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七十三章:摘桃子的人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七十三章:摘桃子的人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打从那天徐溥在清流会议结束之后,单独将王质召回去开始,朱佑樘就派人去查了王质,后来果然发现,这二人此前是师生的关系。

所以,当看到王质也站了出来之后,朱佑樘立刻就明白过来,徐溥刚刚的举动,绝对不是临时起意。

「何事?」

于是,目光在二人身上打量了一番,朱佑樘面上不露半点声色,问道。

王质走上前来,拜倒在地,道。

「陛下,臣以为方才诸位科道和徐侍郎所言都有道理,朝廷任免官员,自有铨选制度,如今朝中有诸多传奉官员,其中虽有李孜省等人冒旨徇私,但也有先帝倚重简拔之臣。」

「为澄清吏治,扫除奸佞,亦为朝堂稳定,不因一时之过而黜才德之臣,臣恳请陛下命吏部主持,都察院及六科协理,重启京察考计,以衡量京中文臣。」

「至于武臣将官,则令兵部派员,都察院及六科协理,重新查阅近年受传升者,将无功之人黜落,有功之人依照武选勋转之法重新授官。」

话音落下,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眼皮一跳。

盖因王质的这个提议,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所谓京察,指的是对在京的文官,按照吏部铨选的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符合标准的予以升迁,不合标准的予以降黜。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在京,不是指的人在京师,而是指的所任官职在京的官员,而且是两京的官员。

六部百司,甚至包括六科十三道的御史,全都含在其中。

按照明初的惯例来说,京察是每十年一次,但实际在执行当中,因为种种缘故,时间往往是不固定的。

算算时间,上一次的京察是在成化二十一年。

但是,当时京察的效果很不理想,因为梁芳等人的干预,这次京察成了他们党同伐异的工具,让他们在很多衙门提拔了许多亲信,也是传奉官滥觞的开始。

如今,王质再次提出了京察,这让在场的一众官员,心中都不由有些复杂。

要说赞成吧,李孜省一党的处置还没有结果,而且看这情况,天子显然也不打算大动干戈,清算这些成化老臣了。

所以这很可能意味着,他们今天弹劾的这些人,尤其是吏部尚书李裕,会是京察的主持者。

但要是反对的话,眼下的场面已经足够混乱了,再不尽快了结的话,怕还不知道要闹出什麽乱子呢!

一时之间,底下顿时议论纷纷。

也就在这个时候,另一名给事中韩重也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附议王给事中所言,以为应当重启京察,不过,念及如今各部当中,多有和李孜省牵连之人,臣请陛下先行处置李孜省一党,再准六科十三道全程纠察此次京察。」

这个提议,倒是勉强能让一众科道官员接受了。

毕竟,今天闹得这麽大,总该有个收场。

重启京察,处置李孜省一党,允准科道官员全程介入京察,也算是找回了一些颜面。

于是,底下那些还在犹豫的科道官员,甚至包括此前联名上奏,还跪在地上的科道官员,也纷纷开口道。

「陛下,臣附议,请重启京察。」

朱佑樘看着底下的王质等人,心中也顿时了然。

这指定是徐溥的主意。

要知道,现如今的吏部尚书李裕,是李孜省的同乡。

虽然他本人性格耿介,并不结党,但当年他从工部调任吏部时,也的确是李孜省举荐的。

正因如此,他也被划归到了李孜省同党的阵营里,并被一众科道官,当做和尹直并列的『奸佞』弹劾。

而吏部的另一个侍郎刘宣,今年已经六十五了,也在科道弹劾的『年老无为』中。

今天闹了这麽一遭,一旦开始京察,这两位就算是不刻意报复,也肯定是铁面无私,不会有丝毫的通融之处。

那麽,徐溥这个清流出身的吏部侍郎,可不就成了这些官员们的救命稻草了。

不过,虽然看了出来,朱佑樘却也没有生气,反而认真考虑起这件事的可行性。

站在朱佑樘的角度来看,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解决掉清流和成化旧臣之间的矛盾。

这一点经过刚才的论辩,其实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至少这些科道官员,肯定是不敢再闹了。

就算是刘健等人还有心做些什麽,可没了科道这把利器,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那麽第二点,就是传奉官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传奉官是要罢斥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倒不是说朱佑樘多不喜欢传奉官,而是因为他老爹成化皇帝乾的太过分。

现如今京城当中,包含僧道官在内,又两千多名传奉官,其中有至少八成都是虚职,说白了就是光拿俸禄不干活的。

朝廷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肯定不能白养着这批人,裁汰是必须的。

但问题在于,科道是把传奉授官和传奉升官算在一起的,就算是前者里头,也是有不少真才实学的人的,更不要提后者,基本都是成化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前世的时候,朱佑樘被清流的那番大道理洗了脑,觉得这些传奉官都是奸佞,一股脑的全都裁汰之后,换上了『自己的人』。

可后来他才发现,这群所谓『自己的人』,其实并不听他的,反而还处处掣肘他。

反而是那些由他从中低层一步步提拔起来的人,才最是忠诚。

现如今朝堂上这些传升或勉强算是传升上来的官员,官位高者诸如尹直,李裕,低者诸如锦衣卫中的许多校尉,虽然不是他提拔的。

但是,作为合理合法登上皇位的新君,朱佑樘完全是有能力也有资格,去接收这笔政治遗产的。

所以,对于他来说,传奉官要裁汰,但是不能全裁汰,这才是他做了这麽多的原因。

原本朱佑樘是打算,在压下科道的这股声音之后,先将那些虚职的传奉官裁汰掉,然后再慢慢考察剩下的这批传升官员的。

可既然现在王质提出了要重启京察,倒也算是个不错的主意。

只是如此一来的话,有些需要收拾的手尾,就须得重新考虑一下了。

短暂的思索之后,朱佑樘心中已经下了决定,不过,他并没有当众宣布,而是道。

「今日诸卿所奏,朕已知晓,方才科道交劾之奏,所请不允,下朝之后,所有联名的科道官员,俱需上奏自陈,禀明联名始末,呈奏之后,再视情状责罚。」

「方才朝上有越班奏事,御前失仪者,纠仪御史另行劾奏具闻,至于京察之事,另择时日召诸大臣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