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留里克的崛起 > 第1474章 留里克在杜伊斯堡与山河故人

留里克的崛起 第1474章 留里克在杜伊斯堡与山河故人

簡繁轉換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09:54:45 来源:源1

还是在840年夏季,当划着长船的人们首次抵达科隆,率先带给这座城市的就是对周边村镇的破坏与洗劫。

与科隆本城几乎一河之隔的杜塞尔多夫这一关隘型定居点,首当其冲就为诺曼海盗袭击。

战后,科隆大主教终于清楚当时袭击者的身份,竟是现在的丹麦王拉格纳。

丹麦王和他的军队与罗斯无关,不过在广大民众看来,他们都拥有着两头尖的长船,穿着打扮相似,怎么看都是一回事。

随着战争结束,中断的经贸活动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整个战争过程中科隆本城的损失并不严重,周遭的村庄可是遭了殃。

但本地最不缺的仍是人口,战争反而促使人口向一个安全地域快速击中——她就是科隆本城。

莱茵河北方的战事已经结束,战火已经蔓延到莱茵河左岸地区,连帝国都城亚琛也遭袭击。

一批又一批的民众离开亚琛地带,他们进入于利希高伯爵领后,有的就地观望局势、有的继续沿着科隆大道向着滨河的杜塞尔多夫前进。

此事发生在842年,而战争局面犹如化脓的烂疮一样持续它恶劣的影响。

那些新抵达杜塞尔多夫据点的人们震惊得在这里看到了可怕一面。为何会有诺曼人的长船在此停泊?难道科隆也被诺曼人袭击了?

没想到已经有身穿黑袍的教士站在这里,他们还在摆渡码头树立漆黑的碳化十字架,所有在此停泊的长船也都在桅杆上悬挂十字旗。

「迷途的羔羊们,你们何必恐惧呢?你们现在所经历的困难,都是因为你们生活中并不虔诚。主教大人体恤你们的困难,现在坐上船去科隆大教堂忏悔,主会宽恕你们的罪。」

教士重复这样的话术,难民们信以为真,不少人真的以为自己因不虔诚而遭遇如撒旦一般的诺曼人袭击,即便很多人是获悉了袭击消息才在恐慌中随大流逃亡。

亚琛北部和东部的于利希高,一批当地人硬是逃到了东北方向的科隆并安定下来。

对于贵族的战争,这些平凡的人们根本不关心也没有资格去关心,他们在科隆安定下来后获悉自己可能没法回到故乡的村子,起初流离失所的挫败感还伴随左右,随着科隆大主教将一批空置的村庄与农田分给他们,一切都有了重大变化。

曾被菲斯克带领罗斯骑兵蓄意破坏的村庄,陆续填补了新的村民,平静的农业生活在科隆迅速恢复。科隆附近区域的农业随着一批新移民的加入仿佛并未遭遇破坏,随着诺曼人的长船频繁往来,接触愈发深入,那种对海盗的恐惧感也逐渐淡化。

当曾经的海盗皈依天主、当凶悍长船悬挂十字旗,一切都变了。这些皈依者们没有再制造破坏,而是老老实实做起了河道捕捞的渔民,以及对科隆极为关键的「物资运输队」。

有一些自由投奔而来的丹麦家庭,他们在日德兰老家就已经皈依天主,有些投奔了汉堡,或鉴于汉堡太过破败,就划着船直奔科隆过上臆想中的好日子,就现实而言他们当前的日子可比日德兰老家舒服很多。

属于拿骚-科布伦茨伯国的长船如今也在莱茵河上往返频繁,他们光顾科隆之际总会卸下一些贵重物资,以从城里换取一批手工业制成品以及关键的粮食。该伯国还有另一项关键任务,便是将拿骚出产的葡萄酒连带着木桶向着莱茵河口运输,运货之际长船同时悬挂本笃修会的正十字,与圣安德烈十字(实际就是罗斯船桨旗)。

这里还存在着第三种人员

一批来自莱茵河口武装商队,他们是来自鹿特斯塔德据点货真价实的罗斯人,那些在842年参与第一次远征的罗斯军也几乎都驻扎在莱茵河口地带。

罗斯在鹿特斯

塔德的总督正是老古尔德家的小儿子红狐,小子已经娶了弗兰德斯伯爵博杜安的女儿,再给予与对方签署的运货协议,弗兰德斯的羊毛在正儿八经的罗斯军队押运下,或是北上贴着海岸线进入丹麦海峡后直送罗斯的都城新罗斯堡,亦或沿着莱茵河逆行至科隆为当地毛纺织业供货。

一直庞大军队在莱茵河口顺利过冬,待到843年他们又自发展开行动。

所以当留里克的骑兵队从遥远东方而来,面对的已经是被自己的先遣军散布过杀戮恐怖的莱茵河两岸。

尤其是莱茵河左岸,因为841年从初春签订的《北方同盟合约》,各路北方好汉禁止劫掠莱茵河右岸的一切村庄、城镇,但对莱茵河左岸的一切事物皆可肆无忌惮得发动袭击。左岸抵达的滨河村庄、市镇均遭遇丹麦、罗斯的破坏,亚琛之劫是所有破坏的集大成者,显得火烧奈梅亨一事都显得小儿科了。

与左岸地带截然不同的是,科隆被无数长船环伺却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民众聚集于此,由人口集中之量变所引起的是质变,靠着源源不断的油脂毛、革、麻供货,靠着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再靠着无所谓「天主教廉耻」的那些特殊信徒的技术支持,科隆城悄然间自发得开始展现它的现代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曾经的罗马名城科洛蒂纳,以科隆的名号进一步发展她的手工业,以生产高附加值物资快速积累着财富。

因为人人都要穿衣,那些毛纺织的衣物不仅路德维希的军队需要,盘踞着的罗斯远征军、拿骚-科布伦茨军一样需要,而后者不但距离科隆最近,也最愿意立刻拿出真金白银购买。毕竟凛冬将至。

「被他们敲诈了五千磅白银是重大损失。不过,这笔钱我们能在几年时间再赚回来,倘若局面始终如此我们的收益将更多。当我们财富越来越多,哪怕是靠着金钱收买,也能令更多的诺曼人皈依正道。」大主教哈德博尔德对未来雄心勃勃。

科隆教区的整个枢机评议会的枢机主教们也都认为,用利剑逼迫他们皈依是不义的,且真的用了利剑科隆还打输了,不如就利用现实的经济利益吸引野蛮人主动皈依。

由于科隆教区绕过了军事领主而控制了境内大大小小的村庄市镇,或曰大主教本身就是最高军事领主,哈德博尔德是个身材颇为肥胖的老男人,以大主教的身份活得却像是一位伯爵。

这并不稀罕,因为美因茨大主教奥德加比哈德博尔德做得更过分,该大主教正是这场帝国内战的关键人士,他亲自组织军队反对路德维希,为后者武力击败。

路德维希再以性命相逼,迫使奥德加突击反叛「罗马皇帝」而站在了他的的巴伐利亚阵营中。

科隆教区现在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经济实力,它像是一只大肥羊,现在完全靠着《条约》被更强者保护着,也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强者能恪守条约。

于是教区开发了很多区域允许罗斯人、以及与罗斯有关的人们,在莱茵河畔建立不受制约的定居点。

这就是为什么在鲁尔河与莱茵河交汇处赫然出现了罗斯旗帜。

现在罗斯骑兵高调而来,那些在码头与市镇边缘徘徊的人们无法忽视这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大军排着颇为整齐的队列向着石墩木桥而来,到处飘扬着白底蓝纹的罗斯旗帜,甚至那些穿着厚实的战士们也都穿着罗斯骑兵标志性的蓝纹布袍。

一双双眼睛凝视着,人们停下手头的所有事务向着桥梁方向集结,其中的有识之士则很聪明的背上圆盾,又将有着巨大护鼻的铁皮盔套在脑袋。甚至!有人穿上与罗斯军同款的袍子现身。

「是什么军队?居然是我们的人?简直不敢相

信。」

「就是我们的人!想不到那个秃头菲斯克带了这多骑兵再抵科隆?」

「让我想起了蓝狐大人的承诺,显然罗斯王的第二次远征开始了。兄弟们,咱们发财的机会又来了……」

他们以诺斯语议论纷纷,其人奇妙的装束也令留里克完全相信这就是友军,即便他们出现的地方令人难以置信。

「菲斯克。」留里克问:「你真的来过这里?我们在这里有据点吗?」

「不知道。我很乐意代大王去看一看。」

「也好,你带队瞧一瞧,注意安全。」

「走了。」菲斯克二话不说,召集一队兵马三十骑就高调得通过木桥,马队停在那些笑呵呵的伙计们面前。

菲斯克握紧马鞭怒目圆睁:「你们是什么人,可知道我们是谁?」

「哟!这不是菲斯克大人嘛!」一个留着硕大八字胡的老家伙挤出人群。

「你?你认得我?」

「简直不像话!」老家伙摘下头盔,再呼吁道:「我在罗斯的确没什么名号。菲斯克,摘下你的头盔让大家看看你的大光头吧。」

「哦?我还能他乡遇故人?你们……都是大王提前派遣来的兄弟们?!」说着,菲斯克果然亮出了那被刀子频繁精心剐蹭掉碎发的光头,再在秋风下感受凉意。

看到那光都在场的人们哈哈大笑,接着又是各种以诺斯语的交谈。

此刻,这位八字胡的老家伙也不再掩饰身份:「我是埃里克,断了一颗牙的埃里克,你先看看我的牙。」

「你?叫埃里克的人到处都是。好吧,断牙埃里克,现在我认识你了。」

「无妨。」老埃里克耸耸肩:「我曾为蓝狐大人效力,现在我是黑狐的部下。我们这一帮兄弟在拿骚取得工业,现在所有兄弟都是骑士了。而我!」老家伙又拍打一下胸膛,「我可是货真价实的科布伦茨男爵,法兰克的大贵族可是承认了我的身份。」

「一个男爵?你们的事我多少听说过,看来那些说法全都是真的。所有,这里是科布伦茨。」

老埃里克憨憨大笑一阵:「不。这里是杜伊斯堡,现在是咱们的定居点咯。菲斯克,作为你的老叔叔,我欢迎你们到来。」

菲斯克又好气又好笑,心想谁是你的大侄子。他再看一下这座城,以及刚刚通过的桥梁,依稀记得当年在这里有过破坏,只是不知它的名字罢了。

「收起你的笑容吧。断牙埃里克,现在纠集你的所有兄弟在这里列队,以北方礼仪向伟大的罗斯王致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啊?罗斯王?」

「正是罗斯王!大王的军队即将过河,你们全体半跪行礼吧!」菲斯克再强调道。

于是,罗斯骑兵中的号手们一边控制马匹一边集体吹号,留里克与他的战士们高调通过杜伊斯堡的鲁尔河桥。

各队陆续过桥,直到最后是浩浩荡荡驮运辎重的鹿群,小小的杜伊斯堡瞬间挤入两千人。

当晚,罗斯军就在杜伊斯堡扎营,留里克也直接住进了本地的大长屋。

在杜伊斯堡的遭遇可谓意外之喜,虽然老埃里克从始至终都不是老罗斯部族人、也未曾在过去直接为自己效力,那也是间接的效力者并未罗斯利益立功,留里克对这种人颇为欣赏。

人各有志,留在该地的罗斯人、瑞典人和丹麦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离开的北方,他们现在都已经皈依天主,基于原则留里克无法将他们视作自己人,倒是可以认作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对于后者,他们仍旧基于北方的传统崇拜英雄,老埃里克和伙计

们仍旧愿意为罗斯王效力。至少他们很清楚,黑狐大人只要见到罗斯王一定会宣布听命,届时兄弟们即可名正言顺与第二轮的罗斯远征军一起行动咯。

长屋里充满着欢快笑声,留里克慷慨得拿出一批粮食犒劳这些迎接大军的山河故人们。

为了助兴,十头驯鹿被突击屠宰,鹿肉尽为大军分享,老埃里克和他待在杜伊斯堡的兄弟们也分得一块烤肉。

已经快三年了!留里克很高兴自己当年的计划落地生根,也讶异于事态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管控。当年自己点名外派的黑狐有着过强的主观能动性,比起做一个商人,这个年纪轻轻的小胖子极具攻击性,又狡猾得如同狐狸。

这一夜留里克和他的将领们,与老埃里克与其伙计们畅谈甚欢,关于科隆地区那些所不知的事情,留里克现在愈发明晰它的细节。

原来,当年小小的杜伊斯堡就是因遭遇菲斯克本人的袭击而衰落,本地人向着鲁尔河上游逃亡,另有一批逃入了科隆城。

当战争结束后,作为明显可作为歇脚地的它,又因鲁尔河桥的存在,往来长船毫不犹豫将这座小小的废城作为停泊地。

再到843年开春,经过一个冬季的蛰伏,罗斯的第一波远征军与拿骚-科布伦茨军可谓沆瀣一气得偷袭了梅茨,再带着战利品凯旋,那些金银战利品为建设新据点提供了物质基础。

拿骚-科布伦茨伯国的女伯爵索菲娅依旧只是个小姑娘,黑狐现为威斯巴登男爵,他仍旧在今年带兵劫掠。这恰恰是路德维希希望看到的,他不必支付任何的军费、报酬,就有一群狂犬对着自己的敌人一通乱咬,打击了敌人也进一步孤立了待在斯特拉斯堡坚决不让步的「罗马皇帝」洛泰尔。

黑狐才是这个伯国的真正统治者,断了一颗牙、另一颗门牙因牙周炎几乎暴露牙根的老埃里克就成了战争急先锋。

因为科布伦茨在战争时期就是战场所在,大量民众已经撤到河对岸的兰河河谷,在经过拿骚本城后很多人已经搬家去了上游的林堡,即为奥伯特利迪特人、能征善战的瓦迪之封地。

科布伦茨的居民比战前少了很多,一大原因就是它直面法兰克大军可以进攻的方向。吃过大亏的居民保持谨慎,现在当地一座防御堡垒也建成,守卫拿骚本城的战士们现在就在科布伦茨驻扎。

基于大分封的成果,凡是参与特里尔、萨尔河劫掠的战士一律封为骑士。数百名说着诺斯语的北方人摇身一变拥有骑士封号,可惜他们几乎都没有明确的封地。

就算拿骚-科布伦茨伯国的领地变得很巨大,奈何它的领地多在正义地区、一直面临战争威胁,亦或者定居点已经在战争中被摧毁,大量的荒地让善于捕鱼、砍杀的战士垦荒也不现实。

于是大量的战士空有骑士称号,也都娶了妻乃至做了父亲,家眷多安置在拿骚本城,偏偏没有可供自家独立经营的产业。

杜伊斯堡成了由拿骚-科布伦茨伯国事实管理的市镇,一批战士也带着自己的家眷从拿骚迁移至此。他们兴建长屋、修造码头、看管着鲁尔河木桥,虽仍继承着杜伊斯堡的地名,这里俨然成了以诺曼人为主的定居点。

但对于科隆,没有人可以说杜伊斯堡的人们就是野蛮人。

他们是名正言顺的附庸拿骚-科布伦茨的小贵族,杜伊斯堡也是实实在在的、在法理上信仰天主的军事据点,最重要的是当地的战士都是科隆的盟友,他们的存在对科隆本城非但不是威胁,恰恰是安全保障。

科隆大主教在官方层面认可了杜伊斯堡当前的奇妙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