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锦绣农女种田忙 > 第8538章 年味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8538章 年味

簡繁轉換
作者:巅峰小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8 09:21:31 来源:源1

长坪村。

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还有两天就要过大年,对于城镇里的居民来说,他们的忙碌是另一幅景象。

但对于庄户人家来说,那年味儿可就不是一般的浓郁了。

明人不说暗话,杨若晴穿越来到这里这么多年,她最享受的就是每年腊月过年,以及正月的走亲访友。

比起正月的走亲访友,她甚至更更更喜欢腊月这段短暂而宝贵的时光。

比起后世的工业化文明,这个时代是真正的古代,完完全全的农耕社会。

这个时代不存在除外打工,再回家装逼那么一说。

这个时代的村民们九成以上一年到头都是在村子里生活,像祖辈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村口的老枫树底下,巷子口,村南头的打谷场,能晒到日头的南面墙根底下,屋后的土粪堆旁,院子前后的柴草垛子里……全都是村里男女老少的乐园。

小孩子在这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男人们聚在一块儿晒日头抽旱烟,女人们端着针线活坐成一排边干活边拉家常,老太太们背着大孙子从边上过,挑水的,劈柴的,浆洗的,去菜园子里撇白菜的,以及从镇上赶集回来的,路过这些地方谁都得停下脚步聊几句。

进了腊月,大家伙儿见面问的最多的话无非以下几句:

“年货都备齐全了吧?”

“家里老人小孩过年的衣裳鞋袜都做妥当了没?”

“今年称了多少斤猪肉过年啊?”

“三十斤啊?啧啧,那够吃啦,今年能过个大肥年啦!”

“……”

杨若晴行走在村子里,耳濡目染都是这些,真的很沉浸这种氛围。

不像后世,一年到头村里见不到几个年轻人,就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年轻男女们远走他乡赚钱谋生计,村子里见天死气沉沉,家家户户门窗紧闭。

一年到头的辛酸苦辣只有在他们自己清楚。

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看看,等到吃完年夜饭,正月初二开始又得计划着出门务工,孩子们像是感觉到了什么,时时刻刻紧黏着爸妈的身边,唯恐一眨眼爸妈就不见了。

所以很多爸妈都是趁着孩子睡着的时候偷偷离开村子。

但孩子醒了肯定还是要在爸妈留下的楼房里上上下下的找,哭得撕心裂肺。

这个时代不一样,爹妈再穷也跟孩子们在一块儿,哪怕吃糠咽菜都是你一碗我一碗,热热闹闹。

杨若晴喜欢这个时代,喜欢这个时代的热闹。

即使清贫,但清贫也有清贫的好,人比较朴实,不像后世那么浮躁,装逼犯那么多!

有钱就是有钱,没钱就是没钱,不像有些人在牌桌上玩的大,手机网贷里的催款信息一条接一条。

这年头,没钱过年就老老实实去跟亲戚朋友借,去跟村里的大户那挪。

这不,吃夜饭这当口,杨若晴和骆铁匠就前前后后接待了好几拨前来借钱过年的村民。

有的甚至还是邻村过来的。

对于这些过来借钱的村民们,只要不是人品很差,好吃懒做的那种,甭管是杨若晴还是骆铁匠,甭管借多借少,怎么着都不可能让人家空着手回去。

正如骆铁匠说的那样:“今年来咱家借钱借粮的比往年要多,究其原因还是跟暑天那场水灾脱不开干系啊!”

杨若晴也轻轻点头:“等把今年熬过去了就好了,我爹下昼接到了镇上保长捎的口信,明日上昼让他带人和车去镇上呢,铁定是救济粮下来了。”

听到救济粮终于发到村子里,骆铁匠长松了一口气,“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当今圣上仁慈,还是管咱老百姓死活的。”

杨若晴莞尔,“那肯定啊,当今圣上爱民如子。”

别的不敢说,在治国和爱民这块,齐星云身为一代帝王真的是呕心沥血了。

因为今天夜里这边的风俗是到了入夜之后,子时之前,全村人就要赶紧躺到床上,不管你睡着还是睡不着,都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制造大的动静。

养了狗的人家,即便平时对狗再抠巴,饥一顿饱一顿的。

在今夜,主人家都要让狗吃一顿饱的,然后摸着汪星人的脑袋好言好语的叮嘱它今夜乖乖缩在狗窝里睡觉,甭管外面有啥动静都不要多嘴……

智商高的狗或许能听懂,智商低的,就当狗主人是放屁了,该咋叫还咋叫。

所以第二天那种狗狗少不得要挨一顿打,更有甚至还会被吊起来剥皮,葱姜蒜走起,成为正月招待亲戚朋友的一盘菜。

没辙啊,因为大伙儿都觉得今夜是越安静越好,今夜爱叫的狗狗被誉为不吉利的象征……

但是在杨若晴看来,看家护院听到响动就叫几声以示警告这是狗狗的天性,主人家犯不着较真。

“晴儿,夜饭烧好了,那咱都早些吃了回屋歇着去吧。”王翠莲过来找杨若晴商量。

今夜家里一下子多了四位扬州来的姑娘,孙氏和小花他们都过来帮忙烧饭了,所以今夜两家人是聚在一块儿吃的。

“好,我这就去喊志儿,让他去知会几位姑娘去饭堂里落座。”

杨若晴过去喊了大志,大志说:“娘,小乔就不让她去饭堂了,待会我给她送去屋里。”

杨若晴点头:“好,你安排就行。”

然后杨若晴又去喊杨华忠和大安,隔壁院子里,杨华忠和大安都在,不仅他们在,杨华明杨华洲这些老杨家的老少爷们都在,显然,明日一早杨华忠要去镇上拉赈灾粮,人手他想从老杨家内部调。

七八个人,五六辆车,完完全全拿得出来。

听到杨若晴喊吃饭,杨永青打趣问:“晴儿,你就喊三叔四叔,不喊我们,是不是太偏心眼啦?”

杨若晴笑着,也不隐瞒,实话实说道:“不是偏心眼,是四婶之前就在这边灶房帮忙,我家是照着人头打米下锅的,喊小哥你们过去也没有饭菜招待,反而怠慢了。”

杨永青说:“不怠慢不怠慢,只要有一口酒,几粒花生米,我都行!”

杨华明笑骂杨永青:“你去个啥?我都不想去,骆家这趟来的客人是几位娇滴滴的姑娘,咱这些糙老爷们去还不得吓到人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