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九十九章:王越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九十九章:王越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应该说,屠滽作为兵部尚书还是合格的。

虽然到任的时间不长,但是有赖于他多年在各地奔走的经验,再加上这些时日对兵部各种卷牍文书的查阅,这份奏章当中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十分有见地的。

当然,或许是因为屠滽到北方边地的时间不多,其中一些看法,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不过,至少从主张上来说,屠滽还是偏向于进取的,对于朱佑樘来说,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将这份奏章放下,朱佑樘的目光闪动,似乎是想到了什麽。

屠滽知兵,但是,他的这种知兵是建立在文臣对兵事的认知上的,简单的说就是让他提调兵部,安排粮草是可以的。

但是,要论到具体的用兵方略和训兵之法,他却是并不擅长,所以如果真的要安定边事的话,还是需要一个足够有经验的在外将领。

手指在面前的奏章上轻轻滑过,朱佑樘闭目沉吟了片刻,随后问道。

「朕没记错的话,威宁伯王越,现在应该在安陆吧?」

戴义微微一愣,似乎是没想到天子会突然问起这个。

而且,威宁伯这个称呼。

作为司礼太监,戴义的专业素质,显然是足够的,只是迟疑了一瞬,他便答道。

「回皇爷,王越于成化十九年被贬为庶民,谪居安陆,奴婢记得,上次传来他的消息,是去年七月,他上奏陈冤,要求重新彻查当年的旧案,疏入之后,被先帝留中不发,未有处置。」

「陈冤?」

朱佑樘轻嗤了一声,神色有些复杂。

是啊,的确是冤的很。

作为成化朝最拔尖的将领之一,王越属于那种罕见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他打从少年时起,就有感于两宋孱弱衰亡,发奋苦读兵书,习武善射,后来成年之后参加科举,顺利考中了进士。

入仕之后的十七年间,顺利从监察御史一路升任为右都御史巡抚大同,可谓前途光明。

而他的命运,也从这个时候,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偏移。

成化三年,鞑靼分别在三月和五月两次进犯,因其分兵多路,各处不得不同时抵挡。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越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他以巡抚的身份亲自领兵击退鞑靼,斩首数十人。

事后叙功,王越兼任宣府巡抚,总领宣大两处军政事宜。

之后的三年内,王越坐镇西北,接连数次击退了鞑靼的进犯,使明军声威大震。

有了这些捷报频传之后,宪宗皇帝打算一鼓作气派军西征,夺回河套地区。

也正是因为这次西征,彻底改变了王越的命运。

对于当时的王越来说,他面临的是两个选择,一个是领兵西征彻底留在西北,一个则是凭藉多年的功劳回京任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

王越选了前者!

他辞去了大同巡抚一职,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西北军务,带兵西征。

虽然这次西征没有成功,但王越却留在了西北,直到成化九年,王越再次领兵在红盐池大败鞑靼,斩首数百,虏获牲畜无数,彻底将鞑靼赶出了河套地区。

王越也因此再获新功,镇抚延绥丶宁夏丶甘肃三处军镇,节制各处总兵,巡抚,号为总制。

随后,因受到弹劾,王越回京任职。

直到成化十六年鞑靼再次犯边,这一次宪宗皇帝启用了汪直监军,由保国公朱永领兵,王越提督军务的组合。

也正是这一次出征,奠定了整个成化朝最辉煌的一次战役,王越,汪直一同领兵奔袭威宁海大破鞑靼,达延汗溃逃,斩首数百,俘获旗纛十二面,牲畜六千馀,辎重无数。

汪直因此一战成名,王越也成为了整个大明为数不多的,以文臣之身得到爵位封赏的大臣。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对搭档太过契合,此后数年当中,汪直和王越不断领兵出征,屡获新功,也同时被打上了汪直一党的标签。

再之后,汪直倒台,王越也被夺去爵位,贬为庶民,迁居安陆。

最可笑的是,以王越如此偌大的功勋,他被贬的罪名竟然是党同伐异,加上私下写诗,心怀怨愤。

这样的处置,怎能让王越不觉得冤枉呢?

时至今日,朱佑樘当然能明白,王越被贬,这些理由只是明面上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王越的军功太盛,他和汪直的这对组合,实在是太惹眼了。

所以汪直被罢,王越也必须要被贬,而且要一贬到底,否则的话,朝中这些得罪过汪直的大臣们不会安心。

而且……

朱佑樘心中浮起一抹叹息,没再继续想下去,而是道。

「朕打算召回王越,恢复他的爵位官职,另做任用。」

他没再说什麽重新查当年案子的话,因为只要有点脑子的人就知道,当年的案子就是个笑话。

王越被压了这麽多年,也该是时候把属于他的东西还给他了。

戴义显然没有想到,朱佑樘这麽快就已经下了决定。

迟疑片刻,他还是旁敲侧击的问了一句:「那奴婢这就去内阁传旨,召威宁伯回京?」

「不……」朱佑樘抬头看了戴义一眼,眼中闪过一抹思索,随后道:「让杨鹏去一趟安陆,先将王越带回来,其馀不急。」

戴义微微一愣,但也不敢多说什麽,只是点头道:「那奴婢这就去召杨公公进宫。」

随后,他便退了下去。

朱佑樘则是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多了一抹思索。

将这件事暂时搁下,朱佑樘总算腾出空来,看向了另一份徐溥的奏章。

不过,有了刚刚的那番心绪起伏,他此时再看这份奏章,未免有些兴致缺缺。

但下一刻,当他看清楚其中的内容之后,却又不由打起了精神……这份奏章,竟然也是议论边事的?

这可就奇了。

要知道,按照朱佑樘对徐溥的了解,这位徐阁老,可是个妥妥的清流模板。

纵观他的官场之路,从翰林院到太子府,再到吏部和内阁,徐溥走的是纯文臣的路子,和武事基本上半点都不沾边。

朱佑樘原本以为,他会把自己论述的重点,放在对文官的管理和监察上头。

可谁曾想,他竟然也写的是和边事相关的……不对,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

将奏章看完之后,朱佑樘眼中不由闪过一抹好奇。

思索了片刻,他将其他的这些大臣送上的奏章也找了出来,又看了一遍之后,很快便有了决定。

「把这些奏章抄录下来,送到内阁,六部和都察院去,明日午后,召见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及都御史武英殿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