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微微一笑不接話,這種事情哪是他能插手的?將桌上涼了的茶換了杯熱的放好,聽到仁和帝又問他,公公抬眼,裝作認真思考的模樣,恭順道,「皇上,您要是懷疑承王和秦侯爺挑撥離間,不若召內閣來問問,幾位閣老處事謹慎想必他們看得出來。」
仁和帝想的也是這樣,朝堂這些日子亂糟糟,他便是有心冊立靖康王為太子也要有個契機才是,公公的話誰也不得罪,卻說到了他心坎上,聞言,擱下書信,歎息道,「宣四位閣老進宮,對了,找幾份牧隱往回寫的公文來。」
仁和帝記得當時秦牧隱給太后抄了一份佛經,現在沒了,秦牧隱入禁衛軍後寫過公文,上邊有他的字跡,想清楚了,仁和帝腦子愈發疼了,張大夫說他身子骨好得差不多了,他卻覺得一日不如一日了。
喬老侯爺聽說皇上召見,心中明白是何事,皇上有意偏袒靖康王,他的意思靖康王可以暫時收手了,靖康王不出亂子,皇上會將太子之位傳給他,鬧出事情了只會將皇上心中的好感一點一點消磨掉,靖康王說趁勝追擊,要將承王和秦牧隱打壓下去,那些書信他是見過的。
仁和帝拿著秦牧隱寫的公文,乍一看,上邊的字跡還真是一模一樣,他冷冷一笑,靖康王和秦牧隱果真包藏禍心,他瞥了眼旁邊垂著頭的公公,抬手,想叫他傳旨意請承王入宮,有了這件事,他可以順理成章定下太子的人選,手頓了頓又忍住了。
公公抬眼,以為仁和帝有什麼吩咐,上前躬身道,「皇上,怎麼了?」
「無事,朕想著事情呢。」說著,仁和帝將手裡的公文推過去,公公急忙往後退,仁和帝好氣又好笑,「死骨頭,退什麼,你來看看,兩者的字跡可一樣?」
公公一臉驚恐,直搖著頭,茲事體大,非他可以妄下定論的。
公公不接,仁和帝表情冷了下來,「不過讓你看看,怕什麼,你多大的能耐我還不清楚?」公公沒有名字,很早的時候就跟著他了,不過在宮裡他也算一個獨特的存在,旁人都有稱號,到了他跟前,只有簡單的一聲公公。
仁和帝笑話他死後給他燒香,墓碑沒有名字,本想給他娶一個,見他看得開不在意也隨著他去了。當時公公眼底的情緒淡,似笑非笑道,「老奴有記憶以來就在宮裡伺候人了,年紀大了也不指望出宮,身為奴才,死了不過也只是成花肥的灰,名字有何用,奴才在皇上跟前伺候了這麼多年,皇上給的體面大,誰都知道但凡聽到一聲公公,必是皇上您讓奴才出去辦差了……」
他說的實話,在宮裡,他身為太監總管,稱呼上和其他太監不同,所有人都阿諛奉承他,哪會在意名字的事。
拉回思緒,仁和帝強行拉他上前,將摺子和公文一併遞到他手裡,「你幫朕看看,朕不想再鬧出上次那種事情。」
黎婉告禦狀的事朝堂上一群清流派有非議,議論他欺負一個小丫鬟,而且矛頭指向靖康王,他免了北延侯府和承王府的罪名,卻沒有懲罰靖康王,其中一些大臣心生不滿了。
公公低頭,半晌沒說話。
仁和帝挑了挑眉,目光變得幽深,「是不是很像?」
公公苦不堪言,將摺子和公文放回去,跟在皇上身邊幾十年,公公覺得他越來越不理解皇上了,皇上昏迷醒來對靖康王青睞有加,以前稱讚舒岩舒大人,今時漸漸都疏遠了。
「你這個老人精,說個像會死人啊……」仁和帝怒其不爭道。
公公松了口氣,仁和帝的意思就是放過他了,這種事情他哪敢評論一個字,伴君如伴虎,公公再明白不過。
內閣大臣來得快,四人年紀相仿,除了喬老侯爺是靖康王一派,其餘三人都不參與黨爭,這也是仁和帝召見他們的原因。
四人給皇上見了禮,抬頭看著仁和帝。
「你們看看這兩個字跡可否相同?承王和北延侯府的事情雖說過去了,這次又有人提了出來,朕宣你們進宮好生看看。」說著,給公公一個眼色,後者急忙將手裡的摺子和公文交到離他最近的喬老侯爺手裡。
「有人彈劾承王和靖康王意圖謀反,愛卿們看看可是冤枉了他們?」
喬老侯爺瞄了兩眼,書信他看過了,和之前經文上的字跡一模一樣,故而沒仔細看秦牧隱寫的公文,只是隨意地瞄了兩眼,靖康王敢命人彈劾承王這次是真的有證據,即使坐實不了,也夠皇上疏遠承王了,他看的時間久,完了,沒急著評價,而是將手裡的公文和摺子傳給其他三人。
仁和帝抿了一口茶,蹙了蹙眉,「今日的茶味道淡了,沖一杯濃的來。」
公公應聲,朝不遠處的公公微微擺了擺手,後者轉身退下去了,不一會兒提著一個茶壺過來,公公上前接過,重新給仁和帝換了一杯茶。
仁和帝扶著茶蓋,餘光注意著四人的表情,這件事不用說就是靜康王在背後搞的貴,喬老侯爺掩飾得再好,平靜的嘴角也露出了破綻,分明篤定是一個人寫的。
隨即,他的目光落在其他三人身上,能入內閣皆要是帝王一派,喬老侯爺是個例外,若不是德妃哭得厲害,兩人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仁和帝也不會同意喬老侯爺入內閣。
三人看完後,將書信和公文還了回去,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口。
「承王那孩子是個孝順的,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他的心思比安王和靖康王藏得深多了,朕看著他年紀大了,這次機會算是給承王一個教訓了,讓他帶著一家老小去封地這件事算接過了,大家以為如何?」
喬老侯爺跪下磕了一個響頭,「皇上,此舉不能助長,承王去了封地,秦侯爺回了江南,以後兩人要是再往來,對您的江山可是一個大威脅啊。」承王帶兵打仗謀略不輸當年的皇上,身邊還有個北延侯府,同樣的性子同樣的關係,喬老侯爺覺得承王才是靖康王潛在的威脅,一個是仁和帝年輕的時候,一個是老侯爺年輕的時候……
他一說仁和帝就明白過來了,的確,他心裡也有這個顧忌,轉而問其他三人,「三位愛卿的意思是?」
韓閣老上前一步,餘光微微側目瞥了眼喬老侯爺,聲音冷靜有力,「皇上可否將寫信的大臣叫進宮,這件事,怕是有人不肯放過秦侯爺和承王才有意重傷……」其他二人表示贊同,字跡雖然臨摹得像,終究露出了破綻,一個人寫字久了會有自己的習慣,而書信上的自己,下筆略有遲疑,停頓的地方久了,顏色深一點,墨汁也較重,收筆的時候不夠乾淨俐落,而公文,秦牧隱即使有意壓抑住內心的豪放不羈,一筆一畫仍透出路大氣泠然的氣勢來,不是臨摹的書信能比得上的。
京裡邊流傳靖康王壓榨百姓的事,早前,皇上放了刑部一批獄卒,平中的玉石出名,也說了靖康王的事,這次據說還有萬民書,仁和帝沒公佈,在朝堂,得到的消息越多越有力,位極內閣,他們知道的消息也不會少。
三位閣老來的路上從各自的表情上就看出了對方想什麼了,皇上壓下這件事怕是屬意靜康王,他們不能苟同,未上位都能欺壓百姓魚肉群眾,待靜康王得勢,天下的黎民百姓日子就難過了。
韓閣老細細將書信和摺子的不同說了,其他兩人也附和。
「皇上,微臣同意韓閣老的說法,這封信怕是有意栽贓,皇上可否請彈劾的那位大臣進宮來當面問問,書信分明是仿冒秦侯爺的筆跡,意圖構陷承王,朝堂上,這種心思歹毒的人留不得。」
於閣老語氣更重。
仁和帝一怔,他仔細看了看,「出自不同人的手?」
韓閣老點頭,一旁的喬老侯爺蹙了蹙眉,明明一樣的字跡,韓閣老為何要胡說,當即,上前一步,拱了拱身,「皇上,韓閣老怕是看錯了,微臣看過了,的確是一個人的手筆。」
韓閣老上前一步,指著公文和書信上相同的字,道,「皇上,您在仔細看看便知。」
喬老侯爺隔得遠,仁和帝擰眉的表情中他看出了情況,怕是真的不同,他覺得奇怪,秦牧隱給太后抄的經書他看過,和書信上的自己一模一樣,不可能逃得過他的眼睛。
仁和帝面露凝重,幸好沒有將承王和秦牧隱召進宮,否則又會出亂子。
韓閣老見仁和帝明白了退後一步,跪下地,一臉嚴肅,「皇上,上奏之人包藏禍心,構陷皇子,還請皇上不要姑息養奸,承王掌管禦史台從未拉幫結派,北延侯府的秦侯爺年紀輕輕,雖有皇上恩寵終究資歷尚淺,此人一舉想剷除了承王和北延侯府,其中存了什麼心思微臣不敢妄自揣測,可此番舉動皇上若是不處置了,怕是難以平憤。」
仁和帝敏銳的抓住了最後兩個字,「平憤?」
韓閣老點頭,「皇上,北延侯府人丁單薄,秦牧隱那小子也算微臣們看著長大了,不說他老子的忠心,他老子那時候倔得跟頭牛似的,他隨了他老子的性子,哪有什麼二心,京城裡有人議論說北延侯府回江南是為惹怒了皇上……」
當時,北延侯府老侯爺帶兵打仗保衛四方,他死了,在京中的威名還在,鬧出這種事,百姓憤怒也是正常,況且,黎氏還受了那麼重的傷,百姓們性子單純也明白朝堂厲害,知道和靖康王有關,平中的事情穿出來,京裡許多百姓開始不滿了。
仁和帝一怔,京中的事情他沒有聽說,瞅了眼一側的公公,他也搖頭不知。
韓閣老說的只是少數人的心思,畢竟,許多人不清楚具體的情況。
「他們可是怨恨朕?」
韓閣老搖頭,如實稟告,「皇上可以派人再查查靖康王和牧隱去南邊的情況。」
韓閣老的聲音擲地有聲,仁和帝聽得出他是偏幫北延侯府的。
喬老侯爺表情凝重起來,韓閣老什麼時候和北延侯府交好了他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仁和帝目光也變了,韓閣老坦然的抬起頭,「皇上,不是我幫著牧隱那孩子說話,瞧瞧最近京中發生的這些事,上次牧隱入獄,他媳婦弄成這個樣子,當年,老侯爺在的時候完全不把我放在眼裡,論起來,就是老侯爺還要稱我一聲叔,可他從未對我好臉色,現在他不在了,有時候微臣想起來,朝堂上若是有老侯爺那般的人物在也好……」
仁和帝陷入了沉思,老侯爺在的時候對誰都冷冰冰的,不認朝堂上的人是常有的事,得罪的人更是多,他死了,祭奠他的人屈指可數,他如果在,沖著他護犢子的性子,石真和葉蘇一個也跑不了,連帶著他,仁和帝摸著鼻子想了想,老侯爺翻臉不認人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他怕都要挨一頓打。
喬老侯爺不滿韓閣老插科打諢,張嘴欲辯駁韓閣老,仁和帝卻已經擺手不讓人打擾,喬老侯爺只好閉上嘴不說話了。
仁和帝細細回想近日京中發生的事,兵部是他的旨意,之後出現的舒岩,秦牧隱,承王,都是靖康王下的手,仁和帝眼神一暗,視線轉向喬老侯爺,韓閣老說的那些事都是靖康王引出來的,他對兵部下手並非是針對安王,靖康王對付承王,其中的意思就耐人尋味了。
喬老侯爺擰著眉,仁和帝的心思他捉摸不透,不過,因著這件事,靖康王在皇上跟前的印象,他躬身道,「皇上,微臣覺得韓閣老說的有理,北延侯府在京中位子不同尋常,而且,皇上讓秦侯爺辦的幾件差事他都辦得極好,今日的事情看來是有人無中生有,皇上將那人叫進宮,這種人絕不能輕饒。」
他想將靖康王從這件事中摘清了去,然而話已經晚了,仁和帝悶悶地不說話,若有所思。
半晌,仁和帝讓韓閣老起身。
「你們先退下吧,這件事容朕想想。」
仁和帝心裡邊亂得很,依著現在的證據來看,秦牧隱和承王沒有勾結,靖康王倒是可疑得很。
四人退下時心裡輕鬆不少除了喬老侯爺,仁和帝的心思分明是疑心靖康王不容承王和秦牧隱,連帶著,還會懷疑到永平侯府頭上,喬老侯爺臉色越來越深,瞅了眼旁邊的三位,陰沉著臉走了。
回到府裡,周沁又來了,喬老侯爺還沒緩和的臉愈發冷了,「我不會同意分家的,你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吧。」
他雖然將爵位給了喬遇,侯府的大小事他不管了,可二房想分家,門都沒有。
周沁矮了矮身子,推了推旁邊的喬軍貴,喬軍貴咳嗽兩聲,上前,彬彬有禮道,「父親,分家是孩兒的意思,您與大哥在朝堂都能獨樹一幟了,唯獨孩兒還一事無成,故而,想搬出府去,沒了永平侯的庇佑,孩兒也能撐起一片天來,還請父親成全。」
喬老侯爺不吃這一套,況且,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耐道,「這件事以後不要再提,分家,等我死後吧,你去將你大哥叫來。」
喬軍貴是二子,侯府有大房撐著,哪需要他建功立業,好好的過他的日子就好了,喬軍貴的目的就是別給侯府添亂,這個時候,皇上怕是將目光聚焦到靖康王府和永平侯府了,鬧出什麼動靜來,都吃不了兜著走,想到此,喬老侯爺又瞪了他喬軍貴兩眼。
喬軍貴站著沒動,他的兒女已經大了,過不了兩年就要開始說親,妻子說得對,侯府再威望,他們二房什麼好處都沒有,看汶定侯府二房的情況就能窺見一二,什麼都被大房壓著,親事上怕也是如此。
逢著喬遇給喬老侯爺請安順便問問京裡的事,喬菲菲送了信來,夏青青那人她是容不下了,為著這件事,他來問問喬老侯爺的意思。見喬嚴和周沁在,他板著臉訓斥,「二弟,父親剛從宮裡回來,你快回去,打擾了父親休息怎麼辦?」
喬軍貴身子不自主往後退了一步,他從小就害怕這個大哥,聽到他的聲音,心底的恐懼就起來了,周沁卻是沒動,臉上笑意盈盈道,「大哥,我們來給父親請安,你火急火燎的,可是菲菲在王府又出了事?」
喬菲菲的如意算盤落了空,本以為過去是正妃,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側妃,周沁心想,這就是報應,和夏青青不過是半斤八兩,夏青青陷害黎婉的事情她細細一想就清楚了,那人心思深沉,喬菲菲在她手裡怕是沒討到多少便宜。
喬遇一怔,不動聲色道,「二弟妹說的什麼話,你也是看著菲菲長大的,她過得不好你就開心了?」
周沁撇了撇嘴,左右這個家是分定了,老夫人和袁氏聯合起來天天折騰雙雙,袁氏見雙雙笑得開心她心裡都不舒坦,冷言冷語就算了,扣了雙雙的月例,還以不敬長輩為由讓雙雙在屋裡反省,袁氏就是嫉妒雙雙過得好,她的女兒卻走到了那步田地,周沁是無論如何都忍受不下去了。
打發走了兩人,喬老侯爺心裡還存著氣,「我看著你二弟被周氏帶偏了,周氏是個來事的,當初就該休了她。」
周沁第一次找大房鬧得時候喬老夫人就想將周氏休了,是他阻止了,現在看來,老夫人的選擇對的。
喬遇聽著他語氣不對,「父親,是不是宮裡出了什麼事。」
喬老侯爺點了點頭,「去書房說。」
皇上因著韓閣老的話對靖康王和永平侯府有了戒備,近期是不敢鬧出什麼動靜來了。
喬遇聽喬老侯爺說完,眸子也是跟著一沉,「父親,現在消除皇上的疑心怕只有找一家家世低而且不參與爭鬥的人家聯姻,吳家清高,女子全部嫁出京去了,不然,永平侯府和吳家成了親家,皇上怕是會稍微放鬆些。」
喬老侯爺和喬遇想的一樣,可是府裡說親的晚輩中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也就只有提前說親,多等個兩年成親,算起來的話就只有二房的人,喬嚴年紀稍微小,可是選人家要費上一些時日,倒也說得過去。
劉氏來了北延侯府,還沒進門,聲音已經嚷開了,黎婉聽得皺眉不已。
「婉兒啊,你怎麼如此傻啊,什麼事好好說,何苦跟自己的身子過不去……」劉氏嚷嚷著進屋,黎婉躺下床上,愁眉不展。
劉氏認定她身上不舒坦,說話的聲音愈發大了,黎婉耳朵受不住了,提醒她,「娘,您小聲些,我聽得見。」
劉氏有自己的算盤,黎婉進門已經兩年多年了肚子還沒反應,之前被人下毒虧了身子,現在又受了這麼重的傷,她說這些話是故意給侯府的下人聽的,目的是不讓他們輕視黎婉。
劉氏在床前坐下,拉起黎婉的手,細細摩挲,肯定道,「婉兒,你瘦了,是不是侯府的人對你不好?」
黎婉還沒說話,劉氏已經拉下臉來,「你是為侯府侯爺受的傷,他怎麼能如此對你,你想吃什麼告訴娘,娘給你做。」
黎婉抽回手,輕輕撫著額頭,無奈道,「娘,張大夫說現在要忌口,況且,我沒瘦,不過穿得厚了,蓋住了身子而已。」
黎婉上身穿了件襖子,劉氏伸手摸了摸,質地舒適,看來侯府對黎婉還是好的,心裡放心了不少,她的性子定要好好問問宮裡發生的事,可是黎忠卿千叮嚀萬囑咐讓她管住自己的嘴不許問,劉氏只好問黎婉回江南的事情,「你們真的要回江南?你爹說那個地方好,我看著卻不怎麼樣,再好能好得過天子腳下?要我說侯爺沒想明白,皇上都不追究了他還辭官做什麼,沒了官職,以後拿什麼養你們?」
劉氏絮絮叨叨就是好一會,黎婉朝進屋奉茶的紫點了點頭,紫蘭忙上前,小聲提醒劉氏,「夫人,張大夫說主子要靜養,您說話的時候稍微小點聲。」
劉氏這才停了下來,轉而關心起黎婉的身子來,「張大夫說你的身子還要多久才能好?侯爺說再過幾日你們就出發了,他讓我在侯府住幾日,我心裡沒覺得有什麼,你爹不肯,只讓我晚上回去明日早上再來就是了……」
說起這個劉氏心裡怨念大得很,黎婉受了傷,她當娘的什麼都做不了,本來要找石家人理論,黎忠卿的一番話打消了她的念頭,石家已經被抄家了,石真因為構陷侯爺和皇子被發配邊疆,黎忠卿說她再去就是落井下石了,對黎府的名聲不好。
而且,劉氏來侯府想多陪陪黎婉,黎忠卿讓她每日回家住,黎城和黎威卻可以住在黎府,劉氏來京城好些年了,對於這些破規矩仍是喜歡不起來,什麼岳母不能住在女兒家否則會被人笑話,在小縣城的時候,兩家親家逢年過節來往不說,岳母去男方家裡照顧女兒外孫是常有的事情,哪像京城規矩那麼多。
說起黎城,劉氏想起黎城的親事來,「你爹的意思左右黎城現在年紀小,親事再等上兩三年,我問過你二弟的意思他覺得也好,你怎麼說?」
黎婉沒料到黎忠卿和劉氏說過了,故而順著她的話道,「爹的意思好,現在爹雖然升了官職,可是二弟是黎府的頂樑柱,以後爹下來了還要靠他,他的親事可要慎重選,娘,府裡也有銀子了,二弟的親事可要慎重,說個好人家的姑娘。」
她覺得還要給劉氏提個醒才行,她走後,黎忠卿如果忙了起來,有人在劉氏耳根邊吹噓兩句誰家姑娘多好家底多豐厚劉氏肯定就心動了,「娘,二弟以後的前途大著,要是過早說了親事,以後有更好的姑娘遇著二弟了都沒用了你說是不是?」
劉氏好氣地瞪了她一眼,「你不就和你爹說的一個意思,聯姻麼,肯定是你二弟越出息女方家的條件會越好,我還能不明白。」娶媳娶低,黎府的門檻越低女方家的條件就越低,反之,黎府的門檻越高,女方的條件就越高。
黎婉好笑地點了點頭,看來,黎忠卿已經和她說過其中利害了。
劉氏和黎婉說了一會兒話見她露出疲憊的神情來,扶著她躺下時脫了她的襖子,拉開脖子,胸前密密麻麻的腥紅色的點,劉氏身子哆嗦了下,「怎麼上傷得這麼嚴重?」
黎婉微微一笑,唇上的傷口用朱紅蓋住了許多,可是還是看得出來,劉氏沒問怕是忍著,看著她的傷口估計是忍不住了。
「不礙事,以後慢慢就好了,娘,您在屋裡坐會,我眯一眯。」
劉氏催她,「你趕緊睡會吧,我守著你。」給黎婉掖了掖被角,心裡擔憂起一件事來,「婉兒,你在屋裡養傷,侯爺睡得哪兒?」
她見床上墊了好幾床被子,秦牧隱應該不會躺在上邊,黎婉受了傷,身上留疤不留疤還不好說,要是誰這個時候鑽了空子……紫蘭進屋收拾房間的時候,劉氏不由得將目光落在她身上,探尋打量。
紫蘭身材高挑,長得也一般,不如黎婉好看,一身衣衫穿在身上成熟穩重,氣質也比不上黎婉,暗暗比較一番她心裡松了口氣,侯爺應該不會選擇一個比黎婉長得醜的女子吧。
黎婉不想回答劉氏,依著劉氏的性子怕是會問個沒完沒了。黎婉睡著了,劉氏拐著彎的去了下人的院子,一番下來,劉氏心裡的擔憂總算放下,畫閑院的下人沒人能蓋過黎婉風頭,她生的女兒好看,竟沒有一個人比得上,劉氏沾沾自喜地想。
紫蘭跟在劉氏身後,心裡覺得疑惑,劉氏對所有人都仇視得很,之後那種仇視又慢慢轉為輕視,這種情緒變換得莫名其妙。
劉氏走後紫蘭與黎婉說起,黎婉震驚,聯想劉氏的性子,怕是擔憂有人趁機爬了秦牧隱的床,黎婉覺得劉氏的擔心多餘了,不過,今天她竟然沒有提出給秦牧隱納妾,上輩子她可是說了不止一次,黎婉與她也爭吵過,今日劉氏來她以為又要說,結果劉氏竟擔心秦牧隱納妾了。
黎婉點了點頭,「她沒有別的意思,對了,侯爺呢?」
「侯爺還在書房與二少爺三少爺說話。」
黎婉下邊兩個弟弟,三人直接排長幼,故而,黎城雖然是黎府的長子卻是稱為二少爺。
正說著話秦牧隱就回來了,紫蘭扭頭一看,笑道,「夫人剛問起侯爺您就回來了,奴婢這就吩咐廚房傳膳。」
黎婉的內室黎城黎威不好入內,吃飯的時候,黎城黎威也過來了,不過他們在簾子外用膳,隔著簾子說話,秦牧隱擔心她的嘴唇裂開了,都是黎婉說一句,秦牧隱再抬高聲音告訴兩人。
走的時候,黎城讓紫蘭將一個荷包送進來。
「姐,這是和同窗們一起去寺裡求來的平安符,你掛在身邊,去了江南記得捎信回來。」黎城的話不如黎威多,可他是個重感情的人。
秦牧隱見黎婉開始抹眼淚,替她回道,「她知道的,明日你姐的身子骨好些了,你們見見。」
黎婉點點頭。
第二日,皇上身邊的公公來了,黎婉是後來才聽到的消息,沒想到離開京城之前,皇上對北延侯府會有賞賜,而且,這份賞賜,在京裡怕是獨有的一份了。
秦牧隱將聖旨放好,心裡不以為意,全安站在門口,高興得手舞足蹈,秦牧隱出來,全安立馬改了口,「王爺……」
皇上冊封秦牧隱為北延侯王,北延侯府已經不存在了,在京城,秦牧隱算是第一個異性王,全安能不高興嗎。
秦牧隱臉上沒有多餘的表情,看不出是高興還是其他,點了點頭,「去畫閑院。」
仁和帝此舉怕是補償的居多,秦牧隱目光晦暗,仁和帝疑心病癒發重了,升了他的爵位,不處置靖康王府,對他,仁和帝心裡還有戒心。
紫蘭給黎婉請安,笑意盈盈,「主子,以後您就是王妃了,京裡獨有的一份呢。」
黎婉回以一個笑,淺淺的笑不達眼底,皇上的心思哪是這般好猜的,仁和帝想做什麼,黎婉左右猜不透。
臨行前一日,秦牧隱去宮裡謝恩,遇著皇后,皇后的氣色比之前好了許多,而且,整個人的氣質好像完全變了,現在的皇后充滿著肅殺之氣,秦牧隱猜想她怕是找著當年的兇手了。
秦牧隱去昭陽殿陪皇上說了會話,仁和帝面露愧疚,秦牧隱當不知,「皇上!臣去意已決,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過幾日就出發。」
仁和帝臉色蒼白,這兩日整晚的做噩夢,一會兒是秦牧隱和承王造反的場景,一會兒是他病死時交代遺言的情景,仁和帝努力揚起一個笑!朝秦牧隱招了招手,「牧隱,你覺得東宮之位給靖康王如何。」
秦牧隱退後一步,表情客氣,語聲淡漠,「皇上!微臣已經辭官,朝堂之事不敢擅自評估,您英明神武,想必有了決斷。」
仁和帝歎了口氣,擺擺手,「算了,你先回去吧,記得在你父親的墳前替朕上柱香。」
皇后跟著出宮殿,叫秦牧隱,「過幾日你們就走了,本宮給你母親準備了兩份禮物,隨我本宮來。」
秦牧隱知曉皇后有話要說入了皇后寢宮,皇后摒退了宮女,「你母親的身子骨可好?」
秦牧隱淡淡地瞅了眼四周,沉穩道,「老夫人身子骨好著,今日出門時讓微臣問娘娘安。」
皇后歎了口氣,上次夏氏來宮裡皇上不讓她見,她也沒法子,皇上提拔了北延侯府卻想將太子之位給靖康王,她捉摸不透,「此去江南以後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你讓你母親保重,本宮叫你來是想問問太子一事……」
皇后與黎婉說了她中毒的事是想和北延侯府聯手,宮裡的受寵的妃子有能耐的妃子不多,皇后稍微一查就能查出來,趙太醫在太醫院多年,她一直沒料到他會是德妃身邊的人。
「皇后娘娘,皇上身子不好了,您多在身邊伺候著,皇上的心裡有了決斷,要想打消這個主意其實不難。」皇上屬意靖康王,如果靖康王識趣,他的太子之位沒人能撼動,如果他再做些手腳出來,皇上同意文武百官也不會同意。
皇后細細琢磨著這句話,秦牧適時提醒,「王府裡事情多,皇后娘娘怕是還沒聽說,喬側妃和夏側妃鬧得水火不容,其中緣由微臣不必細說。」
德妃笑裡藏刀,皇上一直稱讚她賢德淑良,不成想都是裝出來的,德妃在宮裡埋的眼線不少,能悄無聲息給皇后下藥不讓她察覺,這種事他想不明白,即便是皇后也沒找到當年的兇手。
秦牧隱點到即止,對付夏青青只有喬菲菲簡單粗暴的法子才能成事,喬菲菲將事情鬧大了,文武百官會如何看待靖康王,一個聯合小官員侄女壞了自己表妹的名聲,甚至殺害了前王妃,靖康王要坐上太子之位,怕是不太可能了。
黎婉房間裡的東西除了幾本書,其他的都沒動,住了兩年多,院裡的三株海棠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枝幹,黎婉和秦牧隱商量,「侯爺,要不我們再種上兩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