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 第三十八章 糖霜蒸茨菰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第三十八章 糖霜蒸茨菰

簡繁轉換
作者:喉舌之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6:55 来源:源1

第三十八章糖霜蒸茨菰(第1/2页)

热气漫了满铺。

梁绾捧着空瓷碗,指尖还沾着点馍渣,嘴里满是满足:“这酱肉夹馍也太绝了!馍皮脆得咬着响,肉炖得酥烂,连筋都化在嘴里,下次我一定得给奶奶带些回去。她牙口不好,最爱吃这种软烂的吃食,肯定喜欢!”

柳夫人放下白瓷汤碗,指尖轻轻蹭过碗沿的油星,目光追着宋修出门的背影,嘴角藏着点打趣的笑意。

方才宋修还捧着碗骨汤面吃得热乎,翰林院的同僚差人来催了两回,说卯时的当值误不得,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筷子,临走前还特意摸出块梨木牌晃了晃,说晚上下值就凭这牌子来打包酱肉夹馍。

“这孩子,前阵子总在我跟前显摆你做的吃食,我还说他小气。”柳夫人笑着摇头,语气里带着点嗔怪,“今日倒是没口福。”

方仲槐和太学的同窗们也吃得酣畅,其中一个戴方巾的少年抹了把嘴,语气急切:“戚姑娘,你这骨汤面配葱油饼,比太学食堂的糙米饭香一百倍!往后我们课业不忙,准来常蹭,你可别嫌我们烦啊!”

这话刚落,坐在一旁的周太傅便放下茶盏,抬眼瞪了那少年一眼,语气带着几分严厉又不失温和的告诫:

“就知道惦记吃食!瞧瞧你们这痴迷模样,倒像是把经世致用的课业都抛到脑后了。常来尝鲜无妨,但若敢因为贪嘴耽误了功课,回头我定要罚你们抄三遍《淮南子》!”

被点名的少年顿时红了脸,挠着头嘿嘿笑:“太傅放心!《淮南子》里藏着诸多天文地理的义理,我们正跟着您琢磨呢,抄三遍正好再细品品其中智慧,就是……就是实在忍不住想常来尝尝戚姑娘的手艺。”

旁边另一个同窗也凑趣:“是啊太傅,我们保证先把课业钻研得让您点头,再来蹭这口热乎的!”

满座人被这模样逗得笑起来,连柳夫人都跟着弯了嘴角,指尖轻轻点了点那几个少年。

戚萝看着这融洽的模样,心里也暖融融的,转身从柜台下取出一叠早就备好的木牌。

都是她前几天找木匠铺定制的,巴掌大的梨木牌,正面刻着“味真馆”三个字,背面还浅浅雕了朵青菜纹,朴素里透着精致。

“各位今日来捧场,我也没什么好谢的。这是味真馆的贵宾牌,往后拿着它来,铺子里一律菜品都能享八折,要是带朋友来,还能多送一碟开胃小菜,不管是现有的吃食,还是往后添的新菜,都按这个规矩算。”

梁绾率先接了块木牌,指尖摸着上面的纹路笑:“那我可得好好收着!往后不管是给奶奶带吃食,还是我自己来解馋,都能省不少银钱,连你往后做的新菜,我也能凭着这牌子占便宜,太划算了!”

柳夫人接过木牌时,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里满是欢喜:“早前见阿修那牌子就眼馋,总想着这梨木打磨得光滑,看着就精致,现下我终于也有了!往后我来吃你的手艺,或是给府里人带吃食,也能凭着它享优惠,倒要让阿修再显摆!”说着便顺手把木牌塞进绣着缠枝纹的袖袋里,生怕落了似的。

又说笑了几句,柳夫人看了眼窗外的日头,起身道:“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府了,不耽误你做生意。”

梁绾也跟着起身,还特意叮嘱戚萝:“要是醉仙楼再敢来闹事,你可别自己扛着,派人去郡主府找我,我准来帮你撑腰!”

戚萝一一应下,送众人到铺子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脸上的笑意才慢慢淡了些。

她转身回铺,扫过案台上空了的面粉袋和只剩小半筐的酱肉,心里顿时沉了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八章糖霜蒸茨菰(第2/2页)

早上应付冯二时糟践了些食材,方才又招待了一群人,眼下存货根本撑不起晚上的营业。

更别提醉仙楼那边没彻底安分,要是连新鲜食材都供不上,铺子迟早要被挤垮。

“阿桃,你守着铺子,把灶台的火再拢一拢,我去西市菜市寻些新鲜食材,傍晚前准回来。”

戚萝迅速拿上布包和钱袋,又叮嘱了句“有人来问就说傍晚营业”,便快步出了门。

菜市这会儿正是热闹的时候,挑着菜筐的农户沿街吆喝,鱼虾的腥气混着青菜的嫩香飘得满街都是。

戚萝熟门熟路地走到常买面粉的粮铺,却被告知今日的新磨面粉刚被醉仙楼的人订走大半,只剩些粗面。

她心里咯噔一下,只能先买了小半袋应急,粗面十五文一斤,称了三斤,付了四十五文。

又去肉铺补了二斤后腿肉,后腿肉二十八文一斤,算下来五十六文。

正琢磨着还得找些新鲜蔬果,眼角忽然瞥见巷尾的小摊前围了几个人,却没人动手买。

走近了才看清,摊主是个外地来的老农,面前的竹筐里装着些圆滚滚、浑身带刺的物件,浅褐色的外皮上还沾着泥,看着既不像果子也不像菜。

“这啥东西啊?摸着手刺挠,咋吃啊?”围观的汴京妇人戳了戳那物件,皱着眉往后退,“怕不是个不能吃的野东西吧?”

老农急得脸通红,连连摆手:“这是俺们南方的‘茨菰’!蒸着吃、做糕都香!就是俺们那边的做法,汴京的乡亲们没见过……俺这茨菰新鲜得很,刚从地里挖的,十文钱一斤,便宜卖了!”

可任凭他怎么说,众人还是只看不买,有几个还笑着摇摇头走了。

戚萝却停下了脚步。

前阵子她特意在书坊买过一本《南北沿途吃食杂记》,专讲从南到北各地少见的食材与吃法,其中就提过这茨菰。

书里说它看着带刺,实则削去外皮后,内里白肉紧实,蒸软了会透着股清甜,裹上糖霜或是拌着蜂蜜吃,比点心还爽口。

当时她只当是书里的新鲜记载,没想着能在汴京见着实物,眼下一看,倒和书中描述的模样分毫不差。

她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茨菰的刺,又掂了掂竹筐的分量,抬头对老农笑:“老伯,您这筐茨菰看着足有十斤吧?十文钱一斤,我全要了,您给我称足些。”

老农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忙不迭拿起杆秤:“姑娘放心!绝对足秤!”

说着把茨菰往秤盘里倒,称下来足足十一斤,老农干脆抹了零,只按十斤算。

戚萝爽快付了一百文,老农还特意多塞了两个小茨菰,连声道谢。

付了银钱,戚萝雇了个挑夫。

挑一趟货给二十文,让他把茨菰、面粉和后腿肉一并送回铺子,自己则跟在旁边,脚步轻快了不少。

刚踏进铺门,守在灶台边的阿桃就凑了过来,目光落在那筐带刺的茨菰上,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姑娘,您咋买了堆这东西回来?浑身是刺看着怪吓人的,这能吃吗?别是您被那老农骗了吧?”

戚萝放下手里的布包,笑着拿起一颗茨菰递到阿桃面前。

“这叫茨菰,可不是什么没用的东西。你瞧着它带刺,其实只要把外皮削掉,里面的白肉比荸荠还嫩。

我前几天看的杂记里写着,这茨菰最适合蒸着吃,蒸熟后裹层糖霜,甜而不腻,还带着股清香味儿。今晚咱们就做‘糖霜蒸茨菰’,汴京少见这吃法,保准好吃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