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在二战当文豪 > 第47章 《最后的圣诞节》

我在二战当文豪 第47章 《最后的圣诞节》

簡繁轉換
作者:苦海明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2 16:25:17 来源:源1

第47章《最后的圣诞节》(第1/2页)

普佐这段时间闭关在家里创作,《最后的圣诞节》就是他的最新作品。

是一部集结暴力、犯罪、黑色幽默的多线叙事小说。

风格跟后世盖·里奇自编自导的电影《两杆大烟枪》很像。

故事内容说的是一个叫做“肥皂”的世纪大盗打算盗走陈放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天然红宝石,并十分嚣张地发出通牒,表示他会在圣诞节的当天晚上,准时将珠宝盗走。

为了应对“肥皂”的威胁,博物馆的负责人高薪聘请了一个叫做“贝肯”的名侦探,让他对肥皂进行追捕。

在获得博物馆负责人支付的高额预付金后,作为前纽约警察局警探的贝肯,开始了他硬汉风格十足的侦查行动。

与此同时,纽约警察局的人知道了贝肯在寻找“肥皂”这件事,他们厌恶贝肯这个因为酗酒、暴力执法而被开除的警探,但他们也知道贝肯虽然一身臭毛病,但业务能力很强。

为了不被贝肯先找到“肥皂”而丢警局的脸,纽约警察局也开始在暗中行动起来。

而就在贝肯、纽约警察局全都开始行动的时候,三个过去在贝肯的暴力执法中受到伤害的罪犯,终于找到了贝肯的踪迹,决意复仇。同时,他们也听说了世纪大盗“肥皂”准备盗取陈放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无价宝石。

于是,三个罪犯打定主意,打算“渔翁得利”,准备在暗中对贝肯进行盯梢,等贝肯抓捕到“肥皂”的时候,再出手杀死贝肯、抢夺宝石。

与此同时,作为博物馆巡夜保安的莱瑞,是个三十多岁一事无成的中年男人,父母在十年前就都因为感染肺炎去世,只留下他一个人靠着当保安的微薄薪资在纽约这个大城市苟活。

因为从小的贫穷,让莱瑞成为了一个懦弱、胆小、畏首畏尾的人,曾有过很多次发财的机会,却都因为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绝对不可能成功,所以一直安于现状的活着。偶尔也会觉得他应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但内心的怯弱,让他有种处于“失败”中才会安心的感觉。

这一天,莱瑞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乔装的“肥皂”。肥皂付给他500美元的预付金,让他在圣诞节的那天夜晚,假装失误,不要将博物馆的后门上锁,事成之后,会再付给莱瑞500美元。

莱瑞很害怕做这件事会让他面临牢狱之灾,但内心的声音告诉他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

拿到500美元支票的晚上,莱瑞买了一堆酒肉回公寓庆祝。而住在他隔壁公寓的,是一个同样贫穷的家庭,由一对经常吵架的父母,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珍妮”构成。

时间来到圣诞节的前夜…莱瑞回到公寓,就听到隔壁又传来激烈的吵架声、打砸声。瘦瘦小小的珍妮因为害怕,一个人跑出公寓,小小的手抱着膝盖、下巴枕在膝盖上,在渗透进楼道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莱瑞邀请小女孩珍妮进了他的公寓——他时常这么做,帮助小女孩让他有种帮助过去的自己的感觉。小女孩珍妮也很喜欢莱瑞这个大叔,在莱瑞提供的食物下,她慢慢吃饱温暖了起来,对莱瑞说“叔叔,您相信有圣诞老人吗?明天就是圣诞节了,我希望能得到一个漂亮的礼物”。

莱瑞从来不相信希望,所以他并没有问珍妮喜欢什么礼物,只是说——亲爱的珍妮,这个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圣诞老人都是假的,骗孩子的。

他看着珍妮清澈的大眼睛中,希望渐渐消失,有些后悔。于是在心中决定明晚过后,给珍妮买一个礼物——虽然还没想好是什么。

时间到了圣诞节夜晚,肥皂、贝肯、警局、三罪犯都行动起来,而莱瑞也按照与肥皂约定好的,将后门打开,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在博物馆中巡夜。但随着时间推移,胆小的莱瑞终于开始害怕起来,害怕进监狱、害怕被警察杀死。然后,肥皂来了,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时候,盗走了红宝石。

贝肯跟上了逃离的肥皂,三罪犯跟上了贝肯,纽约警察局的警察也随后包围了博物馆。而胆小的莱瑞以为警察是来抓捕他的,被自己心中的懦弱给吓疯了,也开始彻夜逃亡,准备带着500美元逃离到另一个城市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章《最后的圣诞节》(第2/2页)

而在这个圣诞夜剩余的时间中,经过各种离奇的巧合、荒诞的误会。最后,那枚无价的红宝石,在肥皂失手、三罪犯与贝肯两败俱伤、警察不顾宝石继续追赶肥皂之中……竟落到了莱瑞的手里。

只是,胆小如鼠的莱瑞害怕宝石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将宝石随手丢在了路边,趁着风雪逃离了纽约…心中唯一的遗憾是没能送出一份圣诞礼物给珍妮。

而这一夜,珍妮一家因为拖欠了三个月房租,终于被赶出公寓,游荡在街道上乞讨。珍妮的父母见到了那枚被莱瑞丢弃在路边的红宝石,哈哈大笑着认为这只是劣质的塑料玩具,肯定不是新闻中的那枚红宝石,否则怎么会被人丢弃在路边?

他们将宝石丢给珍妮——嘿,拿着礼物,再也别唠叨圣诞节了——他们对珍妮这么说着。珍妮小小的、脏兮兮的手抓着大大的、漂亮的宝石,收获了从小到大的第一份、也是最珍贵的圣诞节礼物。她将会珍惜这个廉价,却弥足珍贵的礼物,她知道以后将不会有人再送她礼物,这是她的最后的圣诞节。

【……珍妮低着头,清澈的目光中倒影着宝石的瑰丽,轻轻笑了。她知道以后将不会有人再送她礼物,这是她的最后的圣诞节。】

普佐的家中,在普佐闹哄哄的兄弟姊妹的嘈杂声中。

恩尼认真地阅读完了这部《最后的圣诞节》。

“写得怎么样?”普佐有些紧张。

“很好,相当精彩的一部小说,”恩尼点着头,依然有些沉浸在小说带来的情绪余震中。

他组织了下言语,接着说:“这部小说在悬念塑造、情节张力上堪称完美。各个人物视角的衔接也很流畅,基本掌握了多线式剧情的写作精髓。

唯一就是有的地方有些详略不得当,还可以再进行精简。但这么复杂的剧情,你能浑然天成的架构完成,并表达出故事思想,相当了不起。”

听到恩尼的评价,普佐心中大石落地,松了口气。

其实,他最怕的倒不是小说写得差劲,而是害怕写砸了恩尼提供给他的故事架构——最开始普佐打算落笔这部小说的时候,苦恼于无法合适的处理脑海中的复杂剧情,让他完整塑造出每个角色,于是请教了恩尼。

恩尼就依照着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提出了这种“网状结构”的多线叙事方式,以肥皂、贝肯、三罪犯、警察与莱瑞这四条核心故事线,不断产生意外交集的方式,将复杂故事构架成了一个情节张力十足的完美闭环。

而以这种多线叙事的方式来处理故事,不仅能让复杂故事表达完整,还能削弱塑造角色的难度,同时也能放大戏剧冲突,并在结尾进行“闭环收束”时,带来极致爽感,观众就会意识到“前面所有铺垫都是有意义的”,冲击力相当强烈。

与此同时,这种“黑色幽默”的解谜故事风格,也是深化主题思想的一种绝佳方式,让观众能更加从故事中感受到“人性的荒诞”。

其实,在恩尼提出这种“网状结构”叙事,与“黑色幽默”风格时,普佐也是惊为天人。

毕竟……「黑色幽默」这个风格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法国超现实主义者安德烈·布勒东提出过,但那时的提出仅仅是作为一种美学概念。

实际被作为一种用以描绘荒诞、无意义、失控的世界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这个文学流派的定名,是在60年代才被正式确立的。

而在此之前虽然有很多作家也使用过“黑色幽默”的核心元素——即用幽默、讽刺和荒诞来处理故事主题。

但同时将“黑色幽默”与“网状结构”相结合的小说,《最后的圣诞节》是独一份!

PS:小作者在前文用过“黑色幽默”一词,只是为了方便阅读。理解精神,切莫较真,感谢or2~~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