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 第三十四章 姜枣茶糖霜糯米糕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第三十四章 姜枣茶糖霜糯米糕

簡繁轉換
作者:喉舌之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6:55 来源:源1

第三十四章姜枣茶糖霜糯米糕(第1/2页)

戚萝跟着官差往衙门走,夜风裹着落叶扫过脚踝,凉丝丝的。

她攥紧外衣,总觉身后漆黑的院门里藏着眼睛。

方才屋顶那阵响动还没散,官差上去只捡了片碎瓦,人早没影了。

“姑娘放心,客房挨着值守房,夜里有人巡查,安全得很。”官差放缓脚步,指了指前方亮着灯的方向。

到了衙门口,李捕头已候着,拱手道:“姑娘受惊了,这客房久没住人,临时收拾出来的,燃了炭盆去潮气,热水也备着,有事拉窗边铜铃。”

进了客房,戚萝刚把外套搭在椅上,门外就传来脚步声,“噔噔”踩得石板响:“戚姑娘?真是您在这儿吗?”

门被推开,阿呆拎着食盒站定,额角还沾着汗:

“可算找着您了!公子刚回府,听管家说您被接来衙门,急得让下人去打听事端,催我先送东西,他跟府里嬷嬷交代两句就来!”

“怎还特意跑一趟?太麻烦了。”戚萝道。

“不麻烦!”阿呆打开食盒,白瓷温壶冒着热气,“公子说您夜里风里走了一路,定是冷着了,让我把厨房温着的姜枣茶带来,还装了些易消化的软糕,怕您夜里饿,吃硬的伤胃。”

他麻利地取了个白瓷杯,斟了半杯茶递过来。

“您先喝口热的暖暖身子,这茶温得正好。”

戚萝犹疑着接过杯子,指尖触到瓷壁的温度,心里先软了半截,抿了一口,姜的辛暖混着枣的甜,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带着那股寒气都散了些。

刚放下杯子,就听见门外的脚步声沉了些,门被轻轻叩响,宋修走了进来。

他换了身乌色便服,头发用墨玉簪松松束着,多了几分家常气。

见戚萝手里捧着茶杯,他先问:“茶还温吗?要是凉了,让阿呆去值守房的炭炉上再热一热。”

“不凉,刚好。”戚萝摇摇头,目光扫过食盒里的软糕。

是糯米做的,裹着层薄糖霜,看着就软和。

宋修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手指轻轻搭在桌沿,声音压得低了些:“我方才让人问了话,仵作那边有新发现——第二具女尸的指甲缝里,夹着点黑色的粗麻线,看着像是下人才穿的粗布衣裳上掉的;另外,两具尸体被发现的地方,都离城西赌坊不远,走路也就一炷香的功夫。”

戚萝心里一动:“赌坊?那会不会跟张家夫人的弟弟有关?听说他欠了赌坊的钱。”

“官差已经去查了。”宋修眉头微蹙,“那人确实欠了赌坊三百两银子,前几天还被赌坊的厮堵着打了一顿,之后就没了踪影。但赌坊的掌柜说,案发当晚,没见他去过,还有两个赌客能作证。”

“那凶手是冲张家来的?”戚萝攥紧了茶杯,“两个死者,一个是张家夫人,一个是给张家做过绣活的绣娘,总不能是巧合。”

“现在还说不准,没实证的事,不能乱猜。”宋修的目光落在她脸上,见她眼底还有点慌色,语气放软了些,“你别多想,在衙门住着,有官差守着,安全得很。明天去郡主府,让阿呆跟着你,等你从郡主府出来,他再送你回衙门,这样我也放心。”

戚萝刚要推辞,觉得麻烦人家太不好意思。

宋修又先开口:“别跟我客气,凶手还在暗处,你一个人走夜路,我不放心。阿呆跟着,也只是远远看着,不妨碍事。”

旁边的阿呆连忙点头:“是啊戚姑娘!我就跟在后面,您跟郡主说话、做事,我都不凑近,等您完事了,我再送您回衙门,绝不给您添麻烦!”

看着两人认真的模样,戚萝无奈应下,轻轻点头:“那就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阿呆应得快,又把食盒里的软糕往她面前推了推,“姑娘您尝块糕吧,这是厨娘刚蒸好的,放凉了就硬了,现在吃正好。”

戚萝拿起一块,咬了小口,糯米的软和混着糖霜的甜,果然不费牙,正合胃口。

刚咽下去,又听宋修问:“郡主府那边,可有说几时来接你?”

“辰时,青禾昨日说,老夫人醒得早,那我便早些过去。”

“那我让阿呆辰时前在衙门口候着。”宋修转头叮嘱阿呆,“你好贪觉,明日可别睡过头,否则坏了事便罚你半月月钱。”

阿呆连忙拍胸脯:“公子放心!我定天不亮就起,在衙门口等着,绝误不了时辰!”

戚萝被他的模样逗笑,紧绷的心情又松了些。

宋修看着她的笑,眼底的沉色也淡了,又叮嘱:“我已经跟李捕头打过招呼,让他多照看这边,有动静第一时间过来。”

“我知道了。”戚萝点头,见宋修眼底有淡淡的倦意,又补充道:“你刚回府,也别待太久,早点回去歇着吧,明天还有事要忙。”

宋修愣了愣,随即点头:“好,我再坐片刻,跟你说两句案子的事,就走。”

又聊了会儿——无非是让她留意郡主府里有没有异常,若听到关于张家的消息,别轻易插话,先记着就行。

宋修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月亮已升到檐角,便起身说:“不早了,你歇着吧,我让阿呆在外面守着,有事你喊他就行。”

“外面风大,让他跟你一起回去吧,这儿还有官差呢。”戚萝连忙起身。

“没事,他年轻,扛冻。”宋修摆手,话刚落音,门外就传来“阿嚏——”一声巨响,震得窗棂都轻轻晃了晃,连桌上的油灯都颤了颤。

屋里三人都是一愣,阿呆先红了脸,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对、对不住,许是方才在廊下站久了,有点着凉。”

宋修脸上的从容顿时散了,眉头一下子拧起来,拉开门就往廊下看。

夜风裹着寒气往屋里灌,阿呆站在廊柱旁,双手拢在袖子里,鼻尖冻得通红,还在揉鼻子。

宋修:“刚说扛冻?这才站了多大一会儿就受凉了?”

他转身对戚萝道:“你先回屋等着,我跟阿呆交代两句。”说着便拉着阿呆往廊外走,声音压得低却透着急:“你现在就回府,把我那件玄色披风取来,再让管家找两件厚棉衫,你穿上,别硬撑。我这就去找李捕头,让他在值守房旁边给你找间空房,夜里冷了就进去歇会儿,别总在廊下站着吹风。”

阿呆还想推辞:“公子,我没事,我在这儿守着戚姑娘……”

“让你去你就去!”宋修打断他,语佯装生气,“今晚必须警醒些,累了可以歇,但别睡太沉,每隔半个时辰就过来看看客房的门有没有关好,听听里面的动静,一定要护好戚姑娘,明白吗?”

阿呆见他动了真容,不敢再推,连忙点头:“我明白!我这就回府取衣裳,取完就过来,定好好守着戚姑娘!”

戚萝站在门口,把两人的对话听得真切,忍不住笑着走上前:

“你也太仔细了,门外本就有官差轮班,又让阿呆这么折腾,倒显得我像个经不起事的瓷娃娃。”

宋修回头看她,语气却仍认真:“小心些总没错。你一个人在这儿,本就不安心,多个人盯着,我回去也能睡得安稳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姜枣茶糖霜糯米糕(第2/2页)

戚萝被他说得无言,又劝了两句“别太急,路上慢些”,宋修才终于松口,看着阿呆匆匆往府里跑:“我去跟李捕头说一声屋子的事,你先进屋,别站在门口吹风,夜里凉。”

“好。”戚萝点点头,看着宋修的身影往值守房去,才转身回了客房。

刚关上门,就忍不住想起方才阿呆那声响亮的喷嚏,还有宋修又急又绷的模样,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

明明是桩让人慌神的事,倒被这主仆俩添了点乌龙笑料。

她走到桌前,看着剩下的软糕和半杯姜枣茶,炭盆里的碎炭泛着浅红微光,没有灼人的热气,只漫开淡淡的炭香,把屋子烘得干爽又暖和。

戚萝拿起一块软糕,慢慢吃着,心里的慌意一点点散了——原来有人惦记着、护着,是这么一种种感觉。

第二天一早,戚萝刚用温水洗漱完,就听见门外传来阿呆的声音,带着点雀跃:“戚姑娘,您醒了吗?青禾姑娘已经在衙门口等着了!”

她连忙应了声,拿起外套往外走。

刚出门,就见阿呆穿着件厚衫,脸不红了,精神头十足地站在廊下。

旁边的青禾见了戚萝,连忙笑着迎上来:“戚姑娘早!老夫人今日醒得格外早,还问了您两回呢,郡主也在暖阁陪着老夫人,就等您来了。”

“让老夫人和郡主惦记了。”戚萝笑着点头。

刚到门口,就看见辆青布马车停在那儿,车厢两侧挂着绣兰草的帘幔,车辕上还挂着个小铜铃,一晃就“叮铃”响。

青禾扶着她上车,刚要放下车帘,戚萝忽然瞥见街角站着个人——是宋修。

他坐于马上,手中握着缰绳,想来是特意早起送她,见她看过来,轻轻点了点头,目光里带着几分叮嘱。

戚萝也朝他点了点头,才钻进马车。

车轱辘声响起时,她撩开点帘幔往后看,见宋修还站在街角,直到马车拐过弯,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才轻轻放下帘幔。

马车里清香萦绕,青禾坐在一侧,跟她聊着郡主府的事:“老夫人这几日总说嘴里发苦,吃什么都没滋味,姑娘您上次做的饭食就很是不错,定能合老夫人的心意。”

“我预备做碗山药莲子粥,再蒸个南瓜糕,都是养脾胃的,也不腻。”

马车走了约莫两刻钟,终于停在郡主府门口。

青禾引着戚萝往里走,穿过两道月亮门,就到了老夫人住的暖阁外。

“姑娘稍等,我先进去回话。”青禾说完,轻手轻脚地推门进去。

没一会儿,里面就传来个温和的老太太声音:“让戚姑娘进来吧。”

戚萝整理了下衣襟,推门走进暖阁。

抬眼看,老夫人坐在靠窗的软榻上,头发梳得整齐,戴着松绿抹额,脸色虽有些苍白,眼神却很清亮。

旁边的玫瑰椅上还坐着位女子,身着烟霞色罗裙,发髻上簪着支赤金步摇,正是**郡主梁绾。

见了戚萝,梁绾先笑着起身:“戚姑娘可算来了,奶奶从辰时起,隔会儿就问一句‘戚姑娘来了吗’。”

“老夫人安好,郡主安好。”戚萝走上前,屈膝行了个礼。

“快坐快坐。”老夫人拉着她的手,掌心温软,“早听绾儿说,姑娘近些日不在金陵摆摊了,今日能请来你,可是有缘。”

“老夫人客气了,能为您做点吃食,是我的荣幸。”戚萝在软榻旁的椅子上坐下,见老夫人手边放着本翻开的《诗经》,书页上还夹着支玉色书签。

寒暄了两句,梁绾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随意:“戚姑娘,前几日听青禾说,你在城外找了处铺面,想自己做吃食买卖?”

戚萝愣了愣,道:“是,目前还在修缮,想着往后做些家常的饭食、点心,卖给街坊邻里,也给近处不方便做饭的人家送些上门。”

“这主意好。”梁绾眼睛亮了些,身子往前倾了倾,语气也认真了些,“说起来,我最近也在琢磨件事——我在京郊西山脚下有个庄子,里面不仅有连片的茶园,还有处天然的冷泉,水质清冽,煮茶、做点心都好。庄子里的院子也收拾得清雅,种了不少花木,本想着闲时去住,可总空着也可惜。”

她顿了顿,看了眼戚萝,又道:“你也知道,如今京里的去处,不是男人喝酒赌钱的酒楼,就是满是丝竹唱曲的勾栏,闹得慌,姑娘家想找个清净地方歇脚、聊天,都没处去。我想着把那庄子运作起来,做个清雅的茶舍,客人来了能喝喝茶、吃些点心,赏赏景,可偏偏缺了能拿得出手的吃食……”

戚萝心里一动,隐约猜着梁绾的意思,没插话,只静静听着。

梁绾又道:“前几日尝了你做的饭食,觉得合口,想着你手艺好,又要开铺子,倒有个主意跟你说。”

“郡主请讲。”戚萝坐直了些。

“我想入你的股。”梁绾开门见山,“你铺子刚开,想必缺些本钱、人手,我能帮你补上——本钱我出三成,再从庄子里挑几个伶俐的丫头,送到你铺子里学手艺,学完了先在你铺子里帮衬几个月,应付刚开门的忙乱。等我庄子的茶舍开起来,这些丫头再调回去,负责茶舍的吃食,你看如何?”

她怕戚萝不放心,又补充道:“你放心,丫头们学手艺,我给你丰厚的酬金,绝不会让你白教;而且我只要你铺子一成的分红,不为赚钱,只为让丫头们学个正经手艺,也给茶舍找个可靠的吃食来源。”

说着,梁绾又笑了笑:“当然,也不止我占你便宜。你若是愿意,也能入我庄子茶舍的股,茶舍的收益,我分你两成。往后你铺子要用茶叶、泉水,都能从庄子里拿,算你成本价,也省得你再去外面找货源,省了不少麻烦。”

这番话条理清晰,连成本、人手、后续合作都想到了。

戚萝愣了愣,仔细琢磨起来:自己铺子刚开,确实缺本钱、人手,梁绾出本钱、送人手,解了燃眉之急;而梁绾的茶舍缺吃食,自己的手艺刚好能补上,还能多份分红,甚至连货源都有了着落,简直是双赢。

往后铺子开起来,有郡主这样的身份在前头,也少有人敢来无端滋事,省了不少麻烦。

想明白这些,戚萝抬头笑了:“郡主的提议太周全了,既帮了我铺子的忙,又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我自然愿意。

只是有件事想跟郡主说清楚——手艺我会尽心教丫头们,但核心的方子,比如糕点的配料比例、粥品的熬制火候,这些是我吃饭的根本,不能外传,还望郡主体谅。”

“这是自然!”梁绾使劲颔首,“我只盼丫头们能学些实在本事,往后在茶舍里把吃食做稳妥,哪能要你的核心方子?

你放心,我会跟丫头们说清楚,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记的别记,只踏实学手上的活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