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留里克的崛起 > 第1349章 留里克在捻庄

留里克的崛起 第1349章 留里克在捻庄

簡繁轉換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09:54:45 来源:源1

连续的行军并没有再消磨战士的经历,因为河道在逐渐变宽,一切都在好转。

甚至连阵雪也停止了,消失多日的太阳重新现身,战士们也不得不再把装起来的墨镜戴上。

终于,迎在罗斯军面前的是一条宽阔大河!

留里克跳下雪橇摘下墨镜,他在河的左岸眺望右岸,凭感觉估测它的宽度,不禁感慨:“不可思议,这就是维利卡亚河?感觉有莱茵河那么宽阔。”

“这就是维利卡亚,它是一条长河。”奥拉芬补充道。

奥拉芬也是极度兴奋的,河道在基本成南北走向,他的大手指向北方:“我们继续走,最终即可抵达普斯科夫大城。”他的大手又指向南方:“如果向南走,我们还能遇到多个小型的克里维奇人定居点。”

“克里维奇?”

“就是他们。”

“果然到处都是他们呐。”留里克不禁捏着胡须,至今他已深刻了解到克里维奇人部族的力量——似乎只有他们才是四处开花的东欧斯拉夫人主力。

他再想一想:“那么,我们现在的位置究竟在下游……还是在上游?”

“这里已经是下游了。大王,如果我们继续南下将很快遇到村庄。”奥拉芬指认道。

“村庄,如果我们先现在出发,今日即可抵达?”

“不。最快也要明天。”

留里克觉得这家伙就是旅行无聊了,说话好似开玩笑。“什么叫做很快?我们还不是要再走一个白天?”

奥拉

芬看得出罗斯王是憋着笑,自己也叫好意笑道:“确实如此。不过走一天时间遇到村庄并不算什么,再说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不一直在无人区摸索?大王尽可相信我的话。”

“好吧。庞大的普斯科夫啊……”留里克的眼神再朝向北方,不禁喃喃自语:“看来你与我理解的很快是两个意思。你们这里村庄的密度太分散了!远不及本王的伊尔门湖的人口稠密。”

奥拉芬如兔子般竖着耳朵,罗斯王的嘀咕他听得真切。“我知道有个叫伊尔门的存在,既然大王提及它,还说那是大王的湖,也许我该寻找机会亲自去瞧一瞧。”

“哦?你真的听说过。”留里克猛回头一脸喜悦:“难道说,你们普斯科夫人过去曾去过伊尔门湖?奇怪,如果你们真去过,过去的十多年时间我怎么不知道。”

“我实话实话。只是听说而已。”奥拉芬答得干脆。

东欧世界空旷广大,每一个定居点都是难能可贵的,也恰是定居点相对太稀少,民众就要依傍着河流兴建一个有一个距离相距甚远的定居点,每一个定居点作为中心,再有一批小型村庄如行星环伺般存在,形成一个较大型的聚落。

根据奥拉芬的自述,普斯科夫人通过里加民众、波洛茨克人以及斯摩棱斯克人知晓了北方还有一群伊尔门人。

普斯科夫当地斯拉夫人对那些伊尔门人是有一点感情的,一切都来

自斯摩棱斯克人的描述:一群部族里的叛逆举村逃跑,他们是克里维奇人,却和伊尔门湖当地人住在一起。

奥拉芬自述这些过往,不禁问道:“大王,难道您的大湖也有克里维奇人吗?”

“有。当然是有的。”留里克就差捧腹大笑了,随手给那些将战马拴在雪橇的骑兵,随口念到几个明显斯拉夫化的男性人名。

多为战士得令离开大军休息的临时营地,纷纷站在留里克面前。

“你瞧。”他对奥拉芬说:“这些人都是我所喜爱的,他们就是你听说的北方克里维奇人后裔,他们的村庄的首领,一个个都是博雅尔的儿子,未来他们也会继承博雅尔爵位。”

“啊?!也就是说,这些日子我和他们一起行军?”奥拉芬完全没想到还可以如此。

“正是如此。”留里克自豪道,罢了又令这几位退下休息。

他再看着奥拉芬的脸:“任何的事我们今晚休息时好好谈,现在你只要告诉我,如果我军顺流而下,遭遇的那个村子是否能接受我们的到来?我是说,我很担心他们看到大军会本能逃跑。”

“大王担心的事,不过我可以作为说客让他们安心。而大王……或许也该如对待里加的时候那样,大军就在村外空地扎营。”

留里克点点头:“我不会惊动树林的鸟儿,那些村民可以安心。对了,村子叫什么名字?”

“波克鲁蒂谢。”

“绕口的名字啊。

何意?”

“就是……将多根麻线捻成一股。当地人种植亚麻,很会制作绳子。”

听得奥拉芬的描述,留里克心里默默琢磨:“麻线捻成绳子,这是一种重要的手艺啊!他们的村庄,岂不就是捻庄。”

留里克为阶段性目标起了个言简意赅的名字——捻庄。

或用北欧的说法,直接谓之为“绳村”。

“难道,那些村民靠做绳子生活吗?”

“他们自然也种地。”奥拉芬急忙补充,“只靠做绳子怎么可能生存。”他又猛地想到罗斯王既然问及此事,只怕对那个村子有所图之:“所以,大王打算得到当地人的绳子?”

“未尝不可。而且,我的远征的确需要大量的绳子。我不在乎谁生产的,只要能造出来、能为我所有,这种人就该赏。”

奥拉芬一点就透,便立刻拍打胸膛:“大王请放心,就请任命我为使者,我会说服波克鲁蒂谢村向您臣服。而且,也会说服他们将所有的绳子卖给罗斯。”

“很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因为对于航海行为而言,缆绳是极为重要的消耗品。细缆绳编制成大网,即可做成巨型网兜施行拖网捕鱼作业,此乃当今时代大肆捕捞波罗的海真鳕的最有效率手段甚至没有之一。

无数的物资产品需要绳子进行捆扎,船只的升降帆需要它才能实现,水手们在夜里就睡在绳子编制的睡袋、悬挂着如同蚕茧睡觉。甚至它还是

战争武器的一部分!因为罗斯军的最泛用重型装备之扭力弹弓,它的威力就来自麻绳的扭力。

每一次大规模作战罗斯军必然消耗掉大量绳子。

固然在伊尔门湖区,有的博雅尔带着其领地的民众以广泛种植亚麻,湖区各村也都开始了亚麻种植,但所有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罗斯自产的亚麻根本无法满足自身需求。

尤其是,亚麻产能无法完全满足军队的需要。

也亏得罗斯王国自古以来的皮革技艺,在制作衣服上并未如人口最多的斯拉夫人那般向着麻纺织倾斜。羊毛纺织与皮革裁减,大大缓解制衣产业的麻布供应不足。

只要罗斯继续对伊尔门湖区的开发,对土壤要求不高的亚麻即可疯长,时间会弥合各种麻烦。

只是时局不等人呐。

“不知道那个捻庄能有多大的库存。我带着和平交易的态度对待他们,那些村民应该不会恐惧我的大军吧。反正,这些人未来都将接受我的统治,他们不表现出明显敌对态度,我也没理由对他们动粗。”留里克有着这样的心态。

也是秉承着这样的心态,当大军又在傍晚时分于一处平坦河畔地扎营,他将麾下的各旗队长招揽到自己取暖的篝火边,向着自己的爱将们声明自己的“王者主张”。

极为旗队长乃至更下级的军官,大家尽是罗斯王教育、提拔的青年才俊,从小时候接受教育到现在为国王效力,他们

是吃着国家财富长大,罗斯王令他们做什么,兄弟们洗耳恭听并照吩咐办事即可。

大家皆发誓:“我们绝不会肆意妄为,没有大王命令,绝不会进入村子。违者甘愿受死!”

各将领言之凿凿,以向导身份得以持续待在留里克身边的奥拉芬实在震撼。按理说一个不设防的村庄,大军所到抢了就抢了,罗斯王何意?竟还要花钱去跟村民交易?

奥拉芬固然打赢了罗斯王的要求,其本人对那个村子并无恶意,对当地村民的情况了如指掌——村民们都效忠普斯科夫的老大高尔,靠着当地的丹麦移民社区的军事力量保护。

不过,一旦遇到战争危机,高尔老大真的会带着兄弟们为一个小村庄出头?

过去的时代里从从未听说过有军队袭击村庄,村民们首要做的是准备一些武器抗击偷偷潜入村子偷吃、袭击人员的熊。除此外便是每年准备一批粮食、绳子作为贡品交给高尔老大。

某种意义上,高尔老大把那个村子当做了定期割羊毛的绵羊了。

奥拉芬并不为波克鲁蒂谢村惋惜,那些人过得是好是歹与自己这种游商有何关系?他完全想不到,罗斯王明明可以用兵威之盛逼着当地人缴纳一笔贡品,现在要花钱去购买未免太仁慈了。

这种仁慈甚至并非国王的个人态度,全军被逼着保持仁慈。“难道罗斯王手下都成了善良好人了?据说他们不是才在斯

摩棱斯克做了野蛮杀戮吗?我真是搞不懂……”奥拉芬搞不懂,现在也没心思去理解。

现在全军照例扎营休息,战士们的技术已经极为熟练,能迅速搭建个人帐篷,离开之际又可迅速拆掉、打包好。他很高兴有罗斯战士为自己和履行的同伴们搭好了帐篷,还有大锅为伙计们熬煮香喷喷麦粥。

什么都不用亲自动手,即可过着饭来张口的舒服的旅行生活。

而代价……仅仅是告诉罗斯王旅行者们所了解的有关普斯科夫的一切。

奥拉芬注意到,罗斯王特别想要弄清楚围绕着普斯科夫人母亲之河的韦利卡亚河,依傍该河与其主要支流的分别有哪些定居点。

于是,有几个罗斯军当前宿营地的河流上游定居点之名号,被奥拉芬一一列举出来。

奥斯特罗瓦,一座建立在河中岛上的村庄。

弗雷夫,一座在上游河道畔的河右丘陵之顶建立的村庄。

维尔耶,一座处在上游支流尽头的河边村庄。

留里克还希望奥拉芬说明更多的村庄,可这个老家伙就只能说明这三个。

“难道就没有更多吗?还是说……你在刻意保留什么?”

面对罗斯王的质问,奥拉芬不得不发誓:“我所知道的上游村子就是这些,或许当大王的军队抵达到维利卡亚河的劲头,您会发现更多的村庄。而那边我从未去过。”

留里克不为难这个男人,恐怕此人的真不知道,毕竟这个男人

与其伙计们的主营业务是到里加做食盐生意的。倘若这伙儿人是狩猎为业,才有动力向茂密的河区森林钻。

或许,上游就该是人迹罕至的。

再据说奥拉芬所言,普斯科夫人绝大多数就住在滨湖的城市,那里有着两条大河冲出来的一大片肥沃草地,这么多年来完全不担心湖水泛滥破坏场地,就在那片坦途大量村庄拔地而起。

这个解释非常充分,一片滨湖的平坦肥沃之农垦区,是本时代东北欧的斯拉夫人们能找到的最肥沃的农田。

新的一天在平静中到来。

气候依旧寒冷,却也没了先前的那种刺骨,人人都能感觉到大地在发生某种异变,好似春天就要到了。

实际东北欧的春季还要在整个两个月后才能到来。

算着日子现在的确到了儒略历的一月份的尾巴。

漫长的陆路行动,即便驯鹿大军在各种冰封河道上狂奔还是浪费了太多时间,远不及温暖时期飙船来得痛快。

罗斯军保持匀速奔向留里克所获悉的那个波克鲁蒂谢村,即是自己戏谑称呼为的捻庄。

奥拉芬和他的伙计们先行一步,坐着驯鹿雪橇就冲入村庄。

这个村子的民众仅有四百余人,在这个时代的普斯科夫地区已经堪称“大型定居点”。

自古以来村民们对于冬季的态度就是尽可能待在家里保持温暖,因为他们是克里维奇移民,对着建造木屋有着执念,只不过碍于生产工具的劣

质,所建造的木屋过于漏风了,民众用苔藓、枯草乃至是麻布破绳子头将缝隙塞住,却又因为不善制作烟囱,使得他们冬季烹煮麦子、冻鱼之际,总是弄得一屋子烟熏火燎。

村民早就适应了这种生活,他们不知道诸如罗斯的新罗斯堡、诺夫哥罗德的当地人住着有木地板、有壁炉的好房子,他们所知道的是住在普斯科夫的高尔老大,那个强力男人也住在瓦良格人惯常的大长屋里。

也许诸神对所有人是一视同仁的,哪怕是高贵的高尔老大,平常也得睡在土地上。

不同在于,村民睡在茅草与麻布毯子上,高尔老大睡在皮毯上。

村民对于奥拉芬一伙儿颇为熟悉,或者说他们对所有的游商都是熟悉的。

带上罗斯王计划赏赐的一批铁质斧头、矛头,乃至一包铁质箭簇(先前战争的断箭),重量约有一磅的银币(成色上不好),奥拉芬为了行动的成功率,也带上约莫五磅盐,进入到毫无设防的村庄。

期初,冬季劳作的些许村民对突然出现的驯鹿雪橇很警惕。可见一张熟悉的面孔,顿时就化警惕为快乐。

波克鲁蒂谢村是很多村民小家庭抱团取暖的结果,这里没有实权的村长家族,任何的事情就是各家各户出一个人,大家坐在一起商量着来。

“喂!这不是夜行者奥拉芬吗?你不是去西方的遥远世界买盐,怎么在冬季就回来了?”

“你怎么

坐着雪橇?你从哪儿搞到的驯鹿?你的船呢?”

“难道西方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你好像很急。”

“兄弟们别刁难他了。喂!奥拉芬兄弟,这次带来什么好东西了?我们能买到多少?”

……

闻讯而来的村民陆续离开住处包围住了带着一批物资进村的奥拉芬。这个老家伙的确对留里克隐藏了不少事,所谓他能准确提及的村子就是他曾亲自去过的。

在这个空旷的世界,各村不会蠢到袭击带着货物做生意的游商,他们尤其会为了换盐拿出大量的土特产去兑换。站在村民立场,他们巴不得商人频繁光顾自己的偏远村子。

奥拉芬与这些村民只是普通的买房卖房关系,可朴素的村民可没把这个福星当外人。

不过,当老家伙提及一直庞大的军队已经陈兵村外之际,无疑令村民大吃一惊。

由于从未见识过兵燹,村民们所能想到的是,所谓一群更强大的瓦良格人来了,他们所来会如高尔老大一般索要贡品。可恶的是秋季时期大家已经缴纳一批贡品了,难道还要给新的外来强人一批贡品?

面对着七嘴八舌的愈发悲观的讨论,奥拉芬站在雪橇上对所有村民呼吁:“大家不要惊慌。你们面对的是北方世界的征服者、瓦良格的罗斯大王!罗斯大王是仁慈的,所以他的大军才在村外驻扎。大王向诸神发誓却不进入你们的村子,绝不侵害你们的生活。

们再瞧!我这里的东西都是罗斯大王送给你们的礼物!罗斯大王非常喜欢你们,如果你们能宣誓忠诚于罗斯大王,就能得到它们。看看吧!这里有铁斧、有矛头、有箭簇、还有盐。甚至还有钱!”

奥拉芬陆续展示他带来的东西,每展示一个都会强调“这是礼物”。

他的每一次展示都会引得民众一阵惊呼,最初讶异的气氛逐渐消弭,取而代之是欢呼。

“但是,你们仍要缴纳一批贡品,证明你们真心臣服罗斯大王。大王要的东西非常简单,那就是绳子!反正你们也要在春季把绳子卖到普斯科夫,只要你们把手里的绳子全部带到罗斯大军营地,罗斯王会给你们更多的好东西。我的朋友们!看在我们多年做生意的份儿上请务必相信我一次,只要臣服罗斯大王,一切都更好。”

对于极度缺乏铁器的村子,没有谁比他们更知道铁斧与铁矛头的意义,仅这两项就是极为厚重的礼物。为此有的家庭为了得到斧头,宁可付出卖掉亲生骨肉的代价。

毕竟在村民看来,养个新孩子就是多消耗一些粮食,而一把好斧头可令无数大树化作木柴,可保全家冬季不冻死,这种交易他们觉得很划算。

然而,奥拉芬展示的铁器之多已经超越村民想象——看起来每一家都能分一杯羹,而代价只是宣誓臣服罗斯王,并把不值钱的绳子交给大王而已。

这是大好事

村民们没有怀疑,遂立刻将之前图举出的村长即话事人,令其代表全村先行跟着老游商奥拉芬去上游不远处罗斯军的营地,去向罗斯大王宣誓效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