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吴三桂顿兵长江,西营兵选择独走!
「王爷,吴三桂势大。」
「湖广之兵又多用于勋阳丶彝陵防备闯贼。」
「袁廓宇弃地虽然可耻可也是无奈之举!」
固山额真罗托拱手开口。
此言一出,鳌拜不由地双眼一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罗托说得并没有错。
面对威名赫赫的吴三桂。
放眼天下除了自己外还有谁人能敌?
袁廓宇虽然贵为偏沅巡抚。
可魔下抚标每营一千,不过三营。
区区三千兵马又怎能擢吴三桂的锋芒?
放眼整个湖广满清现在也不过区区五方绿营兵。
且其中的三万多人还汇集在彝陵丶郧阳两地防备闯贼想要湖广督抚们靠着自己的力量挡住吴三桂无异于痴人说梦!
「改令!让张长庚擒获袁廓宇后押送进京交由三司问罪!」
鳌拜勉强压下怒火留了袁廓宇一命。
然而到了现在袁廓宇是生是死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吴军已经席卷湖南不日就将北渡长江!
要是再不设法挡下。
那麽等吴三桂过江后我大清的整个江山就都危险了。
「鳌少保,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火速赶赴荆州阻止吴狗渡江!」
「否则以吴三桂三十年征战中汇集的天下精锐。」
「吴狗一旦渡江恐怕我朝就将再难阻挡啊!」罗托拱手开口道。
鳌拜深以为然。
然而他了一眼南岸的满洲兵们却是拳头一悲愤不已。
因为这些满洲兵仅仅行军至开封就已经人困马乏,师老兵疲,哭爹喊娘。
想要他们赶在吴三桂渡过长江之前抵达荆州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恨我太祖太宗的勇士不是战死就是病伤。」
「竟然让我满洲大兵的威名堕落至此!」
看着不成器的满洲兵将鳌拜恨铁不成钢。
从北京到开封虽然也不近。
可满洲大兵一向是来如影,去无踪,长驱直入,奔袭千里!
然而到了现在随着老一辈的满兵满将死得死病得病。
鳌拜率领出京的这支满洲兵却是不堪重用了。
用这样的军队又怎能抢占吴军之前抵达荆州布防长江呢?
「少保,满洲子弟们虽然纨绮不堪。」
「然而随行的绿营中却有不少能战之兵。」
罗托指向眼前的另一支人马道:「或可挑选满洲精锐配属绿营精兵。」
「组成一支前锋从开封一人四马火速南下!」
鳌拜闻言放眼望去。
却发现满洲兵们虽然纨不堪。
然而他一路上集中起来的各地绿营却有不少兵将锐气不消。
足以星夜南下赶赴荆州。
军情如火,他来不及多想便下令抽调兵马组成前锋。
当天下午鳌拜从满洲兵中挑选能战之兵一千人。
辅以绿营兵九千人组成一支万人前锋。
由他亲自率领,一人四马,火速南下。
再抛弃主力大军后。
这支前锋爆发出了强大的机动力。
鳌拜从开封直驱郏县,又过南阳,进抵裹阳城下。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也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就在清军前锋火急火燎抵达裹阳的当天。
辰常总兵高守贵在常德举城投降迎接白文选大军入城,
与此同时,松滋丶枝江等地纷纷剪辫反正欢迎吴军的到来!
自知兵贵神速的白文选并没有在常德停留。
而是挥师北上抵达松滋。
在长江南岸大肆搜集舟船准备渡江!
伴随着吴军战旗飘扬在长江南岸。
江汉大地无不震动。
满清的湖广巡抚刘兆麟只能龟缩在荆州城中血书求援。
只要白文选最后一举。
那麽吴军就可以打过长江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军令却猛然发到他的军中。
吴三桂责令白文选在松滋休整等候自己的到来。
「王爷此令乃是大误!」
「我军此时不过将更待何日!」
「难道要屯兵长江以南,静待鳌拜集结百万兵马,汇集天下财富。」
「活活地耗死我军吗!」
常德城中。
刚刚抵达这里的吴周君臣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湖广巡抚方光琛怒发冲冠竟然当众呵斥起了吴三桂。
原因无它,正是这位周王下令大军停留湖南不再北上。
对于这道军令方光琛抓破脑袋都不想不明白是怎麽一回事。
然而吴三桂却怅然开口道:
「方先生,本王已遣亲信去北京接回应熊一家。」
「然而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息。」
「想必应熊无法脱身还在清廷手中。」
「若是本王现在渡江逼得清廷狗急跳墙应熊一家又该如何?」
「况且我军自从昆明举兵以来已然长驱两千七百馀里。」
「将士们早已经人困马乏,师老兵疲。」
「若是仓促渡江一旦被清兵所败岂不会失了锐气?」
「孤自从起兵已得滇黔湘蜀四省坐拥西南五千里之地。」
「又何必得陇望蜀,贪得无厌呢?」
此言一出,方光琛顿时膛目结舌。
想不到直到现在吴三桂依旧在顾虑他的长子不敢同满清彻底翻脸。
只想着小富即安同清廷划江而治割据西南自守!
要是他是这种心气。
这天下吴周如何能得?
「王爷!事到如今,我军起兵乃是天下之争,更关乎满汉兴亡。」
「你要是在此时止步将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他痛心疾首地向吴三桂陈明利害。
想要劝说这位周王收回成命。
甚至不惜说道:「王爷不是最重诺言吗?」
「当日你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发下宏愿,要打过长江去,光复全中华。
「难道你此时却要违背宏愿,辜负天下人心所望吗?」
「倘若如此只怕王爷你会天打雷劈啊!」
「放肆!」
此言一出吴三桂终于忍受不住。
「方光琛,本王自有自己的道理何须你在此多言!」
他怒斥一声拂袖而去。
只留下方光琛跪在常德城中痛哭流涕。
事到如今吴三桂小富即安已然没有年轻时的锐气了。
止步长江,顿兵湖南,同清廷议和接回吴应熊划长江而治。
就是他的选择!
然而历史上吴三桂的选择众人不敢违背。
此时此刻经历滇京事变后吴军之中却有人心思浮动了。
「王爷,吴王顾虑世子不敢过江同鞑子撕破脸皮。」
「然而我等举兵乃是为天下百姓又岂能就此止步?」
「不如效仿英王的昆明一举。」
「从松江渡江,直取中原吧!」
张国用和赵得胜单膝下跪对白文选拱手请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