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水浒话事人 > 第199章 东京的朝堂

水浒话事人 第199章 东京的朝堂

簡繁轉換
作者:杂号小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09:54:40 来源:源1

东京汴梁紫辰殿。

紫辰殿正中朱漆方台上,皇帝赵佶坐在金漆凋龙宝座之上,背后是凋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

再下方就是穿着紫色、红色、青色官袍的官员,一个个头戴长翅官帽,手持朝板,低头站立。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赵佶身侧的殿头官上前几步,尖着声音喊道,那公鸭嗓的声音在紫辰殿内回荡。

此时的赵佶有些心不在焉,他正会想着昨夜写的那篇字,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都少了点感觉。

“还是要找蔡京探讨一下!如果我的字在多一分筋骨那就完美了!”

赵佶在心里默默地想着,蔡京的书法也是独步天下,随着年纪增大,越发显得沉着痛快,骨力雄劲,看来自己还得找蔡京多切磋切磋书法。

“陛下,济州知府急报,梁山水泊附近有孙磊等恶贼盘踞,百姓深受其害,不久前贼人还打破清河县,当众行凶,济州府兵力不足,难以伏制,伏望陛下早发天兵剿贼,救民于贼寇之手。”

一名官员出班奏道。

“怎么又是贼人?这天下哪来那么多贼人?”

赵佶烦躁的说道,这贼人的事他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他登基这些年贼人闹事就没停下过,不是这有贼人就是那有贼人,上个月还说什么江南贼人闹得凶,打破县衙杀害官员,也是要他发兵去剿。

“你们说,为何这么多贼人!”

赵佶越想越气,剿贼都是小事,但每次调动兵马都需要大量的钱粮,这就是在割他的肉,他的“万岁山”到现在还没完工,缺的就是钱。

“陛下,如今天下贼患不休,实乃贪官污吏横行,所敛无数以至民不聊生,臣请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以安万民!”

一名御史出班奏道。

“胡言,难道天下皆是贪官污吏,就你是清官?贼患自古有之,这些贼人都是大逆不道之徒,反心昭昭,实该千刀万剐,以慑天下宵小。”

高求本来还想着不开口,因为皇帝已经忘了孙磊是谁,只以为是个地方小贼,可御史竟然也顺着皇帝的话说,这就让他不爽了,皇帝可以忘了他高求的血仇,这些官员却不能忘,如果自己再不开口那就会被人耻笑。

“高太尉,我朝剿灭的贼寇不知凡几,每次破贼不都是明正典刑?可贼患何曾平息?”

谏议大夫赵鼎开口道。

“你什么意思,想帮贼寇说话?”

高求死死的盯着赵鼎,他已经已经看见那群文官憋着的笑脸。

“高太尉,我只是就事论事,贼患是杀不绝的。”

赵鼎义正言辞的说道,他的进言可没有任何私心,匪患这东西纯靠剿杀只会越来越严重。

“那你说怎么办?”

高求恶狠狠的看着赵鼎问道。

“招安!”

赵鼎的回答很简单,就两个字。

“招安?”

本来安静的官员们交头接耳起来,细长的帽翅左右晃动好不混乱。

“招安?那些都是反贼,我听说那贼人在水泊边开府设衙,修建城镇,训练军马,这次济州两千兵马连带团练使、缉捕使臣和一众巡检虞侯都被贼人俘虏,这些贼人反心路人皆知,你也要招安?”

高求直接把话挑明了,这些文官相护,说得地方州府尽力未成,但实际上是惨败。

“还有此等恶贼,那不剿还待何时?”

赵佶此时也想起了孙磊,这不就是去年打死高衙内,把东京闹得天翻地覆的那个孙磊么,江湖外号是什么齐天大圣。

“陛下,北方战事将起,辽国和西夏今年所要岁币大涨,边防紧急,东京实无兵马粮草可调!”

宿太尉出班开口道。

这话直接赵佶打消了出兵剿灭梁山的想法,比起辽国和西夏,一个水泊的草寇根本不算什么,想到今年辽国和西夏的狮子大开口,赵佶就一阵气闷,天下怎么就这么多麻烦事,他只想在“万岁山”之中写字、作画、吟诗、弄石,再找些美女宠姬,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陛下,其实招安还有个好处。”

宿太尉见皇帝打消了出兵的念头继续说道。

“哦?什么好处?”

听到好处赵佶来了兴趣,一个草头子山寨能有什么好处。

“陛下,北方战事紧急,正缺凶悍视死之辈,这些草寇放在地方上是祸患,若招至朝廷,那就可以抵御外敌,就和前番十节度使一般,民间多有能人,若收归朝廷,是乃陛下之福,天下之福!”

宿太尉开口道。

“这些是反贼,反心昭昭,若然放过,还会有后来者,必须严惩!”

高求身后一名承宣使开口道。

“太祖皇帝之时,常州和润州有贼寇,赵太祖派柳开去处理贼寇。柳开到了之后,用两种方式来招抚贼寇,一方面是给钱,一方面是把自己的衣服给贼寇头子,并让贼头留在自己身边——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仅仅半年,两州之地就没有了盗贼,柳开也因此被太祖升官至监察御史。”

“之后东京附近有贼寇,常骚扰百姓。于是太祖下旨,免了他们的罪名,且保证不会杀死他们,于是这些人立马接受。为了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太祖不仅赐钱赐衣,还提拔他们做官。真宗、仁宗时期也常招安盗贼流寇。”

“陛下下旨招安,正和祖宗仁义治国之道,天下贼寇闻之,亦会羞愧散去。”

赵鼎开始引入大宋历代君王的典故,有这些事例在就很容易说服皇帝。

赵佶听了有些意动,不费一兵一卒,也不需花费钱粮就能解决匪患,还能让匪寇去戍边卫国,这可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陛下!臣苦啊!臣的儿死得惨啊!”

就在此时高求突然趴倒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一点三衙太尉仪态都没有。

“高爱卿你这是干什么?”

赵佶看着嚎啕大哭的高求无奈的说道,想到高求平日里伺候得殷勤,又想到孙磊是高求的杀子仇人,同意招安的旨也就下不去了。

朝堂上的官员看着地上毫无仪态的高求都是一脸鄙夷,但招安这件事被高求这么一搅也就算是黄了,百官不得不的承认这泼皮闲汉招术在朝堂上还真是管用,只可惜在场之人没谁能像高求这样拉下脸来不顾颜面体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