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六十一章:动静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六十一章:动静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除了内阁之外,六科几乎也是同时得到了消息。

须知,锦衣卫虽然直属御前,但毕竟也在朝廷规制之内,按照规定,要拘捕朝廷命官,需持圣谕先行在刑科拿到驾帖,方可抓人。

于是,当朱骥带着人来到六科的时候,又引起了一阵巨大的轰动。

看着面前文书上堪称冗长的名单,刑科给事中吕献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迟疑问道。

「朱指挥,陛下当真要将这麽多人,全都锁拿下狱?」

朱骥点了点头,神色倒是如常,道:「这些人要麽属于李孜省一党,要麽是和宫中内宦勾结,盗运内库财物,或多或少都有证据,陛下口谕,命锦衣卫将其俱锁拿下狱,详加勘问。」

说着话,他将刚刚在宫中时,皇帝亲笔圈画的朱批拿了出来,让吕献看了一遍,后者这才放下心来。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将刑科的其他同僚都叫了过来,众人一同按照旨意,分别签发了驾帖。

朱骥倒是没有多留,接过驾帖之后,就率人离开。

然而,这个消息却随着他的到来,在六科当中迅速扩散开来,诸多给事中闻讯而来,很快将刑科挤得满满当当。

按照惯例,朱批后的奏章,需要留在六科当中,删改掉机密之后抄发有司。

所以,朱骥并没有将那份朱批带走。

正因如此,这份奏章在很快汇集而来的给事中们里头,引起了轩然大波。

「邓常恩,凌中,顾玒……竟然有这麽多人,都归于了李孜省门下,简直可恨!」

「梁芳等人,竟敢借先帝宠信,如此肆意盗取内库钱财,至于上百万两,实在是无法无天……」

「还有这些,没想到如此多的人,都曾因对李孜省行贿传升,果真是无耻至极。」

「不行,我这就上奏弹劾,定不能让这些奸贼继续立于朝堂之上。」

「算我一个。」

「我也一起……」

一时之间,六科之中群情激奋,不少人甚至现场开始写奏本,打算参奏这名单当中的人。

与此同时,最先收到这份章奏的刑科也没闲着,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份朱批抄写之后,让人送到了诸司当中,排头一个的,自然就是都察院十三道御史。

另一边,朱骥在拿到了驾帖之后,锦衣卫这麽多年来,罕见的几乎倾巢出动。

分了将近十几队人马,分别赶往不同的府邸抓人,浩浩荡荡的气势,让人完全难以忽略。

最开始的时候,这般阵仗还引起了一阵恐慌。

毕竟,自打西厂被裁撤之后,朝中就没怎麽见过这种场面了,看这架势,锦衣卫要抓的人,明显不是几个十几个那麽简单。

因此,甚至还有御史言官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打算弹劾锦衣卫胡乱抓人。

但是很快,他们就得到了消息,锦衣卫这次出动的人虽然多,抓的人也多,可主要抓的都是一些僧道官。

有正经品级的官员,大概只抓了六七个左右,其中便有朝堂上下争相弹劾的李孜省及其党羽。

这个消息一出,朝堂上下,尤其是清流官员们,顿时大喜过望,纷纷奔走相告。

是夜,诸多清流再次聚在了一起,不过这一次,地点换到了刘健的府上。

王质匆匆赶到的时候,厅中已经基本聚齐了人,和上次的人员差不多,但是,数量又多了几个,大致扫了一眼,王质心中便有了数……新增的这几个,都是这段时间,在李文祥一案和传奉官一事当中,冲在最前头的年轻御史。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今天能够出现在这,应该已经基本算是归入了刘健的门下。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聚起这麽多的清流官员,看来,的确是要闹出些动静来了。

进了厅中,匆匆行礼之后,王质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恩师徐溥。

此前李文祥一事上,徐溥态度相对保守,曾经寄希望于通过求情来保住李文祥,结果最后的情况,所有人也都看到了。

虽然这不能说是徐溥的错,但从这次会议就可以看得出来,聚在刘健身边的人,明显多了不少。

「徐侍郎……」

来到徐溥的身边,王质微微躬身行礼,后者倒是也没什麽特别的反应,只是指了指旁边的座位。

如今知道他们师生关系的很少,虽然这段时间王质的确和徐溥走的有些近,但是倒也不适合表现的太过亲密。

待得王质坐定之后,刘健很快清了清嗓子,让在场众人安静下来。

「诸位,今日宫中下到六科的诏书,还有锦衣卫的行动,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了。」

「李孜省一介方士,身无功名而居先帝之侧,为侍从之臣,而先帝如此信重,反成李孜省操弄权柄之利。」

「彼辈和邓常恩,内宦梁芳,陈喜等人勾结,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朝中诤臣有劾之者,均被其设计贬黜,因而使众臣畏之,更有攀附之人,其间不乏台阁重臣。」

「今陛下痛下决心,下旨将李孜省一党捕入诏狱,实乃圣明之举,然李孜省在朝多年,党羽众多,不可不虑,诸位皆是清流科道,今日聚在此处,便是商议,如何将李孜省一党连根拔起,还朝堂之清明也。」

这番话,刘健说的中气十足,颇有几分意气风发的味道。

看得出来,今天的两道诏旨,着实是给了他不少的自信。

话音落下,依旧是脾气最急,主张一向也最激进的监察御史汤鼐率先开口,道。

「诸位,依我看来,朝中奸佞除李孜省外,首推内阁万安,次推翰林学士尹直,此二人前者谄媚阿谀,毫无才干,后者攀附李孜省复起,全无士大夫气概,为朝廷大害。」

「除此之外,更有吏部尚书李裕,以同乡依附李孜省,操纵铨选,贪冒无忌,户部尚书李敏,大理寺丞宋经等人,谄事梁芳,屡屡升迁,皆是朝廷蛀虫。」

「还有礼部侍郎黄景之,吏部侍郎刘宣,都御史刘敷……皆与李孜省相交甚厚,来往不明。」

「今陛下整顿吏治,严惩李孜省一党,实乃是大好时机,我欲上奏陛下,以劾此辈依仗李孜省之势传升复官之辈,诸位可愿与在下一同联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