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异界之恋,犟种雄主和他的 > 第二章 石破惊天

异界之恋,犟种雄主和他的 第二章 石破惊天

簡繁轉換
作者:历史小说作家静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9 16:15:44 来源:源1

第二章石破惊天(第1/2页)

往事一幕幕,甜蜜一幕幕。虽说,这往事已然成追忆,却依然让李治思起难以忘怀。他们是天下最甜蜜、最恩爱的夫妻,爱侣。

李治还记得,初与嬴政,刘彻相识,与他们饮酒畅谈过往峥嵘时,十分自得地夸赞他的曦月,是个集美貌聪慧和才能于一身的好皇后,温婉贤惠又十分活泼的好妻子。他希望,曦月能早日来与他团聚。

引得嬴政和刘彻,也对曦月有了好奇心,想见识一下,他所爱的这个女子是如何貌美如花,才华馥比仙的。

连续几天,除了用膳,休息方便外,李治完全将自己埋进宣政殿的书海里,乐此不疲地翻阅着一部部史书。当他翻到《新唐书》中关于自己的本纪时,一段醒目的评价,肆无忌惮地撞入李治的眼帘,却更像一根刺儿似得猛扎他的瞳孔:‘偏爱荏席,纵中殿之淫威,苟害忠良、小人奸佞胜嚣尘上,毁于宗庙社稷,夫妇之道,不可不慎也。’

又有“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卒用昏童。天子以私爱而废英果,致社稷于危难。故父子之间不可不察也。’

他继续往后翻阅着…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时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籍其家。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

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

始,忠为陈王时,仪为谘议,与王伏胜同府。至是,许敬宗构仪与忠谋大逆,后志也。自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履,公卿莫敢正议,独仪纳忠,祸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而帝拱手矣。’

除此之外,新唐书中赫然记载说,他将亲妹妹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安葬这种背弃人伦常理之事!还有一些,关于他为了美色,不顾人伦纲常与进宫看望武后的韩国夫人产生私情,以及又接纳韩国夫人已婚的女儿贺兰氏。编造出他想纳贺兰氏为妃嫔,却因惧内不好与武后说明。后面更有所谓的史臣曰,帝行事多受武后辖制,不得伸展。

真正是满纸诽谤言,信口雌黄话。后人不辩非,错将谎言信。

一篇篇,一段段充满恶意诽谤诋毁的记载和评论就像是块儿火石般,拼命地摩擦着他心里愤怒的火种。此时的李治,像是一头在自己的领地发现入侵者的雄狮,健硕结实的前胸,大幅度地起伏着。李治那双深邃黑亮的眸瞳中,迸射出愤恨的怒火。

“腾”地,李治从御榻上跳起身,棱角分明的俊脸,好似生铁般青黑一片。他磨着牙,将手里翻阅的《新唐书。高宗纪》狠狠地扔在了地上。串书用的绳子断成了两截儿,一张张写着密密麻麻,竖排版文字的书页,好似从天而降般,杂乱无序地散落到处都是。

犹恐不解其恨,李治抬足粗暴地将面前的案几一脚踹翻,呼啦啦地,摆在案几上的笔墨纸砚和雕花红木笔架,无一幸免地栽在了地上,浓黑的墨汁儿,小溪般从深青色的石头砚台中流出了少许,染黑了飘落在地上的几页书角,登时,书页上的字迹就看不清真面目了。

此时,宣政殿的御榻前,一片狼藉。还有,李治如发威雄狮般的怒吼和质问:“难道在他们眼里,朕就是这幅德行吗?朕英明一世,文治武功哪一样不该为后世称道。到头来,却在这些该死的腐儒笔下,成了昏庸,懦弱无能的废物!看看都写了些甚破东西,一派胡言!”

前人功过是非,后人只能翻阅史册方能知晓。

李治都可以想象得出,当比这些腐儒更晚出世的后辈,看到这些宋朝腐儒们写的史书时,会用怎样不堪的言辞羞辱谩骂他。

史官无德,篡改历史便可毁人名誉,误人子弟!

只是他想不通,这些因他重造科举,才有机会改变命运的士大夫,为何要这般痛恨他,为了在史书中毁掉他的名誉,竟如此不择手段。连“葬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这种背弃常理的话,他们也编造得出来。

为了探求其中缘由,他弯下腰,从洒落在地上的书堆中,随意捡起另一部“史书”翻阅查看…

真相,有时,还真像是地狱里的修罗。

一旦被揭晓,便犹如被它带入了无间地狱般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不去探究,也就无法知晓。如此,混混沌沌不知所以,反而是种福分。可惜的是,李治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性子,却让他无法得到这份混沌的幸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章石破惊天(第2/2页)

当他看到“史书”中,赫然记载着他心爱的女人,他的妻子武姮,在他去世七年后,竟然废掉了他们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败坏纲常,以女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改国号为周时…

李治脑袋“嗡”地涨得老大,只觉得,脑仁里有无数只马蜂不停地乱飞,史书中,关于武姮称帝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让他感到石破惊天。他不予置信地拼命地摇着头,嘴里絮絮地念着,不,不是这样的。朕的曦月不是这种女人!这一定又是那些腐儒编造的!”

嘴里念叨着,武姮温婉贤惠的样子,立即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做了皇后的武姮,更显得端庄大方,举止恬美优雅又不失活泼。尤其能够顾全大局,曦月比起他的母亲长孙皇后,真是有过之无不及。

他的曦月从不干预朝政,对于权力,更毫无兴趣可言。她将所有的心思用在为他搭理后宫,管理妃嫔,教育子女和抑制外戚上。

每每她望着自己时,总是一脸的含情脉脉,眼中倒映出从心里浮出的爱意浓得化不开。那娇滴滴,温婉贤惠的话语,至今犹在耳畔。

九郎,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九郎既要妾做这大唐的皇后,你的妻子,后宫就是陛下的房屋,妾愿做打扫房屋的人,为九郎时刻扫尽屋子里的灰尘。这样,九郎挥鞭扫天下之时将无后顾之忧!

回忆的闸门被慢慢地合拢,李治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揣度着,难道她过去的贤惠顺从,温柔娇弱都是假的,都是在朕面前演戏?或者说,她变了?变得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夺取大唐的神器,监守自盗…

随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李治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女人的称帝,就是蓄谋已久的!朕活着,她自然不敢越雷池一步。装得就像自古以来最贤德的皇后一般,让朕觉得她是个好女人。几十年了,她可真不嫌装得累得慌。是啊,都能称帝的女人,何事做不出来,忍耐不得?朕当初想要称帝时,不也忍耐了很多年吗?她忍耐力真是不同凡响!就等着朕死了,没有人再压在她头上了,她便可动手了!

将皇帝软禁起来,给她当谋朝篡位的招牌。美其名曰,废掉昏君是为了江山社稷!呸,分明就是司马昭之心!王莽董卓之辈!屠杀大唐宗室,杀他留给他后代的名将,借用西方佛教,篡位自立!

哼,一定就是这样!

越这么想着,李治心里越是窝火儿,恨意如潮般涌起。

口中的两排牙被他咬的咯咯作响,盯着“史书”的凤眸精光毕露。数十年来,朕将她放在心尖上疼着,宠着,又有哪点儿对不起她,引得她这么痛恨朕?这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东西,她根本就不爱朕,心里没有朕,她恨不得朕遗臭万年,真是可恶至极!

无意间,他瞥见了被他混乱扔在地上,因他的龙颜震怒而遭殃的“史册”一页纸上触目惊心地写着“张氏兄弟,祸乱宫闱”八个字。

他不知“张氏兄弟”到底何人,又是如何能祸乱宫闱的。

刨根问底的性格,促使他弯腰,捡起那几页散落,却次序未乱的纸张。顿然,令他感到窒息的事,无情地摆在了他眼前。

这女人不但在政治上,让他蒙受了不白之冤。居然像秦始皇嬴政之母赵姬那般寡廉鲜耻,在后宫肆无忌惮地包养男宠!

看到这些,李治真恨不得自己是个睁眼的瞎子,完全看不到这些让他羞恼气愤,恶心至极的文字。他双眸喷发着难以遏制的怒火,咬牙切齿,脚底下满腔羞愤地,踢踏着被掀翻在地乱七八糟的书籍。

对于汉武帝临死时,处决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之举,李治是十分赞赏的。曾说,武帝处置钩弋夫人,英明就英明在未雨绸缪上了!一则可防御子少母壮,太后擅权外戚当道;再则可防钩弋夫人年轻守寡,不甘寂寞祸乱宫闱给去世的皇帝抹黑。而朕的曦月,却没有这顾虑!

然,现实,却狠狠得抽了他一记耳光,打得他猝不及防,两眼冒金星。哼,五六十的老妪,年老色衰竟还这般不甘寂寞!竟包养面首,祸乱宫闱,与这些油头粉面的野男人打情骂俏,她还要脸不要!

这无耻的贱人,她荒淫享乐之时,可曾想过朕不曾!

她一定早就将朕忘了!若知她会如此,就该让她死在朕的前面!

越想,李治心里的那股磅礴的仇恨之火,愈发不可抑止地燃烧着。他扔掉那几张令他痛恨不已的书页,前胸剧烈起伏着,气喘吁吁地坐在御榻上。他心里暗骂道:“武姮,你若敢来这里找朕,朕定要你偿还所有的一切!你就等着朕罩着你,罩着你不被鞭尸,你做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