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末法之地(第一更)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末法之地(第一更)

簡繁轉換
作者:偶米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09:54: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可悟,天地之间,诸夏各处,无处不可悟。”

木山子再次摇头。

但凡天道笼罩之所,尽皆为天道至理,如此,有何不可参悟。

“有何差异?”

在秦国之内的诸多郡县,晓梦自觉现在所观,一般无二,玄清师兄之意,乃是让自己遍观尘世凡俗,印证祖师之道。

进而印证己身,磨砺道心,到修为臻至化神绝颠之时,当可顺水渠成的妙悟玄关,如同其身侧的那位白芊红一般。

其人传承鬼谷纵横,所谋便是诸夏,于诸般情感、掌控随心,是故,其人修为破入化神圆满,一举功成入玄关。

甚至于鬼谷纵横的每一代弟子都是一样,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踏足玄关并非难事,那便是师兄对自己的期待。

目下,自己修为按部就班之下,在十八岁之前,破入化神巅峰不难,更进一步,当为悟虚而返的超凡脱俗水准。

木山子所语,秦国法治郡县,万象一体,于悟道略难。

难道山东诸国就容易些?

“晓梦师妹以为,天地万物,谁最几近于道?”

木山子闻此,略有沉吟,晓梦师妹能够在这般年岁破入化神,一身资质和悟性不必多说,自己现在尽管比其高出些许。

终究道理有限,所超越的也就是人宗精妙、

“祖师之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无为而承继天道之心。处众人之所恶,故乾坤交感,阴阳无极,是所谓故几于道。”

对于《道德》二经,数年来,自己参悟最深的便是此经文。

玄清师兄归宗以后,自己在其身边接受教导,更是一篇篇的为自己论述各种精妙,比起经阁那些道家先贤留言,更多了一丝别样精要。

令晓梦受益良多。

“上善之善,莫过于水也。”

“秦国之内,诸般道理汇聚之水,如同涓涓细流,虽也可妙悟天道至理,终究难了一些,而山东诸国之水,则奔腾似浩荡江河。”

“细细体悟,则万般道理扑面而来,其内,百家纵横,学说林立,同道家所传一一印证,师妹当可更快参悟出祖师精要。”

木山子看得很是清楚,百多年来,秦国之所以鲜少出顶级的修炼者,以及顶级的学说高人,于秦国法治不无关系。

法治之下,对于其它道理、学说的压制力很强。

使得每一种学说、每一种道理不能够以自然的姿态传播开来,纵为修行者感悟,非真正的大毅力之人、大聪慧之人,都要花费极多的力气。

相对,山东诸国就少了这种麻烦,百家横行,道理遍布,学说林立,晓梦师妹年岁弱,心性未定,果然入山东,则可更快印证道理。

在那里,花费一年之功,足堪秦国数年之功。

“目下之山东诸国,韩国、赵国已亡,燕国之内,兵戈之事起,乱象横生,魏国之内,亦是如此,齐国稷下学宫更是如同虚设,楚国本就非百家汇聚所在。”

师兄之意,让自己呆在秦国所属的郡县修行,其心意晓梦自然明悟,乃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只是,果然有更合的修炼所在,如何不去?

然……细细理顺一番,山东诸国不复往昔。

雪姬在一侧静听,并未多言,诸夏间,晓梦的身份足堪尊贵,百家之人纵然知晓又能如何?况且自己二人身上都有大人留下的手段。

丝毫无惧。

“哈哈,非也。”

“秦国纵然将山东诸国一一攻灭,却无法将诸国内的一切短时间内抹除,起码十年之内,无法做到的。”

木山子闻此,不由的再次朗朗一笑。

诸国之地秦国可轻易纳之,不外,诸国之风华却非那般容易。

若然有心之然可以抓住最后的悟道之机,当可有绝大收获。

否则,待秦国真正将法治通行所有之地。

那么,诸夏之内,于百家来说,无异于末法之地!

何为末法之地?

非不可修行之所,而是非真正的顶尖资质、悟性、才学……不可参悟,那些身具普通资质之人,将会受到极大限制。

“雪姬,你跟随在玄清师兄身边甚久,诸夏风华,水韵道场,以何为重?”

尽管面前的这个木山子修为不算高,历经刚才的一番谈论,晓梦也能够隐约探出,对方的修为超出自己不算多。

固然是因为人宗事物侵扰的缘故,同己身机缘也有不小的关系。

可其人还是有一定见解的,无怪乎历代道家先贤,无论修为有多高,无论才学有多么浑厚,都要前往齐国临淄稷下学宫论道百家,以求更进一步。

非为论道之人足可与自己并列。

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果然得到自己所缺少了,补足自己所需要的,那么,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心有所感,秀首微动,看向身侧的雪姬。

“百年来,论百家之风华,三晋之魏国堪为繁盛,其次为齐国。”

脆音再起,雪姬闻此,看向晓梦。

魏国坐镇中原之地,自然秉承一丝别样的韵味,非为国运,而是山水俱佳催生的风华典雅之气,再加上百年前魏国国势昌隆,自然引得八方云动。

除却魏国,便是齐国,稷下学宫固然如同虚设,可近年来韩国、赵国先后沦亡,其内之风华精要大都挪移至齐国这处安稳之地。

“如此,我们就先前往经阁一观吧。”

这些种种……玄清师兄并未对自己多言,说不得还真像木山子所说,对自己有极大信心,可以在秦国之内,通悟玄法。

不过,现在有更好的选择,如何不去试试。

师兄自身也曾说过,找准合适之路,当可事半功倍。

雪姬为之颔首。

“伏念见过秦王!”

距离燕国使者刺秦事件,已经过去月余。

咸阳宫,兴乐宫厅殿之内,伏念再次见到了秦王嬴政,着仁礼之袍服,束发而冠,腰环玉带,踏步高靴,眉目肃然。

一举一动,都合乎礼仪,未敢有任何残缺,行至殿中,左右并无外人,不过数位儒家在秦国的臣子罢了。

拱手一言,礼仪而落。

“近三年前,寡人请伏念先生入秦,为诸子授业,明悟百家之学,连日来,寡人考较诸子,甚为满意。”

“伏念,你为大功也。”

秦王政一身常服,从条案后起身走出,踱步上首,观下方厅殿内的儒家伏念,神色平静,外人窥不出些许异样。

但言语中的夸赞之意,还是颇为明显。

“大王膝下诸子聪慧,敏捷非常人,伏念不过稍许点拨,精进如此,乃秦王族风如此,伏念岂敢贪功。”

伏念再次拱手一礼而应。

月来,咸阳宫侧的教导之所不在开启,意蕴已经很是明显,扶苏公子已然前往中央学宫,来年当前往护国学宫。

其余诸子则分散宫中,或是有中央学宫的其余人教导,或是在宫中玩耍,今日相召,怕是也是自己在秦国见秦王嬴政的最后一面了。

“哈哈哈,是否为你之功,寡人岂不有数。”

“李斯,传寡人令,儒家掌门伏念入宫数年,教导诸子有功,着有司给予封赏。”

“另赐下寡人所写——儒道宗师四字,宣示小圣贤庄上下。”

秦王政朗声大笑,儒家之道,素来中庸,未敢至极,也未敢贪后,伏念先生果然如此,承其时,又是一语落下。

给予相应的赐封。

“喏!”

在侧的李斯闻此,面上笑意而显,踏步出列,一礼落下。

何为宗师!

乃术业之道可为诸夏师表之人。

而儒道宗师,意蕴不言自明,更得大王赐封,堪为诸夏儒道之人之典范。

于小圣贤庄乃至于伏念来说,都是莫大荣誉。

当然,伏念先生是否接受?

李斯好奇。

qshijia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