志拿了起来,仔细端详着,脸上满是喜悦之色。

“硬是好看!杂志封面,太有排面了!”老周同志也是一脸兴奋。

开个小饭店,还能上杂志的封面,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

报纸不得是大人物才能上的吗?

杂志他们不懂,但肯定也不简单。

“周砚,上这个杂志有啥子好处呢?”赵嬢嬢看着周砚问道。

老周同志也是看向了他。

“这个杂志是省内最专业的烹饪类杂志,在全国范围都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力,深受厨师、美食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周砚笑着给他们介绍道:“一般来说,能上杂志的都是业内大拿,比如我那作为嘉州名厨的师叔祖。”

赵嬢嬢和老周同志听完愣了一下。

“那不是说明,你也成名厨了?”赵嬢嬢欣喜道。

“顶多算个新星。”周砚摆摆手,“不过能给咱们跷脚牛肉扬名,说不定会有更多客人来吃,也算打了个广告吧。”

“那也是大好事啊!”老周同志忍不住拍手叫好。

周砚这么一比方,他们大概知道这杂志的含金量了。

喜上眉梢,乐不可支。

赵嬢嬢翻开杂志,很快找到了有周砚照片这一页,连连点头:“这这张单人照拍的也好看!硬是帅得很,就是印出来黑白的,不如封面清晰。”

“还算清楚了,你看旁边这位大爷,脸黑黢黢的,五官都看不清。”老周同志看了眼说道。

赵嬢嬢把杂志递给老周,“念来听听,都写了些啥子。”

作为扫盲班的幸存者,赵嬢嬢识字不多,勉强能把自家人名字画明白。

老周同志接过杂志,声情并茂地念了起来:“惊艳味蕾的牛肉新吃法——苏稽跷脚牛肉!嘉州下辖的苏稽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青年厨师周砚,将这道有着悠久历史的跷脚牛肉从菜谱中复刻优化,真正做到了汤鲜味美,别具风味。其兼具的祛寒除湿的功效,更是曾在青衣江畔悬壶济世的老中医精神的延续。

跷脚牛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令人动容的传承故事,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成为新的嘉州名菜。

年仅二十岁的青年厨师周砚,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勇于攀登高峰精神更是令人钦佩。

周二娃饭店位于嘉州苏稽镇嘉州纺织厂正大门左侧,除跷脚牛肉之外,周砚烹饪的菜肴以鲜香醇厚见长,卤肉更是一绝,饭店每日座无虚席,值得登门一试。”

“写的真好!这跷脚牛肉的故事被他们这么一写更好了。”赵嬢嬢高兴道。

老周同志也是一脸感慨道:“文采真好,最后还给我们打了个广告,何主编这个人没得说,太好了!”

周砚今天在外边其实也没把文章看完,听老周同志念完,也是连连点头。

这年代的文字工作者,确实文采斐然,把跷脚牛肉的典故润色的极好。

对他意外发现菜谱,并复刻出跷脚牛肉这一段也是增加了一些戏剧化描写,从而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刻苦钻研,勇于攀登,厨艺精湛的五好青年厨师。

挺好的。

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这么吹。

但听别人这么吹他。

真香啊。

何主编这人,真不赖!

最后还给打广告呢!

别的不说,光是最后这句广告,周砚觉得就应该请何志远吃顿饭。

“这杂志好好收起,下次回村,带回去给他们瞧瞧。”赵嬢嬢小心把杂志合上,手指轻抚着封面上的跷脚牛肉图片,一想到村子里那些老娘们的嘴脸,已经忍不住想笑了。

“明天我准备回老娘那拿把锄头,你要回不?”老周同志笑问道。

“回!”赵嬢嬢立马点头,“我也刚好回去看看我托老娘养的鹅长大没有,逮一只上来杀了干。”

周砚看了眼老周同志,他可太懂他妈了。

周砚又把那信封取了出来,一边拆一边道:“对了,何主编还把咱们的合影洗出来了,也一并拿给了我。”

信封拆开,倒出来三张照片。

两张合影,还有一张是周砚站在饭店门口的单人照片,就是印在杂志里那张,不过这张是彩色的。

赵嬢嬢先拿起合影,一家四口站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拍的真好,这可是咱们家第一张合影呢。”赵嬢嬢一脸满意道。

老周同志也是笑着说道:“回头我去供销社买两个相框把他们装到相框里头,这样就不会弄脏了。”

赵嬢嬢又拿起周砚那张单人照,脸上笑容愈发灿烂:“何主编也是有心了,还给你洗了一张单人照,这张照片好啊,回头要是有人介绍对象,先让女方看看照片,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女方要是看了照片,怕是高低都要来看一眼真人。”老周同志说道。

“那是,我生的儿子,长得就是这么帅气。”赵嬢嬢有些得意,想了想,又看着周砚问道:“你下回给夏瑶写信,要不给她寄张照片?”

“寄照片干啥?!”周砚连连摇头,上回周沫沫给夏瑶画的他,他都觉得有点尴尬,寄照片就更离谱了。

“那你给她寄一本杂志呗,好不容易上一回,别人不送就算了,夏瑶肯定得送一本。”赵嬢嬢一脸认真地给他分析:“咱们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太好,但现在人家夸了,说的都是大实话,得给女同志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

“妈,你就别瞎操心了。”周砚笑着把照片收回信封,“老汉,相框明天我去买,我先去洗澡了,明天又要忙了。”

“要得。”老周同志点头。

“回头记得买一本给夏瑶寄过去啊,这本我收藏了。”赵嬢嬢冲着周砚的背影说道。

“好~”周砚应了一声。

赵嬢嬢把老周同志拉着坐下,把杂志往前翻了一页道:“你再给我念一遍,一个字一个字教我念,我回头才晓得怎么给他们讲,又不显得我没文化。”

“来嘛。”老周同志笑着指着标题道:“震惊……”

“震惊!”吃完鸡蛋饼的周沫沫也凑了过来,跟着奶声奶气念道。

一本《四川烹饪》杂志,给老周家带来了不少喜悦和笑容。

周砚拿了衣服去后院洗澡,脑子里已经在考虑明天怎么跟老太太说采访的事,也不知道老太太会不会答应。

……

与此同时,苏稽镇上的一处平房里,肖磊正在泡脚。

冒着腾腾热气的木桶里放着两双脚,坐在他对面,身材微胖的中年女人是他的婆娘马冬梅,此刻瞪着眼睛,嘴巴微张,惊讶道:“你是说,周砚上了你师叔都还没有上的《四川烹饪》杂志,做的菜还登上了杂志封面?”

肖磊点头道:“是,今天那杂志社的副主编何志远把杂志拿了一本给周砚,说是蓉城已经发售了,嘉州的报刊亭明天应该也能买得到。

周砚做的跷脚牛肉味道确实好,这是他们周村的传统美食,正宗做法一度消失,是他把传承接上,才被何志远专访。”

马冬梅一脸高兴,“这是好事啊!这娃娃之前是因为你跟王德发起冲突才被开除,现在饭店开的红红火火,又得了杂志专访,日子越过越好了。”

“是,年纪轻轻就被专访,又上封面,将来成就肯定远在我之上。”肖磊也满是欣慰的点头,“他刀工练了两年多也就一般水准,没想到在火候和调味上天赋那么高,我之前有些耽误他了。”

“刀工是基本功,怎么能说耽误呢。”马冬梅看着他笑吟吟问道,“你跟我说这个,是不是想喊我明天去苏稽帮你买几本最新一期的《四川烹饪》杂志?”

“梅梅,英明啊。”肖磊一脸钦佩地握住了她的手。

“魔法披风。”马冬梅白了他一眼,“你就说好多钱一本?你打算买几本?”

“我看了定价的,五角,你就给我买个……”肖磊犹豫了一下,伸出了两根手指:“两本嘛。”

“要得。”马冬梅点头,明天早上我就坐公交上嘉州给你买。

“梅梅,你太好了!”

“周砚是你徒弟,也喊我一声师娘的嘛,这娃娃有孝心,也有担当,他有出息,我一样高兴噻。”

“那是。”

“到时候你给我留一本,我出去打麻将的时候带出去给那些麻友们开开眼,好让他们晓得我们有个这么有本事的徒弟。”

“要得!”

……

晚点会有第二更~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