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清兵本就好杀!
「有平南王出马定能叫吴三桂知道厉害!」使者大喜过望连忙恭维。
尚可喜点了点头。
他大喝一声:「擂鼓聚将!」
刹那间,广州郊外的校场上战鼓擂动。
许尔显丶吴进忠丶由云龙等尚藩将军齐聚一堂。
整整一万名平南王府的藩兵也齐聚校场之上彰显着尚可喜的实力。
除了这一万藩兵还有两万绿营应徵而来。
准备听从尚可喜的号令北上湖南攻击吴三桂的后背。
然而就在大军出征的关键时刻。
一名名尚藩将军却是忧心。
「王爷,您还是慎重一回吧。」
「我平南王府只有藩兵一万可吴三桂却手握十几万精兵强将。」
「倘若北上湖南攻他后背必将惹恼了吴三桂。」
「待他回师而来我军又如何能敌?」
「只怕非但湖南不可得,广东亦将不复为王爷所有啊!」许尔显苦口婆心道。
昊三桂造反也有半年时间了,
为什麽尚藩一直到现在才开始行动?
原因无它,实力太弱根本不敢造次而已,
尚可喜手中拢共就只有十五个牛录不到三千的八旗兵再加上配属的绿营精锐七千五百人。
这一万名藩兵就是他的全部实力了。
当然在广东还有几方名绿营听从他的号令。
可这些绿营大多是守兵既需要镇守地方又战力赢弱。
尚可喜又不像隔壁的耿继茂一样收编了数万海贼。
所以整个尚藩哪怕将绿营兵充数也只能堪堪凑出眼前的三万兵马用于远征。
就这麽点兵马放在手握十几万精兵强将的吴三桂眼里又哪里能造次?
所以在吴军主力顿兵湖南期间。
即便尚可喜对清廷满腔忠心也不敢拉起广东兵马去打湖南!
更何况现在不但福建的靖南藩反了。
广西的线国安丶马雄丶全节等人也已经接受吴三桂的诏书剪辫反清。
虽然定南藩同平南藩类似。
其实力根本无法参与到天下之争来。
线国安等人即便归附吴三桂也只是一味盘踞地方威福自操并没有从广西出兵的意思。
然而定南藩的存在天然就形成了对广东的威胁。
倘若尚可喜出征失败引得线国安等人对富庶的广东起了列心前来争抢那可就不妙了。
况且就算尚可喜出征成功又能如何?
吴三桂实力强大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剿灭的。
尚军如果偷袭他的后背致使人家北伐中原的战略失败。
那麽吴三桂恼怒之下势必会派出得力大将乃至于亲自出马前来广东报复尚藩!
等到那时吴军战力强大,清廷又鞭长莫及。
只怕整个广东都得让吴三桂夺去!
所以许尔显这些尚藩将领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盘踞广东坐山观虎斗坐视吴三桂和清廷之间分出胜负。
这也是最符合尚藩利益的做法。
然而此举令忠心于清廷的尚可喜又如何能接受。
「本王身为大清臣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吴三桂造反我不去打湖南谁又去打湖南?」
「尔等如果还认我这个王爷就不用再提。」
「全军即刻北上,兵发五岭,杀进湖南!」
尚可喜老气秋横地开口。
许尔显等人见状也只得然低下头去。
如今吴三桂被陈成挟持提前整整十一年造反。
此举虽然让他留有气力能够重燃斗志,兵渡长江,击败鳌拜。
然而当三藩之变提前十一年后。
尚可喜亦未彻底老去平南王府的老将许尔显丶吴进忠丶由云龙等人也还在。
这就令尚可喜威望尚存还能号令整个平南藩。
许尔显丶吴进忠这些老人不过他也只能统领军队随他出征了!
在尚可喜的力主下。
三万尚军气势汹汹从广州直抵韶州向着湖南内地挺进。
与此同时,在尚可喜出兵湖南之际,
安亲王岳乐亦率领大军从南昌启程赶到袁州准备发起对萍乡的进攻。
贝勒尚善也集中六万兵马逼近岳州城下同吴应麒交战。
一时间,吴军在湖南三面受敌。
岳州丶萍乡丶郴州三个方向都有大股清兵进犯。
清廷的二十万大军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向着三湘大地滚滚杀来!
面对危局。
在长沙主持政务的方光琛忧心。
他致书吴三桂请求采纳吴国贵之计以水代兵,水淹荆州。
趁早让主力脱身好随机应变。
可吴三桂却不以为意对自己的留守湖南的三名大将信心满满。
方光琛无可奈何只能待在长沙处理政务。
期待吴应麒丶夏国相丶线域三人能不负吴三桂所托守住防线!
当三路清军合攻湖南之时。
距离前线最近的尚善所部率先开始同岳州吴军交战,
六万清军进逼岳州城下展开围城。
然而吴应麒虽然妄自尊大可他却是吴周之中的一位猛将。
面对尚善的围城,
他屡次率领骑兵出城多次击败清军斩获颇多。
勇武无比的吴应麒令尚善心生退意。
魔下的满洲大兵也在逞凶的吴军铁骑下产生畏惧。
然而在鳌拜的催促中。
尚善只得硬着头皮凭藉兵力优势强行将吴军逐回城中。
等两军交战一个多月后。
清军终于拔除了吴军在城外的所有据点。
将吴应麒压回城内开始围城,
可即便如此岳州城依旧牢不可破,
因为守城的吴军不但兵力充足。
湖广巡抚方光琛更是利用吴军水师掌握洞庭湖的优势。
将湖南各地收集起来的秋粮源源不断地走水路运进岳州。
结果尚善围城围了不到三个月。
可城中两万吴军的粮草却在方光琛的努力下囤积到了足够食用三年之数!
面对岳州的高大城墙以及城中足够食用三年的粮食。
尚善无可奈何只得跟吴应麒在岳州展开了长期对峙。
靠着吴应麒的勇猛和方光琛的筹措。
岳州吴军兵精粮足倒是不用担心清军能够从这个方向入湘了。
然而在尚善展开围城时。
尚可喜却从韶州翻越五岭开始进入湖南。
吴军大将线域探知敌情后。
自知兵力只有尚可喜的一半若是放任尚军进入湖南那麽将会不敌。
于是便率领一万五千吴军先至郴州。
又移兵宜章县分遣五千兵马扼守道路。
自率主力放弃县城屯兵在仰天湖草地。
藉助这里居高临下的地势和相对充足的水源监视从广东来犯的尚可喜大军!
当尚可喜抵达宜章后。
吴军已经堵塞道路并占据宜章附近的制高点。
屯兵在仰天湖一带俯视来犯清军。
尚可喜也是老于兵事之人。
他一眼就看出若不击破线域的主力。
尚军打通道路时势必会被吴军偷袭后背。
于是他仅以五千兵马同样在通向湖南内地的道路上安营扎寨堵截吴军偏师。
从而集结整整两万五千主力发起对吴军的攻击!
然而仰天湖地势较高。
吴军居高临下很轻易就挫败了尚军的进攻。
山上又有足够的水源可供大军饮用。
尚可喜连攻三日都未能得手。
这让他不由地心烦意乱起来。
最终这位平南王不顾一切出动魔下的全部军队兵分三路向着吴军发起了总攻!
面对尚可喜孤注一掷的攻势。
吴军终于抵挡不住了。
线域立在仰天湖一带的八座营垒中被尚军攻破五座。
尚可喜甚至亲自领兵打到了他的主营面前。
然而就在此时经过多日激战后尚军的火药已经用尽。
线域在营垒中听到尚军的枪炮声愈发无力后自知目的已经达到。
于是便驱赶精心留做底牌的十五头战象。
从仰天湖自上而下猛然冲击攻垒尚军。
对于战象这种武器尚可喜同样很熟悉。
昔日他在新会就曾用火器击破李定国的象阵。
然而线域虽然初出茅庐却也相当老辣。
作为吴军中同吴国贵一样熟悉象阵利弊的大将。
线域专门等到尚军火药耗尽时再出动战象藉助地势发动冲击。
刹那间,尚军措不及防。
被战象踩死者不少自相践踏而死者更多!
吴军不但利用战象击退了尚军攻势。
更是藉助尚军的混乱驱赶战象和败兵直冲尚可喜的大营。
最终在兵败如山倒之下。
尚可喜悲愤无比却无可奈何。
只得收拾残兵败将逃往湖南遁往广州老巢。
线域作为吴军中的新生代将领。
一通乱拳竟然打死了尚可喜这个老师傅。
此战过后,他名声大噪,名扬天下。
吴军的南线危机也就此解除。
然而在湖南的三线作战中南北两线吴军都凭藉着强大的战力击退了数量远比自己要多的对手。
可如此一来却让镇守萍乡的夏国相有些按捺不住了。
「哼!尚可喜也是戎马三十年的老将了。」
「结果却被线域这个毛头小子给击败。」
「看来他的确老了!」
看着郴州传来的消息夏国相冷笑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鳌拜被王爷杀败,尚善被吴应麒所阻,就连尚可喜都败在了线域手中。」
「本帅观之清廷之中已经无人!」
此言一出,他魔下的高得捷和韩大任面面相。
「大帅,如今岳乐率领十万清兵来犯我萍乡。」
「如今我军南北两线都已经阻敌成功不知大帅有何良策可以阻敌?」高得捷拱手询问。
此言一出,夏国相却是冷笑起来:
「高将军,你却是小看本帅了。」
「吴应麒可以阻挡尚善,线域可以杀败尚可喜。」
「本王身为王爷的女婿若是只能阻敌那便是失了身份!」
「如今岳乐来犯,我不但要杀败他这个安亲王更要在罗霄山脉中全歼他的十万大军!」
高得捷和韩大任顿时倒吸了一口气。
「大帅有何凭仗竟然敢出此言?」韩大任询问道。
「两位将军且看。」
夏国相指着巨大的地图开口:
「岳乐的大军从南昌走袁州来攻我萍乡。」
「十万清兵沿着这条道路将要全部涌进罗霄山脉之中!」
「倘若本帅将手中的三万大军一分为二。」
「我自领兵驻守萍乡挡住岳乐的十万之众。」
「两位将军趁机南走茶陵丶攸县抄小路杀进江西。」
「先取吉安再下袁州断了岳乐的后路。」
「那麽我军就可以一东一西将十万清兵夹在罗霄山脉之中!」
「等到那时,岳乐内无粮草,外无援兵。」
「不消几天他的十万大军就会在罗霄山中不战自溃!」
「本帅就可与两位将军趁势全歼岳乐大军。」
「再携大胜之势拿下南昌,收取江西全境,为王爷建立不朽功勋!」
看着对着地图侃侃而谈的夏国相。
高得捷和韩大任不由地眼前一亮。
江西通向湖南的道路在罗霄山脉中一共有两条。
一条是从袁州经萍乡,一条是自吉安走茶陵。
既然岳乐选择从袁州向萍乡推进。
那麽吴军也可以分兵走茶陵去吉安再北上袁州断了他的后路。
如果事情如夏国相所设想的那般。
两路吴军将岳乐主力夹在罗霄山脉中。
那麽他们的确有可能全歼这十万清兵!
「大帅高见,以我大军的锐气若兵分两路。」
「定可以将岳乐消灭在罗霄山脉之中!」韩大任目光炙热当即拱手道。
倘若能将岳乐的十方大军消灭。
毫无疑问他们三人将鹤立鸡群在吴王面前立下不朽的功勋。
等到他日吴王坐了天下。
他们少不了封王拜相!
眼见韩大任开口支持自己夏国相不由地点了点头。
可高得捷却突然开口道:「大帅,您分兵抄袭岳乐后路的计策的确高明。」
「然而我兵只有三万,江西清军中仅仅是岳乐的大军就有十万之众。」
「倘若我军偏师抄小路挺进江西后无法立刻切断岳乐粮道。」
「留守萍乡的主力又挡不住十万清兵的猛攻那可如何是好!」
夏国相的战略虽然看起来有模有样。
然而他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萍乡吴军兵力不足。
他手中仅仅只有三万兵马。
既要挡住岳乐大军的猛攻又要分兵抄袭岳乐的后路。
同时那支进入江西的偏师兵力还不能弱,
因为这支偏师不但要抄袭岳乐的后路还需要应对江西其他清军的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驻守萍乡的主力还是抄袭敌后的偏师都需要面对巨大的压力!
但凡两支军队有一支出现问题这个战略就将流产!
可即便如此夏国相依旧自信满满道:「清兵本就好杀,纵是敌众我寡,我大周将士又有何惧?」
「萍乡有兵三万两位将军大可以带两万去。」
「本帅自领一万兵马藉助萍乡的地势依旧能挡住岳乐的十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