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英定开战,耿郑内讧!【4k】
「王爷!王爷!万万不可啊!」
长沙城中夏国相丶吴应旌丶巴养元等人在吴三桂苦苦劝说。
然而吴三桂却气愤开口道:
「本王既已与陈成有约,郭壮图和吴国柱派兵偷袭元江斩杀岳得济已令孤失信。」
「倘若放任线国安在镇南关将陈成阻在安南。」
「我吴三桂又成什麽人了!」
「汝等既然身为孤的亲信就不该让本王失信于天下人!」
在陈成率军杀进红河平原的同时。
线国安等人听闻英军北返已经在中越边境布防。
然而当广西的消息传到长沙时。
吴三桂却是执意命令线国安等人放行。
原因无它,他曾经和陈成有约。
粤西之地本就是吴三桂许给陈成的。
郭壮图和吴国柱攻占元江杀害岳得济已经违背约定。
倘若吴三桂在纵容线国安封锁边境令陈成无法归国。
那麽他这个周王岂不会失信干天下?
说来也怪,吴三桂早年为了功名利禄无所不用其极。
乃至于出卖全家开关降清都在所不惜。
然而到了现在这个老汉奸却愈发和蔼可亲了。
不但在荆州城下不肯以水代兵伤及百姓。
如今对于跟陈成的约定他也是执意履行。
可是吴三桂此举却遭到了几乎所有亲信的反对。
「王爷,陈成本就在昆明杀我大周无数将士。」
「就连鲁虾都死在他手中。」
「若不然世孙又至于在裹阳遇害!」
「现在定南藩既然封锁在边境那麽让他在安南自生自灭就好。」
「倘若放其归国一旦陈成尾巴不掉王爷又该如何处理?」
夏国相拱手开口,苦苦劝说道。
陈成和吴周有大仇。
昔日的滇京事变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他的手里。
不但吴国柱决意攻占元江剿杀岳得济。
夏国相之流也不愿让陈成归国。
并且直接搬出了鲁虾之事来劝说。
此言一出,吴三桂瞳孔一缩他拳头紧整个的脸色变得铁青。
当初若不是鲁虾因为陈成死在洒出手中。
他的孙子吴世又如何会在囊阳遇害?
只怕此时早已南返让他享受天伦之乐了吧。
仅仅是这一点吴三桂就有理由让陈成一辈子都留在安南。
然而半响过后吴三桂却是强压下心头的酸楚。
脸色一变对夏国相冷冷道:「汝丢掉萍乡,令岳乐长驱直入攻占长沙。」
「不知道害死多少将士和百姓。」
「若不是廷献先生临危不乱设下圈套,孤和将士们又千里奔袭奋力冲杀。」
「只怕整个战局都会葬送在汝手中。」
「孤念你是我女婿只降三级命你在军中戴罪立功。」
「哪曾想你非但不思悔改反而在本王面前肆无忌惮!」
「是不是觉得本王的处罚太轻了想要孤立行军法将你明正典刑啊!」
「王爷!末将不敢!末将不敢!」
夏国相魂飞魄散连忙跪倒在地连连求饶。
萍乡战败后吴三桂念及情谊。
并没有将夏国相处斩仅仅将他降三级命其留在军中戴罪有功。
如此行事自然引得吴军将士非议颇多。
然而夏国相毕竟是吴三桂的女婿。
让吴三桂将其处死的确强人所难。
所以此事便不了了之。
哪曾想今天他却是一语道出了吴三桂心中的逆鳞。
说及了鲁虾和吴世之事。
这让吴三桂如何能忍?
「哼!来人,将夏国相拖出去打三十军棍。」
他冷冷地挥了挥手。
卫士们当即将夏国相拖出大帐重打了三十军棍,
吴应旌丶巴养元等人颤颤然不敢再语。
「王爷真的准备命线国安放开边境让陈成归国吗?」
方光琛询问道。
「那是自然,本王与他有约自当履行。」
「况且陈成本人能征善战又得李定国和白文选之兵。」
「旬日之间就攻灭了缅甸在南洋横行。」
「有他回国参战对于本王来说也是一份助力。」
「更何况,南宁乃土司边境地带粤西又在尚可喜手中。」
「让陈成占据这些地方对于本王来说并非不可接受。」
吴三桂缓缓开口,对于陈成归国一事他反倒是看得非常清楚。
陈成魔下的兵将不是跟满清不共戴天的两白旗旧部。
就是散落在雨林宁死不剃发的李定国丶白文选之兵。
可以说放眼天下反清意志最坚定的一支军队。
反而是他这个子率领的英军!
有这样一支军队回国参战对于吴三桂来说并不是坏事。
况且吴三桂现在又跟陈成没有地盘冲突虽然他所要的桂南之地在广西。
然而事实上由于广西情况复杂土司众多。
以线国安这些人的实力根本无法控制全省。
这些定南藩旧部,线国安驻桂林,马雄驻柳州,全节驻梧州。
三人都各自率领兵马盘踞广西最为富庶的地盘威福自操。
对于处在土司边境地带的南宁定南藩却不愿意去管。
南明覆灭前,南宁地区为孙可望的部将朱养恩盘踞。
李定国攻打广东时他的主力也进驻南宁以此为基地南下廉州东攻高州一度推进到新会。
在这位普王安龙迎驾后。
贺九仪和马宝又一度占据南宁。
等到贺九仪西撤后线国安等人常年在桂林等地享福根本不愿去处在土司地带的南宁吃苦。
清廷不得不在此地开设左江镇。
让郑氏降将郭义率领本部五千人进驻。
所以说将南宁地区交给陈成实际上并不会触及到定南藩的利益。
只是因为线国安三人害怕陈成进入广西后会以南宁为跳板。
夺取他们占据的桂林丶柳州等地。
既然如此吴三桂以周王的名义对两家调停就是了。
又何必让陈成和线国安在镇南关战上一场徒耗兵马?
嗯听闻吴三桂的见解后方光琛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线国安等人忌惮陈成会抢他们地盘不惜调动兵马封锁边境。
然而无论对于陈成还是线国安乃至于吴三桂来说。
此时此刻在两广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
不是在广西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打出手。
而是应该联手进攻广东消灭尚可喜。
等尚可喜一灭广东的十府之地仍由联军分割。
这广东的地盘可不是广西这种穷山沟能比的。
无论在现在还是在后世。
广东一地的财富都十倍于广西。
各家哪怕占上一两个府都远胜于在广西争抢地盘。
既然如此线国安有必要在镇南关同陈成开战吗?
「王爷所言甚是,然而线国安等人目光短浅只知道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他们虽然归附王爷可仅凭一纸书信。」
「怕是难以让定南藩同陈成罢兵啊。」
方光琛叹气道。
其实不但线国安为了地盘准备同陈成开战了。
此时此刻郑经也已经与耿继茂在福建打了起来,
原来当耿继茂倾尽主力三路北伐攻入浙江丶福建地界后。
郑经却返回大陆接收了耿继茂许给他的漳泉两府地盘,
原本事情到这里也该结束了。
郑经既然拿了两府在大陆上有了立足之地。
就该率领郑军北伐江南策应耿继茂夺取南京。
然而当郑经这个正牌的延平郡王重返大陆后。
兴化总兵何义原本就是郑军旧部。
又想着反正是造反与其跟着耿继茂这个汉奸造,
还不如跟回归旧主继续当大明官军。
于是他当即派人联系郑经请求用兴化地盘归附。
此举不用多说在郑军内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陈永华等人力劝郑经不要进占兴化以免引发耿郑内战影响大局。
如果真的想要扩大地盘郑军也当以堂堂之阵响应耿继茂北伐江南。
取南京号令天下恢复大明江山。
然而南京远在天边,兴化却近在眼前。
郑经辗转反侧数日后最终还是忍不住接受了何义的归附吃下了兴化。
这下子郑经是吃爽了可耿继茂却炸毛了。
留守福州的耿精忠听闻郑军进入兴化后当即就率领兵马南下与郑军开战。
此时此刻两家正在兴化打得不可开交。
耿继茂正在将兵马不断从前线撤下回保福建。
原本耿继茂父子以福建的十方大军三路北伐。
西路白显忠出邵武攻江西。
东路曾养性出福宁攻沿海。
耿继茂自领中路主力出仙霞岭攻衢州。
又致书郑经许以漳泉二府结盟,东联琉球王国,索取军需,以为外援。
东南半壁,尽入版图。
耿军已经拿下温州丶处州丶台州丶广信丶抚州丶上饶丶徽州等大量地盘。
兵锋一度进至九江攻占湖口丶彭泽,饮马长江。
然而随着耿郑内战的爆发这场规模浩大的北伐却戛然而止。
大量耿军从抗清前线被撤下投入福建打起了内战。
令满清在江南有了喘息之机得以生聚粮饷招募兵将以期反攻。
如今这场耿郑内订正令吴三桂和方光琛头疼着呢。
吴三桂已经命人去福建调停。
让耿继茂和郑经以枫亭为界互相罢兵。
现在福建的耿郑内战尚未平息。
广西的线国安又封锁边境阻止陈成归国,
郑经能为了福建的一亩三分地跟耿继茂打起内战。
线国安又为何不能为了广西的地盘跟陈成在镇南关战上一场呢?
「本王的盟友怎麽都是些豚鼠之辈!」
吴三桂闻言也是长叹一声。
如今他以二十万精锐挑起了抗清大梁。
清廷在南方组建的五支大军中。
荆州的鳌拜丶萍乡的岳乐丶岳州的尚善丶南昌的吴拜无不在对付他吴三桂。
甚至除了这四人外广东的尚可喜也曾翻越五岭进攻过长沙。
而在西北,吴军先破傅喀禅在蟠龙山再败罗可铎于汉中。
可以说吴三桂正在以一已之力在五千里长的战线上独抗数十万清军主力!
然而他的盟友们呢?
尚可喜执意效忠清廷正在率领平南藩对抗吴军。
线国安等人先是割据广西威富自操。
现在文跑到镇南关准备跟陈成开战。
而耿继茂倒是真的抗清并且凭藉十几万大军趁着杜兰在江南立足未稳。
连下闽赣数十城几乎打下了一省之地。
已经要杀进江南的核心地区了。
然而他却被郑经偷了老家。
此时已经将注意力放回福建跟郑经大打内战。
遇上这麽一群队友吴三桂也是头疼。
这群队友但凡有点眼力。
在吴三桂独力抗住数十万清军主力的情况下。
南方战局早就有了长足的进步了。
又哪里会一地鸡毛还得他吴三桂去收拾?
「王爷既然看到了这一点。」
「以我军之威何不效仿昔日的孙可望将南方整顿一番呢?」
方光琛见状开始劝说道。
此时南方战局之所以会这样。
究其原因还是吴三桂仅仅只是一个抗清盟主并非反清统帅。
线国安等人各行其是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当然这种情况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昔日在大西军出滇之前南明的各路军阀就各自为战,互相火并。
结果等清兵一来他们兵马虽多却是一盘散沙。
只能在清军面前打得一地鸡毛被逐个击破。
然而等到大西军出滇后。
孙可望却并没有选择跟这些南明军阀结盟。
而是以大西军的赫赫武功强行收编。
结果当大西军在四川败袁涛丶擒武大定,在贵州灭王祥丶俘皮熊,在湖广斩王进才,收马进忠后。
南明内部反而号令一统各路兵马终于能形成强有力的调动。
如此才有了大西军的北伐东征拓地三千里。
形成了第二次抗清**。
如果不是孙可望三兄弟自己发生内订的话。
凭此威势,大西军完全可以击败满清夺取天下。
如今吴三桂处在的位置和孙可望非常类似。
只不过孙可望有魄力武力收编各路军阀改变南明一方各自为战的情况。
而吴三桂却得过且过不愿意花硬功夫去处理这堆抗清盟友。
远在东南的耿郑二藩尚且不谈。
对于近在尺尺的定南藩他完全有实力收编。
结果吴三桂却仅仅要求线国安等人结盟。
对他们在广西割据自立之事听之任之。
这种态度无疑会留下隐患。
现在吴三桂连败清兵军威赫赫还好。
倘若将来战局逆转只怕这些反清盟友眼见吴军不利就会见风使舱跳反满清!
方光琛也是看出了其中的危机。
劝说他拿出魄力来直接武力收编这群盟友好形成统一调度的抗清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