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留里克的崛起 > 第1712章 海上君主号在科布伦茨

留里克的崛起 第1712章 海上君主号在科布伦茨

簡繁轉換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09:54:45 来源:源1

二月上旬,难得的好天气,最后的西北风横扫莱茵河,所有航行于内河的船只均可利用这最后的风之利逆水行舟。

海军大将歌德伦德坐镇旗舰,他做了一番手势后,麾下水手们旋即可是升帆作业。

海上君主号作为罗斯人掌握的第一艘盖伦型船只,她几乎就是将旧船型进行扩大,框架式结构使得将小船扩展成大船并非难事,然而它也有一个扩大的极限。

如果可以砍伐一棵约莫六十米的大云杉,待树干自然阴干,无论是做龙骨还是主桅杆都是完美材料。

海上君主号采取拼接龙骨,船艏于船艉的部分都是拼装在主龙骨上。大大小小的船肋靠着榫卯结构互相拼接,船板在拼装之后,在连接处还要进一步以铁钉加固。

拼装龙骨之长足有约莫五十米,为了安全起见她的最大宽度超过十米,倒是在顶层甲板有着明显的内收。

她并没有美妙的流线型,整体显得很敦实,虽然安装了球鼻艏,至多可以确保在大海航行时能减少海浪影响,对航速的助力是很少的。仅仅船底偏扁平依旧不够,进一步安装的舭龙骨使得她更加稳定。

因为罗斯海军根本不需要这艘大战舰可以快速航行,她必须作为一座非常安全的海上大仓库,扁平船底故意铺设一层压舱石,当此之时,其上又堆积了大量的粮食与备用军械,使得她的重心更加贴近船底。

如此以来以一

棵巨大云杉制造的主桅杆仿佛突破云霄,其上安装的风帆已经全面为衡帆,唯有如此她才能在大海上全力以赴兜住海风。

所有抵抗海洋颠簸的措施,在平静的莱茵河无法显现优势。为兜住风力所不知的大衡帆,在曲折内河里的用处也很有限。

某种意义上,她像是一个巨大的橡木桶漂在大河上,八条划桨长船又如水面上的大蜈蚣,二百五十人合力拖曳着它。

前后两座主桅杆大衡帆挂起来了,俯冲向前的前桅杆的小衡帆却收拢起来。

后端的那座副桅杆升起唯一的大三角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即要兜住风力,也是靠它辅助方向舵不断调整方向。

大战舰如此,两艘大型僚舰也是如此,唯有那些武装货船,依靠着主桅的三角帆,在逐渐收束的莱茵河主航道跑得游刃有余。

靠着风力之便,所有拖曳大船的划桨手们暂时不觉得很累,说他们轻松也是无稽之谈。

所有人硬着头皮忍受着无聊,大桨上下翻飞,整支舰队也在持续缓慢前进。

他们平静通过了昔日杜里斯特港的位置,那里的近岸沼泽还杵着大量的木屑,此乃旧港口栈台的遗迹。在干燥岸上还有大量明显过火了的废墟,黑黢黢的木柱附近又长满露头的青草。

已经没有人愿意复兴杜里斯特港,当奶奶大巴伐利亚公爵泄愤式的派兵毁掉这里,凡是没有及时逃走的丹麦移民都惨遭重骑

兵践踏。此地一定被诅咒了,从北方源源不断移民而来的丹麦人,他们获悉了这些事情,也就不屑于深入废墟。

鹿特斯塔德为核心的莱茵河口,这里安全而稳定,随处可见的荒岛名义上归本地贵族所有,实则都是未开发之地,丹麦移民在此建立小型渔村,弗兰德斯伯爵和尼德兰伯爵的态度就是坐视不管。

应该是过杜里斯特了。站在船艏的歌德伦德提醒红狐。

小胖子就过头看向左手边,他没有丝毫唏嘘,只是平静地扫视一番那边青绿的废墟。我们继续走。他说,这地方被诅咒了。我们需要找个好地方做我军的夜间营地。

就去前方的那片沼泽地,过了它,我们就在岸上扎营。

听得,小胖子点点头没有异议。

莱茵河与马斯河汇聚之后拼凑出更加复杂的水道,每逢涨潮,大量水道就充斥起海水,潮水退去淡水回归。当地人也不清楚河流与海洋的分界点在哪里,倒是普遍知晓上游区域的一片沼泽地,因为过了那片沼泽的上游区域,其南岸区域名义上属于拉蒙高伯爵吉尔伯特。

吉尔伯特的拉蒙高伯国首府那慕尔,他对于自己领地北部的管控可谓仅仅是名义上管理。

北部的滨河区域处处沼泽,附近居民也不会愚蠢到要在沼泽地中盖房子,因为每逢春夏当地的蚊子臭虫就会将路过的旅人逼退。

拉蒙高伯国在北部,于一

处高地建造了一座木头堡垒,是为伯国的军事据点。hage堡垒,它即以成为定居点,也许会慢慢发展成城市埃因霍温,现在仅仅的一个哨所型的据点,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拉蒙高伯国用以提防敌人的眼线。

彼时,拉蒙高伯国的敌人有很多,弗兰德斯伯国与盘踞莱茵河口的丹麦人都是敌人,近些年有多了一个更强大的罗斯人势力,他们全部是敌对的。

只是局势突然改变,战败的拉蒙高伯爵吉尔伯特,摇身一变与他昔日的敌人全部结盟。

一切巨变都始于843年冬季,详细消息并未第一时间传到后方,拉蒙高伯国的各个据点并不知情。

天气依旧偏冷,奋力航行一整天的船队成功通过了那片沼泽地,他们选在一处较为干燥的荒滩登陆。

当前还未到蚊虫肆虐的季节,莱茵河一样也未进入涨水期。所有大船就地抛锚,龙头长船全部冲滩半搁浅。

他们在荒滩搭建营地过夜,当太阳才落山,营地里就一定处处篝火。

一千五百余人聚在一起构成一处大营地,划桨一整天的人们终于得以喘息。犒劳所有划桨手的充分供应的煮燕麦,再佐以豌豆、腌鱼干制作成咸味麦粥。

他们大快朵颐得以快速恢复体力,因为大部分人过于疲惫,他们干脆不给自己铺一个窝棚,就蜷缩在篝火边呼呼大睡了。

船队第一天的行动速度差强人意,红狐与歌德

伦德估计,倘若以这样的速度前进,怕是抵达科布伦茨都要半个月后了。

又能如何呢?莱茵河水在慢慢变得急速,当前还能利用的西北风有可能戛然而止。

最大的问题在于大船载运的物资太多,船队完全做不到快速行动,比起速度,当前竭力确保大船与物资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速度慢很多只能忍受。

新一天,继续航行。

自出发后的第三天傍晚,船队终于抵达了奈梅亨废墟。

城市早已在多年前为丹麦人袭击,并不大的城市毫无设防,下船的士兵将城市劫掠一空又付之一炬,始作俑者正是当年流亡的拉格纳。

事件已经过去四年了,城市自破坏后再没有恢复。

奈梅亨坐落于一大片区域的干燥地带,附近没有比它更适合建造大型定居点的地方。它虽然化作了废墟,现在作为罗斯船队的过夜营地可谓完美。

红狐与歌德伦德并没有功夫守在废墟旁伤春悲秋,罗斯军袭击的村庄城镇不胜枚举早已见怪不怪,奈梅亨虽然是丹麦人摧毁的,当年一事也确实与罗斯人参与的大规模战争有直接关系。

自美因茨城下游的整个莱茵河主航道,短短四年时间罗斯人已经摸得非常通透,曾经加在法兰克帝国的光荣魅影已经荡然无存,罗斯人完全祛魅,他们航行在这里已经没有丝毫的危机感。

抵达奈梅亨废墟仅仅是开始的结束,至此开始,前方将出现

大面积的滨河森林,船队也将进入丘陵地带。

航行枯燥无聊,他们硬着头皮漂了整整

一周。

一如红狐担心的那样,虽然河道开始呈现巨大倾斜,船队终于可以完美利用西北风的助力。好事没有持续两天,或是森林茂密稀释了风力,或是周围的丘陵削弱了风,渐渐的船队几乎完全仪仗于划桨手的双臂。

好在当前的莱茵河仍有约莫三百米宽,只要船队保持队形,自然不会有撞船、搁浅等奇奇怪怪的突发事件。

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他们恍若行进在无人区,向前向后看,宽阔又悠长的大河,唯有飘扬罗斯旗帜的船队在前进,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他们这一千五百号人存在。

直到前方终于出现了村庄痕迹,继而看到了远处的一片村子居然也悬挂着有着巨大x图案的罗斯旗帜——他们平静通过了拿骚-科布伦茨伯国在鲁尔河畔的据点。

杜伊斯堡,黑狐在这里建立小型港口,同时也落成了小型仓库。住在附近的萨克森人纷纷聚拢而来,他们在罗斯势力控制下的杜伊斯堡享有安全生活。

虽然名义上这地方归为科隆大主教直接管辖,拿骚-科布伦茨伯国要控制鲁尔河沿岸,科隆方面只能干瞪眼。迫于战争流离失所的萨克森人主动回到鲁尔河口,他们刚刚开始重建家园,前途不可估量。

黑狐治下的拿骚-科布伦茨伯国,与萨克森公国是盟友,附

近的萨克森族人本着朴素的情感,一批人干脆高高兴兴做起了黑狐的仆从,继而宣布自己举家投奔了拿骚伯国。

他们只愿做老实巴交的农民,并不愿意拿起武器打仗,倘若有敌人砍倒他们的头上,大家大不了再一次拖家带口地向鲁尔河上游逃亡。

杜伊斯堡形成了一片小型社区,黑狐安置在此地的驻军很容易招募到一批佣工。由此杜伊斯堡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小型商业城市,来自拿骚与科布伦茨的物资在此集散,同时与科隆购买的物资汇聚于此,二度装船后直接运往莱茵河口。

杜伊斯堡罗斯旗帜飘扬,在它不远处就是大城市科隆。

一隅之地有着双城格局对大家都好,这样黑狐与往来的罗斯运输船,不必要直接和科隆的那群教士打交道。科隆大主教虽然就是靠着手工业、商业积攒财富,也必须在明面上宣称我不喜欢做生意,的确不宜直接与那些罗斯商人交易,哪怕这很虚伪。

来自莱茵河口的运输船队,每个月都要从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和科隆的门口漂过,很多时候一个月要来两拨船队。

当地人早已见怪不怪,那些曾经令人瑟瑟发抖的龙头战船,它们再从科隆城外的河道漂过,普通人至多侧目看上几眼。面对大河的城门照常打开,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些飘扬着安德烈十字旗帜的家伙是盟友,同时更是商业伙伴。

昔日的诺曼海盗,如今就是一大群喜欢做羊毛纺织生意的商人罢了。

然而这一次,没有人再漠视。

大船过境,全城轰动。

前所未有的巨舰在八艘长船的拖曳下平稳漂过科隆城,平民、教士以及城市佣兵,形形***的人涌向河畔,他们使劲擦亮双眼围观巨舰过城。

方舟!难道那就是传说中的方舟?!大主教哈德博尔德在众教士的簇拥下站在城外,他喃喃自语,明知那巨舰与经书上的方舟毫无关系,奈何以他的认知,也只能以方舟还形容海上君主号了。

有三艘大型船只过境,她们的存在显得那些本来也很大的武装货船颇为渺小,龙头长船更是小得如蝼蚁。

之前输送羊毛的至多是武装货船,它们也由划桨长船拖拽,论及哪种船只是运货主力,龙头长船是也,或者说仅仅是频繁使用龙头长传运货,就可以满足科隆城手工业对纺织原料的需求了。

大主教非常清楚

深入法兰克腹地的罗斯王计划在今年展开大规模战争,瞧瞧那被八条长船拖曳的巨舰,只有神知道船舱里装了多少东西,他可以肯定,罗斯人一定在向他们的过往输送军需物资。

数以千计的民众聚集在河畔围观,他们没有欢呼雀跃,反倒是集体性的鸦雀无声。

那些自诩见多识广的老者,这一刻也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

没有欢呼、没有恐惧,民众木然地看着船队渐行

渐远。

与此同时,那些招募的划桨手绝大多数人也是第一次经过科隆城。他们一边划桨一边侧目向左手边看去,因为比起他们认知力的乌得勒支城,科隆真可谓一座巨大城市,那敦厚的石墙包裹全城,只有神知道城内蕴藏着多少财富。

现在科隆已经到了,接着就是最危险的山谷区。歌德伦德特别提醒忙着欣赏科隆城的红狐。

红狐攥紧旗舰船艏的木栏,他嗯了一声,双眼又继续盯着科隆。

别看了,这地方被菲斯克敲诈过一番,看着是一座大城,里面的家伙都是一群怂货。歌德伦德不屑道。

至少他们很乐意做生意。我一定要好好瞧瞧,等大战结束后,我还要靠着这群家伙发大财。

歌德伦德摇摇头没有回答,作为一介老战士,他不想思考有关贸易的事情。

红狐不懂操控大型船队,歌德伦德完全接过指挥棒,船队在通过锡格河与莱茵河交汇处后,前方有眼可见就是巨大的丘陵区。

爬在海上君主号主桅杆上的瞭望员,他对前方世界有着更直观的感触。

歌德伦德并未进入这片丘陵区域,船队里有执行过很多次运输任务的战士,他们对周遭环境颇为清楚。

平原地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绿色海浪。森林覆盖每一座山头,层峦叠嶂的地貌是北欧所没有的。

船队在丘陵夹缝中航行,虽谈不上在峡谷河流里前进,左右

手都是山峦,河边仅有逼仄的区域是平地,那里居然还生长着树林,最终只有非常狭窄的河畔草甸可供人员徒步前进。

虽然莱茵河依旧维持着约莫三百米的宽度,船队进入山区后不得不经过几处非常明显的狭窄区域,部分地带收束到仅有约莫七百米宽,海上君主号还是在众长船的拖曳下义无反顾扎了进去。

船队就像是在洞穴里前行,这给了歌德伦德非常奇妙的航行体验,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压抑感,继而是对狭窄河道的恐惧。

因为地势狭窄很可能意味着河道里暗藏礁石,几乎满载的海上君主号吃水很深,只要碰上礁石一切都完了。

据说之前执行任务的船队对河道进行了测量,所有情报都显示,科布伦茨下游的莱茵河很深,而在其上游的确有一片致命浅滩。

科布伦茨上游不远处的斯派河湾区,如今河道下埋着大量石块,或是期待洪水摧毁这些石头,或是以人为手段把河道疏通。幸亏划桨长船吃水浅可以无所畏惧地通行,至于拖曳着武装货船通行,没有人可以为安全打包票。

船队干脆在山谷河道里谨慎小心地钻了整整两天,终于,就像是探洞者走出山洞,一切豁然开朗。

的确磨磨唧唧航行了长达两周时间,海上君主号终于平安进入科布伦茨盆地。

巨舰一经出现,立即引起当地人的高度注意。

她的高耸主桅飘扬着罗斯旗帜,科

布伦茨当地人一眼认出旗帜,只是大家无法想象那不断逼近的巨物居然是一艘船。

经过半个月的航行,当红狐的船队胜利抵达科布伦茨已经是二月下旬,甚至再有几天就到三月了。

他与歌德伦德抵达

的时间点非常微妙,因为来自特里尔的国王信使在通报留里克的命令后刚刚返程,黑狐这边全力为准备准备物资,同时拿骚-科布伦茨伯***队不仅仅要押运,大量战士本就要直接参战。

拿骚军必须倾巢而出,尤其是法理上是女伯爵的索菲亚·海因里希·冯·拿骚,哪怕她只是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如今必须直接参战来亲自践行盟约。

狐狸家族的老三黑狐,他再过一些日子即筹措人员物资完毕,连行动的日子都大抵规划好了。黑狐不敢怠慢更不可敷衍,因为信使说得非常明白,罗斯军就是在等待后方的人员物资就位呢。

恰是这微妙的时刻,一支神奇的巨型船队突然冲入科布伦茨。

黑狐早就听说罗斯第一巨舰抵达莱茵河口,难道……

他站在山坡上的石头堡垒使劲揉揉眼睛,难以置信一艘巨型大帆船,她在众划桨长船的拖曳下与众僚舰同行,整个船队正本着科布伦茨的港口缓慢前进。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