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贫道要考大学 > 第230章 家长见家长

贫道要考大学 第230章 家长见家长

簡繁轉換
作者:转角吻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7:27:18 来源:源1

十点半的时候,家长会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陈拾安和林梦秋还在阳台走廊站着等家长会结束,楼上的温知夏先布灵布灵地跑了下来。

又串班!

林梦秋瞥了她一眼,没理她,自顾自地低头回看着手机里刚...

赵小芸的梦在林小凡心里落下了影子,像一滴墨坠入清水,缓缓晕开。他站在地铁口,风从城市深处吹来,裹挟着车流、尾气与早市的喧嚣,可那句“该你走了”却在他耳畔反复回响,清晰得不像梦境。他低头看了看手机,时间是六点四十三分,天光已彻底撕开夜幕,整座城市开始苏醒。他没有立刻进站,而是靠在栏杆边,掏出药瓶又看了一眼??白色的小片静静躺在塑料格子里,编号第十七粒,对应的是连续服药的第十七天。

这药不是治某一种病,而是压住某种正在体内缓慢生长的东西。医生说得含蓄:“别太累,情绪别大起大落,定期复查。”可他知道,真正要命的从来不是指标异常,而是心口那一块常年发冷的地方。每当夜深人静,他总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像钟摆,也像倒计时。

地铁车厢里人还不多,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背包放在腿上。包里除了笔记本,还有一本泛黄的《心理干预实务手册》,是他父亲生前批注过的旧书。书页间夹着一张照片??那是二十年前的礼县卫生所,低矮的瓦房前站着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其中最年轻的那个就是林父。那时他还叫林道远,曾是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也是唯一一个敢在暴雨夜里背着药箱翻山送诊的人。后来一场高烧夺走了他的命,病因竟是误诊延误。临终前他对年仅十六岁的儿子说:“小凡,你要记住,病不怕重,怕看不见。”

这句话成了林小凡一生的执念。

手机震动,王娟发来新消息:守夜人计划第二阶段筹备启动,拟扩展至五个地级市,需三个月内完成基层培训体系搭建。另附会议通知,明日上午九点省教育厅会议室召开专项协调会,请务必出席。

他盯着屏幕许久,终于打字回复:“收到。建议增加‘学生心理预警联动机制’模块,试点范围优先覆盖县域高中。”

发送后,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赵小芸站在山顶画画的模样。她说彩虹桥修起来了,可他知道,真正的桥不是画在墙上的粉笔线条,而是那些被点燃又不敢说出的梦想。每一个说“我想考医学院”的孩子背后,都藏着一段无法言说的痛;每一个写下“我要回家修路”的少年,心里都埋着一座塌陷的山。

七点五十二分,他走出地铁站,省城教育大厦巍然矗立在晨光中。玻璃幕墙反射出流动的云影,仿佛整栋楼都在呼吸。电梯里遇到几位熟面孔,都是各地市派来的项目联络员。有人打招呼:“林老师,听说你们那个‘真人倾听’热线现在每天接三百多个电话?”

“不止。”他笑了笑,“上周有个高三女生打了三次,最后一次她说,‘谢谢你听我说完我妈骂我的话,我现在敢去上学了。’”

那人沉默片刻,低声说:“我们那儿也有个孩子,去年跳楼了。要是早两年有这个……”

话没说完,电梯“叮”一声到了。走廊尽头会议室门开着,已有不少人就座。林小凡进去时,厅长正站在投影屏前讲话:“……不能只靠情怀撑着,我们要看到可持续、可复制、可评估的成果。”

他坐下,打开笔记本,快速浏览昨晚整理的数据报告。这时旁边有人递来一杯咖啡。“又熬夜了吧?”是王娟,穿着干练的西装,头发扎得一丝不苟。“你脸色很差。”

“还好。”他接过咖啡,“比去年好多了。”

她皱眉:“别骗我。上次体检报告我看到了,肝功能异常,心率失常倾向。你再这样下去,别说推全国模式,你自己先得倒下。”

“我不倒。”他说得很轻,却坚定,“只要还有人在等那一通电话,我就得站着。”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讨论焦点集中在资金来源、人员编制和技术平台归属问题。有人主张将热线并入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也有人坚持独立运营,避免行政化稀释干预效果。争论激烈时,林小凡才第一次开口:“各位,我们服务的对象,不是‘数据人口’,而是‘濒危心灵’。他们打来电话的时候,不会问你是哪个部门管的,只会问一句:‘你现在能听我说话吗?’”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厅长点头:“继续说。”

“所以我认为,无论采取何种管理模式,必须保留两个核心:一是接线员必须经过专业心理训练,不能临时抽调;二是通话记录绝不录入政务系统,保护**就是保护信任。”

“那你打算怎么解决人力缺口?”一位财务处长问。

“招募高校心理学专业实习生,给予学分认定和就业推荐激励。同时设立‘倾听者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用于补贴偏远地区志愿者交通与通讯费用。”

“听起来像NGO运作。”

“但它服务于公共体系。”林小凡直视对方,“我们可以挂靠教育系统,但灵魂不能官僚化。一旦变成填表、打卡、考核KPI的任务,它就死了。”

最终决议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决定将“守夜人计划”列为省级心理健康示范工程,首期拨款三百万元,用于建设十个县级中心站点。

散会已是中午。他在楼下便利店买了两个饭团,坐在台阶上吃。阳光晒在肩头,暖得让人想睡。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周岩。

“林老师,我已经提交了研究生申请材料。导师组看了我们的项目报告,表示很感兴趣。”

“很好。”

“但他们问我为什么放弃计算机转公共卫生,我说……”他顿了顿,“我说因为我爸走的时候,没人告诉我还能做什么。”

林小凡握着手机,没说话。

“您当年是不是也这样?”周岩问。

“差不多。”他望着远处教学楼前飘扬的国旗,“只不过我爸是医生,我是道士。”

“可您现在做的,比很多医生都重要。”

挂了电话,他慢慢起身,拍掉裤子上的crumbs。回到办公室,桌上堆满了文件和快递盒。他拆开其中一个,里面是一沓手写信??来自礼县中学的学生们。有的画了简笔画,写着“长大后我要做你的接班人”;有的坦白自己曾想自杀,但听了讲座后开始写日记;还有一个女孩写道:“林老师,你说痛苦可以转化成力量,那我妈妈车祸去世后的三年眼泪,是不是也能变成光?”

他一封封读完,眼眶发热。正欲收拾,门被敲响。进来的是省教育厅基础教育科的李主任,手里拿着一份红头文件。

“小林啊,有个事得跟你商量。”

“您说。”

“教育部最近在推‘生涯规划进校园’课程改革,想找一批真实人物案例拍摄系列纪录片。上面点名希望你能参与第一集录制,主题是‘选择的力量’。”

“我?”林小凡愣了一下,“我只是个普通教师。”

“正因为你普通,才更有说服力。”李主任笑了,“你知道现在多少孩子觉得人生没出路吗?他们需要看到,有人是从泥地里爬出来的,却依然选择了照亮别人。”

他犹豫片刻:“我能提个要求吗?”

“你说。”

“不要美化我。把我吃药、失眠、崩溃的样子也拍进去。如果连这些都不能见光,那所谓的‘正能量’就是假的。”

李主任怔了怔,随即郑重点头:“可以。真实才是最大的力量。”

当天下午,摄制组便进驻学校。没有彩排,没有台本,镜头跟着林小凡走进一间普通教室。四十多名高二学生端坐等待,眼神里有好奇,也有试探。他站在讲台前,没拿稿子,也没用PPT。

“你们知道我小时候最怕什么吗?”他开口,“不是鬼,不是黑,而是听见救护车的声音。因为每次听到,就意味着又有人没能活到明天。”

底下鸦雀无声。

“我十一岁那年,母亲病逝。村里没有车,父亲背她走了八里山路去镇医院,可到的时候,人已经凉了。医生说,要是早两小时送来,或许还有救。”

他停顿了一下,“所以我后来学医,失败了;改学心理学,差点疯掉;最后当了老师,还是天天做梦梦见她在喊我名字。”

有女生悄悄抹泪。

“但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诉苦。”他声音渐强,“是为了告诉你们,哪怕心里破了个洞,风呼呼地吹,你也可以选择不倒下。你可以哭,可以怕,可以怀疑一切,但只要你还在往前走,你就不是废物。”

“有人问我值不值得。为了几个电话,熬这么多夜,吃这么多药,值得吗?”

他看向镜头,像在看无数双眼睛。

“值得。因为每一次接起电话,我都可能让一个人多活一天。而那一天里,他也许会抱一下父母,写一封信,或者只是安静地看完一场日落??那都是胜利。”

拍摄结束时,全班起立鼓掌。一个男生冲上来递给他一张纸条:“老师,我爸爸酗酒打我妈,我一直不敢说。今天回去,我想报警。”

他握住那孩子的手:“你已经赢了。”

晚上十一点,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小区路灯昏黄,树影斑驳。刚掏出钥匙,手机又响了。是赵小凡。

“林叔叔!”她的声音带着喘息,“我数学模拟考考了118分!差两分就达标了!”

“下次一定能过。”

“你不生气?”

“我高兴还来不及。”

“那你答应请我吃火锅的事……”

“寒假兑现,加辣锅底,管够。”

她咯咯笑起来,忽然压低声音:“其实我不是为火锅努力的。”

“那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讲台上,对别的孩子说:你看,有人真的从绝望里走出来了。”

电话挂断后,他站在家门口,久久未动。夜风吹动衣角,药瓶在口袋里轻轻作响。他抬头望天,冬夜星空清澈,北斗七星悬于北方,像一把指向远方的勺子。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庙里诵经的日子。师父常说:“修道不在深山,而在人心。”当时不解,如今才懂。所谓道,不过是明知黑暗无边,仍愿意提灯前行;不过是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伞。

第二天清晨,他照例五点半起床,煮粥,服药,翻开笔记本写下新的一行:

“今日行程:赴礼县开展首批‘守夜人’培训师集训;录制《选择的力量》第二段实录;参加周岩保研答辩旁听。”

末尾加了一句:“记得给赵小芸寄复习资料包,附赠一本《胃癌防治手册》??她妈妈术后恢复良好,这是最好的鼓励。”

出门前,他对着镜子整理领带。镜中的男人眼角有了细纹,鬓角微霜,眼神却依旧清亮如初。

他对自己说:“你还活着,就不能停下。”

列车再次驶向乡村。窗外风景流转,田野、溪流、炊烟袅袅的村落一一掠过。他打开电脑,开始修改培训教案。新增了一章,标题是:《如何接住一个正在坠落的灵魂》。

第一条写着:

“倾听时,请放下评判。他们不需要解决方案,只需要确认??‘我在这里,我听见了你。’”

阳光洒进车厢,照亮了他手中的笔尖。墨水缓缓流淌,如同时间本身,在纸上刻下一行又一行不肯熄灭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