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六十七章:搏杀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六十七章:搏杀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底下百官议论纷纷,神色各异。

毫无疑问,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超了所有人的想像。

但是,即便如此,却还没有结束。

就在一众被弹劾的尚书侍郎出面请求停职之后,六部的班列当中,又走出了一人。

刑部尚书杜铭!

此时,众人才发现,一众弹劾人等当中,所有人都已经请求停职,唯独这位杜尚书没有。

于是,有心思机敏之人,立刻想起了刚刚奏章当中对杜鸣弹劾的语句,当下,心中顿时涌起一个十分可怕的猜测。

果不其然,下一刻,头发花白的杜老大人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跪倒在地,道。

「启奏陛下,老臣今年已经六十有九了,过完了年,便已是古稀,按朝廷典制,年满七十者,准令致仕。」

「方才诸位御史联名劾奏,说的不错,老臣年力衰迈,进取弥锐,继续执掌刑部,恐力有不及,还请陛下另择贤良壮年之臣任事,准臣告老还乡,乞休致仕。」

和其他被弹劾的大臣不同,杜铭被弹劾的理由是年老衰迈,说白了就是年纪大了。

应该说,这点说的没错,杜铭的确这一批官员当中,年纪相对老迈的那一批。

按照典制,也的确到了该致仕的时候了。

但是朝堂之上,有些规矩是规矩,有些规矩它就不是规矩。

就如致仕的这一条来说,的确,年满七十致仕是规定,可事实上,对于阁部级别的高级官员来说,干一辈子才是常态。

一般来说,致仕只存在于他们斗争失败后,相对体面的退场方式。

原本,科道用年老缺乏进取之心来弹劾杜铭,倒也说的过去,但是现在,先有一大帮被弹劾的尚书侍郎要回府待勘,紧接着这位杜老大人直接要告老。

这般场面,可太像是欺负人了!

随着杜铭出面,在场的众多官员,也都纷纷皱起了眉。

原因也很简单,这位杜尚书和别人不一样,他虽然和朝中许多大臣交好,但是,却没有什麽劣迹。

更重要的是,杜铭从入仕开始,得授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刑部主事。

多年以来,他以善决刑狱而闻名,成化朝的诸多大案,基本都是由他主持的。

可以说,数遍整个朝堂,只要杜铭还在,这个刑部尚书的位置,就没有人比他更加合适。

这样一个人,却被弹劾为年老衰弱,没有进取之心,实在是有些难以服众……

尤其是看着杜老尚书说这番话时,脸上的落寞之感,更是让人颇有几分兔死狐悲的感伤。

广场当中气氛有些压抑,随着杜铭出列,六部当中,又有几人站了出来,但是,却不是要开口说情,而是同样跪倒在地,道。

「启奏陛下,臣亦年老衰弱,难当大任,还望陛下准臣乞骸骨致仕。」

这又是一尊大佛……礼部尚书周洪谟。

「陛下,臣亦乞骸骨,望陛下恩准。」

「陛下……」

紧接着,是礼部右侍郎倪岳,兵部侍郎何琮,工部侍郎陈政,右副都御史丘鼐,太仆寺卿李温……

一时之间,又有五六位朝中大臣,纷纷出面乞休,让广场中彻底安静下来。

这一次,不仅仅是王质,在场的文武百官,但凡只要有点政治嗅觉的,都知道今天这桩事难以善了了。

科道言官这边,为了今天的朝会,无疑是做了充分准备,发动了三十多名官员,动用了科道近半的力量出面弹劾。

原本,这样的弹劾就算是不能达成目的,也绝对是一股极强的力量。

事实上,科道恐怕也没想真的成功,只要他们弹劾的这些大臣当中,有那麽几个肯低头认错,那麽他们就算是胜利了。

但谁能想到,这帮被弹劾的朝廷大臣们,一点帐也不买,竟然就这麽强势的顶了回来。

更糟糕的是,因为他们把杜铭这个老人家当成了软柿子,使得六部的其他官员,也有了人人自危之感,此刻联合起来和科道对抗。

以致于事情发展到现在,六部之中,有四位尚书五位侍郎,要麽乞休,要麽要求回府待勘。

这还不算内阁,大理寺,通政司等其他衙门……

如此场面,怕是大明立朝以来,也是首次吧。

众人心中这样想着,神色也越发绷紧起来,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在场的所有人,恐怕谁也无法预料最后的结果了。

但不论最后是什麽结果,很显然,这都是弘治一朝,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朝会了。

和底下众臣的震惊相比,御座上的朱佑樘反而脸色颇为平静。

事实上,对于眼前的局面,他心中早就已经有所预料。

说到底,清流科道和传奉官体系下的成化旧臣,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所以,这种矛盾必然会有一个爆发点。

这段时间,双方都在暗中积蓄力量,以便在最终的朝局搏杀里,获得真正的胜利。

为此,他们必须要保证不可控的因素尽量少,哪怕,这个不可控因素,指的是朱佑樘这个新登基的天子。

这无关于信任或者是交情这种感性的东西,只不过是纯粹的理性分析而已。

所以,在这场朝会上,不管是清流科道,还是万安一方,都展示出了他们能够掌握的,能够争取的最大力量。

最终,两难的选择就摆在了朱佑樘的面前。

这种局面下,其实朱佑樘不管是站在哪一边,都是相当艰难的抉择。

因为从行事手段上来说,这两方其实做的是一样的。

都是通过调用手中全部的力量,来迫使朱佑樘这个皇帝,站在他们的这一边。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谁的力量更大,谁就能拿到最后的胜利。

但是坏处就是……对朱佑樘来说,这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带着胁迫意味的手段。

如果朱佑樘此时站在科道这一边,那麽面临的很有可能,就是朝堂的短暂停摆,如果他站在万安等人这边,那麽显而易见的,将是科道的全面崩溃。

更重要的是,一旦开了这样的先例,此后朱佑樘这个新天子的威信就会直线下降。

不过,相对于这一点,朱佑樘此时更感兴趣的是,他们为什麽要这样做。

万安这边就不说了,这次站出来的人当中,除了像杜铭一样,少数是被牵连的之外,基本上全都是曾和李孜省有往来的大臣。

科道这边一旦占了上风,他们必然会被反攻倒算,所以在万安的鼓动下出此下策也就罢了。

可是清流这边,又为什麽非要用这种极端手段呢?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当中,朱佑樘并没有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反而是将目光落在了底下未出面的某个人身上。

「刘詹事,你觉得今日之事,可有何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