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越下越大,大寧城內,行人四處走避。
城外田埂上,軍漢和壯丁狠狠抹一把臉,被雨水澆得透心涼,仍是笑得開懷。今年春天來得早,雨水及時,只要別鬧出蝗災,定然又是一個好年景。又有朝廷發下的良種,不用舟師運糧,邊塞的軍漢也照樣能吃飽肚子。
這一切,都要感謝興甯伯,不是他一個人,大寧也不會有今日。
被軍漢們感謝的孟某人,此刻的情況卻不太好。
回到伯府,身上的外袍已經濕透,除下襆頭,水珠沿著鬢髮滴落,剛拿起布巾,就狠狠打了兩個噴嚏。
揉揉鼻子,他近些時日一直在忙,每天睡不足三個時辰,又淋了雨,怕是有些著涼。
正想著是不是該請良醫看看,沈瑄已叫來親衛,令廚下熬煮姜湯。
“多熬些,都喝一碗。”孟清和一邊擦著頭髮,一邊補了一句,“讓大家先去換身衣服,小心別著涼。”
親衛領命離開,房門關上,帶起一陣風,孟清和又打了兩個噴嚏,頭有些暈,恐怕真要生病。
一隻大手突然覆上他的額頭,不待出聲,就被熟悉的氣息包圍,手中的布巾被取走,人被按坐在圓凳上。修長的手指擦過他的臉頰,一下下梳理著未幹的發。
“國公爺?”
“怎麼,力道重了?”
“沒有。”
孟清和搖搖頭,合上雙眼,沒再出聲。
或許是按壓在頭上的力道太舒服,他竟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敲門聲響起,才被驟然驚醒,發現自己已被沈瑄抱—到了榻上。
“進來。”
低沉的聲音似在耳邊,又似飄得很遠。
房門被推開的聲音格外清晰,來人的腳步聲不斷放大。
“國公爺,姜湯熬好了。”
“去請良醫。”
“是。”
聲音遠去,孟清和依舊昏沉。
他想睜開眼或是坐起來,眼皮卻似有千斤重,四肢-發-軟,使不出一絲力氣。
用盡全力,眼前仍像是攏著一層薄霧。
“十二郎。”
身體被撐起,掌心覆上臉頰,指腹上帶著薄繭,孟清和不由得蹭了一下。
瓷碗的邊沿碰到唇邊,辛辣的味道刺鼻。孟清和皺眉,下意識想推開,手卻始終舉不起來。
姜湯沿著嘴角滑落,孟清和眉頭皺得更緊,乾脆轉身,埋進了沈瑄的懷裡,死活不出來。
明明沒多少力氣,這個動作卻是幹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沈瑄拿著碗,看著懷裡這位,表情似有些無奈,又似覺得有趣。
本就著了涼,繼續這樣可不成。
國公爺的力氣不是孟伯爺能比,掙了兩下,仍舊被扳過了肩膀。
沈瑄仰頭,將餘下的小半碗姜湯飲盡,放下碗,托起孟清和的下巴,直接哺了進去。
姜湯很辣。
唇邊的氣息卻熱得要將人融化。
孟清和的頭更暈了,費力睜開眼,抓住沈瑄的手腕,“會染給你……”
“無礙。”
沈瑄將孟清和抱緊了些,拇指擦過孟清和的嘴角,唇--印上他的額頭,“還有些熱,良醫稍後就到。”
姜湯發揮了作用,孟清和不再那麼難受,靠在沈瑄懷裡,不打噴嚏,倒是打起了哈欠。
“先別睡。”
“恩。”
“等良醫診脈。”
“哦。”
“十二郎。”
“……”
接下來的事,孟清和全都不知道了。疲憊和困倦一同拉扯著他,將他引入了黑甜香。
孟十二郎瞬間入眠,定國公默然無語。
半晌,捏了一下孟清和的耳垂,俯身蹭了一下他的臉頰,開口想咬,卻捨不得用力,終究是自己看上的,無論如何也只能認了。
良醫到時,孟清和正蓋著棉被在塌上呼呼大睡。一身清爽的沈瑄守在榻邊,手中翻著都事送來的公文。
良醫行禮,“國公爺。”
沈瑄頷首,“麻煩良醫了。”
“不敢。”
良醫放下藥箱,先用布巾擦手,待手指回暖,才走到榻邊,牽出孟清和的手,為他診脈。
屋外風雨交加,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
良醫的表情不復輕鬆,換了另一隻手腕再診,撫著鬍鬚的手頓住了。
沈瑄放下公文,看向良醫,“不是著涼?”
斟酌片刻,良醫才道:“國公爺,伯爺身體底子薄,恐會引發暗疾。老夫寫個方子,先服上兩劑,待熱度退下去,方可慢慢調養。”
“暗疾?”
“伯爺早年應受過外傷,雖有良藥,可惜沒能完全養好。”
伯府的良醫是趙院判推薦,醫術極佳,對孟清和的情況也十分瞭解,歎息一聲,“伯爺還是過於-操--勞-了。長此以往怕是於壽數有礙。”
“還請良醫多費心。”
“老子自當盡力。”
良醫寫好方子,交代藥童親自熬藥,起身告辭。
送走良醫,沈瑄無心再看公文,坐到榻邊,凝視許久,突然將人抱進了懷中,力氣越來越大。
認定了他,就要長久的伴著他!
“……子玉?”
即使是睡神,被這麼抱著也要醒了。
孟清和打了哈欠,靠在沈瑄肩頭,眼睛半睜半閉,“良醫來過了?”
“恩。”
“可說了什麼?”
“……”
“怎麼?”
下一刻,錮在孟清和身上的力氣突然加大,大得讓他以為自己會被生生勒死。
“子玉。”
沈瑄不理,繼續抱。
“國公爺。”
繼續不理,繼續抱。
“沈瑄!”
依舊不動。
孟清和火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扯開沈瑄的衣領,一口咬了下去。
不咬不成,他快喘不過氣了。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啊呸!
沈瑄是美人,他也不樂意做這樣的-風-流-鬼。
就這麼和大好的人生說再見,到了閻王殿,能把小-鬼-笑個好歹。
沈瑄側頭,看著眼睛冒火卻依舊沒什麼力氣孟十二郎,心頭微動,突然笑了。
孟清和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很好笑?”他差點沒命!
“不。”沈瑄將孟清和攬在懷中,抽—出發中的玉簪,黑色長髮垂落,拂過孟清和的頰邊。白玉般的手指在發間穿梭,兩人的發在指間纏繞,緊緊相系。
“吾于十二郎結髮,此生不渝。”
此情此景,當十分感動。
孟清和卻眯起眼,看著系在一起的黑髮,暗中嘀咕,這還能解開嗎?解不開,八成要動剪子。
幸虧他只是在心中想想,膽敢說出口,即使仍在病中,定國公也不會輕饒了他。
不能吞吃下腹,咬幾口還是可以的。
湯藥熬好,孟清和捏著鼻子幾口喝完,苦澀的味道從口腔蔓延到胃裡,五官都皺成了一團。
良藥苦口,不意味著好大夫一定要開苦藥吧?
不過,比起讓軍漢聞風喪膽的前燕王府良醫們,自己府內這位應該還算好的。至少他不會突發奇想,用金針-刺-穴-來治療感冒。
用過飯,喝過藥,孟清和歪在榻上,撐著下巴,聽著窗外的風雨聲,昏昏欲睡。
公文有定國公全權代勞,連官印都不用他蓋了。遇到沈瑄不明處,動動嘴巴即可。
掌燈時分,公文減少了一大半,孟清和看一眼滴漏,“國公爺,歇歇吧,餘下的明天我來就成。”
聽到孟清和的話,沈瑄彎唇輕笑,燭火映照下,眉眼愈發顯得精緻,“十二郎先歇著。”
相貌迷人,聲音低沉,語氣溫和。
換成以往,孟清和定然要擦擦口水。可是現在,他竟感到有些發毛。
實在是國公爺的性子太難揣測,先給個甜棗,養肥了再下嘴吃個夠本,不是不可能。
孟清和的表情太過明顯,沈瑄想忽視也不可能。
“十二郎不歇息?”
“你不睡,我不安心。”
話落,孟清和就想給自己一嘴巴。
沈瑄愣了一下,旋即笑了。
“好。”
放下公文,國公爺-寬-衣-上榻,人撈過來,抱-懷裡,吹-燈,睡-覺。
國公爺心情-愉-悅,一夜好眠,孟清和卻心裡打鼓,天明時分才勉強去會了周公。
沈瑄何時醒來,何時起身,何時處理完了公文,他全都不清楚。直到被喚醒吃藥,才恍然察覺,他這一睡,竟足足睡了一整天。
“國公爺吩咐,伯爺醒了先吃點東西,藥再熬即可。”
一碗粥,幾碟小菜,簡簡單單,卻讓孟清和胃口大開。
粥菜一掃而空,半飽都不到,還想吃,被來為他診脈的良醫制止了。
伯爺瞪眼,他想吃飯,餓著病號不-人-道。
良醫搖頭,伯爺正是病中,應酌量用膳,吃太多不利於康復。
伯爺呲牙,一碗粥算多嗎?
良醫堅持,就一碗,再多一勺也不成。
伯爺握拳,扣薪水!必須扣薪水!
良醫八風吹不動,悠然道:“伯爺請伸手,老朽為您診脈。”扣薪水就扣薪水,敢不堅持原則,拖慢了孟伯爺的康復期,定國公那關更不好過。
薪水重要還是命重要?
當然是後者。
自定國公歸來,府內親衛和錦衣衛都繃緊了皮,除必須興甯伯過目的緊要公文,沒一個都事敢在伯府露面。
定國公之威,可見一斑。
為了性命著想,寧可被扣薪水,也必須讓興甯伯儘快好起來。
診過了脈,良醫拿起筆,“伯爺的風寒已是無礙,只是伯爺早年間傷了底子,老朽再為伯爺開個方子服用幾日。若想痊癒,伯爺還需放寬心思,多休養些時日才好。”
孟清和不是胡攪蠻纏不知好賴的人。良醫總歸是為他好,扣薪水什麼的不過是嘴上說說,接過方子,仍是鄭重向良醫道謝。只在良醫撫須頷首時,忍不住問了一句:“吃過了藥,能不能再多吃一碗粥?大不了飯後多運動。”
病成這樣還運動?
氣急之下,良醫揪斷了兩根鬍子。
接下來的時日,孟清和一直沒去衙門,直接告假。
定國公每到大寧,興甯伯都要告假,已經不是秘密。只是和以往不同,這一次,孟清和不是託病,而是真病了。
興甯伯病中無法組織調度工作,大寧都指揮使朱旺只能接過指揮棒。好在各項工作的章程已經定下,又有定國公在一旁監工,屯田,練兵,修築邊防以及開互市等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縱然出現差錯,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改正即可。
監督大寧都司的工作只是順便,大寧雜造局才是沈瑄工作的重點。
四月中旬,又有五支千里眼被送往南京,天子下敕令,將製造千里眼的工匠調往北京,卻不入軍器局,而是從宮中派遣中官,在北京設立兵仗局,進行督造。
敕令一下,北京工部尚書宋禮和南京工部尚書黃福同時上疏,提出異議。
明明說好的,人歸軍器局,怎麼兵仗局要橫-插-一手?就算是天子,也不能這麼光明正大的給人走-後門!
軍器局是政府工作部門,由工部官員掌管。兵仗局是內廷八局之一,由太監掌管。兩個部門的職能都是掌兵器和火器的製造,其中,兵仗局還掌管火藥司。
部門不同,職責相同,一為朝廷六部下轄,一為內廷宦官掌控,互看不順眼是肯定的,擼胳膊挽袖子幹上一架也並非不可能。
縱觀整個大明朝,勇於同文官集團掐架並不落下風的,只有宦官。錦衣衛再囂張也囂張不過宦官。文官能當殿毆死錦衣衛指揮使,卻沒聽說有哪個宦官被文官當殿揍死的。
如今,天子將製造千里眼的工匠歸入兵仗局,軍器局如何能服氣?
北京工部和南京工部的上疏,永樂帝沒有置之不理,也沒當殿駁斥。在退朝後,將黃福召入西暖閣,君臣進行了一番長談。除了黃福,只有道衍在場,連內官都退到了暖閣之外。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西暖閣的門才打開。
黃福一改來時的嚴肅,步出暖閣時,臉上帶笑,如沐-春-風。還友好的向侯顯打了招呼,友好得讓侯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黃尚書今個吃錯藥了吧?
三日後,南京工部尚書黃福調任北京刑部的詔令發下,北京工部尚書宋禮也接到了天子敕令,言有更加犀利的兵器交給軍器局製造。君無虛言,天子說犀利,定然不假。宋禮心中有底,終於不再三天兩頭上疏,同兵仗局據理力爭。
五月初,白彥回身負天子敕令到北京赴任。自此,他便是北京兵仗局的掌印太監。雖離開了南京,不能繼續在永樂帝身邊伺候,但有了掌管兵仗局之權,便是鄭和同侯顯等也不敢小看他。
孟清和得到消息時,事情多已塵埃落定。
大寧的工匠被調走一批,又新招一批,工坊裡的敲打聲始終未停,只是製造千里鏡的工坊被封了起來,直到將材料和工具清理乾淨,才會繼續開工。
新工坊已經建成,並陸續投入使用。
八名倭人工匠在雜造局大使的監督下,開始鍛造第一批倭刀。
從炒鐵到熔鑄,再到不停的鍛打。
每一道工序都有專人監管。
起初,八名倭人工匠不願意在一處幹活,更不願傳授鑄造技藝。
雜造局大使將此事上報,孟清和冷笑一聲,請府內的錦衣衛幫忙,八個倭人捆起來關了兩天小黑屋,沒動鞭子也沒上竹簽,再放出來,卻都老實得不能更老實,讓幹什麼幹什麼,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絕無二話。
“所以說,敬酒不吃吃罰酒,何必呢?”
站在倭人鑄刀的工坊前,孟清和一身大紅麒麟服,玉帶玉簪,笑得眉眼彎彎。
對迪亞士,他還有幾分耐心,對付這些倭人,甜棗都不必給,直接上大棒,比什麼都管用。
錦衣衛的趙百戶站在一旁,琢磨著給楊指揮使的條子該怎麼寫。
總的來說,幫忙教訓一下這些倭人並不違反錦衣衛的從業準則和職業道德。可認真想想,仍是有些超出工作範圍,還會同上司報備一下的好。
楊指揮使會不會一怒之下將他調回南京,丟進南鎮撫司住幾天,完全無礙。趙百戶表示,有了同定國公切磋武藝的經歷,南鎮撫司的兄弟們使出渾身解數,他也照樣扛得住!
真該讓楊指揮使親自到大寧來看看,和定國公興甯伯相比,南北鎮撫司的錦衣衛絕對是大好青年,一點也不兇殘。
倭人工匠老實鑄刀,從雜造局挑選出的匠戶在一旁認真觀摩學習,很快就發現了倭人鑄刀的訣竅,開始對鑄造腰刀的技術加以改良。很快,大寧守軍就發現,新發的腰刀明顯比以往的要鋒利耐用,砍起來人來分外得心應手。
試驗成功,孟清和下令集合手藝最好的工匠,鑄造三把長刀進獻給天子。
朱高煦和朱高燧不知從哪裡得到了消息,派人來大寧給孟清和送信,主題思想很鮮明,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好刀自然也一樣。
看著朱高煦和朱高燧那一筆狂草,孟清和忍了幾忍,終於拍案而起。
老子壓榨他,兒子又來剝削他,他XXX的!下輩子再不和姓朱的做朋友!
氣歸氣,刀還是要給。
可孟清和顯然忘記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上門討交情,朱能和張輔等人還會遠嗎?
三把精心打造的長刀送進京城,朱棣欣喜不已,當場試刀,刀鋒相擊,朱能手中的長刀應聲而斷。
“好刀!”
朱棣握著雪亮的長刀,看著能映出人面孔的刀身,當真愛不釋手。
連好文的朱高熾都看得目不轉睛,更不用說朱能和徐輝祖等人,更是眼睛發亮,不是懾于天子威嚴,絕對會上手搶。
刀送到南京不久,孟清和接到了武陽侯徐增壽和信安伯張輔的書信。
看著信封,他還驚訝。
展開信紙,瞬間石化。
兩封信,用了一盞茶的時間看完。孟十二郎沉默許久,四十五度角望向房梁,一把刀竟能換來魏國公的友誼,記到史書裡,誰會相信?八成還會各種考據,證實記錄這件事的史官純粹是在胡說八道。
永樂三年五月,大寧進獻的長刀送入南京,在武將中引起了一場轟動。如之前的千里眼一般,皇帝獨佔三把,甭管小舅子大舅子,誰要都不給。
同月,朱高煦和朱高燧收到了大寧送來的木匣,打開蓋子,被鯊魚刀鞘包裹的利刃,正靜靜躺在其中。
五月底,伯府內,迪亞士終於復原了火炮圖紙,當他鬍子拉碴的跑去向孟清和表功時,見到的不是笑容和氣的興甯伯,而是面帶寒霜,目似刀鋒的定國公沈瑄。
十分不巧,定國公正在拭刀。
目光掃過來,刀鋒似映著血光,迪亞士頓時有些腳軟,一聲哈利路亞直接憋回了嗓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