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带着两白旗反清怎么了? > 第七十五章 剜中原腹心,断东南漕运!

「如今,王爷以西南的十几万精锐举兵倡义。」

「末将心**有三策可助王爷成就上策。」

「上策,取荆州,略襄阳,直趋黄河,剜中原之腹心!」

「中策,入四川,出汉中,夺取陕甘,收西北之精兵!」

「下策,下武昌,复南京,经略江北,断东南之漕运!」

「这三策王爷无论采取何策。」

「以我之壮,攻敌所弱,都能一鼓作气击破鞑虏。」

「倘若举兵不前,顿兵江南,则为无策也!」

五华山上,吴国贵拱手开口道出了自己的战略见解。

对于吴军来说此时上策取中原,中策收西北,下策断东南。

倘若吴三桂以手中的十几万精锐猛然冲出云贵。

从湖南急行渡江不顾一切直捣黄龙。

那麽清廷仓促之间与吴军在中原战败的机率很大。

如果吴三桂觉得此策冒险。

那麽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从云贵入蜀再取道汉中先收西北。

西北是吴三桂经营多年的地方。

想当初王永强等人起兵清廷束手无策。

全是吴三桂以一己之力将其镇杀。

从那以后清廷在西北的战事只能仰仗这位平西王。

吴三桂也藉此在陕甘遍插党羽。

吴军若能重返西北那麽响者必然云集。

至于横亘在巴蜀和秦陇之中的秦岭汉中。

对于这道阻挡武侯一生的天险。

吴三桂甚至都可以不当一回事!

因为在入主云南之前汉中就是吴藩的驻地!

吴三桂在那里坐镇十年。

秦岭的山川地貌,人文风土,他这个平西王可是了如指掌。

甚至就连各处关隘的城防守将。

都是吴三桂一一部署和安插的!

可以说秦岭天险挡得住其他人可唯独挡不住他吴三桂。

等吴军重返西北收取了三边精锐。

那麽他这个平西王无疑会打出昔日的北周之势。

等到那时,效仿昔日的李自成从关中东征入主北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算收西北吴三桂还觉得冒险。

吴军也可以东下湖南再沿着长江火速进兵。

趁着清廷还没反应过来的关键窗口。

顺江而下,直取南京!

等南京一复,江南一下。

有了这块膏腴之地吴三桂想和清廷怎麽玩就能怎麽玩了!

吴国贵的上中下三策都是根据吴军的自身情况。

为吴三桂打造的宏图大计!

无论他采取哪一条吴军都有可能夺取天下。

然而这三策却同时有一个弱点。

那就是需要吴三桂不顾侧后乃至暂时放弃对云贵老家的保护。

集中西南的十几万精锐长驱直入打进清廷的核心。

以吴军的强大战力逼迫满清决战。

继而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这种不顾后方长途奔袭的战略固然能获得难以想像的收益。

可要是中途出了什麽差池吴三桂可就危险了!

「中原之腹心丶西北之精兵丶东南之漕运都是清廷的要害。」

「然而我军若是集中兵力直取一处是不是太冒险了?」

吴三桂凝声道:「我军出汉中则湖广有忧,我军出湖广则西北有忧。」

「况且还有尚可喜在本王腋下。」

「倘若本王倾巢而出,他必纠集两广兵马袭我老巢。」

「虽然陈成已经答应本王前往两广对付尚可喜。」

「然我军也不可不防!」

「以本王之意,西南地区的十几万大军可兵分两路。」

「一路随本王东下湖广,威逼中原,震慑尚藩。」

「一路由建昌入蜀,会合四川之兵北出汉中。」

「倘若两路大军都能得手。」

「不但云贵无忧,这天下本王亦能得也!」

吴国贵的上中下三策虽然都好。

可他的这种打法在吴三桂看来无疑过于激进了。

虽然长途奔袭的战略有过成功的例子。

比如靖难时朱棣面对南军几乎无穷无尽的人力丶物力。

就选择放弃对北平三府的保护。

集中主力直趋南京迫使朱允炆仓促调集兵马同自己决战。

结果数十万南军在仓皇之下被朱棣在运动中一扫而空。

等南军主力覆灭,朱棣兵临城下。

南京城也只能不战而降了!

吴三桂的情况此时与朱棣类似。

同样是战阵强大,部下精锐。

同样是一隅敌全国需要面对敌人的资源压迫。

然而朱棣在被敌手的资源压得喘不过气后知道集中兵力放手一搏。

可吴三桂却老成持重又是刚刚起兵。

不愿意完全放弃后方进行这一豪赌啊!

按照吴三桂的方案。

吴军将兵分两路,主力随他东征湖广,偏师则北上四川,兵出汉中。

此举看似完美。

吴军主力收取湖南既可以北伐中原又可以东下江南。

还可以威压两广迫使尚可喜只能自保不敢抄袭云贵。

偏师也能会合四川兵马北出汉中收取西北。

然而这种看似完美的战略却将十几万大军分为两支。

这无疑会削弱吴军的攻击力。

兵分则弱,浪战则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吴国贵等人对此也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们力劝吴三桂毕其功于一役。

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好一举扭转天下大势。

然而已经年迈,锐气日消的吴三桂却说什麽都不肯。

众人见状也只能摇头叹息。

「诸位,既然王爷心意已决兵分两路也没什麽不好的。」

「倘若我军孤注一掷倾巢而上。」

「一旦尚可喜纠集两广兵马来犯云南或者鳌拜调集陕甘绿营南下巴蜀。」

「那麽我军可就危险了!」

「倒不如,分兵两路,以两个拳头打人。」

「如此云贵无忧,我军将士不用顾忌后方的家眷亦能在前线安心作战。」

「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郭壮图缓缓开口终是结束了这场军议。

军议过后。

吴三桂当即任命官职,调配兵马。

他拜白文选为湖广总统,挂征朔大将军印率军随他出征。

又封吴应麒和吴国贵二人为左右金吾将军,随侍左右。

王屏藩为四川总统,挂破朔将军印,率军前往四川主持战事。

建昌的狄三品为骠骑前将军充当吴军北出汉中的先锋。

王会丶高启隆二人为骠骑左右将军,率西营降兵东征湖广。

郭壮图为云南总管负责后勤。

方光琛为湖广巡抚随军经略。

夏国相为金吾右将军,高得捷为亲军铁骑左将军,韩大任为兵曹掌事郎中。

西南的十几万吴军将兵分两路。

主力由吴三桂率领东征湖广,偏师由王屏藩统领北上汉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