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二年十一己酉,冬至
天還未亮,大寧城中便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
守城門的衛卒用力拍了拍臉,打起精神,舉著火把,急步走下城牆,攔住了策馬奔向城門的十余名騎士。
“錦衣衛奉旨回京!”
為首的騎士舉起腰牌,明晃晃的銀牌,在火光照耀下十分醒目。
衛卒不為所動,仍橫起長槍,鎮守有令,不到時辰,絕不能開城門!
臨近年關,必須比平時更加小心。大寧城中聚集有不少往來於南北的商隊,攜帶的皮貨,鹽巴,糧食,茶葉,哪一樣都是草原上急需的。
沒仔細查驗過腰牌,萬一是韃子的探子假冒,出了事,上頭責罰暫且不論,單是衛卒自己心中都過意不去。
衛卒見領隊的是百戶,抱拳道路,“卑下也是奉命行事,還請百戶體諒。”
城門不開,錦衣衛也不能硬闖。
好在不需等多久,卯時正,衛卒準時開了城門,一隊騎士才快馬出城,向南奔去。
待馬蹄踏起的碎雪消失不見,才有一個衛卒開口詢問,“小旗,攔了錦衣衛,當真無礙?”
之前橫槍查驗腰牌的衛卒哼了一聲,“這是哪?大寧城,邊塞要地!上月還抓了兩個韃靼探子,就是冒充的泰甯衛百戶,你們幾個都忘了?”
開口詢問的衛卒縮了縮脖子,似想起了什麼,不由得打了激靈。
“錦衣衛又怎麼著?到了大寧,就要守大寧的規矩。到了天子駕前,咱們也有理!”小旗頓了頓,“這可是丁千戶說的,丁千戶是誰?興甯伯的把兄弟!興甯伯是何等人物,還用得著多說?沒有興甯伯在此鎮守,咱們能過上今天的日子?眼睛都給老子放亮點,甭管錦衣衛泰甯衛,全照規矩來!”
“是!”
天-色--漸-亮,出入城門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衛卒不再多言,開始認真盤查,務求不放過任何可疑之人。
自興甯伯鎮守大寧,大寧城再不見早年間的荒涼。臨街的客棧食鋪,往來的商隊,趕著馬匹和羊群的韃靼,扛著山貨托著雄鷹和海東青的女真,各--色--人-等在城中往來不息,城南開闢出的商市更是一日比一日熱鬧。
興甯伯仁義,體念邊軍苦勞,入城收取的銅板,逢單月取出一成,分給守城的衛卒。
善戰的邊軍不論,傷卒和勾補來的余丁貼戶,都得了在城內維護治安的差事。
按照大寧都司貼出的告示,凡邊軍,除屯田戍衛所得軍餉餘糧,若有功,除了朝廷恩賞,都司另有錢糧發放。尤以同韃子作戰,斬首擒敵所得最高。抓獲韃靼和瓦剌的探子,首功者,單糧食就能分得一石兩鬥,寶鈔不稀罕,布匹和鹽巴也時常會出現在獎勵的單子上。貼戶邊民有功者,同樣依例重賞。
賞賜均以天子名義發下,實行之前,已經北京行部上報朝廷。
消息傳開,朝中多有非議,尤以兵科給事中言辭最為激烈,認為大寧都司此舉有收買人心之嫌,定是圖謀不軌。
朱棣當殿駁斥了彈劾孟清和及大寧都司的奏疏,掃視過滿朝文武,沉聲道:“朕在藩邸時,數因圍獵過田家,見農人所食皆粟米蕎麥,甚粗糲。問後才知,北地苦寒,雨雪無常,田中所出麥稻需繳冬稅夏糧。一年辛苦卻未必能夠飽腹,方知其苦。”
朝堂之上,群臣皆無言以對。
寒窗苦讀,不聞窗外事,畢竟只是少數。如楊士奇等自少時顛沛流離,遍嘗窮困之苦者,更能體會永樂帝話中所含深意,神情中多了幾許沉思。
“朕既知民苦,偶下鄉里,臨軍屯,親勞問,無不感悅。”朱棣頓了頓,似在回憶北平歲月,又似在歎息,滿朝文武,竟只有興甯伯一人,言行皆體聖意。幸得賢臣之際,不免又感到失望。朝堂諸公,國之棟樑,飽讀詩書,研習先聖之學,竟無一人有興甯伯之賢。
朝廷養士,不能為國為民,還有何用?
“邊塞之地多軍屯。軍卒有戍衛之責,亦有屯田之勞,其苦更甚農人。若鎮守指揮能知其情,時時勞問所苦,加以獎賞,誰不感奮勤力?”
兵科給事中還想爭辯,天子之意在恤民愛軍,但大寧都司所行實有譖越之嫌。更重要的是,大寧邊軍軍餉優渥,獎勵頗多,長此以往,其他邊衛守將當如何自處?
“臣非不體邊軍之苦,然大寧之舉,實是遺禍無窮。”
此言一出,永樂帝也不免默然。
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事,還真是個問題。
刑部有言,自永樂二年,漢王趙王就藩,定國公鎮北京,興甯伯鎮大寧,諸邊衛漸糧豐餉足。互市一開,大寧,廣寧,開平等地坊市愈發繁榮,遠超北疆諸地。因犯流罪衛軍多發開平,宣府,興州,遵化,廣寧等地,被謫官軍反不以為苦。甚至有貧瘠之地的軍戶故意犯罪,以期發往邊塞。
此言絕非杜撰,有巡按山西監察禦史張翥上疏為證。
十月中,朝廷下令,以一萬山西之民充北京。洪武年間,哪次徙民不是怨聲載道,發給寶鈔耕牛,承諾給田分房子,也多不情願。
這次倒好,得知是前往北京,並有少部分人有可能分往大寧,不用再三動員,一些靠近大漠的民戶軍戶匠戶,自己就收拾好包袱,清點家當,隨時準備出發。
給多少寶鈔,不計較。
用朝廷的耕牛要交稅,沒關係。
只要給北京和大寧戶口,農戶有田,軍戶待遇提升,匠戶有機會到雜造局裡幹活,一切都好商量。
商戶更是積極,笑容滿面的套驢拉車,如今誰不曉得,到北京大寧有錢賺?
負責移民工作的山西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都有些發懵,是他們貼告示的方式不對?還是幾地出了貪官酷吏,民不聊生,以致於迫不及待搬家走人?
遷移告示貼出,兩司卻遲遲未有下一步行動,有被推舉出的裡中老人求見縣中大令,直接開口詢問,朝廷移民的告示都貼出來了,是不是該選個好日子動身了?大家包袱都收拾好了,全都等著這一天哪!早點走,早點到地方,說不得還能趕種一季糧食。
聽聞此言,大令半天沒出聲,完全不曉得該如何接話。
鄉民如此配合,本該感到高興,為何卻想抱頭撞柱痛哭一場?
不是說故土難離嗎?
是他這個父母官做得太失敗,以致鄉民都寧願背井離鄉,改北京戶口?
鄉民不願走,大令急,完不成任務,朝廷定會追究。
鄉民樂意走,大令也急,時刻憂心被禦史彈劾為官不仁,否則治下百姓為何要拖家帶口遠走邊塞?
思來想去,怎麼樣都得不著好,這叫什麼事!
無獨有偶,移民當地的官-員,或多或少都遇上了類似的情形,不免對自己的做官水平和人格魅力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好歹也是科舉出身,最次也是舉人,為政能力應該沒問題。
經過了銓選的嚴格考驗,不敢言獨一無二的英俊瀟灑,至少也是濃眉大眼,相貌堂堂。
治下百姓卻如此迫不及待的想離開……果真還是應該找塊豆腐撞一撞嗎?
實行-軍-管-的衛所倒是好些,畢竟軍隊的管理不同于裡中鄉民。但得到調令的官軍,還是控制不住的嘴角往耳根咧。
撞大運了啊!
現如今,邊軍中正流行幾句話,到了大寧,有肉吃,到了宣府,有田種,到了開原,有錢花,到了北京,有戰功。
話糙點,其中卻飽含著軍漢們最樸實的願望。
就藩山西的晉王得知消息,很不是滋味。
王府護衛都交工了,皇帝怎麼還惦記著他地盤上的人口?
盤算一下小金庫裡的存款,晉王咬咬牙,人給了,絕跡要不回來,但也不能吃虧!
思丁之後,立刻派王府長史進京朝見永樂帝。獻上嘉禾,趁著皇帝高興,提出派人到漢王和趙王的屬地取取經,回頭繁榮一下晉地的經濟。
晉王長史說話很有水平,一再表明,晉王本意只為學習兩地的先進經驗,提高一下屬地的GDP,絕無同皇子私自結交的意圖。
“還請陛下恩准。”
有獨到眼光的不只是晉王,周王也派人前來朝賀,提出了一樣的請求。
作為朱棣的同母兄弟,朱橚比侄子更瞭解天子,進獻嘉禾是必須的,一同獻上的,還有傳說中的仁獸騶虞。
仁獸現世,證明今上是仁德之君!
各種上表溜須,龍心定然大悅,請求派遣兩支學習隊伍,應該不成問題。
鑒於有將長頸鹿被誤做麒麟歷史記載,騶虞到底是何種動物,還有待考證。
至少在孟清和看來,根據種種描述,周王進獻的這頭仁獸,要麼是頭雪豹,要麼就是頭難得一見的白老虎。
只可惜,他人在大寧,不能親眼見證。
不過,即便被召回京城,圍觀一下的機會也不大。
皇家動物園,概不對外售票,伸長了脖子也未必能到此一遊。
自見到天子出行,拉輅的不是駿馬,而是實打實的大象時,孟清和就對史官的實事求是精神產生了懷疑。
正德皇帝建個豹房,被史官罵成了昏君中的昏君。但比起用大象拉車,帶著豹子打獵,還從非洲弄回了長頸鹿的永樂帝,朱厚照那點興趣愛好,當真是不夠看。
據孟清和所知,不少勳貴都有豢養猛獸的愛好,他在武陽侯家裡就見過兩頭三月大的虎崽子。
由此可見,歷史遠比紙張和筆墨記載下來的更加精彩。
晉王和周王的表疏一上,原本對北京大寧等地諸多非議的聲音一下降低許多。
趁此良機,永樂帝召見群臣,將大寧一地上繳的糧稅和布匹金銀銅錢擺出來,大殿裡頓時一片寂靜。
朱棣表示,朕是講理的。諸位要擺事實講道理,把大寧都司打倒,可以。前提是,由諸卿推舉賢能繼任,並立下保證,一年之後上繳朝廷的糧食布帛要與當下平齊。
朕給諸位機會了,想抓住就趁早,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群臣低頭,有志一同的沉默了。
如果不是數據造假,只能證明一點,興甯伯和大寧都司上下實非常人。
一地的稅收加起來,快趕上江浙一省膏腴之地。
邊塞苦寒,人所共知。便是甯王朱權也不敢保證,可以將經營到今日這個局面。
推舉賢能?
上山下海也未必能再找出一個興甯伯。即便找出來,沒有定國公的支持,沒有漢王和趙王的大開綠燈,想在大寧有所作為也不是件容易事。
坐在龍椅上,永樂帝一下一下敲著手指,眯著眼,抖著鬍子,說啊。怎麼不說了?奏疏上引經據典,要見真本事的時候就蔫了?
大寧都司上下串通一氣,圖謀不軌?
簡直是笑話!當錦衣衛北鎮撫司是擺設?
開互市,辦儒學,提高邊軍待遇,招撫化外邊民,一件件,一條條,早已寫成奏疏和錦衣衛的條子擺在禦案之上。
信不過興甯伯,還信不過自己的兒子?
洪武帝能將二十多個兒子分封出去,給他們軍隊,令其鎮守一方,就是因為在老子跟前,做兒子的永遠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如朱棣這樣的猛人,不也是等老爹大行之後才敢造侄子的反?
以朱高煦和朱高燧,更不敢輕易在朱棣面前玩心思,何況還要再加上一個沈瑄?
給儒學和邊軍的獎勵,都是大寧都司發的,名義上,卻是天子的恩賞。
學子和邊軍感激大寧都司不假,忠誠的卻仍是他這個天子。
從錦衣衛送回的密保可以看出,興甯伯清正廉潔,朝廷發給他的寶鈔,多以天子之名又發了出去,這讓永樂帝十分感動。
不想著摟錢,卻為國散財,這得有多高的思想覺悟!
至於孟清和派人隨鄭和船隊下東洋,計劃同東洋各國互通有無一事,被永樂帝直接無視了。
“用人之道在得其心。體其情,恤其弱,人有感恩之心,如此,再圖其功,未有不得其力者。”
這番話是朱棣講給兒子聽的,如今看來,卻是要再提點朝臣一番。
能不能體會其中深意,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有造化的,必將得到重用。
腦子轉不過彎來的,要麼原地踏步,要麼就只能一路後腿,徹底被同僚甩在身後。
暫時壓下朝堂上的聲音,朱棣再次召見楊鐸,隨即,錦衣衛北鎮撫司做出了一番調動,隨同孟清和北上的錦衣衛回京述職,其後再前往山西,雲南,福建等地公幹。
楊鐸親自帶人前往北京,再往大寧,開原,宣府,傳達天子敕令。
朱棣掛心的,不是孟清和等人的忠誠問題,而是要清查某些不安定因素,揪出一些背後勢力安--插--在幾地的探子。
部分機密之事,北京巡按禦史都未上報,朝中的一些人是如何得知?
李景隆和邱福被彈劾的風波尚未過去,朱棣始終有個猜測,卻一直沒能得到證實。
他需要確認,即便有丁點的蛛絲馬跡,也不能放過。
朱允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本該死去的人,不應該再活過來。朝堂之上,懷有異心的人也必須儘早處置,下獄的下獄,罷官的罷官。
他已經殺了不少人,如果硬要和他作對,妄圖動搖他的江山,他不介意再次舉起屠刀。
既然早已血流成河,多掉幾顆人頭又有何妨。
永樂二年十一庚戌,孟清和再得天子厚賞。
同日,定國公以巡視邊塞的名義到訪大寧,同興甯伯就戍衛和屯田等多項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討論。隔日,定國公出發繼續向北,興甯伯再次告假。
大寧都指揮使司上下深感興甯伯為國之心,徹夜--操--勞,實乃吾輩楷模。
面對屬下敬仰的目光,孟十二郎的心情很是難以形容。
該不該解釋?
考慮半晌,最終得出了否定的答案。
還是繼續誤會下去吧。
十一月丙辰,鄭和船隊送回消息,鄭和以明使的身份見到了日本將軍源道義,宣讀了天子的詔令。
源道義跪接詔書,並已下令緝拿倭寇,保證嚴查邊民入寇大明一事,還表示,他本人十分敬仰大明,將派遣使臣到大明朝貢。
信使到京時,日本的使臣團隊已經在前來大明的路上。除了供上的方物,隊伍中還有二十多名倭寇,將押送到南京,交由大明處置。
得知消息,朱棣很高興,令禮部賜源道義金印,寶鈔,彩幣,以示獎賞。
好事似乎是一樁連著一樁。
十一月丁巳,翰林學士解縉等四十七人,獻上奉皇命修撰的書籍初稿。永樂帝大喜,賜書名為《文獻大成》,重賞了參與修書的解縉等人,並賜宴於禮部,對解縉等大加表揚。
負責監督工作的道衍和尚對這部初稿很不看好,提醒過解縉,無奈解縉不聽,還是將書獻了上去。
道衍無法,只能在賜宴之後覲見了永樂帝,甭管怎麼說,監督的責任他是盡到了,那幫清貴的翰林不聽話,真不是他的問題。
果然,道衍的預料沒有錯。
在大致翻閱過這部《文獻大成》的內容之後,永樂帝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