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命夫人們一一告退離宮。徐氏和孫氏兩人,被謝明曦留下說話。
“祖母近來氣色頗佳。”沒了外人在場,謝明曦未再端著中宮皇后的架勢,語氣也隨和多了。
徐氏笑道:“她們一個個私下裡瞧不起我,當著我的面還是得笑臉逢迎奉承。我老婆子的日子越過越舒心,氣色好也是應該的。”
徐氏頗有唾面自乾自我解嘲的勇氣。
所謂人不要臉,天下無敵。豁出這張臉皮就會發現,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被人笑話幾句算什麽。現在還不是要一個個捧著她向她示好?
俞太后被鬥垮了,李太皇太后早就不中用了。這座后宮,已是謝明曦的天下。她身為謝皇后的祖母,狐假虎威是必須的。
謝明曦啞然失笑:“祖母說話總是這般風趣。”
謝明曦對娘家的態度不算熱絡。偶爾宣召徐氏孫氏進宮說話,偶爾賞些金銀玉器,偶爾給娘家人一些體面。
簡而言之,表面的風光是有了,正經的實惠好處卻是沒有。
俞太后當年為皇后時,不遺余力地抬舉俞家。短短數年間,俞家子孫紛紛出仕為官,加上門生故舊和依附的官員們,結成了俞顧一黨。
有俞太后的先例在前,謝明曦對待娘家的態度,也為她博了賢惠的美名。
謝明曦笑著問道:“再過些日子,府裡就要操辦喜事,迎娶新婦進門了。一切可準備妥當了?”
徐氏連連笑道:“一切都準備好了。娘娘放心,謝家一定會將這樁親事辦得熱熱鬧鬧。”
俞光德病了一場,家主之位讓給了俞光正。不過,對謝俞兩家結親之事毫無影響。
謝家歡歡喜喜地準備親事,並無半分看低俞婉之意……對謝家來說,抱緊謝皇后這棵大樹才是最要緊的事。娶進門的新婦娘家勢弱算不得什麽。
說起親事,不免要說一回謝元蔚。
“元蔚在翰林院裡做修纂,其實還沒什麽正經差事。”徐氏語氣中滿是驕傲:“不過,元蔚為人謙遜做事認真,時常被誇讚。”
謝明曦笑而不語。
謝元蔚當然是優秀出色的少年郎。十五歲的探花郎,找遍大齊也沒第二個了。再有她這個身為皇后的堂姐,謝元蔚的光明坦途可以預期。
稍微長點腦子的,不會也不敢刁難謝元蔚。
徐氏咳嗽一聲,試探著問道:“皇上和娘娘不會再去蜀地了。蜀王府也無需太多人守著吧!”
這是惦記還留在蜀地的謝元舟了。
謝明曦隨口笑道:“蜀王府是皇上親手所建,皇上對蜀地的感情也頗為深厚。自是要留信任可靠之人駐守。”
聽話聽音。
徐氏一聽便知短期之內謝元舟回不了京城了,立刻改口笑道:“娘娘說的是。元舟行事穩妥,是第一等信任可靠之人。就讓他好好在蜀地待著,給皇上和娘娘當差做事。”
謝明曦笑了一笑,並未許下什麽錦繡前程的承諾。轉而看向孫氏,溫聲問道:“大嫂懷著身孕,今日這般勞累,回去一定要好生歇息幾日。”
孫氏笑道:“娘娘放心,我精神好得很。前幾日相公鬧騰著要去皇莊,我還動手教訓了他一回。”
謝明曦:“……”
……
看著孕中凶悍依舊的娘家嫂子,謝明曦腦海中閃過一句話。
惡人自有惡人磨。
劣跡斑斑的謝元亭,進了皇莊當差後,老實安分沒半個月,就被“有心人”挑唆著賭錢喝花酒。
賭錢輸了,謝元亭心情鬱悶,被幾個皇莊管事半拖半拽地拉進了青樓。酒壯慫人膽,兩杯水酒下肚,謝元亭摸到了美人的香手。然後……
門被嘭地踹開,一臉怒氣的孫氏衝了進去。當著那幾個管事的面,將謝元亭揍得鼻青臉腫慘呼連連。摸過美人香手的那隻胳膊,差點被生生折斷。
幾個管事也被孫氏的凶悍嚇住了,壓根不敢為謝元亭說情,灰溜溜地逃了出去。
那一回過後,再無人敢邀謝元亭喝花酒。
謝元亭回謝府養了一個月的傷。
傷好了之後,謝元亭想去皇莊當差,孫氏不允。謝元亭一怒要奮起反抗,又被孫氏揍了一頓。於是繼續在謝府養傷。
然後,孫氏便傳出了喜訊……
孫氏有了身孕之後,謝元亭又動了心思,想納個通房丫鬟什麽的。結果怎麽樣,不用說大家也該想到了……
總之,謝元亭在皇莊裡領著一份俸祿,實則隻當了半個月的差。
俞太后病倒之後,諸事不管。謝元亭這一步閑棋,也徹底成了無人過問的廢棋。告病半年也沒人過問。
“相公近來讀書頗肯用功。”孫氏目中露出欣喜之色:“雖說他傷了腿,這輩子不能做官。不過,多讀些書,多明白事理,總是好事。”
謝明曦略一點頭,張口讚許:“說得沒錯。”
只要謝元亭不惹禍,老老實實待在謝家,一輩子衣食無憂。讀書權當是消遣。
就如謝老太爺一般,閑來無事寫詩作畫下棋,身畔還有年輕貌美的丫鬟伺候著,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不過,有孫氏在,謝元亭是沾不著年輕貌美丫鬟的邊了。
……
當晚,徐氏和孫氏在椒房殿裡用了晚膳。謝皇后命扶玉送徐氏孫氏回謝府。
這當然又是足以誇耀的榮耀。
徐氏滿面自得,在兒子媳婦的攙扶下邁步進了謝府。
謝元亭竟也出來相迎。
每日錦衣玉食,好吃好喝,除了不時挨打之外,日子倒是和往日差不多。謝元亭白胖了一些,氣色也頗為不錯。
孫氏看了夫婿一眼。
謝元亭不怎麽情願地上前,扶著孫氏的胳膊,口中嘀咕:“懷孕三個月,肚子才顯懷,哪有這麽嬌貴。”
孫氏今日心情好,難得沒有惡言相向,柔聲嬌嗔道:“就讓你扶著我走幾步,瞧瞧你這副不情願的樣子。半點都不心疼人家。”
謝元亭耳邊發麻,起了全身的雞皮疙瘩:“算我求你了。你還是直接扇我一巴掌得了!”
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