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句話道盡生活的本質。
他距離那個黑洞越來越近了!
能感覺到黑洞越來越強的抽取速度,配合他現在越來越熟練的獲取精神體能量的速度,基本上又打了個平手,還是騰不出手來進行自己的超我分神,也是無奈的很。
這是個仙人都不願意進來久留的地方,但這句話可能並不準確;人仙不願意,不能久留,那真仙呢?金仙呢?大羅金仙呢?
慢慢離修真的最高階層越來越近,讓李績開始明白,在修真界,其實也沒有一定之規,不一樣的實力地位,自然就有不一樣的見識能力,就像這處死寂空間,也許就是某個大羅金仙的自留地呢?
誰又知道?
距離這個神秘的黑洞越來越近,李績開始最後的自救!
他希望能在近距離上,了解透徹這個黑洞的運轉抽取機理,並做出相應的對策,如果能成功減少抽取的力度,自己從怨念精神體得到能量的能力又在不斷提高中,這樣此消彼長,就能為自己積累足夠多的精神能量,神魂強度,等他開始超我未來分神後,就有可能做到本我自我超我三種分神全部完成,就有了成就陽神的機會。
慢紅滿藍!他才有飛出死寂空間的機會。
這可能也是他最後的機會,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倒霉惡屍是肯定不會回來幫他,任由他斬滅。
在距離黑洞很近的地方,他停下了繼續接近,再近的話,精神力量的脆弱收支平衡就會被打破,得不償失。
把僅有的精神力量透向黑洞,默默感受黑洞的深層機理,運轉方式,強弱變化,並從中找出可能有效的應對方法,這就是他為自己最後努力的方向。
時間,一年年的過去,他就像一個有窟窿的水桶,吸收了多少能量,就有差不多同樣的能量漏出,就僅僅憑借十分有限的殘余,他開始了對黑洞的探秘,不完全用修真的方式,也使用了很多他前世的知識,力圖構建起一個大概的黑洞模型,
從中找到規律性的東西,通過改變自己的精神力量的運轉,來抗拒黑洞無處不在的吸取。
他始終相信,宇宙萬事萬物,就不存在完美無缺一說,哪怕是大羅金仙的布置,也一定有瑕疵,就看你找不找得到!
為了找到這個瑕疵,他在這個死寂的地方孤獨渡過了又一個百年,改變了無數種精神能量運轉方式以對抗黑洞的抽取,終於在百年之後,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用這個修真世界對功法秘術的取名方式,他可以把這種方法命名為陰極陽生,道衍精神之法。
如果用他前世的知識來命名,就應該叫雙波段奇偶逆映射反函數循環矩陣運行法……
從此,黑洞再也抽取不到他的一根毛!
趁熱打鐵,他開始大量拆分怨念精神體以獲取能量,經過兩百余年從未停息的吸取,對如何有效而快速的解決這種精神體他已經具備了豐富的經驗,可謂是駕輕就熟,純熟無比,兩百年下來,已經有數萬縷怨念精神體被他分解抽取,成為經驗的一部分。
很快的,李績感覺自己的精神能量接近飽和,這已經不是他原來的神魂力量,而是在和精神體長時間糾纏後壯大了很多倍的神魂強度,單從這一點上來論,他現在的精神強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絕大部分半仙,就是那些存在了上萬年的五衰老怪也未必及得上他現在的水平。
這就是挫折的補償,當修士從每一次的死亡陷阱中脫身出來後,脫胎換骨幾乎就是必然的。
當神魂達到圓滿時,李績不再猶豫,直接便開始了對自己超我未來的分神!
可以這麽說,自這個修真世界有修真那一刻起,哪怕算上漫天神佛,也沒有一名修士在對未來超我分神時,有他這樣的智珠在握,仿佛不是在構築一個複雜無比的宏願,而不過是隨手塗鴉式的廖廖數筆,一個嶄新的未來構築就躍然心中!
他仍然選擇了金仙!哪怕以他現在對超我宏願的理解,構築一個大羅金仙的未來也不過是多添幾筆而已。
他有他的堅持,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堅持就是,月不滿盈,福不盡享,所以哪怕在現在這種時候,他也能夠做到控制心中貪婪的**,仍然遵從本心的要求。
幾乎就是一瞬間,金仙未來超我分神構建結束,在他的腦海中,一個吊兒郎當的道人正猥瑣的陰笑……
也就在一刻,龐大精純無匹的精神能量倒灌而下,開始滋潤並重塑乾涸已久的肉體!
抽取怨念精神體的能量已不足以及維持這樣的消耗速度,他乾脆放棄了對怨念精神體的抽取,而是直接開始對黑洞下手,
在他的運使之下,完全理解透徹的理論體系為他的提供了無限的可能,黑洞自產生那一刻起,就從來是隻進不出的運轉方式,赫然出現了改變,開始有極少部分的外泄,但哪怕是對黑洞來說的極少部分,對一名人類修士個體來說,也是浩瀚無比的能量……
李績開始了肆無忌憚的肉身重塑, 這是精神力量對肉體力量的反乾預,是質的變化,層次境界的提高,皇皇大勢,不可阻擋!
三神完備,過去現在未來統一和諧,各有其表,又各具其神,從生硬的互相獨-立,進化到現在的水乳交融,互為依據,互為表裡,互為倚托!
這正是陽神境界和其他真君境界最大的區別,也是修士真正具備了不死能力的一種表現!
李績在修道近三千年後,終於進入了陽神之境,擁有了對修士來說,難能可貴的能力--重生!
對肉體的改造提高,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但有了黑洞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源泉,他又何必小氣巴拉?
十年後,李績一聲長嘯,雙目神光疾射而出,仿佛要穿透整個死寂空間……
正是,
榮辱何所謂,興衰方寸間,淡看生與死,一念渡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